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热处理对QBe2、QCr0.5及QAl9-4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铍青铜(QBe2)、铬青铜(QCr0.5)及铝青铜(QAl9-4)等常见的3种铜合金进行了固溶时效强化处理,测试了它们的常规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和电性能,并用扫描电镜对其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铜合金经热处理后其强度和电性能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QBe2的弹性最好,QCr0.5的电性能最优,QAl9-4的性能则介于两者之间;断口分析结果表明,QCr0.5合金断口呈典型的韧窝状,QBe2合金断口近似于脆性断裂,QAl9-4合金断口属于准解理断裂。故在弹性要求不高且电阻要求低的情况下,可用QCr0.5合金代替QBe2,而QAl9-4合金不适宜用做弹性电工元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不同冷轧变形量的b21S合金板材硬态及固溶状态(供货状态)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进行检测与分析,探索出了适于工厂生产的b21S板材冷轧加工工艺,生产出了sb为850MPa~910MPa,s0.2为810MPa~870MPa,塑性达到10%以上的板材。  相似文献   

3.
早期在苏联的钟表工业中广泛采用Co Cr Ni基的 4 0CoCrNiMo和 4 0CoNiCrMoWTiAl弹性合金作为发条材料 ,由于这两种合金都具有很好的强度、弹性和塑性综合性能 ,故保证了发条在循环载荷下的力学特性和耐久性。但这两种合金都是含有 4 0 %稀缺贵重元素钴的合金 ,价格昂贵。为寻求廉价的代用合金 ,俄中央黑色冶金科研院精密合金研究所开发了一种耐蚀无磁的弹性合金 18CrNiNMnSi,该合金具有良好的热和冷压力加工性 ,淬火状态为奥氏体组织 ,冷轧压下量可达 80 %。高度冷作硬化态的 18CrNiNMnSi冷轧…  相似文献   

4.
1前言链条产品的链板用45钢制造,要求淬火硬度tr5OHRC,回火硬度38~46HRC,无淬火裂纹。但在热处理中易在板孔的周边产生裂纹。用一般水基、油基、盐类、高分子聚合物及流态床等淬火介质很难解决裂纹问题。为此,我们研制采用了WTK碳钢快速淬火油,并获得了成功。2原用热处理工艺及裂纹分析链板的制造工艺流程为:剪板~冷轧~冲压成型~热处理~抛九。45钢链板在热处理中产生裂纹的原因较为复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1)原材料的影响受化学成分、偏析,夹杂物及晶界上显微裂纹等的影响。(2)冷轧过程的影响有变形量及中间再结晶退…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不同栽荷、不同磨损时间,对2种成分(不同相变点)的CuZnAl(RE)形状记忆合金进行了干滑动磨损试验,与锡青铜和铝铁青铜做了对比试验,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磨损表面及合金相组成进行了观察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晶粒细化与锻打能提高合金的耐磨性,合金的M相比β相耐磨,两级时效处理的合金耐磨性能优于分级淬火处理的合金,CuZnAl(RE)形状记忆合金的耐磨性优于锡青铜和铝铁青铜;CuZnAl(RE)形状记忆合金耐磨的原因主要在于,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晶粒细化等。  相似文献   

