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震映像法在某跨海大桥水上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采用地震映像法对某海湾进行了海上勘测,目的是查明轴线处水深界面、岩面埋深、起伏及构造带情况。在建立反射波运动学数学模型基础上,通过解平面波波动方程,对偏移距的选择进行了探讨。并对地震映像资料解释结果和海上钻孔资料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地震映像法在进行海上探测时,必须安排偏移距使入射角小于40度,否则难以获得较大的穿透系数,也就不能很好地分辨浅部地层,地震映像资料解释结果与海上钻孔资料基本一致,地震映像法是一种用于海上探测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多炮检距地震映像法在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采空区的物性特征、多炮检距地震映像法在探测采空区的工作方法和主要内容,论述了多炮检距地震映像法进行采空区探测的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流程.通过在辽宁鞍山某铁矿区的多炮检距地震映像法的实例分析以及与高密度电法的相互比对以及最后钻孔验证,可以得出,利用多炮检距地震映像法可以有效地进行采空区探测.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水域高密度地震映像勘查方法,论述了该方法中震源技术、GPS定位及测量技术、数据采集技术和资料处理技术不同于常规浅层地震反射波法的特点。通过对造船厂的海上地震勘察,并结合地质钻孔资料对地震映像时间剖面进行了综合处理、分析和解释,作出了地震波探测解释剖面图、覆盖层厚度分布等值线图和基岩埋深等值线图,查明了该区水下地形的起伏和变化情况,覆盖层的分层、深度和分布情况以及基岩面的埋深、起伏与构造情况,为整个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地震映像资料解释结果与海上钻孔资料基本一致,地震映像法是一种用于海上探测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近海工程物探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地下隐伏采空区的存在严重威胁着生产和人员的安全,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空区探测,是保障矿山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利用地震映像法,对鞍山地区某大型露天铁矿进行隐伏采空区探测技术方法的研究,并经工程钻探验证,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对探测结果的分析表明,同相轴错动、同相轴缺失、能量减弱、同相轴弯曲呈眼球状等异常特征可作为铁矿空区探测的解译标志。  相似文献   

5.
随着地下管线非开挖施工技术的大量使用,深埋管线探测技术成为了一个新课题。结合工程实例,分别将高密度电阻率法、瞬态瑞雷波探测和地震映像等物探方法应用到深埋管线工程探测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探测效果,可为同行业内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铁路路基、隧道基底隐伏岩溶的存在对列车的运行存在安全隐患,为了确保运营期间的行车安全,需要对路基、隧道基底隐伏岩溶进行排查。在探测现场施工干扰大、个别地段已经施做了整体道床、铺轨的情况下,通过野外数据采集期间增加观测覆盖次数有效地提高了复杂干扰环境下的数据采集抗干扰能力。同时采用多偏移距地震映像法抽道处理提取了不同偏移距的地震映像剖面资料,在地震映像法探测发现异常的段落,还同步提取了对应位置的面波信息。通过不同偏移距的地震映像资料和面波资料图像特征的对比分析,最终取得了好的探测效果,为该铁路的顺利开通运营奠定了基础。通过对本次地震映像法探测图像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对其他类似项目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岩溶是高速公路、铁路、大堤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地质隐患。用地球物理方法对岩溶进行探测是岩溶地质调查的重要手段。由于岩溶洞穴自身形成的一些特点,因此,其与围岩之间一般存在较明显的密度、速度和电性等物性差异,而地震映像法就是以介质密度及速度的差异为前提的一种经济、快捷而有效的方法。为此,本文采用地震映像法对某高速公路原地面进行了岩溶地质勘查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岩溶的分布位置、大小、埋藏深度及发育情况等方面的勘察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破碎带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不良地质隐患.地震映像法利用其快速、便捷的特点成为探查破碎带的重要手段.介绍了地震映像法基本原理及破碎带在地震映像图上的基本特征,并应用该方法对某高速公路破碎带进行了勘察试验,揭示了破碎带在地震映像时间剖面上的特征为同相轴突然倾斜、增多,振幅增大及绕射等现象.结果表明,地震映像法用于山体破碎带...  相似文献   

