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鹏 《四川建筑》2011,31(4):122-123
针对目前国内采用CRD法修建隧道施工过程中对临时中隔壁的安全性研究很少,结合某浅埋大跨度隧道对中隔壁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CRD1、3部超前和CRD1、2部超前的情况下,中隔壁上部的水平位移都明显大于下部,但结构安全系数相差不大。以上研究为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了依据,也为今后的相关工程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浅埋偏压隧道CRD法施工中隔壁偏向和施工工序直接影响到隧道的结构应力分布和变形,甚至影响隧道施工安全。基于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对隧道CRD法施工进行反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中隔壁偏向于围岩压力较小侧时,围岩扰动小,塑性区范围小,先开挖隧道浅埋一侧时,隧道的收敛和沉降较小,中隔壁轴力和弯矩较小,有利于隧道的安全施工;当隧道中隔壁偏向围岩压力较大侧或先开挖深埋侧时会对隧道顶部围岩和中夹岩柱产生较大扰动,围岩的收敛和沉降速率增加,中隔壁轴力和弯矩也明显增加,不利于隧道施工安全。因此建议浅埋偏压隧道CRD法中隔壁应偏向围岩压力较小一侧,同时应先开挖浅埋侧。  相似文献   

3.
通过郑万高铁重庆段万州境内雷家坡隧道(DK813+650~DK813+705)长55 m范围内下穿万利高速公路段隧道施工措施,采用在拱部设直径108 mm超前大管棚,交叉中隔壁法(CRD法)弱爆破开挖施工控制高速公路主道地表沉降,实践表明,此方法能够满足雷家坡隧道下穿万利高速公路段地表沉降要求,在此段施工期间能够确保万利高速公路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巴准铁路后碾坊隧道为例,介绍了大断面富水砂质黄土隧道施工难点和特点,通过采用地表加固注浆、井点降水、超前注浆、超前管棚,六部CRD工法等施工技术措施,顺利完成隧道施工建设任务,为今后类式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指导经验。  相似文献   

5.
郭健 《土工基础》2014,(2):30-33
三亚某公路隧道穿越一条石英岩断层破碎带,隧道开挖揭示该断层破碎带呈全风化状态,地层自稳能力极差。在施工中出现了涌泥、拱部大变形及变形严重侵限等问题,采用原来的台阶法施工无法保证施工安全。通过对比分析,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浆液注浆加固隧道周边地层,然后进行中管棚超前支护,采用六分部CRD法开挖,及时封闭每一部支护结构,增强隧道支护结构的刚度,控制隧道变形。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CRD施工过程中隧道变形、支护和二衬受力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施工方法的可行性。现场监测结果和施工效果表明,所采用施工方案能有效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6.
海底隧道浅埋暗挖段CRD法不同施工工序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建工程厦门东通道(翔安)海底隧道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座海底隧道,陆域浅埋暗挖段地质条件较差,多为全、强风化花岗岩,且含水量高、强度低,因而采用CRD法施工,该施工段围岩条件差、结构跨度大,且国外相同工程条件下可借鉴的经验也较少。据此,对该施工段采用现场监控和数值模拟2种手段,分析了不同施工工序各部开挖对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及结构内力的影响,2种方法所得结果吻合良好。研究结果表明,在此特定隧道围岩条件下,CRD1,2超前与CRD1,3超前相比,各施工部的开挖引起拱顶下沉量的比例基本相同,但前者所引起的CRD1,3拱顶下沉量分别高出后者约70%,45%,而CRD1的绝对收敛值约大于后者15%,结构内力也略大于后者。以上研究成果为隧道的信息化施工提供了依据,也为今后的相关工程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基于厦深铁路黎屏山隧道工程,根据工程地势起伏较大等地质特点,介绍洞口开挖、边仰坡施工、洞门修筑等施工技术.通过在洞挖过程中采用台阶法、交叉中隔壁法(CRD法)和三台阶七步法,安全、快捷、高效地完成了施工任务.并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监控探测技术,进行监控量测和超前地质预报,以保证对围堰提前做出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8.
城市隧道淤泥地质超浅埋段施工,常规采用全断面超前注浆加固CRD六步法施工。福州市湖东东路道路工程为两车道隧道,采用六步CRD法施工受空间限制,无法使用机械配合施工,功效较低。湖东东路隧道小净距段埋深浅,洞口段埋深只有6 m。地质情况为冲洪积物,为灰黄、灰白色黏土、松散砂砾层等组成,中部为碎石或卵石。通过对加强超前支护和控制沉降,采用改进型四步CD法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9.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陆域段CRD法位移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陆域段为软弱地层三车道大断面浅埋暗挖隧道,主要采用交叉中隔壁(CRD)法施工,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对该隧道CRD法位移监控量测结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隧道CRD法施工监控量测判断指标应以拱顶下沉为主,水平收敛为辅;拱顶下沉通常为最后收于一稳定值的台阶状上升曲线,各分部开挖引起的拱顶下沉增量呈一定比例关系,可用于对最终拱顶下沉量的预测和控制时机参考,施工中应重点控制引起约占总下沉量一半的CRD1初期支护尽早封闭;该隧道陆域段CRD法施工中CRD1最终拱顶下沉控制标为200 mm比较合适。综合位移监测分析和现场施工经验认为,翔安隧道陆域段CRD法相邻导坑掌子面间距控制为10~15 m,每循环开挖1.0~1.5 m(极软弱地段只允许开挖0.5 m)后立即支护,导坑内台阶长度控制在6 m以内,及时封闭仰拱,对控制最终拱顶下沉和保证支护结构稳定性成效良好,对隧道后续施工控制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尹迪 《建筑与环境》2012,(5):123-125
本文介绍了以西寺沟1号隧道为工程实例,用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软弱围岩采用中隔壁法(CRD)予以仿真分析。在开挖支护过程中.通过对围岩的变形,塑性变形的分布和其发展趋势、围岩的受力变形、初期的喷层、锚杆支护等方面的比较。评价西寺沟1号隧道采用中隔壁法(CRD)开挖对周围岩体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大跨度隧道施工方法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限元程序模拟了Ⅴ级围岩深埋地质条件下大跨度隧道的动态施工过程,以隧道施工后周边围岩稳定性和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安全性为指标比较了CD法和CRD法的开挖效果。结果表明,CRD法是该级围岩条件下的合理工法,同时给出了二次衬砌应滞后掌子面的合理距离。  相似文献   

