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传统发酵制品的制作由不同微生物共同参与,其中霉菌分泌产生的酶类可将大分子化合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赋予发酵制品浓郁的滋气味,因此,更多人重视传统发酵制品中霉菌的研究,且利用霉菌作为发酵菌株帮助食物发酵以期得到更好的品质。该文介绍了传统发酵制品中主要存在和应用的霉菌,并对其产生的不同酶系对发酵制品原料中大分子的分解作用进行了简单综述。同时指出霉菌应用的局限性,并为更好地利用霉菌进行生产发酵制品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元素分析法测定烟草及烟草制品中总硫的含量,考察有机和无机硫化物的回收率以及对不同类型的烟叶和烟草制品的测定情况。检测结果表明:(1)元素分析法测定有机和无机硫化物的检测结果与其标物含量接近,偏差小于1%;(2)检测结果较为可靠,加标回收率在95.3%~98.9%之间;(3)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良好,可用于烟草及烟草制品中总硫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对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公开的1985—2013 年申请的1 963 件烟草检测测试类(IPC 分类中的G01)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2005—2013 年,G01 类专利申请总量持续快速上升,其中发明专利数量显著增多;职务发明数量增加,所占比例也逐渐增大;烟草行业各企业的G01 类专利申请量不断增加,其中郑州烟草研究院(简称郑州院)、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云南中烟)、广东中烟、上海烟草集团等单位的申请总量较多;②1 963 件专利共有3 885名发明设计人,平均每件专利有6.0 个发明人。广东中烟的孔浩辉、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胡清源、郑州院的谢复炜等参与申请的件数较多,孔浩辉、郑州院的李斌、江苏中烟的廖惠云、云南中烟的魏玉玲等作为第一发明设计人的申请数量较多;③借助于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对烟草及烟草制品进行测试或分析(G01N)的数量最多,几何量测量(G01B)、质量测量(G01G、G01F)也是持续的热点;④G01 类专利主要涉及化学指标和物理指标的检测,分别占41.72%和25.71%。随着分析检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今后一段时期内,G01 类专利的申请量将持续上升,逐渐覆盖G01 的各小类,可能形成新的技术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测定烟草及烟草制品中麦角甾醇的含量,建立了以7-去氢胆固醇为内标,将麦角甾醇和7-去氢胆固醇衍生后进行GC/MS同步选择离子检测/全扫描的定量检测方法,并采用该法测定了不同种类烟叶及卷烟中的麦角甾醇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在2.0~200.0μg/m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5。方法的检出限和检测限分别为0.46和1.53 mg/kg,回收率在85.6%~91.3%之间。该方法适用于烟草及烟草制品中麦角甾醇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出口花生霉菌污染情况,对2007年1~4月青岛口岸出口的花生仁进行了霉菌数量调查.结果发现,霉菌数初期比较高,随后逐月降低,4个月份的不合格率随时间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培养基自身质量的优劣、保存是否得当、配制使用是否正确都直接影响食品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加强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和关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是保证检验准确性的关键。本文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及笔者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用培养基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广大同行参考。实验室需结合工作实际选择合适的培养基质控标准、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对培养基进行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的质量验收。此外,还要注意对培养基配制用水、生化鉴定试剂盒以及血清进行质量控制。实验室在使用培养基时要选择适宜的制备方法、灭菌方式、储存方式等,并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最终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灌肠制品的正常形态特征及变质灌肠制品常用的几种简便易行的检验方法和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电子烟、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等新型烟草制品正在快速兴起。本文概述了新型烟草制品的主要类型和基本特征,具体介绍了新型烟草制品在国际市场的发展态势,提出了新型烟草制品将是烟草行业的第三次重大变革,可能会对传统烟草行业带来颠覆性影响的观点,回顾了近年来中国烟草围绕技术、装备、产品三个方面开展的新型烟草制品全产业链研发布局情况,最后对新型烟草制品的发展趋势、研发方向、市场前景和行业未来发展战略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及其第9、10条实施指南部分案文(FCTC/COP4(10)号决定)关于烟草制品成分管制和烟草制品披露的规定进行解读,结合成分管制和披露在业界的实施状况,分析其可能对中国烟草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有关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贮藏期烟草霜霉病病原的活性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是对贮藏期希腊香料烟烟草霜霉病病原活性的检测研究。第一部分的基础试验寻求了一种适合于烟草霜霉病病原分生孢子离体萌发的人工培养基,即2% Bacto (Difco)琼脂培养基;确定了原孢囊孢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为15℃~21℃;最高、最低温度分别为35℃及1℃,寻找出了适宜于少量病原孢子浸染的实验室接种方法。第二部分的活性检测试验对贮存期达3年或4年的希腊香料烟烟草霜霉病病原孢囊孢子进行了萌发活性和侵染活性检测试验。根据显微镜观察,确定孢囊孢子和孢梗的紧涨度(Turgidity)级别,并以此为基础,对不同生产年伤及不同品种的病叶进行紧涨度分级,根据不同紧涨度级别,相应地进行病原萌发活性和侵染活性检测,结果证明,经贮存3年或4年的希腊香料烟烟草霜霉病病原孢囊孢子,失去了其萌发活性及侵染活性。   相似文献   

12.
