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秋浦河大桥根式锚碇施工中,施工区域软土地基采用干振复合桩进行处理,根式空心桩采用回旋钻成孔.钢筋笼分内、外双层,均预留根键预留孔位置,根键采用预制施工.外层钢筋笼下放后采用根键顶进装备将根键顶进到位,安装根式空心桩内模及内层钢筋笼后进行水下混凝土浇筑.承台及锚体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分层浇筑成型.成桥荷载试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2.
根式沉井是在沉井井壁上预留顶推孔,待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后通过预留孔在土层中顶推预制的根键,最后通过封壁保证根键和沉井固接形成的一种特殊基础。本文采用FLAC3D对根式沉井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根键角度对根式沉井承载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根键分布在10°到30°之间,根式沉井水平承载能力较大。  相似文献   

3.
根式沉井基础是一种根据仿生学原理提出的新型基础,制作时先在沉井井壁预留顶推孔,待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后,通过千斤顶将预制根键顶推入土,挤密周围土体,最后通过混凝土封壁保证根键和沉井固接。该基础适用于承受较大竖向、水平荷载且需要巨大抗拔力的构筑物。本文结合锚锭根式沉井基础课题,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进行了三次现场水平静载试验,测试了带承台群井体系的水平承载力及变位情况,研究分析了根式沉井基础群井效率系数。试验结果表明,群井效率系数保守值约为1.35,承台约束效率系数约为1.49,两者均随沉井数量和基础顶部水平位移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研究根式基础的竖向承载性能,首先通过现场静载试验对普通桩基础和根式桩基础的竖向承载性能进行测试,获得了相应的Q-s曲线和轴力曲线。结果表明根式桩基础竖向极限承载力明显增大且沉降减小。本试验中,在基础长度和直径相同的条件下,根式桩基础竖向极限承载力比普通桩提高约23.75%~33.33%。而后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比研究了根键长度、根键直径、根键位置和根键层间距对根式桩基础竖向承载性能的影响。发现其竖向承载力随根键长度增加而增大,而根键直径对其竖向承载力的影响较小;根键位置对其竖向承载特性有较大影响,当根键在基础下部时其竖向承载能力提高最大;随着根键层间距的增加,其竖向承载力呈增加趋势。总之,根键的存在充分调动了桩基础周围土体的承载力,加强了桩基础-土体之间的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传统沉井基础力学性能的缺陷,提出了新型的根式锚碇基础。针对根式锚碇基础设计方案,利用现场试验数据对根式基础中根键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根式基础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为设计提供数据支持。最后,对根式锚碇基础中根键部分进行设计简化计算,并为设计人员提供了简化的设计计算公式。研究表明,根键的压入能够大大提高基础的极限承载力,根式锚碇基础用于大跨度悬索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桩基础是构造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根式基础是利用仿生学原理,模仿树根的形式,在传统的钻孔灌注桩上嫁接横向的根键,形成一种全新的基础形式。论文以秋浦河大桥北锚碇根式空心桩施工为例,叙述在根式空心桩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与质量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根式基础在抗拔承载工程应用优势,文章针对砂土地基中等截面桩和根式桩进行了模型试验,模型桩选用砂纸界面并施加上拔荷载进行试验,得到桩身轴力变化曲线、桩周80mm砂土地基土应力变化曲线,计算得到桩身轴力及桩周砂土地基主承载区。根据试验结果得出桩土界面粗糙度越大抗拔桩极限承载力越高,根式桩在根键截面位置处出现轴力骤减趋势,根键布置使得桩周砂土地基主承载区下移,并进一步分析得到根键交错排列方式有助于提高根键发挥效率和抗拔承载力。  相似文献   

8.
根式基础竖向承载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新型变截面基础形式--根式基础。分析了根式基础的受力机理,探讨了根键的挤土效应及抗弯特性对提高基础承载力的作用。采用自平衡法测试了工程用和试验用两个根式基础的承载性能,研究了轴力、侧阻力和根键弯矩的分布规律,比较了压入根键前后承载性能的改变。试验条件下,根式基础较同直径沉井基础承载力可提高85%~115%,沉降减少40%~70%,侧阻比例提高35%~45%。  相似文献   

9.
沉井和根式沉井水平承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平静载荷试验,对沉井和根式沉井的水平承载性能进行分析研究。试验采用单向单循环水平维持荷载法,对一个纯试验用沉井进行加载,试验完成后在沉井壁预留孔顶入根键,然后再进行根式沉井的水平承载试验。试验得到了沉井基础及根式沉井基础的水平承载力、沉井的变形、井身弯矩等成果。试验结果表明:根式沉井基础较普通沉井基础,水平极限承载力提高近60%;在水平荷载较小时,根键对承载性能的提高不明显,但随荷载增大,其提高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加强对根式基础的认识和推广其实际应用,介绍了根式基础的研究现状,采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从Q—s曲线、轴力、侧摩阻力及根键内力等方面,对根式基础与普通桩的承载性状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根式基础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完善根式沉井的设计方法并分析井侧注浆对根式沉井竖向承载性能的影响,以望东长江公路大桥为研究对象,对顶入根键前、顶入根键后和顶入根键并注浆后的沉井基础进行了竖向荷载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根式沉井的井身轴力在根键布置区内呈阶梯式分布,沉井侧壁后注浆会使轴力的阶梯状分布变缓;扩大孔径并回填砂砾的施工工艺会使沉井周围土层的侧摩阻力无法充分发挥,顶入根键和沉井侧壁后注浆均可有效提高土层的侧摩阻力,注浆可消除回填砂砾对土层侧摩阻力发挥的不利影响;顶入根键和井侧后注浆均可大幅提高沉井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提高幅度分别为126%和77%,沉井端阻力分担竖向极限承载力的比例由64.2%减小至42.1%。  相似文献   

