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为分析组合密封结构密封性能,对其密封状态下应力进行仿真研究。通过静态压缩实验获取橡胶材料和聚四氟乙烯材料力学性能;建立组合密封圈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预压缩率、侧向油压和作动器运动方向对橡胶O形圈密封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运动方向对斯特封密封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密封圈应力与压缩率、油压成正比,运动方向对O形圈应力有影响,运动方向对斯特封应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开发一种高压滑环组合密封——锥形滑环组合密封。它采用2个O型橡胶圈,以增大对滑环的挤压能力;在两O型圈之间装有一金属挡隔圈,左侧O型圈在密封腔内压作用下通过挡隔圈来挤压右侧O型圈,增大其变形,提高对滑环右端区域的挤压力;在滑环左侧设计一组弹性元件,安装时给予一定的预压缩量,以其弹性恢复力作为零内压时的密封动力,使密封件在启动时也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该组合密封具有滑环磨损自补偿和根据密封腔内压变化自动调节O型圈截面直径压缩率的功能,适用于磨损严重的恶劣密封环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组合密封的静密封面和动密封面均能满足高压密封条件,且密封安全系数合理。 相似文献
5.
利用ANSYS建立T形滑环组合密封的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将密封结构划分为4个密封区域,研究静、动密封状态下介质压力、密封间隙、摩擦因数和T形滑环斜边与垂直线之间的角度,对组合密封圈密封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T形滑环组合密封可以满足研究的压力范围下的静、动密封要求。其最大Von Mises应力和最大接触应力随介质压力增大而增大,随密封间隙增大而减小;最大Von Mises应力和最大接触应力随滑环斜边与垂直线之间角度增大而增大,当角度为2.5°~7.5°时,组合密封可达到密封要求且滑环不易磨损;摩擦因数越小,组合密封动密封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6.
7.
8.
孙泽刚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1,24(6):26-28
机械密封作为重要的基础件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旋转设备中,它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并决定着设备的工作性能.影响机械密封性能的因素有很多,在机械密封工作中动环、静环的温度分布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本文利用Fluent软件,以N-S方程为基础,采用现实K-ε双方程的湍流模型对机械密封的动环、静环在密封运转稳定状态下密封环温度场... 相似文献
9.
针对深海高压环境密封壳体用O形密封圈研究不足问题,对O形密封圈在不同压缩率、不同硬度、高介质压力下接触应力大小及应力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判断O形密封圈失效的方法进行了归纳,提出了基于失效准则判断O形密封圈在深海中所能承受最大压力的方法,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及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压缩率及材料硬度对O形密封圈的密封能力有重要影响,介质压力的变化会引起O形密封圈内部应力分布的变化;材料硬度为90HA的丁腈橡胶O形密封圈在压缩率为21%的工况中,可以满足5 000 m水深的密封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经作者改进的一种新型高压容器端盖密封装置的基本结构原理和特点,并作了强度分析和设计计算。通过分析计算表明该结构承力合理、结构简单、紧凑、装拆方便,具有密封单独预紧和调节功能以及密封环介质自紧作用等特点。而且能适用于各种大、中、小型高压或超高压容器的端盖密封。 相似文献
11.
密炼机的润滑密封系统是密炼机的关键部分。以GK45E型密炼机为例,介绍其转子润滑密封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针对润滑密封系统存在的滑动面密封不良、转子轴端润滑油及外泄物增加和耐磨环润滑供应不足引起的高温报警等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和故障排除。 相似文献
12.
应用有限元法,借助ANSYS软件分析液压马达中活塞和缸体间O形圈加密封环的组合密封和新型膨胀环密封2种典型密封结构,获得2种密封结构在不同工作压力下的变形以及密封圈接触面的应力分布规律,并对2种密封结构的密封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油压的升高,2种密封结构的范.米塞斯(Von M ises)应力都随之增加,均具有很好的自适应能力,但膨胀环密封更优;2种密封都达到了密封的效果,新型膨胀环密封的密封性能要好于组合密封结构,即使膨胀环密封由于局部应力过高可能造成磨损,但楔形结构可保证其密封效果得到自动补偿。 相似文献
13.
O形密封圈偏心情况下接触应力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O形密封圈在偏心情况下采用二维模型计算接触应力结果的准确度。通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O形圈的偏心情况进行二维和三维数值仿真分析,针对不同O形圈直径在不同偏心量的情况下分别进行接触应力的二维和三维计算与对比。结果表明:在O形密封圈偏心的情况下,与三维模型相比,二维模型计算的接触应力在最大压缩量处往往偏大,在最小压缩量处往往偏小,且偏心量的增大和O形圈直径的减小均导致二维模型的计算误差增大。对二维模型接触应力计算误差随偏心量和O形圈直径的变化曲线分别进行拟合,得到二维模型接触应力计算误差的预测公式,可用于O形圈二维模型接触应力预测值的修正。 相似文献
14.
15.
针对航天器一种常用的多道冗余O形轴向动密封摩擦阻力偏大的问题,对密封圈压缩率、金属配副表面摩擦因数、装配状态等因素进行仿真和试验研究。通过试验获得密封圈压缩率与摩擦阻力的关系;建立密封圈橡胶材料与轴孔摩擦仿真模型,通过分析获得O形密封圈与不同金属副动摩擦因数可能存在关系,并通过轴孔模拟试验验证仿真结果。通过密封圈磨损部位及应力分析,探究密封圈磨损原因。结果表明:摩擦阻力随密封圈压缩率的增大呈非线性增大趋势,且压缩率越大,摩擦阻力增幅越明显,因此降低密封圈压缩率可有效降低摩擦阻力;影响密封结构摩擦阻力的关键因素在于轴与密封圈之间的摩擦因数,通过在轴表面涂覆润滑膜层,可有效降低主轴摩擦因数,从而降低摩擦阻力。 相似文献
16.
O 形密封圈是应用时间最长的密封形式之一,因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是工业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密封形式。O 形密封圈在机械密封中的应用与其他的密封工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即在设计中既要考虑密封性能,还要考虑对机械密封性能产生的影响。文中对O 形密封圈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进行详细分析,指出在机械密封中O 形密封圈设计需要关注的内容,并提出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7.
泵的机械密封泄漏分析与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泵的机械密封结构和工作原理,结合现场多年的检修经验着重分析了泵的机械密封泄漏原因及正确的处理方法。从而提高检修的效率,降低检修成本。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直角形滑环组合密封的组成、结构材质、配合、压缩量的确定,阐述了其密封机理,分析了其密封结构的特点及使用范围,介绍了安装工艺过程.经生产实践证明,直角形滑环组合密封在高压高温下的密封效果优于其他组合密封装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