烟草霜霉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草霜霉病是具有高度破坏性和异常的传播能力的外来危险性病害,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病菌曾两度造成洲际性流行,迄今此病在我国尚未发生。本文将就烟草霜霉病的危害性、历史、地理分布、病原、生物特性及植物检疫检验、防治等方面进行评述,以期有利于防止此危险病害传入我国,保护我国烟草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夏敏 《烟草科技》2005,(7):46-48
介绍了麻片包装烟包的几种不同堆码方式:①砖柱式烟垛:优点是通风好、直观、不匿包;缺点是上层烟包堆码较费力,容易散垛,一般用于烟叶含水率稍大的烟包的堆码储存;②台阶骑缝式烟垛:优点是通风较好、上层烟包堆码省力、较稳固,缺点是易出现畸形、“滑坡”和匿包现象,一般用于大批量烟包的集中堆码;③奇横偶丁式烟垛:不仅具有台阶骑缝式烟垛的全部优点,而且稳定性更好,实用性更强,且不易出现畸形和“滑坡”现象,适合于大批量烟包的集中堆码;④脊垛是库房外烟包堆码的一种辅助形式。介绍了不同堆码方式烟垛的烟包数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烟草霜霉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烟草病害,该病的发生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本文对该病的发展历史、经济损失与地理分布、症状特点、病原学、流行学和检疫措施等方面的研究作了综述,以期引起我国烟草科研与生产及检疫部门的高度警惕,严防该病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15.
烟草霜霉病的考证与检疫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经 1975~ 1993年的田间观察与有关文献资料考证 ,得出中国过去和现在没有烟草霜霉病(PeronosporatobacinaAdamandPeronosporanicotianaSpeg)的结论 ,对这个观点中、美等国同行专家已取得共识。还较系统介绍了烟草霜霉病的病症、病原菌及发病规律 ,并提出了该病的检验方法及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利用优势微生物抑制烟叶霉变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验研究了烟叶优势微生物对烟叶霉变的抑制作用。利用从烟叶中分离、纯化、培养出的优势微生物菌种对烟叶进行了抑霉试验。结果表明:从烤烟(C3F)中分离、筛选出5株优势微生物(M1、M2、M3、M4、M5)对培养基、烟丝和烟叶中霉菌的生长繁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以M1菌株的抑霉作用最为显著。试验还对M1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分析鉴定。这一研究结果为利用生物技术抑制烟叶霉变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烟草中的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HG_AFS)法测定烟草及烟草制品中微量硒的方法,即先用4体积HNO3+1体积HClO4混合酸消化烟草样品,而后用HG_AFS仪测定消化液中的硒含量。该法的线性范围为0~250μg/L,检出限0.18μg/L,RSD<6.0%,回收率为92.5%~97.5%。  相似文献   

18.
河南烟叶仓储期优势霉菌的分离鉴定及防霉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河南产区仓储烟叶中的主要霉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测定了防霉剂对优势霉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河南烟叶样品中霉菌数量以曲霉最多,其次是青霉.山梨酸钾、丙酸钙、双乙酸钠、脱氢醋酸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富马酸二甲酯对黄曲霉、黑曲霉和桔青霉这3种优势霉菌均有明显的抑霉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废弃烟梗作为烟草漂浮育苗基质原料的可行性,用自制的烟梗草炭(TSP)为烟草栽培基质,进行了烟草漂浮育苗试验.结果表明:TSP 1号(烟梗草炭50%+天然草炭50%)、TSP 2号(烟梗草炭50%+椰糠50%)、TSP 3号(烟梗草炭50%+天然草炭25%+椰糠25%)均可替代天然草炭用于烟草漂浮育苗基质中,其中TSP 3号替代的效果较好,烟苗综合长势优于天然草炭配方基质;烟梗草炭l号和2号替代天然草炭育苗,其烟苗长势均与天然草炭配方基质相当.因此,利用废弃烟梗替代天然草炭作为烟草漂浮育苗基质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0.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进展及其在烟草行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对国内外近红外光谱的发展现状、分析技术特点、分析仪器、近红外光谱中常使用的化学计量学方法以及近年来近红外光谱在烟草行业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综述,认为近红外光谱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简便、快速、无污染、样品无需处理、适合在线分析等独特优点,值得在烟草行业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