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针对碱性萃取分离钨、铝过程,根据同时平衡和物质守恒定律,应用现有的热力学数据绘制了25℃时W/Al-H_2O系的溶解组分浓度-pH图,Na_2CO_3-NaHCO_3-H_2O系R-pH图(R为萃取剂中(R4N)2CO_3与(R4N)2CO_3+R4NHCO_3物质量比例),利用热力学平衡图对碱性萃取钨铝分离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W]T,[Al]T分别为0.5,0.1 mol·L-1,溶液pH为11.5~14.0时钨、铝分别以WO_4~(2-),Al(OH)-4存在;pH为4.0~11.5时铝部分以Al(OH)3(am)沉淀析出,钨以阴离子形态存在溶液中;Na_2CO_3-NaHCO_3-H_2O系中,NaHCO_3含量增加,溶液pH值降低。试验表明,Al(OH)-4能与季铵盐形成萃合物存在有机相中,不会出现沉淀或影响萃取;季铵盐对WO_4~(2-)的结合能力强于Al(OH)-4;碳酸氢型萃取剂参与钨萃取反应降低萃余液溶液pH值,萃余液pH值低于11.46时铝水解产生氢氧化铝沉淀。串级试验表明,控制萃余液pH为11.59,通过12级逆流萃取,钨、铝的萃取率分别为99.17%,1.20%,说明碱性萃取工艺能够高效地分离钨铝。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解平衡法研究了(NH_4)_2HPO_4-NH_3·H_2O-H_2O系APT的溶解性能。随着氨水浓度增大,APT溶解度由略微下降转为较快上升,溶液中磷钨杂多酸浓度大幅降低,而同多钨酸根和正钨酸根浓度大幅升高。相同磷酸氢二铵浓度下(NH_4)_2HPO_4-NH_3·H_2O-H_2O系APT溶解度远大于(NH_4)_2HPO_4-H_2O系。  相似文献   

3.
梁勇  林如丹  张刚 《湿法冶金》2011,30(4):304-308
根据同时平衡原理和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25℃时Me2+-CO23--NH3-H2O(Me2+=Fe2+,Ni2+,Co2+)体系中各种金属总离子浓度与pH的关系,绘制了不同[Ct]和[N]t条件下各金属离子的lg[Met]-pH图。热力学分析表明:增加溶液中总碳浓度或减少总氨浓度,有利于金属离子的共沉淀;当溶液中[Ct]和[N]t分别控制在1.0mol/L和0.2mol/L时,Fe2+、Co2+和Ni2+共沉淀的最佳pH范围为7~8,此时溶液中残余金属离子总浓度在0.1mmol/L以下。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用钨(钼)酸盐溶液与硝酸镧溶液混合制得钨(钼)酸锎[La_2(WO_4)_3·3H_2O,La_2(MoO_4)_3·H_2O]。对合成物作了X射线分析,并研究了产物的化学性质。测得钨酸镧的溶度积Ksp=3.4×10~(-25),它的溶解度比钼酸镧小,这与文献[1、2]不同。实验结果表明,钨酸镧具有良好的离子交换性能,对Fe~(3+)和Pb~(2+)有强的亲合力。在所研究的离子中,交换能力的顺序是Fe~(3+)>Pb~(2+)>Zn~(2+)>Cu~(2+>Co~(2+)~Ni~(2+)。  相似文献   

5.
采用同时平衡和质量守恒原理对全液相常温常压法制备CuInSe2(CIS)粉体过程中Cu+-In3+-Se2--NH3-L2--Cl--H2O体系的热力学平衡进行分析,并绘制一系列的浓度对数lgc-p H值曲线.依据平衡图,发现溶液中[NH3]T的变化主要影响溶液中[Cu+]T在体系中的浓度变化,[L2-]T的变化主要影响的是体系中[In3+]T的浓度变化,而[Cl-]T的变化对[Cu+]T和[In3+]T的浓度变化均有影响,并可发现在pH 7.0~8.5时沉淀率最高.依据Cu+-In3+-Se2--NH3-L2--Cl--H2O体系的同时平衡和质量守恒原理,采用全液相常温常压法,在pH 7.0~8.5条件下制备出粒径在20~50 nm且基本符合标准化学计量比的CIS纳米粉体.  相似文献   

6.
倪贵祥 《江西有色金属》1992,6(4):196-202,212
本文根据“同时平衡原理”,用函数法,对多金属硫化铋精矿氯化湿法冶金中的铋、铅、银进行了全面的热力学分析,分别绘制了铅,银在氯化物溶液中的溶解度图,MeS-Cl~--H_2O系E-[Cl]_T图和Fe~(3+)-Fe~(2+)+Cl~--H_2O系E-[Cl~-]_T图,论证了采用三氯化铁浸出多金属硫化铋精矿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锌氨络离子阴极还原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ZnCl2-NH4Cl-H2O溶液体系中,用线性电位扫描法研究了锌氨络离子的阴极过程。在锌氨络合物浓度恒定的条件下,通过实验获得了平衡电位和交换电流密度与游离铵根离子浓度间的关系,据此确定了在高氯化铵浓度的条件下,溶液中主要形成四配位络合离子[Zn(NH3)4]^2 ,而直接在阴极上放电的络离子则为[Zn(NH3)2]^2 。  相似文献   

