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玉米储藏过程中霉菌类群与玉米赤霉烯酮毒素(ZEA)的关系,确定不同储藏环境下,优势霉菌数量、ZEA含量差异性及二者相关性。将初始水分含量12.41%、14.30%、15.89%、17.62%、19.88%的玉米在30 ℃,相对湿度(RH)为75%、84%和92%的模拟环境中储藏28 d,测定霉菌、串珠镰刀菌、木霉数量及玉米赤霉烯酮含量及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低湿度环境下,初始水分对木霉抑制ZEA随初始水分升高而迅速增强;在中高湿度环境下,木霉对ZEA的抑制效果增强,受初始水分影响较小。RH为92%环境下,玉米初始水分含量12.41%、14.30%时霉菌丰富度较高,19.88%时菌源丰富度低;经相关性分析,不同含水量的玉米在30 ℃储藏28天后,在RH75%的环境下,玉米中的霉菌、木霉、串珠镰刀菌数量和水分含量均与ZEA的积累量呈负相关;在RH92%的环境下,均呈正相关;在RH84%的环境下,木霉量和水分含量与ZEA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镰刀菌和霉菌总量与ZEA积累量呈负相关;在三种储藏环境下,储藏玉米霉菌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H)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均与ZEA积累量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结果表明,在中低湿度环境下,ZEA的含量受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在高湿度环境下, ZEA含量主要由镰刀菌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含水量对玉米粉贮藏过程中黄曲霉生长及黄曲霉毒素B1积累的影响。方法 将初始水分含量10.42%、13.26%、16.35%、19.88%的玉米粉在28 ℃, 相对湿度75%的模拟环境中储藏30 d; 测定贮藏期间玉米粉含水量、黄曲霉生长量及黄曲霉毒素B1的积累量。结果 贮藏期间玉米粉中含水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 黄曲霉生长量及黄曲霉毒素B1的积累量随贮藏时间的延迟先快速升高, 后趋于平稳。初始含水量较高的玉米粉贮藏期间含水量、黄曲霉生长量及黄曲霉毒素B1含量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相关性分析表明, 玉米粉含水量、黄曲霉生长量和毒素积累量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结论 含水量是影响玉米粉贮藏过程中霉菌生长和毒素积累的关键因素, 降低玉米粉初始含水量可以有效减轻贮藏期间真菌危害。  相似文献   

3.
通过液体培养 直接接触法比较植物提取物肉桂醛、柠檬醛和丁香酚对黄曲霉生长及产毒的抑制作用,选取抑制作用最强的肉桂醛应用到玉米中,研究了添加量、玉米水分含量和储藏温度对肉桂醛抑制黄曲霉生长及产毒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中,肉桂醛、柠檬醛和丁香酚的最低杀菌浓度与各自完全抑制产毒浓度一致,分别为 100、500和500 μl/L。随着添加量的加大,肉桂醛对黄曲霉生长和产毒的抑制率逐渐升高,挥发浓度为96 μl/L时完全抑制黄曲霉生长,对黄曲霉毒素B1的抑制率为97.98%。在玉米水分为14%~40%时,肉桂醛对玉米黄曲霉污染的抑制率随水分含量的升高显著下降,14%时抑制率最高,为88.24%;对黄曲霉毒素B1始终保持较强的抑制作用,14%时产毒抑制率最高,为97.51%。储藏温度在20~37℃时,肉桂醛对黄曲霉污染的抑制率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8℃黄曲霉污染抑制率最高,为85.67%;对黄曲霉毒素B1抑制率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又降低的趋势,20℃时抑制率最高,达到91.00%。  相似文献   

4.
