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李莉 《中国科技博览》2014,(41):270-270
21世纪视觉信息日益丰富,视觉信息的有效传达依赖于视觉传达设计师的视觉素养。本文从思维导图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提升视传设计师视觉素养的视觉观察力、理饵力、判断力、想象力等4个方面的探讨和尝试,以期从更广的角度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尝试。  相似文献   

2.
VDT作业对视觉功能及视觉工效的影响高传思(冶金部安全环保研究院8室武汉430081)田华,蔡荣泰(同济医科大学职业医学研究所武汉430030)目前人类正处于信息时代,人们在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中,80%以上的信息的获取与视觉有关。随着生产自动化、办公...  相似文献   

3.
包装设计中视觉信息传达方式的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伟  施俊 《包装工程》2003,24(4):79-80,96
在信息化时代,由于文化传播方式的巨大变化,包装设计也将面临形态的转换和对包装设计本体语言——“视觉信息传达的重构”,其核心要素是图形的信息传达;文字的信息传达以及色彩的信息传达,并从视觉文化心理及设计表现规律诸方面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4.
论视觉感知特征与包装设计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心理学测定的结果,进入人类大脑的信息约有85%来自眼睛,有10%来自耳朵,其余5%来自人的其他器官。可以说信息的获取和人的视觉是密切相关的。眼睛是信息的接受器,还是信息的初级加工厂,它把物理对象加工、组织成有意味的视觉形象和视觉概念。视觉决不简单地等于视觉器官及其功能。对视觉完整的理解是:由视觉器官通过对光的感受获得对客观物体的映象,进而形  相似文献   

5.
赵澄 《包装世界》2010,(3):134-137
民俗艺术以自然朴素之美承载着我国千百年来大众所共有的审美标准和民族品格,其中大多的民俗艺术符号都有着丰富的视觉形式语言和深刻的象征寓意。因此,在设计学科中积极地对民俗艺术语言符号进行探索具有极深刻的意义和必要性,因为民俗艺术以其丰富的视觉符号语言承载着中国民众最朴素的审美情趣。本文旨在探讨民俗艺术文字符号的特征及其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6.
平面设计中符号语言的意义探讨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李慧 《包装工程》2013,34(4):105-106,110
通过分析符号语言的含义以及平面设计的目的,论述了符号语言在平面设计中的意义,即符号语言使平面设计更加吸引受众;使平面设计的表达方式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使平面设计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使平面设计能更加充分地体现地域性和民族性。研究表明,符号语言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是多方面和多角度的。  相似文献   

7.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利用视觉符号进行信息的传达。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功能是传达信息,而图形是视觉传达设计中传达信息的主要载体。本文从图形的“意”与“形”两大方面,阐述图形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信息载体,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脱颖而出,如何使得图形所包含的信息明晰、快速、并成功被信息受众所接收。  相似文献   

8.
视觉信号的传达对于大脑具有强烈刺激性作用,在设计一些需要用视觉效果来传达信息的作品时,设计者首先要了解视觉信息的接收和元素的应用技术,并将其提取到的元素融入作品当中.面对环境的不断变化,即使是在不同的设计理念中也可以合理运用视觉元素来实现视觉传达,所以,对视觉元素的运用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一个基于生理视觉原理的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该系统根据对生理视觉过程的分解,采用了一种含有正反馈回路的分级前注意视觉模型,通过模拟视觉通路中信息传递所经的各种神经网络的感受影响应,对输入图象逐级进行处理,实现了对图象的突发组群和合理分割。对有严重阴影的道路图和CT扫描图进行处理的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在可变的光照条件下提取出不变的物体边界和特征,估于传统的图象处理和机器视觉系统。  相似文献   

