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敏  朱雯 《园林》2021,(10):11-18
"双碳"目标下,绿地作为城市区域内最主要的近自然生态空间,同时具有绿色自然碳汇及降低碳排放的作用,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梳理城市绿地影响碳中和的途径和评估方法,构建结合城市绿地增汇和减排效能的综合评估框架,以上海市黄浦区为例全面评价城市绿地空间影响碳中和的直接和间接成效,深入分析两种影响途径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绿地率、类型、植被配植对绿地增汇效能影响较大,绿地率、附属绿地占比、绿网建设、绿地分布均衡性及滨水绿地建设对绿地减排效能影响较大。研究进一步提出绿地碳中和综合效能提升策略及方法,旨在以多维度、系统化的视角衡量城市绿地空间在促进碳中和方面的价值,为城市绿地发展及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燕为任  刘艳成 《城市建筑》2023,(1):10-13+17
在不同场合中,中国政府多次提出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对中国土地空间格局中生态空间的划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秦岭被誉为我国的“中央空调”及“中央水塔”,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支柱力量。本文以碳排放模型为基础,以洋县为例,构建碳中和的实施路径和可能情景,并依此对我国秦岭地区生态空间的优化、生态空间分区管控进行研究,以方便规划制定者与决策者对生态空间的保护和修复进行识别和分类管理,有效指导、完善生态空间范围划定流程。  相似文献   

3.
城市绿地在城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 作用,准确评估城市绿地碳汇能力是推进城市“碳达峰、碳中 和”的一项关键工作。在阐述城市绿地碳汇概念的基础上,从 城市绿地碳储量变化和碳排放2个方面梳理了城市绿地碳汇计 量的核算方法及应用现状,提出了针对不同尺度、不同管理模 式的城市绿地碳汇监测体系构建思路。在此基础上,从城市绿 地基线碳汇量、泄漏量等方面阐明了城市绿地碳汇项目减排量 的计量方法。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城市绿地碳汇评估的准确性, 推动面向“碳中和”的城市绿地建设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风景园林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应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研究者们从生命周期维度对景观规划设计、施工建造、运营维护等不同阶段提出了不同的减碳路径。作为一线景观从业者,本文从企业视角论述如何通过建立碳中和战略体系、技术研发体系、构建低碳企业文化等方式实现低碳发展。通过解析杭州智慧产业园、安顺虹山湖市民公园等实践案例,阐述在风景园林项目中实现碳中和的具体方法,以期为其他设计提供参考,为风景园林助力碳中和提供更多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王敏  宋昊洋 《园林》2023,(1):10-15
在碳中和背景下,如何有效推进城市空间减排增汇,对城市绿地空间类规划提出了复杂挑战。在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双重视角下,梳理全球11个国家的30项相关规划行动,重点对绿地适应性规划的国际经验进行归纳,包括多效益协同、多层级传导、全周期覆盖等三个方面的转型发展;进一步将国际经验与国内国土空间规划现况相结合,构建碳中和背景下城市绿地适应性规划“目标—策略—指标”的总体技术框架,提出面向城市绿地“市域—城区—街区—地块”四级管控层级,差异化制定碳中和目标,明确相适应的多尺度精准增效规划策略和多层级评估管控指标,应用定量化“碳”核算、多情景“碳”模拟和智慧化“碳”监测三大关键技术体系,为城市绿地规划实践的适应性转型探索提供专业支撑。  相似文献   

6.
干靓  杨伟光  王兰 《风景园林》2020,27(4):95-100
基于文献梳理,从减少健康风险暴露、促进健康行为活动和提高心理恢复能力3方面讨论城市绿地与公共健康关联的基本路径,针对不同健康影响路径归纳总结分布格局特征、周边联系特征、内部环境特征3类城市绿地空间特征和实证变量指标,分析各项空间特征的健康促进效益。从规划设计实践需求角度提出未来的研究需要从权衡主导风险影响、构建高线指标要求、深化微观促进机制、优化指标度量视角等方面予以完善,以期为健康导向的绿地规划设计提供依据,推进健康绿地循证设计。  相似文献   

7.
从建筑用能减碳、固体废物处理减碳、增加校园碳汇减碳等方面介绍国外高校碳中和路径,结合我国高校校园建设和运行过程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高校碳中和的路径、措施。  相似文献   

8.
刘颂  张浩鹏 《风景园林》2022,29(12):55-59
建设与保护城市绿地作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的重要策略之一,对减缓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具有积极的作用。从多尺度视角全面认识城市绿地碳汇功能,分析其实现途径及其机理,有利于实现城市绿地全生命周期固碳能力提升,助力城市“双碳”目标实现。从城市绿地斑块、城区绿地系统、市域生态空间3个尺度切入,剖析碳汇功能的实现途径及机理,总结各尺度促进绿地碳汇效应提升的关键途径。建议未来应开展城市绿地全生命周期碳汇功能评估框架研究;进行城市绿地碳汇与其他功能间权衡协同关系研究;探究城市绿地碳汇功能景观格局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9.
国土空间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资源保护利用修复的蓝图,是保障城市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文件。当前,将碳中和目标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缺乏与基础数据相关联的碳定量方法、明确的碳汇和碳减排目标,以及纳入规划体系的碳中和约束指标与具体落实策略等。研究以山东省威海市为例,探索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的碳中和评估方法;围绕“目标—指标—策略”框架,确立碳中和目标,建立碳中和指标体系;探索与开发利用、专项要素等挂钩的实施策略,有效链接碳中和与国土空间规划,探析协同推进“双碳”战略和国土空间战略的技术框架与实施路径,从而促进国土空间的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10.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大湾区和城市样区两个层面的碳排放总量、碳排放效率与人口规模、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空间形态、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相关性,得出高度融合的产城关系、更合理的用地结构、更高品质的公共服务、后工业化的产业结构、较高人口素质和密度都会相应提升碳排放效率。提出建议:优化国土空间碳排放格局,控制各类用地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加快推进生产体系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向转型;全面推进低碳城区、低碳园区、低碳社区建设;进一步完善生态资源的价值核算方法,推动形成跨区域的碳补偿机制完善碳排放交易机制。  相似文献   

