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国家统筹资源配置,全面缓解京、津、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状况的重大战略措施,工程的实施,必将给这一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中线工程的总干渠由长江支流~汉江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伏牛山、嵩山、太行山东麓经江、淮、黄、海四大流域输水至北京,线路总长1240km,其中河南省700km,河北省460km,北京市80km.该工程多年平均调水量达144.8亿m3,其中分配给湖北12.5亿m3,河南52.9亿m3,河北47.6亿m3,北京、天津各15.9亿m3,其线路之长、调水量之多,都为世界之最.中线工程由水源工程和输水工程组成.水源工程包括丹江口水库加高扩建,汉江中下游补偿工程和库区移民迁建;输水工程包括总干渠和穿黄工程等,按1993年第四季价格估算,工程总投资达353.8亿元,其中河北省以得水量多少,输水远近,工程难易等分摊投资120.7亿元,单方毛水量的投资为2.54元,单方净水量的投资为3.25元。南水北词中线工程投资大,线路长,管理运用复杂,供水成本高,工程实施后,如何经营管理,如何收交水费,使工程能在经济上实现良性循环,工业和农业对水价的承受程序如何?这些都是社会各界和供水区用水户十分关心的问题,也关系到工程本身能否持久运  相似文献   

2.
1工程方案概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分配给北京的年水量12.38亿m^3,除总干渠输水损失后进北京渠首为10.52亿m^3,北京段的供水目标主要是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兼顾必需的环境用水.输水工程南起与河北省相接的房山县南尚乐乡北拒马河中支南,向北直至颐和园团城湖,全长约80km,设计流量50m^3/s,加大流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渠首分配河北省水量47.55亿m^3,扣除沿程损失后到冀豫边界河北省净水量37.57亿m^3。由于来水过程时空分配难以满足当地用水过程.需5.9亿m^3库容进行调节,以减少弃水,充分利用调水资源。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工程,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讲的跨世纪特大工程之一。这项跨世纪的巨型工程早在50年代初期,毛主席就提了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从南方借点水给北方的设想,并且提出,从上游西北高原和中游汉江地区,引水到西北和华北的具体计划。40年来积累了丰富而翔实的勘测、水文、科研和规划设计资料,形成了从长江向北方引水的规划布局。国务院1990年批准的《长江流域规划简要报告》,提出从长江上、中、下游即西线、中线、东线引水到北方的规射布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长江支流——汉江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唐白河平原北部和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布设总干渠,主要向黄淮海平原西部供水,引水量每年150~230亿m^2;运期再从长江干流增加引水量200~300亿m^3。南术北调中线近期引汉工程,从已建的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其水质好,水量可靠,地理位置优越。总干渠布置在京广铁路和主要城市的西侧,居高临下,既能沿黄准海平原西部边缘自南向北自流输水,又能自西向东自流供水,复盖面大,而且只要输水总干渠建成,便能利用平原上众多的自然河流及已建的灌溉渠道供水发挥效益,配套工程比较节省,因此,中线调水是解决华北水资源危机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中线引丹江口水库弃水可调水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供水目标是华北平原的京、律、冀等地区,汉江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近期工程的水源地,地理位置优越,能自流向京、津地区和黄淮海平原供水,而且水质好。南水北调可调水量受到各方面的关注,近期有专家提出引丹江口水库弃不北调的方案。丹江口水库的弃水可调水量究竟能否满足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区的要求,采用两种方法对比作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的弃水多年平均可达50亿m^3,但多年平均弃水可调水量仅为12.6~14.5亿m^3,年内分配不均,只发生在汛期的较短时间内,多年平均可调水天数不足25d,年际变化大,有36%的年份完全没有弃水发生。  相似文献   

6.
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 水,沿规划线路开挖渠道,经唐白河流域西侧开挖渠道输水,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自流向河南省、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供水。输水总干渠从陶岔渠首至北京团城湖全长1267km,从河北省徐水县分水至天津外环河长154km,总调水量130亿m3。工程分两期实施,2010年输水到北京。 唐河倒虹吸工程简介 唐河渠道倒虹吸位于定州市辛庄村附近,在村西北约150m处穿越唐河。倒虹吸枢纽由退水闸、倒虹吸、节制闸和导流堤等…  相似文献   