10.
CI视觉设计与传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视觉识别(VI)系统是建立在视觉传播理论、视觉传达设计和对视觉传播媒体控制管理的基础上的一项系统、科学而又复杂的传播工程。将企业的信息概括、提炼、抽象、顺利转换成企业视觉符码,是传播工程的关键。要达到企业识别的目的,使视觉形象各要素符合企业的个性,不在于选择合适的设计题材和造型要素。形成统一、有机、有生产力的设计系统,而且必须制订严格的管理措施和科学的媒体策略,作有效、长期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吴国荣  濮暄芸 《包装工程》2019,40(4):263-265
目的 探寻平面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及其对视觉符号的借鉴与应用方式。方法 沿着人类认识世界的轨迹,引申出视觉符号的重要作用,分析视觉符号的基本内涵,总结其在平面设计中体现的简明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特点,接着从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功能着手,探析其交流、表达、实现和编码功能,最后分别将目光聚焦在包装设计、海报设计和标志设计等方面,就这些平面设计领域在设计过程中对视觉符号的创造性借鉴进行论证,多方探寻其应用路径与方法。结论 视觉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合理利用与创新,能够体现平面设计的文化性特质,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经济性要求,进而更好地传达设计师所要传递的信息,吸引人们的注意,获得理想的视觉传达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杨川  沈东 《包装工程》2023,44(22):322-327
目的 对“红色”视觉符号生产与建构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内在逻辑和文化表征进行研究,探索具体的实践方法与路径。方法 以《新华日报》视觉衍生文创产品设计实践中所诞生的经典“红色”范式为研究对象,从“质料”“生产方式”等层面探索“红色”视觉符号的生产与建构,总结和归纳“红色”符号生产与建构的方法。结果 对经典“红色”形象进行分析得出,“红色”视觉符号构建需要依靠文字的效能、重复的力量,以及媒介的想象力,在“红色”视觉符号系统中展开视觉表意的实践,并且从生产的技术分析层面递进到观念层面,通过媒介赋能与融合创新实现“红色”文创产品的诞生。结论 “红色”视觉符号作为传承“红色”基因的媒介载体之一,具有形象的“光晕”,其视觉符号生产与建构需要遵循其自身的内在逻辑。“红色”视觉符号的生产与建构也是一种叙事化的建构,驱动“红色”文创产品视觉符号形象的诞生。  相似文献   

13.
杨弃 《包装工程》2020,41(16):279-284
目的通过文字、形象和颜色三个方面,提取天津五大道历史文化旅游街区的视觉符号,探索视觉符号运用在旅游街区公共设施中的价值,为解决现阶段各个城市历史街区公共设施个性缺失的问题提供技术路径和设计案例。方法通过对五大道文化旅游街区的历史追溯,从文字提取、形象提取和色彩提取三个方面入手,总结出视觉符号的提取方法和设计思路。分析视觉符号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价值,运用视觉符号植入的方法,从服务、信息、卫生和照明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共设施入手,对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公共设施进行重新设计。结论各个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具有本地深厚的积淀和传承,在街区更新中,把具有地域性特点的视觉符号应用在公共设施的设计中,能够更好地传递城市的精神文化,塑造更具识别性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4.
吴晓莉  宋杨  张科  牛佳然  李凌霄 《包装工程》2021,42(10):64-74, 91
目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的工业系统在企业生产安全、生产效率、节约成本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作为复杂信息的载体,工业信息图符在智能化产线控制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符合视觉认知规律的工业信息图符设计可提高信息搜索的效率和准确度.方法 通过文献搜集和整理,分析视觉认知视角下工业信息图符可视化研究进展,从视觉认知理论和工业信息图符研究入手,阐述相关研究成果.结论 总结了国内外视觉认知与工业信息图符的研究现状;从感知特性、感知模型、感知技术三方面分析了视觉认知研究进展及方向;从模式识别、模版匹配、特征分析、原型匹配四个维度探究了操作员视觉搜索机制;从图符语义、图符定义与分类、图符设计原则、图符设计评价四个维度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了工业信息图符语义与实体的关联性;从视觉标记机制出发,提出了从信息特征、语义范畴和空间布局三个层面探讨工业信息图符设计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导向信息传递的精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万然  向东霞 《包装工程》2011,32(14):23-26
从图形符号的二维、三维表现形式上对信息传递的准确高效性进行研究,在分析图形符号直观简洁性优势的同时发现其现实运用的视角局限性,进而通过分析论述三维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强烈视觉冲击力及多维可视性的特点优势,指出了将直观简洁的平面符号以立体表现形式展现,更有利于导向信息传递的精准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6.
路鹏  姜怡楠 《包装工程》2023,44(12):189-197, 212
目的 通过对APP界面中视觉符号的适老化设计来提升老年人对APP产品的接受与使用程度,改善老年用户的交互体验。方法 首先,对老年用户的视觉认知特征及其APP产品使用困境进行调查、访谈与分析;其次,以视觉符号理论为指导,进一步研究视觉符号、视觉认知与老年用户需求之间的联系,并从语义、语构、语境、语用四个层面构建APP界面中的视觉符号系统;最后,提出基于视觉符号理论的APP适老化编码策略,并结合老年用户的行为特征进行新闻类APP产品设计的实践。结果 提出了基于视觉符号理论的APP适老化编码策略,进行新闻类APP的适老化设计实践,有效地减少了老年用户的认知困境。结论 提出的方法提升了老年用户对界面中视觉符号的认知效率,并为APP产品的适老化设计提供方法和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17.
韩君  罗心怡 《包装工程》2024,(6):416-421, 433
目的 以文化场域理论为指导,梳理武当山文化场域中的符号类型与文化意象,探索武当山文创视觉设计新思路,为传统武当文化意象的推陈出新提供指引,并与新时代审美相融合。方法 将武当山文创视觉设计分为四个层级,通过不同层级下的视觉语言,运用解构与重构、变异与重组等方法,提取出视觉符号并结合设计实践,构建符合新时代传播要素及文化赋能的创新理论框架。结果 提炼出武当山文化场域内特有的文化符号和意象并融入设计中,得到一系列具有武当文化独特精神与韵味的文创产品设计。结论 基于场域视角研究武当道教文化的视觉元素符号,可以更全面地挖掘和展示武当的文化特色,能从历史脉络与人文习俗中凝练文化符号,将传统与现代的审美特征相结合,为文化符号赋予趣味性和灵动性,从而清晰有效地向大众传播武当文化。  相似文献   