11.
碳达峰、碳中和与国土空间规划实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碳"目标的提出必将推动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变革,碳要素的约束对新时代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围绕碳达峰、碳中和与国土空间规划实现机制,5位笔谈专家主要从基于碳治理的国土空间规划过程、面向生物经济发展的土地利用竞争与碳排放机制、多目标下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路径、试点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措施、能源领域碳减排与国...  相似文献   

12.
城市园林绿化作为人口高密、经济发达地区最主要的绿色生态资源,具有不可或缺的碳汇价值和多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推进中国各大城市发展绿色低碳、促进碳中和愿景实现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梳理和总结城市园林绿化碳汇领域的最新政策和研究进展,剖析当前中国在城市园林绿化碳汇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提出面向碳中和的城市园林绿化碳汇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实践路径,以期优化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增强园林绿化对碳中和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绿地土壤固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涵  张桂莲  张浪  梁晶  张琪 《园林》2022,(1):18-24
城市绿地为城市生态环境健康提供了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提升人类福祉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城市土壤固碳功能与潜力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内唯一具备直接碳汇价值的用地要素,在减缓全球变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绿地土壤碳库数量和质量是衡量...  相似文献   

14.
王振坤  董心悦  邵明  姚朋 《风景园林》2023,30(2):115-122
【目的】城乡绿色空间是国土空间中发挥碳汇功能的重要空间载体。明确其碳汇相关研究进展,对优化城乡绿色空间格局、提升碳汇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城乡绿色空间碳汇为主题,从相关理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计量监测方法4个方面梳理研究进展,总结国内外研究异同与热点领域,并归纳时段特征。【结果】研究发现,国内外相关研究在上述4个方面上大体呈现相近趋势,但2010年以后在研究内容方面各有侧重;相关研究热点集中在碳汇计量与评估、碳汇响应机制探究与绿色空间优化实践等领域。【结论】将研究进展划分为城乡绿色空间碳汇研究萌芽期(2003年以前)、聚焦城乡绿色空间本体要素的碳汇研究初期(2003—2010年)、面向低碳城市与多领域协同的碳汇研究发展期(2010—2020年)、面向“双碳”目标的碳汇研究新时期(2020年至今)4个阶段,并对中国未来城乡绿色空间碳汇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武静  蒋卓利  吴晓露 《风景园林》2022,29(12):43-49
近年来,城市碳排放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而城市蓝绿空间因其具有突出的碳汇潜力与增汇效能,在城市减排增汇中能发挥重要作用。以1992—2021年中国知网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所收录的期刊文章为数据基础,以“城市蓝绿空间”和“碳汇”为主题,运用文献计量软件统计后,对中外文文献中城市蓝绿空间的碳汇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及发展趋势展开深入剖析。结果表明:1)中外文文献发文量逐步上升,其中中国科研机构在国际合作网络中表现较为突出;2)在城市蓝绿空间的碳汇研究领域,中文文献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低碳城市、城市绿地碳汇、碳汇效益,外文文献研究热点主要包括碳汇量估算、碳汇管理和碳汇影响机制;3)中文文献研究侧重理论架构和评估体系的建立,外文文献研究则更关注方法探索和实操应用,方法类研究逐渐成为学者们共同关注的重点,并逐步向动态化且多维度的研究拓展。4)完善城市蓝绿空间碳汇研究框架,开展“双碳”目标下生物多样性、人类健康福祉等多维度研究,统筹开展城市蓝绿空间系统的碳汇研究,强化城市蓝绿空间碳汇计量、评价及优化模型方法等,将会成为未来的发展热点。  相似文献   

16.
再探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其他绿地”的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纯青  王浩 《中国园林》2012,28(5):51-53
阐述新颁布的《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对“其他绿地”规划在定位、定质、定量3个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并从宏观规划战略、中观规划布局、微观规划内容及深度3个层次,探讨了新形势下“其他绿地”规划的编制问题,以期与其余四大类城市绿地及市域绿地的整体统筹、双向开放,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7.
2020年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城市绿地是城市中唯一的、直接的自然碳汇,如何估算城市绿地碳储量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十分重要。以北京市海淀区五环内城市绿地为例,以高分二号遥感数据为信息源,在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区域绿地4类绿地中分层抽取139个样地进行碳储量估算研究。研究发现各类样地碳储量值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回归分析构建了4类绿地NDVI与碳储量的拟合模型,并另选40个检验样地,通过人工识别的碳储量数据检验回归模型的合理性,构建完善的城市绿地碳储量估算系统。估算结果表明,北京市海淀区五环内城市绿地固碳总量约为4.14万t,不同绿地类型碳汇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具体表现为公园绿地>附属绿地>区域绿地>防护绿地。研究对于指导全国各城市绿地碳储量的估算、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