8.
钨矿及钨锡中矿碳酸钠加压浸出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热力学原理及有关数据,分别绘制了Ca-W-CO_3~(2-)-H_2O系、Fe-W-CO_3~(2-)-H_2O系、Sn-H_2O系高温φ—pH图和Fe-H_2O系,Mn-H_2O系、Sn-H_2O系高温lg C_(MeT)—pH图。对白钨矿、黑钨矿及钨锡中矿碳酸钠加压浸出热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碳酸钠加压浸出既可充分分解白钨矿、黑钨矿及钨锡中矿中的钨,也可有效地分离铁、锰、锡、硅等杂质,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活度(浓度)-pH图的绘制,分析了沉淀白钨的热力学条件和杂质的分布行为。当溶液pH=10~12、[Ca~(2+)]≥10~(-3)mol/dm~3、加热至近沸时沉淀CaWO_4,可获得99.5%的沉淀率。沉淀过程中硅、磷杂质不能除去,而砷、钼等杂质可部分除去。  相似文献   

10.
锂镁离子性质接近,锂镁分离是高纯氯化锂制备过程的关键问题。针对磷酸盐沉淀法除镁工艺进行热力学分析。根据平衡原理和质量守恒定律,分别绘制了298 K时Mg2+-PO3-4-H2O,Li+-Mg2+-PO3-4-H2O,Li+-Mg2+-NH+4-PO3-4-H2O系热力学平衡图,并考察了工艺参数对除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锂离子的存在不利于磷酸盐除镁,磷酸铵镁盐法除镁效果优于磷酸镁盐法,平衡镁含量随着溶液中总氮浓度升高、锂浓度降低而降低。当氯化锂溶液中[Li]T=1.00 mol·L-1,[N]T=0.03 mol·L-1,初始[Mg]T=0.01 mol·L-1,初始[P]T=0.03 mol·L-1时,p H范围为4.5~13.0时,存在4个平衡固相稳定区即Mg HPO4(5.9p H6.6),Mg NH4PO4(6.6p H9.6),Mg(OH)2(10.0p H13.0),Li3PO4(6.6p H13.0),此时Mg NH4PO4稳定区对应镁浓度约为1×10-3.5mol·L-1,满足深度除镁的效果。验证实验表明,当溶液p H为8.0时,溶液初始Li2O,Mg浓度分别为14.95和0.45 g·L-1,加入1.35倍镁摩尔量的磷酸铵,25℃搅拌4 h后,溶液残留镁、磷量分别为0.011和0.004 g·L-1,镁除去率为97.56%。理论计算与验证实验结论相符。  相似文献   

11.
从含钨矿石中回收纯钨化合物的最终产品为仲钨酸铵(APT),其分子式为(NH-4)_(10)W_(12)O_(14)·5H_2O。 制备APT的步骤为:(1)将黑钨精矿湿磨至—100目;(2)用氢氧化钠压煮,最好是无氧压煮生产钨酸钠溶液;(3)液固分离;(4)滤波经化学处理除去某些杂质,特别是硅;(5)溶液酸化并过滤除去酸化时产生的沉淀物;(6)用胺溶剂萃取钨;(7)从含钨的有机相中用氨水反萃取钨;(8)从水溶液中回收APT。其流程如下图。  相似文献   

12.
采用密度-折光率联立法研究了稀碱金属无机盐氯化铯在咪唑离子液体[Cnmim]Br(n=2,4,6,8)和水的混合溶剂中的溶解行为。测定了在T=(288.15,298.15和308.15)K温度下CsCl+[Cnmim]Br(n=2,4,6,8)+H_2O三元体系不同组成比例下溶液的折光率和密度数据,通过关联密度和折光率数据获得了CsCl维持[Cnmim]Br(n=2,4,6,8)水相的最高浓度。研究结果表明:当在[Cnmim]Br(n=2,4,6,8)水溶液中添加氯化铯,混合系统发生复分解反应,析出固体Cs Br。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氯化铯的最大含量会随着离子液体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离子液体含量相同时,混合溶液中CsCl的最高浓度随着离子液体侧链的增长而增加,CsCl含量顺序:[C_2mim]Br[C_4mim]Br[C_6mim]Br[C_8mim]Br。同一体系中,CsCl饱和浓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同时,采用经验方程对CsCl饱和浓度进行了拟合,拟合结果较好。此外还测定了饱和溶液的密度及折光率数据,为描述溶液物理性质和组分之间的关系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碳酸钠选择性浸出钨钼混合矿的理论问题,选取25℃条件下的热力学数据,计算并绘制了不同总碳浓度条件下的Ca-W-Mo-C-H2O体系主要离子的浓度对数图,以及溶液中总钨、总钼的浓度与pH关系图,分析了CO32-浓度以及pH值对钨酸钙和钼酸钙混合体系选择性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中钨钼饱和浓度随着CO3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钼的饱和浓度是钨饱和浓度的1.85倍;在总碳浓度一定的条件下,CaMoO4比CaWO4更易分解;为了避免低pH值下CO32-以HCO3-形式存在导致钨钼浸出率降低,溶液需要保持较高的碱度.通过控制溶液总碳浓度及pH值,可以达到钨钼混合矿选择性浸出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获得了用Alamine336和DEHPA(二-2-乙基己基磷酸)从硫酸溶液中萃取钼和钨,以及用DEHPA从钼钨硫酸溶液中选择性萃取钼和钨的平衡数据(25℃)。萃取剂(10%体积)用煤油稀释,用2-乙基已醇(2%体积)作改良剂。报道了初始钼浓度(1—10g/L)和初始钨浓度(5—10g/L)随初始pH、有机相/水相体积比和钨/钼比变化的萃取数据。Alamine336对钼(pH°1—2)和钨(pH°3)的萃取效率都很高,而DEHPA在pH°3时可选择性萃取钼。在pH°3和有机相/水相体积比为1/2时,从钨钼溶液中萃取钼的选择性最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叔碳酸为萃取剂,二甲苯、正辛烷为稀释剂分别测定了全部稀土离子(除Ce、Pm之外)的萃合水数。观察到叔碳酸溶液和单一稀土溶液平衡后的有机相中纯萃合水浓度与有机相稀土离子浓度作图呈线性关系:[H_2O]o.e=n[M~(3+)]o.e+b,在PH=5时不同稀土浓度与不同稀释剂得到的logD与原子序数作图和萃合水数n与原子序数作图均呈现四分组效应。  相似文献   