18.
任莉 《包装工程》2019,40(16):294-297
目的 探寻字体设计的多元化方向以及民族文化符号在其中的创新与应用。方法 从文字的起源及其重要作用谈起,结合文字的发展与创新,对其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意义进行分析,总结出其所具备的直观表达设计理念、改善生活品质、强烈视觉冲击力、加深作品内涵等重要作用,再从传统文化符号在字体设计中的易读性、统一性、艺术性原则着手,分析其在字体设计中的具体创意流程,并通过传统图形纹样和传统书法等文化符号,对民族文化符号在字体设计中的应用展开探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有效方法。结论 汉字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历史的发展中,将其引申到字体设计领域,融合优秀的民族文化符号,能够拓展其应用领域,发挥独特的魅力,这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的必然之选。  相似文献   

19.
梁建飞 《包装工程》2017,38(20):109-111
目的解析广告视觉隐喻的符号运作机制与组合方式。方法以符号意义的生成理论为原点,以索绪尔符号的价值理论为方法,分析广告聚合段上的符号关系与视觉隐喻修辞的内在联系,提出意义二元值的同向替代机制,以及广告视觉隐喻符号的组合方式。结论广告视觉隐喻是通过聚合段上的符号互相替代而形成的,其符号组合有本体融入喻体、喻体融入本体、本喻体互融3种模式。  相似文献   

20.
梁建飞 《包装工程》2020,41(8):293-296
目的解析平面广告视觉符号表意系统构成及其表意模式,从符号属性、指涉机制、符号释义三个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并研究其各分类方法之间的内在关联。方法以范畴论为原点,分析事物分类的底层结构,以皮尔斯符号构成及分类理论为方法,分析平面广告影响受众购物决策过程及其对应的视觉符号分类、表意模式、符意性质。提出平面广告视觉符号意义三级递进系统。结论范畴是高度抽象的类,皮尔斯将所有事物分为第一性、第二性、第三性三个范畴。从受众心理过程看,平面广告视觉符号意义处于第一性认知意义、第二性体验意义、第三性态度意义的递进系统结构中。在此表意系统中,符号属性分别为性质符、单例符、法则符;其意义属性分别为呈现义、表述义、议论义;其表意关系模式分别为像似、接近、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