7.
兴凯湖调水工程远期年总调水量25 074×104m3,工程总投资497 248万元,单位调水量投资为19.83元/m3。鸡西市兴凯湖调水工程输水线路长度112.7 km,调水量占总调水量的60%,工程投资占总投资的47%,单位调水量投资为15.61元/m3,进入净水厂水价2.09元/m3。七台河市兴凯湖调水工程输水线路长度133 km,调水量占总调水量的40%,工程投资占总投资的53%,单位调水量投资为26.09元/m3,进入净水厂水价3.07元/m3。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解决京津及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问题的超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输水总干渠跨江、淮、黄、海四大流域,线路全长1264km。 总干渠从河南省安阳穿过漳河进入河北省,基本沿太行山东麓和京广铁路西侧北行,经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4市所辖的25个县市,于涿州市穿北拒马河进入北京市。总干渠河北省境内长度461km,进河北设计流量235m3/s,校核流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工程,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讲的跨世纪特大工程之一。这项跨世纪的巨型工程早在50年代初期,毛主席就提了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从南方借点水给北方的设想,并且提出了从上游西北高原和中游汉江地区,引水到西北和华北的具体计划。40年来积累了丰富而翔实的勘测、水文、科研和规划设计资料,形成了从长江向北方引水的规划布局。国务院1990年批准的《长江流域规划简要报告》,提出从长江上、中、下游即西线、中线、东线引水到北方的规划布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长江支流──汉江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唐白河平原北部和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布设总干渠,主要向黄淮海平原西部供水,引水量每年150~230亿m3;远期再从长江干流增加引水量200~300亿m3.南水北调中线近期引汉工程,从已建的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其水质好,水量可靠,地理位置优越。总干渠布置在京广铁路和主要城市的西侧,居高临下,既能沿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自南向北自流输水,又能自西向东自流供水,复盖面大,而且只要输水总干渠建成,便能利用平原上众多的自然河流及已建的灌溉渠道供水发挥效益,配套工程比较节省,因此,中线调水是解决华北水资源危机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10.
1工程简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起点丹江口水库引水,经湖北、河南、河北等省市,进人北京境内最终输水至终点团城湖。西四环暗涵是穿越北京市城区的大型建筑物,上接卢沟桥暗渠,下接团城湖明渠,全长12.64km,进城段输水设计流量为30m^3/s,加大流量为35m^3/s,为总干渠末端的控制性工程,工程施工工期为32个月。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充分发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效益,增强首都水资源战略储备,保障首都供水安全,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基本不扩建的条件下,研究利用丹江口水库弃水、发挥一期工程调水潜力向北京增加调水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根据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规划长系列调度调算,中线总干渠陶岔、穿黄、西黑山过水流量达到设计流量的时段不超过20%,总干渠具有一定的富余输水能力,北京市增加调水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惠南庄断面是向北京增加调水的主要卡口断面,其次是西黑山断面和陶岔断面;初步分析,在现状工程条件下,利用丹江口水库汛期弃水陶岔断面可增加调水量约1.5亿m~3;若扩建中线西黑山断面以北干渠段30 m~3/s过流能力时,陶岔断面可增加调水量约2.5亿m~3。  相似文献   

12.
水利部专家建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应与东线工程同时建设。中线工程将从湖北丹江口水库引水输往北京,全线长 1240km。东、中线工程方案不日将报国家审批,列入“十五”规划。到 2010年,长江水可流到北京。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被正式确定为东、中、西 3条线路,目前东、中线工程实施方案基本敲定。 东线规划为:从长江下游的扬州江都段引水,通过 13级抽水台阶和黄河河底隧道,将长江水引到天津市及河北省。 中线调水工程主要从长江中下游最大支流的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经过湖北、河南、河北、天津 4个省 (市 ),自流引水到北京,沿黄…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包括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输水总干渠工程及汉江中下游工程3部分。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已于2005年9月开工建设,建成后蓄水位由157m提高到170m,库容由174.5亿m~3增加到290.5亿m~3。河南省新增淹没面积143km~2,涉及淅川县11个乡(镇),191个行政村,1238个村民组,直接淹没10.63万人,影响约5万多人,合计移民迁安约16万人,房屋2687万m~2。总干渠工程跨越江、淮、黄、海四大流域,沿线经过豫、冀、  相似文献   

