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霍尔元件实现功率测量的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现有的功率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霍尔元件实现功率测量的新方法—霍尔元件法。通过一个合适的测量电路,把功率转化成霍尔元件的磁通量和控制电流的乘积,然后,根据霍尔元件输出电压的大小,便可以计算出功率值。实验结果表明:测量准确度优于±0.1%。 相似文献
2.
3.
数控纤维缠绕机精密张力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纤维缠绕过程中张力控制是缠绕工艺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直接影响到缠绕制品的质量。通过对纤维缠绕过程中张力的产生和张力控制方法的分析,建立了张力控制系统各部分的数学模型,介绍了一种张力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控制原理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5.
通过对目前靶场外弹道测量手段存在不足的分析,提出用GPS伪距差分和载波相位差分技术与测控设备进行一体化设计的方案,实现了靶场外弹道高精度的测量。给出了该方案实施原理图和软件流程图,并给出数据处理结果实例,证明该方案不仅测量精度提高,而且可以极大的改善靶场的测量环境,无疑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借鉴的测量方法和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张力计体积庞大、成本高、精度低等缺点,设计了一款用于工业绕线设备的张力测量显示表.该系统选用STM32F103为控制核心,以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及V型轴承为主要测力装置,采用CS1180模数转换芯片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最后通过LCD6059液晶屏直观地实时显示.实际测试使用表明:该张力测量显示表具有操作便... 相似文献
7.
8.
9.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霍尔效应与射频技术相结合的数字式预付费电能表系统,分析了利用霍尔效应测量电功率的原理,简述了射频IC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通过硬件电路与软件结合,构建了一个射频识别技术与预付费电能表系统相结合的售电管理模式,并实现分时段计费,从而提高了电网效能,提高居民用电收费的管理水平,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基于组态技术的液压实验台的自动测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液压实验台的改进设计中采用自动控制技术是液压技术和测控自动化技术相互交叉的必然结果。该文在传统的QCS003B型液压实验台基础上,结合PLC控制技术,利用上位机中RSView32组态技术,实现了对该型实验台的自动测控系统的设计,包括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硬件设计和上位机中的软件设计。该文的研究工作,提高了QCS003B型液压实验台的实验精度,改进了其实验手段,提升了其自动化水平,并为现场应用中的液压试验台(站)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在车身结构概念设计阶段,需要对梁单元赋截面并调整截面的方向。研究了UG中调整截面方向的规律,设计了一种调整梁截面方向的工具。主要介绍了调整截面方向的方法:首先在UG的草图中建立简化的截面,利用坐标转换公式及形心公式计算主惯性轴,然后建立一个向量V控制草图中的截面方向,最后通过坐标变换得到空间调整截面方向的向量。利用此工具对某款轿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车身结构概念设计的效率,而且提高了设计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面向计算机的产品创新设计新模型与新原理(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提出利于计算机表示的产品物元系统模型、产品软硬模型、产品结构模型。基于物元系统模型深入分析了产品的多功能性、一征多产品性、一值多产品性。提出了在一定条件下,同物产品同功、同特征产品同功、同值产品同功的产品创新设计原理。基于产品软硬模型、产品结构模型研究了产品的功能分解、产品功能与产品构件的函数关系、产品功能与产品结构的函数关系。新模型和新原理为开发支持产品创新设计的智能CAD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硅微机械陀螺仪的驱动模态和敏感模态间的交叉耦合制约了其性能的提高。设计了一种对称解耦硅微机械陀螺仪,它的驱动机构与检测机构都做线性滑膜阻尼振动且完全解耦,使得驱动和敏感模态之间的耦合小、结构振动平稳性好、品质因数高。该微陀螺仪的驱动与检测支承梁完全相同且对称分布,使得驱动模态和敏感模态的谐振频率受加工误差和温度变化的影响近乎相同,所以频率匹配性好,结构的灵敏度大大提高。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对称硅微机械陀螺仪的耦合误差得到了有效减小,并且它的驱动和检测谐振频率仅相差6Hz,其品质因数在空气条件下分别为145和117,检测模态的品质因数与采用压膜阻尼振动方式进行检测的硅微机械陀螺仪相比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的测控系统框架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测控系统特定领域的需求分析,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对通用测控系统的物理模型和软件开发模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测控系统框架设计中,采用了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式对各模块进行开发,并运用了包括观察者模式在内的大量设计模式.以连接子作为构件连接的纽带,降低了构件间的耦合程度,解决了构件间通信等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