6.
青铜按其合金元素的不同主要有锡青铜、铝青铜、硅青铜、锰青铜和镀青铜等,常用于铸造轴套、轴瓦、蜗轮以及其他耐蚀、耐磨的重要部件。文中通过试验研究在45钢上堆焊铝青铜的工艺方法,解决了高炉炉前设备定位套耐磨问题,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泥炮使用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热处理对新锆合金在蒸汽中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静态高压釜腐蚀设备,在400℃,10.3MPa的水蒸汽中对几种热处理状态的新锆合金进行了9个周期累计196天的腐蚀试验,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3种合金中,冷轧试样经过淬火后其抗均匀腐蚀性能较之经过完全再结晶退火的试样呈下降的趋势,淬火处理降低耐蚀性能的原因是淬火试样中形成了部分不稳定的α′马氏体组织,使β稳定元素(Nb,Fe,Cr)在α相中过饱和;淬火后经过25%冷加工的3种合金试样其抗均匀腐蚀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一些更坚固、更轻、更耐磨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现代工业尤其是汽车工业及航天航空工业中,复合材料及耐磨有色金属材料被大量使用,而采用普通刀具加工这类材料却难以胜任。因此,超硬刀具材料PCBN应运而生。本文对PCBN刀具用于高速与超高速切削、硬态干式切削、在数控机床上加工淬火钢加工以及不同应用领域对PCBN刀具材料的要求均有描述。指出,为达到我国未来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超硬刀具的成功应用是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弥散硬化弹性合金36HXTIOM8的快速淬火36HXTIOM8W弹性合金由于具有相当良好的工艺塑性(淬火后)和时效后弹性极限高(0.002=930~950N/mm2),而且无磁性、耐腐蚀、耐热性也好,所以被广泛用于仪表制造业中,用于制造复杂的重要弹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供了一种弹性元件用的高强度高弹性耐腐蚀变形铜合金,特别适于制作板,带、棒、线材等。本合金与通用高强度高弹性铍青铜(QBe2)相比,优点是:原材料成本低,合金加工工艺简便,生产过程无毒无污染,材料的机械性能(形变时效态:σ+b≥1275MPa,σ_(0.01)≥981MPa,疲劳寿命高)与实用物理性能(应力松弛性好,弹性滞后小,实用电性优良)同镀青铜极近,耐磨性(耐磨寿命高)和耐蚀性优良,性能稳定性好。可用于制作导电弹件,接触簧片和其他弹性元件等。  相似文献   

11.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GH4169合金在冷轧和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和力学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冷轧变形的增加,晶粒被拉长成纤维状,微观组织中未观察到δ相。热处理后,原始变形晶粒被细小的再结晶晶粒取代,晶粒尺寸随着冷轧变形量的增加和热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但当变形量大于50%时,出现混合晶粒结构。热处理温度为950和990℃时,基体中存在δ相析出。随变形量的增加,δ相含量而增加,形态由短棒状变为球状。在冷轧状态下,当变形量为70%时,抗拉伸强度(UTS)达到1484.27 MPa,是冷轧态合金(772.5 MPa)的1.92倍,但延伸率(EL)降低到8.93%。然而经过990℃热处理后,延伸率提高到46.47%,是冷轧状态合金EL的5.2倍。冷轧变形量为50%、热处理温度为990℃时,获得了最佳的力学性能组合(UTS=943.59 MPa,EL=52.31%)。  相似文献   

12.
多元合金高铬白口铸铁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多元合金高铬白口铸铁的成分进行设计,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过程、金相组织等对其力学性能和机加工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的铸态组织差异较大,力学性能极不稳定,故其不宜在铸态下直接使用。该材料经“软化退火+淬火硬化+回火”处理后其冲击韧度最高,其硬度值则以“淬火硬化+回火”处理的硬度最高。该材料的加工性能主要取决于材料中的碳、铬含量,在一定的铬量下,主要受碳量的影响。软化退火后该材料的硬度与含碳量存在以下线性关系,即HRC=5.2362+10.4742C(%);适宜机加工的含碳量在2.4%~2.8%之间。  相似文献   

13.
高铬铸铁被认为是良好的抗磨材料,这种材料碳化物(or,r幻,Ca呈均匀分布弥散形式及断续网状,嵌在回火马氏体基体中。这种组织硬度最高并有一定韧性。热处理是使高铬铸铁获得上述优良金相组织的必要手段。脱稳处理由于高碳、高铭使高铬铸铁淬通性好,珠光体转变被遏止,也使Ms点降低,故铸态高铬铸铁基体组织多以奥氏体为主要相.铸态组织的硬度通常为45~50HRC。淬火热处理后硬度可达到60HRC以上,故高铬铸铁不经过淬火不能发挥其固有潜力。铸态奥氏体,合碳铅量高,比较稳定(即Ms点较低)。重新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并保温,使其铬…  相似文献   

14.
对含氮耐蚀模具钢TM420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硬度、晶粒度、显微组织、力学性能以及耐点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氮耐蚀模具钢TM420退火后组织主要为铁素体+碳化物,一般不含δ铁素体;相比传统耐蚀模具钢,TM420钢具有更好的淬硬性,预硬态试样具有更好的强韧性和耐点蚀性能;TM420钢具有较宽的淬火及回火区间,且具有较优的回火稳定性,推荐淬火温度区间为980~1060 ℃,预硬化回火温度区间为580~650 ℃。  相似文献   

