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增强城市绿地碳汇,建设低碳城市,实现中国“碳中和”建设发展的目标。文中主要从碳汇理念的角度出发,探讨城市绿地系统布局与碳汇之间的联系以及影响因素,并分析城市绿地碳汇计量监测研究方法,总结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在碳汇理念下的研究状况。结果表明基于碳汇理念下的城市绿地布局的研究较少、起步较晚,还有不少问题有待于不断深入的探讨和解决。因此文中根据目前研究的不足,提出我国在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下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建议及展望。  相似文献   

2.
城市是碳排放产生的主要地域空间,是进行"碳中和"核算与政策制定的主体.除了减少固定能源与交通碳排放外,增加城市碳汇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沈阳三环区域城市碳汇(植被、土壤、水系、建筑物)不同组成部分的碳汇能力,估算出城市碳汇固碳量为430.93万t,能够抵消沈阳市年能源消耗产生CO2的7.34%.在明晰城...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各国的核心议题之一,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城市气候环境变化与城市碳储量和碳汇能力直接相关,“双碳”目标也影响着未来人居环境的建设与发展。首先,基于高清卫星遥感影像反演推导,通过估算公式获得北京中心城区碳储量数值,形成中心城区现状碳汇能力初步评价。其次,以130个街道辖区单元为研究单元,对街区尺度碳汇能力进行评级。结合北京中心城区38个气象站的气象数据指标,展开碳储量、气候环境指标和植被指数之间的耦合性关系分析,定量研究植被对于碳汇能力提升和气候环境改善的影响。最后,从街区尺度视角,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碳汇能力和改善气候环境的相关策略——提高街区植被覆盖度、增加三维绿量和提高植被养护水平。  相似文献   

4.
李海明  王卓琦  张英海 《山西建筑》2011,37(33):184-186
针对目前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建设基本原则,积极引进碳汇理念,提出在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建设中,互通区、枢纽除考虑功能、美观等基本要求外,还应增加碳汇要求,从而在建设高速公路绿化的同时建造成林、成带的碳汇林,打造低碳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5.
从建筑用能减碳、固体废物处理减碳、增加校园碳汇减碳等方面介绍国外高校碳中和路径,结合我国高校校园建设和运行过程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高校碳中和的路径、措施。  相似文献   

6.
刘颂  张浩鹏 《风景园林》2022,29(12):55-59
建设与保护城市绿地作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的重要策略之一,对减缓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具有积极的作用。从多尺度视角全面认识城市绿地碳汇功能,分析其实现途径及其机理,有利于实现城市绿地全生命周期固碳能力提升,助力城市“双碳”目标实现。从城市绿地斑块、城区绿地系统、市域生态空间3个尺度切入,剖析碳汇功能的实现途径及机理,总结各尺度促进绿地碳汇效应提升的关键途径。建议未来应开展城市绿地全生命周期碳汇功能评估框架研究;进行城市绿地碳汇与其他功能间权衡协同关系研究;探究城市绿地碳汇功能景观格局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7.
于梦晴  翟俊 《华中建筑》2023,(2):119-124
随着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减碳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话题。城市景观将有望通过景观生态系统作为新的碳汇手段,融合自然景观与城市建成景观为碳中和做出贡献。然而要提高景观碳汇效果不能单纯依靠植物,而是要综合考虑植物群落对于土壤固碳、蓝碳系统固碳、乃至整个景观生态系统碳汇的整体效益。但是如何在具体的设计项目中提升景观碳汇效率仍缺乏一个可操作的整体思路及设计模式。为此,该文在对景观碳汇发展历程、机制进行梳理,结合实证研究提出综合性景观系统碳汇的设计策略,以期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新思路与可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建设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一大趋势,很多城市和地区已进行了相关探索,园林绿化数字化建设的标准成为当前园林绿化工作的当务之急。从城市园林绿化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入手,在分析域外和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数字化标准建设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园林绿化数字化建设标准体系构建要遵循系统性、先进性和全局性原则,初步构建了城市园林绿化数字化标准体系,探索性提出了城市园林绿化数字化标准主要内容,进而提出了加强城市园林绿化数字化标准建设的4条建议。  相似文献   

