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1.15GeV的氩离子在室温下对二氧化硅玻璃样品进行了辐照,并通过正电子寿命测量技术研究了辐照后材料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未辐照二氧化硅玻璃中有近81%的正电子是以正电子不的形式湮灭的;根据o-Ps的撞击湮灭寿命确定出未辐照样品的自由体积分布在0.02-0.13nm^3的区域里,平均自由体积半径为2.5nm。辐照后材料的自由体积分布函数变窄,峰位下降,显示样品经辐照后有密度增大的现象。随着剂量的增大,第二正电子寿命成分的强度逐渐增加,而相应于o-Ps的寿命成分的强度逐渐减小,这被认为是由于辐照产生的电离电子在自由体积中漫游,使正电子与这些漫游电子发生湮灭的几率增大,从而减小了正电子素的形成几率。  相似文献   

2.
郭应焕  杨巨华 《核技术》1998,21(10):590-592
正电子湮没寿命的多寿命成分分析结果通常给出了各成份的寿命τi及其零时相对湮没强度Ii(0),指出用零时相对或绝对湮没强度讨论分析结果不合理,只有正电子在各湮状态上的零时相对占有Ni(0)=τiIi(0)或占有率ni(0)=Ni(0)/∑Ni(0)才能明确的物理意义,因为正电子在态上的几率密度ni(0)与正电子湮没环境介质的结构特性密切相关,并以二态捕获模型为例对上述论点作了证明。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用正电子湮没技术研究了具有高临界温度下T_c的新型超导材料Ba-Y-Cu氧化物。实验发现,在起始转变温度以下,正电子寿命减少与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曲线符合。在临界温度T_c处,出现了正电子寿命峰。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供一个消除仪器的时间分辨函数影响作多指数函数拟合计算正电子湮没寿命谱程序(NFIX ED),其源程序是美国乔治亚大学徐孝华教授赠送的。这个程序只有一个主程序,无子程序,结构简单,适合用小型计算机处理数据。程序流程中,根据不固定或固定(寿命和强度)成分的需要分十二种情况进行处理,由指示变量(J_6)来选择,变化灵活,效果显著。又使用解行列式的方法求修正参变量,进行迭代运算,避免了解方程的复杂程序设计。用此程序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彭郁卿 《核技术》1994,17(12):760-764
综述了纳米材料与C60的主要结构特征,良好的物理性能以及使用正电子湮没方法的一些研究工作,如研究纳米材料的界面结构,热稳定性和压力效应,测量C60的正电子寿命,指出了用正电子湮没研究这两类材料的意义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安利  岩田忠夫 《核技术》1993,16(10):588-590
采用正电子湮没方法研究了1.45×10^20n/cm^2和3.10×10^17n/cm^2快中子辐照高纯单晶硅的辐射损伤及其退火效应。在343-1073K温度范围内测量了正电子湮没寿命随退火温度的变化。实验观察到氧-空位对和在高中子剂量辐照的Si中发现的双空位复合成四空位。正电子湮没短寿命成分τ1是晶格正电子寿命和氧-空位对捕获的正电子寿命的加权平均值,而长寿命成分τ2是双空位或四空位捕获的正电子  相似文献   

7.
《原子能科学技术》2006,40(4):390-390
一种用于正电子湮没寿命谱仪的探测器,该正电子湮没寿命谱仪包括起始道探测器和停止道探测器,与常规的正电子寿命谱仪起始道与停止道采用相同的探测器不同,本探测器采用了与起始道探测器不同的停止道探测器,在停止道探测器的闪烁体中央,有一圆形井,放置测量样品与22^Na正电子放射源。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供一个从正电子湮没寿命谱中消除时间分辨函数的影响作指数函数拟合的方法。用剥皮法给出参数初值和拟合数据的起始点,使所用高斯-牛顿法中的迭代过程迅速而准确地达到收敛。编制的计算程序(PLSEF)经使用证明效果是好的。  相似文献   

9.
正电子湮没谱学是无损探测材料中纳米缺陷的有效手段,通过正电子湮没寿命谱可获得正电子在材料中的湮没状态以及材料内部电子密度分布的信息.本工作基于遗传算法(GA)的全局搜索、随机产生初值的特点,对正电子湮没理论寿命谱进行了多指数函数拟合的尝试,并用MATLAB语言编程实现了曲线拟合,得到的各组分寿命及相应强度.与LifeT...  相似文献   

10.
1981年Vertes等人采用正电子湮没技术研究镍电镀层的结构时,在退火研究中却忽略了对镍镀层的物理性能有重要影响的渗氢和杂质的化学聚团作用。本文论述用正电子湮没寿命谱法研究暗镍和亮镍两类镀层退火时结构缺陷的运动规律,杂质化学聚团作用和再结晶行为。  相似文献   

11.
纳米材料Fe2O3的X射线衍射与正电子湮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郁卿  周诗瑶 《核技术》1995,18(9):530-534
给出了纳材料Fe2O3的X射线衍射与正电子湮没辐射多普勒展宽的实验结果。发现样品分别经400℃4h和800℃4h退火后,原来的γ-Fe2O3均转变成αFe2O3,而且颗粒尺寸分别增加到38.7nm与92.9nm;样品的线形参数均随退火温度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In-situ neutron diffraction combined with AC impedance spectroscopy was applied successfully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rystal structure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La2Mo2O9 oxide ion conducting electrolyte material. Neutron diffraction patterns were collected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while the AC impedance spectra were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using a modified sample environment to monitor the conductivity change of the sample.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it cell parameters and the bulk conductivity was observed, confirming that the oxygen transport is dependent on the lattice structure. With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low temperature alpha to the high temperature beta phase, expansion of the crystal structure makes more space available for oxygen transport, leading to a dramatic increase of the ionic conductivity.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ique provides a new method to simultaneously investigate crystal structure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in electro-ceramic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3.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