12.
国家体育场钢结构屋盖落架过程模拟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首先对大跨度钢结构的落架过程进行了简单分析,并给出了落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其次,针对大跨度钢结构的落架,提出了同步协调和分组分步两种落架方式;结合国家体育场的施工方案,对其落架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采用等效弹性杆端位移法,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对国家体育场的落架进行了全过程模拟分析,通过“从外到内”和“从内到外”两种落架顺序计算结果的对比,证明前者是一种合理的落架顺序。  相似文献   

13.
陈继军 《山西建筑》2011,37(13):172-173
以具体工程为例,介绍了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在单线铁路隧道中的应用,分别阐述了CRD法与三台阶临时抑拱法的优缺点,并对开挖方案进行了优化,实践证明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既可保证隧道安全又能提高施工工效。  相似文献   

14.
哥斯达黎加国家体育场罩棚采用预应力钢桁架拱结构,跨度286 m。采用支架拼装和分级落架施工,在落架过程中,采用磁变式无线应力监测系统进行实时应力监测,采用智能全站仪进行变形监测,为落架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罩棚结构的安全使用提供技术保障。研究结果表明,监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表明钢结构罩棚塔架成功。  相似文献   

15.
大跨度钢结构屋盖落架分析方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首先对大跨度钢结构屋盖的落架过程进行了简单分析,给出了落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同步协调”和“分组分步”2种落架方式;其次,介绍了落架过程数值模拟的3种计算方法:支座位移法、等效杆端位移法和千斤顶单元法,并详细论述了各自的计算原理及特点;最后,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应用3种落架计算方法对3点支撑悬臂梁及国家体育场进行了落架过程模拟。结果表明,等效杆端位移法和千斤顶单元法是2种合理有效的方法,并可以方便地应用于工程实际中。  相似文献   

16.
考虑临时支撑的弦支穹顶结构施工仿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弦支穹顶结构在施加预应力前,施工临时支撑对上部网壳起较大的支承作用,索张拉施工时未拆除临时节点支撑。考虑支承对施工过程的影响有助于结构安全和支撑布置是否合理。以2008奥运羽毛球场馆实际工程为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分别就有支撑和无支撑两种情况下的结构施工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表明:考虑临时支撑对弦支穹顶结构的影响可以更贴切地体现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实际响应,随着预应力张拉的进行,个别构件内力变化幅度非常大,对结构进行施工阶段的强度、刚度等验算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The rock-support interaction in tunnels is studied through the use of the convergence–confinement method. The equations that characterize the behaviour of the most important support types are given together with a set of conceptual interaction schemes. As far as the behaviour of the support is concerned, reference is made to the ultimate limit state concept,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civil engineering. This approach is linked to the classical convergence–confinement metho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emporary support system and the final lining is dealt with, and the noteworthy case of presupport ahead of the face, followed by a further internal support (usually steel sets and shotcrete) is also included. Finally, the ‘ground reaction curve of the reinforced tunnel’, which allows one to analys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einforcement around the tunnel and supports, is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18.
结合工程实例,对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在施工阶段临时支撑的设置进行研究,讨论了在不同支承工况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挠度验算,最终得到支撑布置的最优方案,既满足了钢梁挠度的要求,又使支撑数量最为经济。  相似文献   

19.
某 4层砖混结构办公楼需拆除层 2 ,3部分承重墙 ,改造成为大空间的车间。承重墙顶部的圈梁需加固。由于层 4墙体不拆除 ,层 3梁上部荷载较大 ,采用了圈梁侧做托梁、后拆墙的方案。层 3墙拆除后 ,层 2梁上部荷载较小 ,加固可采用临时硬撑支顶 ,先拆墙、在梁底加大截面的方案 ;为支撑托梁 ,对构造柱进行了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