15.
稀土对两种青铜的铸态组织和某些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季玮 《铸造》1995,(5):14-20
研究了不同稀土对7-13-4-1铝青铜(无镍高锰铝青铜)产ZCuPb6Si3Mn(含铅硅青铜)的铸态组织、流动性、耐磨性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稀土可以细化合金的铸态组织,大大改善合金中铅的偏析;两种合金的标准螺旋形式样长度分别增加107-112%和45-85%,靡损量分别-70%和38-55%,腐蚀量分别减少40-50%和35-50%;并探讨了出现这种变化规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临床应用中不同来源的镍钛合金正畸弓丝在使用性能上存在差异的现象,研究了'硬态'和'软态'2种典型的镍钛合金正畸弓丝的成分、组织结构、显微硬度及相变温度.结果表明:'硬态'弓丝的芯部与外部变形不均匀,逆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在室温以下,室温到人体口腔温度范围呈现超弹性;'软态'弓丝的组织均匀,逆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接近人体口腔温度,室温下处于马氏体状态,而在口腔温度下处于母相状态,呈现超弹性.  相似文献   

17.
钢结硬质合金的马氏体等温淬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钢结硬质合金GJW50(配料成分wt%:50WC、0.25C、0.50Cr、0.25Mo、余为Fe)经1020℃奥氏体化、2000℃(低于Ms点)等温淬火后的组织与机械性能.结果表明,该状态基体组织中残余奥氏体量明显多于1020℃淬火+200℃回火态,其硬度、抗弯强度与冲击韧性均高于后者,但断裂韧性略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微量元素对Cu-15Ni-13Mn-28Zn弹性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187A1+0.013Ce+0.24Fe+0.1B+0.1Ti+0.1Zr或(2)0.5Ti(%质量)的微量元素,可提高合金冷变形态和微双相态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改善微双相态合金的疲劳性能,缩短微双相化的时间,是适于用作高导电、高耐蚀、抗疲劳器件的弹性材料.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表面热处理大致可分为硬化、强化和滑化三种方法。此外,还有镀等化学表面处理。典型的表面硬化热处理有渗碳(气体、真空、离子)、氮化(气体、离子)等化学表面硬化法和高频淬火、火焰淬火、激光淬火等物理表面硬化法两类。表面强化处理有软氮化(盐浴、气体)。滑化处理有渗硫(高温、低温)。另外对于镀常用镀硬铬(镀工业用铬),用于耐磨;镀锌用于耐蚀。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万能拉伸试验机等研究了完全正火、亚温正火/亚温淬火对冷轧+回火态20MnV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轧+回火态20MnV钢的组织由针状铁素体+块状铁素体+珠光体组成,完全正火+冷轧+回火态20MnV钢中的珠光体中片状渗碳体演变成断续分布的球状或者短棒状;800℃正火+冷轧+回火态20MnV钢的组织为铁素体+M/A岛+细小碳化物;800℃淬火+冷轧+回火态20MnV钢的组织为铁素体+回火索氏体,晶内和晶界上弥散分布着细小碳化物颗粒。冷轧+回火态20MnV钢具有较高的强塑性和较低的低温冲击韧性,完全正火/亚温正火+冷轧+回火态20MnV钢的强度和塑性相对冷轧+回火态试样有不同程度降低,但是低温冲击吸收能量明显提高,在正火温度为800℃时强度降低最为显著;亚温淬火+冷轧+回火态20MnV钢的强度与冷轧+回火态试样相当,断后伸长率略有减小,而-25℃和-45℃冲击吸收能量明显提升。与冷轧+回火态20MnV钢冲击断口截面上的剪切裂纹相比,800℃正火/800℃淬火+冷轧+回火态20MnV钢中的微裂纹数量更少、长度和宽度更小,裂纹扩展呈现弯曲和曲折状;800℃淬火+冷轧+回火态20MnV钢具有较高的强塑性和最佳的低温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