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中国铁路建设"走出去"为契机,重点面向东南亚国家和非洲,充分发挥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两个"双一流"建设学科的人才培养优势,开展铁路工程国际化教育研究。创建铁路工程国际化教育体系,成立"一带一路"铁路国际人才教育联盟,打造铁路工程教育共同体,推动沿线国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中南大学与国家政府部门和大型建筑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育人;助推中国铁路标准的国际认可,以人才培养为平台推动中国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2.
韩锋 《中国园林》2019,35(4):47
从最近ICOMOS大会世界遗产热点"文化自然之旅"着眼,回溯世界遗产的文化与自然保护发展历程的主要节点,厘清自然文化之旅的历史脉络,助益遗产保护者透彻理解今天国际文件的背景及其重要性,指出文化与自然的融合是国际社会一直努力的方向,中国"天人合一"的文化景观,尤其是中国风景名胜区对世界遗产自然和文化的融合具有重大的价值,应该成为国际"文化自然之旅"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3.
《建筑》2007,(17)
随着中国"走出去"步伐的不断加速,中国工程承包企业纷纷涉足海外,融进国际市场的竞争大潮之中。然而,国际市场并非一路看好,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给国内建筑企业带来新的考验和挑战!把握自我,规避风险,迎难而上,成为中国建筑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风景园林与山水文化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提出中国风景名胜区是"真山水"和"大山水",中国古典园林是"缩影山水"或"咫尺山水"或"袖珍山水",即中国风景园林的文化内涵和主题精髓是山水文化,是山水自然和风物风情为主要审美与表现对象,是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为一体的艺术作品.从而阐述了对中华山水文化与山水文化的概念、形态和中国山水主要的基本特征和内涵构成.尤其提出了"风景园林文化""风水文化""山水城市文化"和"风景名且牛集称文化等"是中华山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呼吁中目和国际相关学界的专家、学者,组织起自己的学术与研究的机构,来为人类作出传统文化与风景园林山水文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8)
在全球化这一大的社会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越来越频繁。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还肩负着让世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使命。但是由于文化差异、"文化折扣"以及国外电影的强势地位等诸多因素的困扰,中国电影真正走向国际市场并立足于国际市场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中,开拓一条适合中国电影走出去的道路,不断增强中国电影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3)
<正>日前,第十四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发布了2018至2019年度IP评价报告。此次评价聚焦中国文化符号的国际影响力,通过用户参与度、开发程度、国际用户口碑、中国文化体现程度等要素,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电影、连续剧、游戏、文学、漫画、动画等"走出去"的头部产品IP进行量化分析。该报告显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当代文化IP具有明显的网生特点,大多来自网络文学、网络动漫和网络游戏。  相似文献   

7.
《建筑与文化》2016,(4):3-3
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古城文化研究院(简称"中国古城文化研究院")是专注古城相关问题的专业学术研究与产业开发研究的机构。依托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建筑与文化》杂志,中国古城文化研究院专注研究与古城有关的古城文化与建筑保护、古城改造与开发、古城开发与区域经济等相关议题,举办大型调研、论坛、资源对接等国内外交流活动,全面推动中国古城研究与国际古城研究的交流互动,提升中国古城与文化旅游开发的研究水准。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建筑领域特别是在建筑文化方面引起了激烈的冲突,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地域性特征与设计方法趋同性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从哲学思考的角度探讨建筑文化全球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引入了"历史性"、"效果历史"等哲学观念,剖析了"崇洋"和"崇古"两种错误做法,提出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视域融合",创造"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国现代建筑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5)
罪犯"修心教育"是浙江省监狱系统教育矫正罪犯的有益探索与实践。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罪犯"修心教育"的目标在某些方面具有契合度,对破除罪犯"犯罪人格"和"监禁人格"有着"正心塑身"的重要作用。本文将从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于罪犯"修心教育"的可行性、实践要求、实践策略、实践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11)
陕西"红拳"作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其在高校中的传承不但可以丰富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也可以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发扬。本文通过"红拳"在进高校中的引入和学习,意在为更多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国际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36)
2018年,《牛津英语词典》将直译于中文"加油"的"Add oil"收入其中,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式英语得到了外国人的认可。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推动着中式英语的不断发展以及使其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近几年,中国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扩大,中国在经济,科技方面的迅猛发展使得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使得中式英语在国际社会上得到了认可。  相似文献   

