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校园"不仅意味着互联网与传统高校的教学和管理相融合,同时学生的思想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该篇论文基于"互联网+校园"的理念,分析当今高校在互联网时代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现状,并提出了一些高校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思想教育举措.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慧化教育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AI+教育时代已来临,教育领域正在进行一场人工智能的大实验。人工智能在产生碎片化学习与深度学习、催生与之对应的认知理论、代替教育者完成程序化重复劳动、促使教师职能转变以及倒逼学科设置优化等方面有很大的作用,直接影响了教育变革。基于此,介绍了人工智能的概念,分析了互联网教育的现状,研究了人工智能技术带给网络教育平台的有效策略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引发了社会的巨大变革,“互联网+教育”也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互联网+教育”该如何发展建设,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信息化迈上更高的台阶,实现教育的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现代化创新应用型人才,本文以高校如何践行“互联网+教育”带动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变革发展,从而实现信息化手段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使我们的教学和管理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传统教育正面临着巨大挑战,教育理念和教育传播方式也发生着剧烈变革。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可以给教育工作者带来新鲜感,同时也可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给枯燥的学习增添直观、生动的体验,从而提升教学效率。而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解决教学中的难题,建设高效智慧课堂,是信息化时代每位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这一课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老年开放大学作为面向中老年人群体提供学习教育的重要渠道与阵地,已经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老年教育也正处于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和转型发展的阶段。本文旨在探究“互联网+”背景下老年教育发展问题,通过对相关数据和案例的分析,提出老年教育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挑战,提出老年开放大学的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海洋意识教育实验室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整合等新型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的现代化实验室,通过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最优化地实现海洋意识教育。从实验室硬件设计、实验教学平台设计、实验项目设计、师资队伍建设四方面探讨了“互联网+”海洋意识教育实验室的建设,以期为开展全民海洋意识教育提供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7.
2018年教育部颁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教育信息化由过去的融合应用向未来的创新发展演变;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推动改进教学、优化管理、提升绩效;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为了贯彻《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精神,帮助广大读者进行创新应用,本栏目将推出面向未来学校的系列应用案例。因为,只有面向未来学校,才能在变革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视角下思考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和应用,改变一直以来面向传统课堂的信息技术应用策略,思考变革教育后,如何将技术作为基础设施悄无声息地应用于教育活动中,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深入在生活与工作中,为学生教育工作的革新提供发展机遇。对此,文章简述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分析当前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从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上研究“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给学生教育事业带来的多方面影响和改变。“互联网+”人工智能视域下,教育方式还需不断进行优化,如树立新的教育思维,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教育环境,提升教师团队的教育水平,建立健全“互联网+”人工智能学生教育体系等,以抓住时代机遇,切实提升学生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王红艳 《网友世界》2014,(5):150-150
教育信息化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在积极应对世界教育信息化的挑战和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当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过去十多年,我们谈论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提出信息技术与教育必须"深度融合",原因就是现有的整合缺乏深度,不是有机整合。深度融合强调教师观念、支撑平台技术、教学法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且灵活运用于教学之中,而不是简单叠加、机械应用、表层应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信息化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深度持续加强,而电教的作用价值也将进一步发挥,为学校教育的纵深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本文从我国学校教育的现状出发,简要分析了教育信息化的现存问题,并对电教在学校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措施进行了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2.
科技发展为“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机遇。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摇篮,为适应时代发展,提高职业教育水平,须积极利用“互联网+”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为职业教育寻找新出路。本文主要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路径,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激发职业教育改革动力,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社区教育已成为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平台。社区教育通过充分运用社区资源进行居民素质和文化教育,对构建学习型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广大人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探寻“互联网+”与社区教育模式的新路径,构建深层次、多维度、精准覆盖的学习模式,建立跨界融合的学习平台,打造优质师资队伍,探索互联网时代社区教育的新路,对于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基础上,当前“互联网+网络”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业领域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互联网+”教学模式使现代教育更加多样化及系统化。在“网络+教育”不断创新优化前提下,通过网络教研培训平台、教学改革,能有效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同时是促进我国教育教学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龚晓君  林菲  赵伟华  马虹 《计算机时代》2022,(4):109-112,116
二级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以"促进教师教学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目标,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通过构建一体化"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形成信息化教学和改革的环境,开展多维度的教学培训和教学咨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通过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方案,实现专业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二级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整体教学质量获得提升,教...  相似文献   

16.
AI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教育信息化最重要的特征之一.AI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AI改变了教育的育人目标、学习方式、教师角色、教育供给以至于改变了整个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国家大力推进职校教育信息化,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手段成为发展方向。笔者基于ADDIE模型对职校教学模式进行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根据需求分析提出职校教学APP系统的功能模块与后台系统设计方案,对系统开发平台与封装APP系统方案提出建议,为职校构建“互联网+教育”打造支撑服务平台,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时代,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面普及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工作方式,同时给人们的心理也带来了极大影响。高职院校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由于缺乏较强的自律和规矩意识,在应用互联网进行学习或交往过程中,容易被网络上的错误信息误导甚至沉迷于网络,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然而,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代高职在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需求,为适应时代发展,高职院校应充分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优势,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传统优势与互联网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心理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构建“互联网+”时代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是对互联网技术的升华和发展,旨在促进互联网与社会领域的深度融合.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不再仅仅发挥信息基础建设的作用,而要承担改进经济社会实体管理、生产和经营方式创新的作用.以此为背景,本文分析了"互联网+"的由来,阐述了"互联网+"对网络技术的新要求,以及互联网+给水利行业带来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职业院校的要求和挑战,并结合赤峰地区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校园信息化环境、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创新实验实训模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五种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的路径及对策,促进“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