14.
《四川水力发电》2007,26(2):8-8
根据1956~1997年水文系列分析,汉江流域水资源总量为582亿m^3,丹江日以上水资源总量为388亿m^3,占全流域的66.7%。经对汉江上游用水消耗调查分析,预计2010年和2030年丹江口水库入库水量分别为362亿m^3和356亿m^3;考虑汉江中下游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和生态与环境的需水要求,在建设兴隆枢纽、引江济汉、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的每一条输水工程都是我国继长江三峡工程之后最大的超大型水利工程。东线和中线的输水线路长度均在1 000 km以上,西线调水工程要建300 m高坝,开凿100 km以上的超长隧洞;每条线的输水流量为500-800 m3/s,年调水量为100-150亿m3。无论是调水线路的长度,还是调水的规模  相似文献   

16.
唐瑾  车小磊 《中国水利》2006,(16):70-70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穿黄工程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以西约30km处.从孤柏嘴处穿过黄河。南岸起自河南省荥阳县王村.北岸终点为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南张羌乡.工程总长度达19.3km。该项工程主要任务是安全有效地将中线调水从黄河南岸输送到黄河北岸.在水量丰沛和需要时相机向黄河补水。穿黄工程由南、北岸渠道、南岸退水建筑物、进口建筑物、穿黄隧洞、出口建筑物、北岸新老蟒河交叉工程以及孤柏嘴控导工程等组成.工程总投资3137亿元。由于施工工期长、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为确保穿黄工程按时、高质量完成.大量先进施工设备及先进技术被用于工程建设中。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总体方案中的工程方式及东线、中线近期调水方案已基本确定. 东线工程将从长江下游的扬州附近取水,以京杭大运河为主要输水渠道,利用现有湖泊、河道、水利设施每年向北方调水 180 亿 m3. 输水沿线 1 150 km 的海河、淮河流域以及胶东地区的缺水状况都将得到缓解;中线工程将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取水,利用自然落差,修建全立交、全衬砌引水渠道,穿越沿线各水系,每年将 145 亿 m3 的丹江水送到华北平原和黄淮地区,最后到达天津、北京.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水利工程,耗资巨大,国家有关部门将对供水地区实施…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与南水北调中线近期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本枢 《人民长江》1993,24(11):1-6
南水北调是根据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这种水资源分布均布衡的特点而提出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分西线,东线和中线,从长江系引水调往西北,华北地区。西线从长江上游引水调往黄河上游补济西北缺水地区,最大可调水量约200亿方米。东线引水点选在江苏江都三江营,引水干线没沿京杭大运分级提水,以倒虹吸穿过黄河,输水线路总长2089公里,多年平均抽江水量191.5亿立方米。中线工程先从汉江引水,后从长江引水,引汉工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通过开挖1389km的总干渠,输水至鄂、豫、冀、津、京5省市。按目前规划方案,总干渠沿线没有在线(与总干渠串连)调节水库,这使一些专家对中线工程水量的调节运用产生疑虑,并成为工程论证审查中争论的重点问题。本文在对中线工程的特点分析基础上,针对河北省供水区的实际,阐述了河北省中线工程水量可以得到充分调蓄利用的观点,并将瀑河水库对京、津、冀三省市引水量的调蓄作用作一介绍。1丹江口水库预留防洪库容兴利库容充分调节能力强 丹江口水库多年平均入库水量398亿m3,大坝加高…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莱芜市雪野水库灌区1972-1976年干渠完成土渠改石渠,灌区控制灌溉面积3.09万hm^2,没计灌溉面积2.03万hm^2,灌区内骨干渠道总长64.5km,总干渠设计流量为20.8m^3/s。2001年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投资计划,工程主要内容为总干渠3.1km、东干渠31.6km、西干渠29.8km的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在工程施工期间,穿插进行多次放水灌溉,对改造完成的总干渠3.1km进行试验,总干渠输水时间缩短1h,干渠渠道水利用系数提高0.16。灌溉效率提高,节水效果显著,工程运行安全,无质量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