12.
正文章以公共艺术中公共性的实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公共"与"公共性"内涵的阐释,论述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对公共艺术如何实现其公共性进行思考与探索。公共艺术,在当代中国的艺术界发展尚属初级阶段,其理论体系在很多方面都近乎空白的情形。然而实践总是走在理论的前面。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逐步开放和改革,以及国际文化艺术的引进与交流,使得公共艺术在当代中国发展较快的城市  相似文献   

13.
会议与展览     
《中国园林》2012,(10):127-128
"植物·文化·环境国际论坛"召开为进一步探索植物演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植物与人类在长期选择与被选择过程中形成的共生关系和文化现象,首届以植物文化为主题的"植物.文化.环境国际论坛"于2012年9月20—23日在河南新乡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植物学会主办,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博物院承办。会议邀请了英国皇家学会Dianne院士、美国斯密松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Huber教授,以Mehrotra所长为团长的印度专家,法国、蒙古等5国共计18位外宾,国内各相关  相似文献   

14.
唐辉 《江西建材》2014,(8):25-25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他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类型,建筑与文化关系密切,建筑在不同时期反映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儒家礼教、道家"天人合一"思想、易学文化五行说思想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积淀与创造,也是中国现代设计的源泉。传统文化丰富而多样的内容与形式为现代设计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和创新的动力。文章分别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色、结构以及材料等方面研究其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式,以此探索现代产品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方式,使产品设计具有民族特色,从而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中国工程与建筑设计领域开拓国际市场的现状,列举了目前国际建设市场的通行模式以及中国市场管理和建设方式与国际的差异。文章认为,虽然这些年中国的市场很热,但因为发展的时间短,中国设计机构、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理念等方面离国际化还有差距,所以真正实现"国际化"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17.
智慧城市     
正媒体支持共促智慧城市建设2月18日,《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杂志社与2014中国(上海)国际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博览会组委会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旨就"2014中国(上海)国际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博览会"的媒体支持与合作达成一致,在推动博览会工作的全面开展和深入报道等方面将展开密切合作。2014中国(上海)国际智慧城市建设与发  相似文献   

18.
<正>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和文化,是城市文脉的体现和延续。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设计市场的开放,大量的舶来文化充斥着中国建筑市场,全国各地相继用"国际招标"的方式追求"标新立异"的城市建设,奇怪的建筑不断在各地涌现,中国甚至成了外国设计师的试验场。对此,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建筑文化方面作重要批示,指出"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  相似文献   

19.
艺术资讯     
《Planning》2013,(11)
<正>东北亚文化艺术周推出13项主题活动不久前,由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吉林省人民政府和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长春·东北亚文化艺术周在吉林动画学院开幕。作为吉林省文化活动的代表性品牌,东北亚文化艺术周一直秉承"多元多彩、共建共享"的宗旨,致力于搭建东北亚区域文化艺术合作与交流平台。据了解,本届艺术周共有文艺演出、文化论坛、展览交易三大板块13项活动,包括首届"吉林动画学院杯"动画作品大赛、第六届中国吉林·国际动漫游戏论坛、第九届中国(长春)国际动漫艺术博览会、韩国现代综艺晚会专场演出、第三届中国农民摄影大展和俄罗斯"小丑嘉年华"专场演出等。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9)
随着汉语国际教育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蓬勃发展,加强"汉语+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及途径的研究与实践显得尤为迫切与必要。为此,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以增加"汉语+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置,加强"汉语+中国传统文化"的教材建设;强化"汉语+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机制为主要方式;以构建"汉语+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大格局,激活"汉语+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资源,拓宽"汉语+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渠道为基本途径,对"汉语+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做了初步的实践探索,初见成效,也期待学界同仁明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