12.
李伟 《浙江建筑》2022,(2):53-56
根键式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具备仿生树根的钻孔灌注桩,由常规的钻孔灌注桩与根键形成整体的一种新型灌注桩.采用钻孔侧壁顶推预制根键的方法,并使预制根键与钻孔桩侧壁固接,从而发挥根键地基梁承载特性以提高基础承载力.深淤软土根键式钻孔灌注桩采用旋挖钻机施工,钢筋笼按照设计要求的平面及竖向预留根键顶推位置,成孔后经过精确的平面及竖向...  相似文献   

13.
针对厚覆盖土层地区地基承载力低的难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基础形式——根式基础。为了研究根键的加固效果及根式基础的适应性,以马鞍山长江大桥为背景,开展了根式基础的竖向承载力试验研究。试验采用自平衡测试法。研究内容包括普通沉井基础与根式基础的竖向承载能力与承载变形特性,两种基础形式在不同持力层条件下的承载特性及适应性等。试验结果表明:根键带动周围土体共同发挥作用能显著提高基础的竖向承载能力。根式基础在以砂土层和卵石层作为持力层时,竖向极限承载力分别提高了约100%和63%;根式基础在厚覆盖土层中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在加载初期便表现出提高基础竖向承载能力的效果,且随着加载值的增加其提高效果更加明显。在厚覆盖土层地区可以考虑用根式基础替代传统沉井基础或摩擦型桩基础,在大跨径桥梁建设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咸阳路铁路桥是国内目前为止最长的铁路顶进桥涵,施工难度较大。对采用的中继间顶进法进行了阐述;该桥在 施工中应用激光定位,动态跟踪,液压纠偏的方法控制桥体偏差,达到了较高精度,创造了顶进桥历史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15.
根据已有关于厚覆盖层地区锚碇基础试验研究,分析重力式沉井锚碇基础的受力机理,并据此理论提出一种新型的悬索桥锚碇基础——根式锚碇基础。结合工程实例,通过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根式锚碇基础在两种假设工况(单独均布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和两种工程实际工况(锚碇施工结束和悬索桥运营阶段)的整体变位情况,初步分析根式锚碇基础的受力机理及变位值,同时结合根式沉井基础和根式锚碇基础的现场测试分析,验证该锚碇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根式锚碇基础在群井底部反力、井壁反力和根键反力的共同作用下承担上部主缆索力,受力合理,其竖向和水平变位满足类似工程中关于锚碇变位要求及国内外相关规范规定,可作为厚覆盖层地区大跨度悬索桥的一种极具潜力的锚碇基础方案。  相似文献   

16.
建筑施工中桩基工程不管选用哪一类桩型,施工测量都十分关键,其主要强调依照项目设计及施工要求,将施工设计图纸上的建筑物桩位准确设置于建筑区地面上,为桩基工程有序施工提供准确指引,实施按图施工.在阐述桩基基础施工测量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分析桩基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桩位测量精度的因素,提出桩基工程测量精度技术应用注意事项和桩位测量精度控制措施,为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二期)管沟工程为例,结合目前国内超大直径DN4200钢顶管近距离侧穿高架桥桩基和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分析顶管顶进引起土体损失、顶管机正面推力及摩擦力等因素对周边土体的扰动是地表及周边构筑物变形的主要原因。通过对顶管近距离穿越桩基的顶进控制研究,制订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采取必要的保障措施。施工中地表和临近桥梁沉降因顶管机正面推力、注浆压力等因素发生波动,沉降和变形均符合变形控制标准,确保工程顺利实施。这为类似工程提供良好的借鉴经验;也为今后城市复杂环境、复杂施工工况下,城市综合管廊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管幕工法是一种新型的筑造大断面地下空间的施工方法。以太原市迎泽大街下穿火车站通道工程为例,研究了在软土地层中小直径管幕快速施工技术——单螺旋钻出土双管顶进施工技术,着重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双钢管组装、首组钢管制作、双钢管顶进、导向、纠偏等关键技术,并对管幕施工过程中地表变形进行监测,对顶力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通过实践证明该方法施工效率提高1倍;(2)对地层扰动小,地表最大变形满足了高速铁路沉降要求,管幕轴线最大施工误小,满足顶进精度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北斗技术的定位和导航功能在各工程领域得到了应用。地基与基础工程的高效率、高质量实施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关键,其中地基与基础施工机械作业效率的提升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北斗桩机智能引导系统的基本原理、作业流程和应用现状,并分析了其相较于传统地基与桩机施工的优势。工程实例结果表明,北斗桩机智能引导系统可以提高作业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20.
《土工基础》2020,(3):316-320
太原市迎泽大街下穿火车站通道工程采用管幕结构法施工,具有大跨度、超浅埋、严格控制沉降等特征。采用数值计算对钢管顶进、钢管切割及混凝土浇筑、土方开挖等主要工序下车站雨棚桩基沉降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制定了雨棚桩基允许沉降控制标准。结果表明:1)管幕结构法施工时,对侧穿的雨棚基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雨棚基础发生了水平和竖向位移;2)雨棚基础的水平位移主要发生在钢管顶进和管幕切割阶段,土方开挖施工对雨棚基础影响较小;3)施工完成后,雨棚基础最大水平位移为1.18 mm,最大竖向位移为4.59 mm,满足沉降控制标准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