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一株螺旋霉素生产菌株为出发菌株,使用硫酸二乙酯(DES)处理进行诱变,获得四株效价较高的突变株,其中有一株经过5代后遗传性状稳定。该菌株在摇瓶试验中能提高效价约6.5%左右,发酵生产中能提高放罐效价6%左右,该高产菌株的获得对提高螺旋霉素发酵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一株北里链霉菌(Streptomyces kitasatoensis)Zn1201为出发菌株,使用氯化锂前处理后照射紫外线进行复合诱变,通过L9(34)正交实验等处理结果得知,1.5%的氯化锂浸泡2 h、UV照射90 s得到的正突变株摇瓶效价提高较大,通过耐高浓度豆油和耐自身代谢物的选择性筛选,获得3株高产突变株,其中Zn1401突变株摇瓶发酵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4.3%,且该菌株传至5代,遗传性状稳定。该菌株应用于生产之后,产量提高7%左右,年新增利润1091万元。  相似文献   

3.
以螺旋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spiramyceticus)YL0113-01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诱变,并以重金属Co~(2+)为筛选因子,获得一株遗传稳定且螺旋霉素发酵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6%的菌株。再对该菌株采用亚硝基胍(NTG)诱变,以缬氨酸结构类似物L-α-氨基丁酸作为筛选因子得到一株发酵效价较出发菌株提高14%的菌株。  相似文献   

4.
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射流诱变和紫外照射对夫西地酸生产菌株进行复合诱变,得到3株产量明显提高的突变菌株,3株菌的平均发酵效价较出发菌株提高14%;然后,采用均匀设计实验对其中发酵效价提高最多的AU-37菌株的发酵培养基碳、氮源进行了优化,得到适合该菌株的发酵培养基优化配方为:糊精1.86%、花生饼粉2.5%、蛋白胨0.3%、氯化铵0.5%、七水合硫酸镁0.3%、硫酸钾0.6%、碳酸钙1%、pH值7.2,在优化的发酵培养基中,AU-37菌株摇瓶发酵效价较出发菌株提高33.8%,为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泰乐菌素高产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TP-116菌株作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氯化锂和微波三重复合诱变,通过泰乐菌素抗性定向筛选,获得一株高产菌株YBT-06,并对其进行了遗传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突变株YBT-06生产代谢旺盛,遗传稳定性好,发酵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5%,达到11066μg/m L。  相似文献   

6.
多粘菌素E高产菌株的推理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粘菌素E生物合成途径进行高产菌株的推理选育.以多粘类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gxa)C105x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诱变处理,并结合2,4-二氨基丁酸(L-DAB)和2-脱氧-D-葡萄糖(2-DOG)的抗性筛选,选育得到较佳正变株CL7-49.该菌株具有多粘菌素E发酵效价高、遗传稳定性好等特性.将该突变株应用于50 m3发酵罐的生产验证,发酵效价较对照菌株C105x提高了48%.  相似文献   

7.
通过诱变育种提高农抗120生产菌株的发酵效价。采用不同剂量高能电子流辐射孢子芽管悬液、琼脂移块 法初筛、摇瓶管碟法复筛得到高产菌株,然后在发酵罐中放大培养。选育得到一株高产突变株D3226,其摇瓶效价达 9260 μg·mL-1,比出发菌株O11提高了100.4%,并且传代稳定;在100 L和10 t发酵罐中的分批培养实验表明:pH值 下降到最低点5.7时为抗生素累积高峰,pH值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有效的放罐指标。得到的高产菌株及发酵规律可以应 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8.
以Y 0909-12为原始菌株,经过亚硝基胍诱变后,采用链霉素进行抗性筛选,得到一株高产菌株Y 0910-67,其效价较对照高出16.9%。  相似文献   

9.
推理选育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高通量筛选技术,本文以红霉素生产菌红色链霉菌HA-13-36为出发菌株,经过氯化锂、紫外线、DES三重复合诱变后,定向筛选耐丙酸盐高产突变株Ⅰ(B-14-30),耐红霉素高产突变株Ⅱ(H-14-05),再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Ⅰ和Ⅱ融合后获得新的高产融合子R-15-26,该重组子摇瓶效价为6532u/m L,比原始菌株提高了36.2%,比诱变菌株提高23.9%,比高产突变菌株Ⅰ和Ⅱ分别提高了10.3%和16.0%,且经过多次传代表明具有较强的遗传稳定性,小试效价达到10000u/m L以上。  相似文献   

10.
以褐黄孢链霉菌GX-33为出发菌株,利用N^+注入诱变,琼脂块初筛,结合了摇瓶复筛,获得了一株摇瓶效价能够稳定在3597-3625μg/mL水平的纳他霉素生产菌株,为后续生产提供了较优良的生产菌种。N^+离子注入诱变纳他霉素产生菌在5×1015-1×1016N^+/cm^2剂量这一区域内,存活率比较高,为理想的诱变剂量区域。  相似文献   