9.
建设部近日发布"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要求推进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意见指出,推进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要按照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循环与合理利用的原则,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0.
从分析碳源和碳汇出发,以碳收支计算为基础,结合巨野北部低碳生态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采取碳容量调控和固碳速率调控相结合的综合调控模式,提出“减少碳排、增加碳汇”的生态规划措施。一方面,“减少碳排”着重从碳源着手,优化能源结构、使用再生资源、大力减少私人机动车的使用等,切实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增加碳汇”则包括调整绿化种植结构、增加城市立体绿化。在此基础上,探讨生态控制指标内容的修订,为规划实施管理提供可操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晶懋  齐佳乐  韩都  罗宜帆 《风景园林》2022,29(12):100-105
小尺度绿地在城市绿地中分布广、数量多,在全球应对碳排放问题的大背景下对于达成“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价值。鉴于既有城市小尺度绿地低碳设计缺乏系统性的指导与流程,以景观碳排放和碳汇为切入点,对景观材料生产、景观建造、景观日常使用和景观维护管理全过程进行分析,将小尺度绿地在景观全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碳排放和碳汇过程进行量化计算比较,认为景观营建中要侧重高固碳地被植物模式的选取和低碳材料的运用,筛选出6种乡土高固碳地被植物群落配置模式,可用于小尺度绿地增加碳汇,减少景观维护管理中的碳排放。提出改善城市小尺度绿地碳平衡的设计及营建方法,总结针对城市小尺度绿地增加碳汇、减少碳排放的关键性策略,为绿色碳汇网络构建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2.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如何遵循绿色低碳途径在城市有限绿地空间条件下实现碳中和,提升城市绿地植物固碳效益成为新时代植物景观营造必须思考和解决的科学问题。结合西安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碳储量时空变化状况,提出符合场地生境斑块连通性需求的4种城市绿色空间碳汇矩阵单元,探索植物碳汇在景观全生命周期中的设计过程。通过对西安地区典型绿地样方的持续调研观测,结合i-Tree软件总结出常见乔灌、地被植物的年固碳量,筛选出高固碳型植物种类,总结出适用于公园绿地和居住区绿地的高固碳型灌丛-地被型、地被型植物群落设计模式。依托“高固碳型植物群落数字化平台”对灌丛-地被植物群落碳汇效益进行持续智能监测与模拟,为植物种植设计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城市园林绿地是城市中唯一具有碳汇功能的绿色基础设施,但其自身的施工建设是否低碳值得关注.针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阶段界定碳足迹的计算边界与计算思路,明确施工及其过程对碳排放有影响的因素,将其归结为“隐性”和“显性”2种碳足迹.结合武汉市光谷大道隙地绿化工程的施工工序解析碳足迹,并设计了低碳施工对比方案,提出:减少隐性碳足迹、合理选材、减少运输、科学养护4点措施,以实现城市园林绿地的“低碳”建设.  相似文献   

14.
摘要 探讨城市绿地蓝绿空间碳汇绩效有益于指引城市碳库合理建设和碳汇科学评估。在已有绿地碳汇研究中,中观尺 度研究相对较少,且少考虑蓝绿空间的综合效益。尝试对已建 5 年的武汉园博园跟踪调研,关注园区水体、绿地组成的 蓝绿空间碳汇能力综合评测,通过 ENVI 与 GIS 软件,结合施工图与现场抽样调研获得场地基础信息,对园区植被、土 壤与水体分别评测,借鉴美国国家树木效益计算器、生物量法等方法,初步得出:(1)园区蓝绿空间总碳汇约 111485.4 吨;(2)植被和土壤为主要贡献对象,分别占 62.9%、36.96%;(3)选择碳汇能力较高的植被,如碳汇强的乔木类, 能显著提升绿地碳汇效益;(4)非硬化土壤具有较大的碳汇贡献;(5)园区蓝色空间水体碳汇量仅占 0.14%,湿地中 绿色植物可提升水体碳汇效果。旨在为城市绿地碳汇绩效评估提供综合性的蓝绿空间研究思路与方法的案例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5.
自然保护地不仅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也在减缓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中国自然保护地的碳中和贡献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关注,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首先对中国陆域自然保护地的碳储量、碳吸收能力、人为碳排放水平展开初步评估,发现陆域自然保护地在保护高碳中和贡献生态系统方面存在不足。随后提出了中国自然保护地碳中和贡献研究的3个关键课题,分别是自然保护地碳循环作用机理研究、自然保护地碳中和贡献评估与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碳中和的协同治理。最后围绕关键课题提出14个具体研究问题,为中国自然保护地减缓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与管理实践构建系统框架。  相似文献   

16.
史舒琳 《中国园林》2023,39(3):34-39
针对国内外关于风景园林行业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支持双碳目标的研究空白,深度访谈中国风景园林行业内多家代表性机构的27位中高层领导,描绘相应现状,归纳问题与需求,具体分析提炼出转变观念和认知、建立支持和鼓励机制,以及行业能力建设三方面的8项紧迫需求,并提出9项行动策略,构建理论模型。在气候变化和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研究成果可为我国风景园林行业及相关机构发掘新的发展机遇、合理定位并采取行动、更好地支持与促进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双碳”视野下的乡村景观研究与实践是当代风景 园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面向,乡村景观碳源碳汇量化解析与制 图分析是其研究基础与技术途径,以面积系数法构建的乡村景 观碳模型及其测度技术研究亟待开展。基于“三生空间”景观 要素进行乡村碳源碳汇因子聚类,建立碳源碳汇清单并计算景 观要素基础碳量,依托GIS平台关联对应面积、获取碳系数, 建立乡村景观碳模型。以直山村为例,根据景观要素SHP图形 数据库将碳模型进行制图表达,实现乡村景观要素的碳量集成 与测度解析。相关研究为乡村景观要素碳源碳汇联立分析提供 了一种可借鉴、可发展的技术框架与测度方法,为乡村景观碳 模型系统建构与纵深发展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