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刘福坤 《四川水力发电》1998,17(1):64-65,89
以龚嘴水电站5号机组水轮机转轮减压装置引水盖板多闪开裂处理为实例,以点代面分析、总结出适用于龚嘴水电站及大型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引水盖板开裂处理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
安康水电站水轮机异常损坏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康水电站4台水轮机在1997—1999年陆续发生机组振动加剧,引水盖板破裂、甚至大脱落,尾水管里衬开裂等异常损坏。经测试分析,认为转轮选型不当、不良工况下运行时间过长、补气效果差以及引水盖板强度不够、焊接质量差是上述损坏的主要原因。经针对性处理和改善运行工况后,现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3.
龙羊峡水电厂单机320MW的水轮发电机组,其水轮机转轮引水盖板由于设计、安装、运行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引水盖板运行中破损的严重缺陷,如何在不吊转子及有限检修工期内进行处理,同时分析破损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韦强 《西北水电》1996,(4):47-50
龙羊峡水电厂单机320MW的水轮发电机组,其水轮机围转轮引水盖板由于设计、安装、运行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引水盖运行中破损的严重缺陷,如何在不吊转子及有限检修工期内进行处理,同时分析破损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陆云甫 《小水电》1998,(2):27-28
广东省怀集县水下水电站1号机组运行10年后,转轮、前盖板和迷宫环磨损汽蚀现象严重,机组效率下降。采用改换转轮,重铸水轮机前盖板、迷宫环和导水叶及导叶轮轴固定环、滑环等技改措施,提高出力达到原设计的3000kW,年收益增加约40万元。  相似文献   

6.
曹晋生 《小水电》1998,(5):34-35
野沟门水电站运行多年,机组设备老化,水轮机前盖板上迷宫环与水轮机转轮、主轴间隙因磨损变大,致使电站各机组出现主轴蹿水。采用体外套轴止水装置,止水效果好。该装置制作简单,安装容易,使用方便及造价低,安装使用两年来,从根本上解决了电站水轮机主轴蹿水的问题,还提高出力6%以上。表2个,图1个。  相似文献   

7.
转轮室是灯泡贯流式机组重要的过流部件,是转轮进行能量转换的重要场所。机组运行过程中由于过流造成的卡门涡带、狭缝射流、压力脉动等不利因素,贯流式机组转轮室容易出现汽蚀与裂纹等质量缺陷。1F机组转轮室裂纹经过处理之后,机组在各种工况下运行时,检查转轮室本体及加固筋板无裂纹产生,各焊缝均无开裂,运行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8.
1996年红石电站首次发现转轮叶片裂纹,经过修复又运行了9年。2005年红石4号机组3号转轮叶片出现断裂,导致水导轴承烧瓦。文章从转轮叶片的设计、叶片的铸造质量以及机组运行状况三个方面,对转轮叶片裂纹的产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大朝山水电站1号机组在72h连续试运行结束后,转轮叶片出现了较严重的裂纹,通过近三个月的不断摸索经验、逐步完善,经修型处理,转轮叶片开裂和异常噪音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这为国内其它电站特别是三峡水电站解决水轮机运行稳定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彻底解决西津水电厂3号水轮机组转轮存在空蚀严重、叶片密封漏油和叶片根部存在裂纹的现象,以及解决机组运行稳定性差、水轮机效率低等问题,在维持原有转轮直径8 m、桨叶中心安装高程39.5 m及机组流道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优化水轮机转轮设计、有限元分析、叶片密封结构改造、技术参数改进后,机组运行稳定,转轮空蚀和叶片裂纹问题得到解决,叶片密封性能良好,水轮机效率提高,机组容量增加了2.5 MW,水轮机转轮技术改造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1.
三港电站在水轮机选型中,对选择HL240和PO45两种转轮进行了比较,确认PO45转轮在技术上有蜗壳按给定流速分布规律设计、固定导叶与活动导叶按双环列平面叶栅设计和转轮按准三元理论设计等特点,故具有良好的水力特性,转轮效率高。该电站机组安装并网发电,运行稳定,各项技术指标基本符合设计要求。表2个。  相似文献   

12.
针对乐滩水电厂4台机组水轮机转轮铜瓦、桨片密封、转轮桨片接力器活塞环等不同损坏程度,从设计、制造及安装等方面进行分析计算,得出造成转轮空腔内有漏油、进水现象的原因是结构缺陷和安装质量。通过水轮机转轮结构优化,改造后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达到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张鹏程  张银果  杨慧 《小水电》2023,(2):45-48+59
为了解决老的灯泡贯流机组因设计、制造和安装上的缺陷造成的效率低、出力小、振动大、漏水大、运行不太正常的现象,利用CFD技术对机组进行流态分析后,优化转轮叶片与导叶叶型、优化导叶与桨叶协联,从而对转轮等关键部件进行技术改造,达到机组运行稳定、提高效率的目的,并获得更好的改造效果。图7幅,表4个。  相似文献   

14.
转轮是冲击式水轮机实现水能转换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对水轮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水轮机的效率、寿命和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由于转轮的几何形状复杂,在转轮的安装过程中吊装难度较大。采用液压提升器对某水电站转轮进行吊装、提升就位等更换安装工作。结果表明,该方法使用方便,加快了转轮更换安装速度,降低了转轮安装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5.
报道并分析了大型低水头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开裂的一个特例.在瞬态运行时,尤其是在开机过程中水动力高,加上通常容许的焊接缺陷,常常引起转轮开裂.介绍了诊断试验的结果,提出了未来机组避免开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二滩机组是目前我国已安装运行中最大的机组。该机组有许多优点,但也有许多结构上的问题是值得探讨和改进的。特别在安装过程中和试运行时发生的事故,如分瓣转轮在拼焊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裂纹、甚至开裂,定子铁芯在叠装后进行磁化试验6次通过不造成返工,推力和水导轴承同,发电机棒烧损等等。  相似文献   

17.
四会县威整电站,安装两台HLA_(73)—WJ—85水轮机,单机容量6,000千瓦,工作水头130米,转速1,000转/分。 威整电站是引水式径流电站,由于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水流挟带大量泥沙进渠过机。根据一次汛期暴雨后取样实测,水流平均含沙量为1.17公斤/米~3;枯水期久旱后为0.12公斤/米~3。因此,水轮机每年约有八个月在挟沙水流中运行,其过流部件受到泥沙的磨损破坏相当严重。 1~#机组自1974年5月投产,至今已报废转轮两只,前、后盖板及迷宫盖板一套,导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江垭水电站3台机组投产前三年的运行考察,分析了机组的稳定运行区间和振动、摆度等;同时,对具有X型叶片的水轮机转轮进行了较深的探讨,分析总结了转轮的设计结构与材质、制造工艺、运行缺陷及处理经验,对类似机组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介绍贯流式机组流道盖板及其基础框架的结构、发电机转子磁极的连接方式、机组埋入部分防渗水的胶皮、液压减载系统的高压油向正向推力轴承供油和发电机冷却风机的防碎措施等几个设计问题,结合对机组的安装调试和运行管理,提出看法。供有关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吴祖平 《红水河》2014,(6):85-87
龙滩水电站安装7台700 MW混流式水轮机,具有转轮直径大、水头变幅大等特点,同时在电网中担任调频、调峰和事故备用,工况变化快、启动频繁,为确保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巨型转轮零缺陷运行维护的理念,并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自2007年5月首台机组投产发电以来,各台机组转轮缺陷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了巨型转轮的零缺陷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