16.
Na2WO4溶液中阴离子的存在对钨交换容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用Na2 WO4 溶液进行钨的离子交换时 ,溶液中SO2 - 4、Cl- 、OH- 的存在对钨交换容量的影响 ,试验表明 ,随着上述三种阴离子浓度的增加 ,钨的交换容量明显降低。同时 ,三种阴离子存在时的正交试验表明 ,其对钨的交换容量影响程度的顺序为 :Cl- >SO2 - 4>OH- ,交前液中 [WO3]=2 0g/L ,[SO2 - 4]<0 0 312 5mol/L ,[Cl- ]<0 0 0 84 6mol/L ,[OH- ]<0 4 70 6mol/L是可行的。在上述阴离子存在下 ,通过串柱离子交换可提高钨的交换容量。  相似文献   

17.
刘会艳  孙静  吴集贵 《稀土》2005,26(5):23-25
首次合成了具有K egg in结构的取代型硒磷钨杂多阴离子[SePW11O40]5-的三种稀土盐LnH2[SePW11O40].nH2O(Ln=L a、C e、N d),并利用元素分析、IR、UV、CV、TG-DTA进行了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稀土离子处于杂多阴离子[SePW11O40]5-的外界,[SePW11O40]5-仍保持着K egg in型结构。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前言钼和钨在水溶液中以多种离子形式存在,在较广的pH范围内,钼和钨均以单核及多核阴离子形式溶解,更确切地说在pH3—6范围内钼和钨形成复合多核阴离子。这就是在此pH范围内钼和钨难以分离的原因。然而,在强酸性水溶液中,钼主要是以MoO_2~(2+)、钨主要以H_3W_6O_(21)~(3-)的形式存在,因此,可用阳离子交换型的萃取剂来萃取分离钼和钨。 Esnault曾用二(2-乙基已基)磷酸(D2EHPA)研究了分离钼和钨的方法。但当钨浓度高时,钼的萃取率下降,因此,只能在钨浓度较低的溶液中用D2EHPA分离钼和钨。通常人们认为只有用比D2EHPA萃取能力更强的萃取剂时,才能从含钨浓度高的溶液萃取分离钼。  相似文献   

19.
毛天舒 《湿法冶金》2001,20(1):54-55
金矿石中铜的存在给矿冶工业带来许多新问题。由于氰化物可溶解矿石中的铜矿物及天然铜形成了 [Cu(CN) 3 ] 2 -配合离子 ,且铜的溶解速度比金快得多 ,使得氰化物的消耗大大增加。因此从经济和环保角度出发 ,氰化物的再生令人关注。 Versiane A.Leao等人研究了金属氰化配合物在不同化学结构的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与解吸性能。用 Cu SO4· 5 H2 O、Ni SO4· 6H2 O和 K4Fe(CN) 6· 3 H2 O配制 p H=10 .5的溶液 ,加入氰化钠使Cu2 、Ni2 转化成 [Ni(CN) 4 ] 2 -及 [Cu(CN) 3 ] 2 -和 [Cu(CN) 4 ] 3 -。最终的氰化配合物溶液中 ,…  相似文献   

20.
蓝色氧化钨中氧指数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达炯 《中国钨业》2000,15(2):32-33
试样用KOH与一定量的铁氰化钾K3[Fe(CN)6]溶解 ,过量的K3[Fe(CN)6]在酸性溶液中与KI反应释放出I2 ,用标准Na2 S2O3 溶液滴定 ,从而计算出蓝色氧化钨中的氧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