9.
路面沉陷变形会导致路面平整度变差,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联合采用探地雷达法、地震映像法和瞬态瑞雷波法,对某高速公路路面沉陷变形区域进行综合无损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探地雷达法精度高、效率高,但有效探测深度较浅,适宜快速探测公路结构层中的裂缝、破碎破损、沉陷变形,以及路基中的脱空、空洞等隐蔽病害的分布情况;地震映像法探测深度大、效率低,适宜探测地下介质的纵、横向变化情况,判断路基下方是否存在滑动面以及是否发生侧向滑移;瞬态瑞雷波法获得的面波速度可以直接反映了地层的"软"、"硬"程度,用以判断地层中是否存在软弱夹层或软弱地基。各检测方法之间相互验证、相互补充,能从不同深度、多个角度,更全面地揭示路面沉陷变形的现状、成因和发展趋势,为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地震映像法在长江某过江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震映像法是反射波法勘探的一种演化,它具有施工方便、处理简单等优点。本文通过地震映像法在长江某过江隧道勘察中的实例应用,结合工区的实际地质情况,讨论了地震映像法的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的流程,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并对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说明采用地震映像法从事水上地质勘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物探方法在探测岩溶构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单个异常体和线性异常体的岩溶构造都具有弱波阻抗、低电阻率的地球物理特性,因此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是探测岩溶构造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广西红水河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技改工程(2000t/d)勘察实例,讨论地震映像(地震共偏移距法)和高密度联合剖面电阻率法两种物探方法相结合在探测岩溶构造中的应用技术和方法;并通过对几种典型的岩溶构造异常进行分析,介绍了地震映像和高密度联合剖面电阻率法资料的综合解释过程;说明这两种物探方法在探测岩溶构造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岩溶是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地质隐患。岩溶与周围围岩存在密度,介电常数,波速等物性差异,使得可以用地球物理方法来对其进行探测。本文介绍了在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平导右边墙上用地震映像法进行隧道岩溶的探测情况,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研究表明地震映像方法是一种高效快捷的物探方法,不仅可用于铁路公路隧道隧底的岩溶勘察,也可用于隧道边墙外的岩溶勘察。  相似文献   

13.
煤矿采空区探测的几种工程物探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空区的存在对煤矿区生产、人民财产安全和工程建设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有效的探测采空区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本文从采空区地球物理特征入手,分析浅层地震法、探地雷达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对采空区的探测原理。浅层地震法可以连续测量,查明埋深较大目标体;探地雷达法对浅层目标体探测精度高、效率高而且对目标体无损害;可控源音频大地探测法对于采空区积水探测效果极佳,探测深度也比较大。文章通过工程实例证明了三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对采空区的探测,并且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为进行煤矿采空区的探测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4.
山东桃村水库回填区浅层地震勘探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针对桃村水库同填区地质状况的勘探需求利用浅层反射波法、浅层折射波法和地震映像法进行实地探测,对所获取的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得到了反映浅层地质状况的有效信息.根据结果差异讨论各种方法在具体工程勘探中的应用局限性及其相辅相成的关系,对地震勘探方法应用于工程物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岩浆岩型铜镍矿床与超基性岩体密切相关,采用高精度磁测法及大功率TEM法,对金川Ⅰ、Ⅱ矿区已知矿深边部及下盘进行了探测,并对隐伏超基性岩体及含矿性作出了评价。在矿区南延普查区,对地表基性-超基性岩地质地球化学异常区,采用高精度磁测圈出了可能存在的中深隐伏超基性岩体异常带。在异常带上选择M-2-4异常段,进行大功率TEM探测,发现了深部低阻异常地段,为南延区深部找矿前景的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地震映像法是目前水上勘探常用的方法,在内陆淡水与浅海地区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对拟建中的沌口长江公路大桥桥址进行江上地震映像勘探,详细论述了水上地震映像的勘探方法。本次勘察查出断层一处,并初步查明了相关地质条件。钻探验证结果与物探资料基本一致,为拟建沌口长江公路大桥提供了勘察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工程物探中,浅层异常体的探测通常采用单一方法,这就有可能导致勘探失误。为了避免由于单一物探方法可能造成的失误,利用地震映像、浅层反射波法、浅层折射波法和磁法勘探,对铺设在山东桃村中国海洋大学应用地球物理野外教学实习基地地表附近的天然气管道进行探测。并且通过对地震数据和磁法勘探数据的采集、处理以及联合分析,大致确定了天然气管道的位置,表明利用震磁联合的方法探测天然气管道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岩溶塌陷是铁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由于其具有隐蔽性、突发性等特点,对铁路工程项目质量安全造成了重大影响。为此运用综合物探法对贵州铜仁玉屏铁路武陵山隧道铁路基底岩溶进行全面、系统探测。首先运用探地雷达法对武陵山隧道基底岩溶分布、岩溶范围、类型特点以及发育程度等进行了针对性的探测,然后运用地震映像法对检测到的结果进行验证。根据探测结果可知,应用综合物探法可基本查明铁路基底岩溶分布状态,从而更为科学地判定隧道基底岩溶各方面的情况,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水上高密度地震映像法的原理、使用的仪器设备和数据采集方法,结合实例介绍了水上高密度地震映像法勘探在水利枢纽闸底板基础损坏程度探测、河底抛石厚度和范围调查、河(湖泊)底淤泥厚度探查及在寻找水底障碍物中的应用效果.在检测水利枢纽闸底板受损程度时,采用了瞬时频率和振幅频率谱特征进行综合解释.  相似文献   

20.
传统钻探方法进行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检验往往费工、费时、检验成本高,且探查深度有限。为此考虑采用地震映像法作为主要检测手段,少量的钻探作为对物探分析结果的验核,以提高检测速度、节省检测费用。介绍了地震映像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原理,探讨了其应用于桩基础检测的有效性。通过工程实例探讨该方法在实际应用应采用的检测方式和数据分析方法,针对检测结果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结果表明地震映像法进行桩底岩层检测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