11.
利用前体物质定向选育阿维菌素高产菌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除虫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AV-0105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诱变处理,并结合前体抗性定向选育阿维菌素高产菌株. 通过对致死率的考察,确定了紫外线诱变的最适剂量. 在分离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体积分数的缬氨酸和D -脱氧葡萄糖作为前体物质进行正突变株的定向筛选,选育得到阿维菌素高产菌株 AV-03-35,其摇瓶发酵效价达到4 695 u/mL,较出发菌株提高15.5%. 采用该菌株在2 t罐进行生产验证,平均发酵效价达4 592 u/m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3%.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一种复合诱变获得雷帕霉素生产菌——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高产突变株的方法。采用低剂量紫外诱变复合新型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技术构建雷帕霉素生产菌的诱变育种体系,获得高产雷帕霉素生产菌突变株,经两次复筛,效价较出发菌株提高18.4%。该方法大幅度减少了筛选量,正突变率高达70.59%,可以较短时间内提高雷帕霉素发酵单位,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伤寒Vi多糖结合疫苗生产用菌株伤寒沙门菌CMCC50098株和副伤寒甲沙门菌CMCC50073株毒性和抗原性的稳定性。方法将CMCC50098和CMCC50073菌株分别连续传代至30代,取3、5、10、15、20、25、30代次菌,进行小鼠毒性试验,免疫家兔制备血清,进行抗原性试验。结果CMCC50098和CMCC50073菌株连续传30代,毒性均未改变,抗原性均未下降,血清凝集效价均达到1∶12800。结论CMCC50098和CMCC50073菌株连续传代至30代,毒性及抗原性均稳定。  相似文献   

14.
何琳  喻红  邹晖  杨玲  赖玉英  鲍敏 《江西化工》2004,(4):169-171
本文通过洁霉素对盐酸林可霉素产生菌 98-1菌株孢子的致死浓度测定 ,采用诱变剂EMS的四种不同诱变剂量对菌株孢子进行诱变处理 ,诱变处理的孢子涂布在含洁霉素 ( 2 0 0 0 0ug/ml)的高氏平板上 ,获得了大量的洁霉素抗性基因突变株 ,然后从 90 0株洁霉素抗性基因突变株中通过初筛获得高于诱变出发菌株产素能力的菌株 5 6株 ,再进一步通过摇瓶复筛 ,并结合菌丝生长及摇瓶代谢情况 ,获得优于出发菌株的诱变菌株 4株。将这 4个菌株连同出发菌株连续三批次进行摇瓶发酵 ,结果 4个突变株的产素能力 (产量 )及摇瓶代谢和菌丝生长情况均优于出发菌株 ,试验筛选出最优菌株 0 2 -0 3 -40 2。将 0 2 -0 3 -40 2进行罐上发酵生产试验 ,结果试验罐比对照罐平均效价提高 1 7.5 6% ,平均产量提高 1 9.3 4%。本文建立了林可霉素高产菌株的洁霉素抗性基因突变诱变快速高效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获得高产优质菌株,提高埃博霉素发酵效价与成品纯度,降低成品单个杂质含量。采用长波紫外线(NUV)辐照原生质体,选育埃博霉素产生菌-粘细菌纤维堆囊菌(Sorangium cellulosum)。获得一株长波紫外线(NUV)辐照原生质体再生高产株,经生产罐应用后,发酵单位较出发菌株提高1.2倍,经提纯后,埃博霉素A杂质含量下降20%,成品收率提高8%,纯度提高3.5%。该方法正突变率高,诱变谱广,操作安全,简便,为生物科学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以吸水链霉菌为出发菌株,采用He-Ne激光-紫外复合诱变对其单孢子悬液进行诱变筛选高单位突变株,经复筛选育出具有较好遗传稳定性的高产突变株11-1-6#,摇瓶效价达到401.9u/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79%。  相似文献   

17.
王成  张军剪  尹贵超 《河北化工》2014,(2):68-69,73
为了选育出青霉素高产菌株,以产黄青霉菌10-2-12为出发菌株,经高能电子诱变后分离。经过18批次筛选得到的突变株13-6-55效价比出发株高8.2%,且菌丝状态、传代稳定性好。在试验罐上的平均发酵单位比对照高3.6%。  相似文献   

18.
以头孢菌素C产生菌顶头孢霉(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B-1822-S-04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线和丙二酸复合诱变,筛选得到了4株头孢菌素C高产菌株D-G-017、D-G-083、D-G-096和D-G-133,其中菌株D-G-096的效价高达6 816 mg·L~(-1),较出发菌株提高了50.80%,且高产特性稳定;50 L发酵罐小试结果显示,菌株D-G-096的效价达到了29 270 mg·L~(-1),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11.06%,可作为优良高产菌株保存使用。该实验筛选出的高产菌株及其在小试中的应用,可为后期工业化生产提供优质菌种资源,为发酵工艺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韩娜 《河北化工》2014,(2):63-65
阿维菌素是阿维链霉菌次级代谢产生的具有抗寄生虫活性的抗生素,菌种的改良是提高阿维菌素产量的关键。通过原生质体诱变,以L-异亮氨酸作为筛选模型来筛选阿维菌素高产菌株。首先制备阿维链霉菌原生质体,之后原生质体细胞在搅拌状态下进行紫外诱变,最后在含有0.5%L-异亮氨酸抗性平板上进行培养,得到了一株比出发菌株阿维菌素B1a效价提高35.4%的新菌株。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选育去甲基万古霉素高产菌,以东方拟无枝酸菌07-8-32为出发菌株,制作原生质体,经氦氖激光处理后分离。经过21批次的筛选得到的突变株08-8-48效价比出发株高27.3%,且菌丝状态、传代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