研究玉米储藏过程中霉菌类群与玉米赤霉烯酮毒素(ZEN)的关系。将不同初始水分含量的玉米在30℃,不同相对湿度环境(RH)中储藏28 d。结果表明:低湿环境(RH 75%)木霉数量抑制ZEN含量程度随初始水分升高而大幅增强;中、高湿度环境(RH 84%和92%)木霉抑制ZEN效果增强,受初始水分影响小。RH 92%环境,初始水分12.4%、14.3%时霉菌丰富度高,19.9%时菌群丰富度低。经相关性分析,RH75%玉米霉菌总数、木霉、串珠镰刀菌数和水分含量均与ZEN积累量呈负相关;而RH 92%环境,均呈正相关;RH 84%环境,木霉数量和水分含量与ZEN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镰刀菌和霉菌总量与ZEN积累量呈负相关。中低湿度环境,ZEN含量易受生物、环境因素影响;高湿度环境,ZEN含量主要由镰刀菌数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黄曲霉的产毒条件,预测影响毒素产生和积累的主要环境条件。方法选取接种量、温度、通氧量、pH值作为参考指标,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研究环境条件对黄曲霉毒素产生量的影响。结果培养条件各因素影响程度由高到低分别为:pH值温度转速接种量。结论通过改变储藏环境条件控制产毒菌产毒是一个高效易行的方法,较低的温度和良好的通风,即凉爽干燥的储藏环境,加上弱碱性条件可以有效降低黄曲霉毒素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普洱茶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组成十分复杂,尤其是黑曲霉等霉菌起到主要作用,因此一些消费者担心普洱茶在发酵过程中受到黄曲霉毒素(AFS)的污染。本文通过测定菌落直径、孢子萌发及菌丝体干重等方法研究云南大叶种茶提取物对产毒黄曲霉AS3.4408生长的影响;采用紫外荧光法和HPLC法研究云南大叶种茶提取物对产毒黄曲霉AFS生物合成的影响;并将产毒黄曲霉AS3.4408接种到云南大叶种茶叶中,检测茶叶中的AFS含量,以求对普洱茶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研究表明,云南大叶种茶提取物对产毒黄曲霉AS3.4408菌落的生长及产毒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将产毒黄曲霉AS3.4408接种到云南大叶种茶叶中,菌株生长良好,但茶叶基质经HPLC检测,未检测到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表明云南大叶种茶中的某种(些)成分对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合成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海洋巨大芽孢杆菌在PDA、MM培养基和花生中对黄曲霉产毒的抑制。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高压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培养基和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结果 PDA、MM培养基培养的黄曲霉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后, 实验组黄曲霉毒素B1含量分别在5.5158.1 pg/mL和2.210.3 pg/mL, 对照组毒素B1含量分别在2407.22986.3 pg/mL和4.42755.6 pg/mL。通过高压液相色谱检测28 ℃和37 ℃培养的被黄曲霉侵染的花生, 实验组黄曲霉毒素B1含量均未检出, 对照组28 ℃下, 黄曲霉毒素B1含量为(8.588?0.322)μg/kg, 37 ℃下黄曲霉毒素未检出。结论 不同培养基中, 海洋巨大芽孢杆菌对黄曲霉产黄曲霉毒素均有抑制作用。黄曲霉在28 ℃比37 ℃更容易在花生上产毒, 海洋巨大芽孢杆菌对花生上黄曲霉产毒素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曲霉生长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其在玉米储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玉米储藏条件不当很容易导致黄曲霉污染而产生对人畜有害的黄曲霉毒素,找到适当的储藏条件可以保证玉米安全储藏.对黄曲霉在不同的温度和环境相对湿度条件下的生长状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黄曲霉菌落生长速度,找出了抑制黄曲霉生长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对玉米安全储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薄荷精油对黄曲霉生长及其毒素B1合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体积浓度的薄荷精油,以不加薄荷精油作为对照,通过测定其对产毒黄曲霉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孢子萌发、菌丝干重、菌落直径、微观结构及黄曲霉毒素B1合成量的影响,探究薄荷精油对黄曲霉的抑制效果。结果 薄荷精油对产毒黄曲霉的MIC为1.6μL/mL; 2.0 MIC薄荷精油处理对黄曲霉孢子萌发抑制率、黄曲霉菌丝干重抑制率及黄曲霉毒素B1合成抑制率均达到99%以上,且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薄荷精油会影响黄曲霉菌丝形态;同时,通过熏蒸处理,薄荷精油能够有效抑制花生中的霉菌增长,防止霉菌侵染花生。结论 薄荷精油对黄曲霉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在粮食储藏、食品防霉等方面具有进一步开发成安全防腐抑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电子鼻技术,建立了花生受不同霉菌感染后的霉变程度及毒素含量的同步快速检测方法。花生经辐照灭菌后接种5 种常见霉菌(3 种产毒菌株、2 种非产毒菌株),于培养箱(26 ℃、相对湿度80%)中培养6 d。每天取出不同霉菌污染的样品采集电子鼻信号,同时测定其菌落总数和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含量,建立不同霉菌感染下霉变程度及毒素含量定性判别模型。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霉菌污染下有一定的聚类趋势,且污染样品位于可接受样品的上方;利用线性判别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整体准确率达到80%以上,其中根据产毒菌株和非产毒菌株分类正确率高于95.7%,根据AFB1含量分类正确率90%以上,根据菌落总数分类正确率较低。所有模型中假阴性均低于17%。因此,电子鼻技术对不同霉菌感染下的霉变程度及毒素含量的测定具有可行性。未来研究应继续扩大样品数量,补充受其他更多霉菌侵染及不同品种的花生样品,同时考虑实际情况,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