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3.
4.
本文介绍了9F.03型燃气轮机排气系统出现排气扩压器外保温层脱落、非金属膨胀节破损和法兰连接螺栓断裂问题,通过对机组运行特点及设备结构分析找到了故障原因,并对扩压器外保温层、非金属膨胀节改造,同时更换材质合格的法兰连接螺栓,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了机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6.
在能源结构调整及“双碳”背景下,电力行业的压力增大,电厂冷端系统具有巨大节能潜力,且由于气电与煤电机组冷端性能差异明显,需开展专项研究。首先针对某F级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凝汽器进行了清洁度评估,然后通过电厂热力边界及运行参数建立了仿真模型,基于凝汽器、循环水泵、机力通风塔风机开展了运行策略研究,分析了循环水流量、循环水温度及辅机功率等因素与凝汽器背压的敏感度关系,提出了机组不同环境温度和机组负荷下冷端系统最佳运行方案,为燃气机组经济可靠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8.
通过对9F级燃气轮机排气扩散段非金属膨胀节超温的缺陷分析和处理,对9F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设备状况进行剖析。结合目前国内9F级大型燃气轮机发电的运行模式,对日启停运行的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以达到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目前技术改造已经实际应用并且现场运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国内同类型发电企业的认可并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对三菱M701F4型燃气轮机的排气检测包括温度检测、压力检测与可燃气体含量检测进行了介绍.其中着重介绍了燃气轮机的排气温度检测,它是通过26个热电偶来实现的.其中20个热电偶用于检测透平叶片通道温度(BPT),6个热电偶用于检测透平排气系统下游排气烟道的排气温度.结合某公司机组自投运以来出现的几次BPT负偏差偏大等的异...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燃气轮机透平叶片颤振分析的方法,以F级燃气轮机透平末级动叶为研究对象,采用该方法分析了其在设计工况以及全速空载2个典型工况下的颤振特性,同时考虑了叶片表面金属涂层以及阻尼结构对颤振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型透平叶片的气动阻尼值为正,叶片无颤振风险。涂层及阻尼结构对提高最小气动阻尼有积极作用,可以改善叶片颤振特性。研究成果可为透平末级动叶进一步优化时的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碳排放、提高燃气轮机电厂的运行灵活性,对某型号F级重型燃气轮机热电联供机组进行了混氢改造,使其具备15%~30%混氢燃烧的能力。对混氢燃烧的关键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燃气轮机本体改造和卸氢混氢的方案,并对改造后的燃气轮机性能、锅炉与汽轮机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燃气轮机燃烧稳定,输出功率稳定,NOx排放合格,气体燃料系统混氢过程平稳、控制精度高;混氢15%~30%预计可降低CO2年排放量1.1×10~4~2.84×10~4 t;改造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热力透平》2021,50(3)
旋流器是目前燃烧室中常用的稳定火焰的结构,主要通过气体经过旋流器后在下游形成的回流区来稳定火焰。一般采用旋流数表征旋流器的旋流强度。旋流数一方面会影响空气和燃料的掺混,另一方面会影响回流区的尺寸,从而对火焰的长度和稳定性产生影响。针对某重型燃气轮机的燃烧器,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旋流数变化对热态温度场的影响,同时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旋流数对燃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旋流数增加,会使得火焰更加紧凑,长度缩短,同时使得燃烧室二阶周向模态稳定性恶化,不稳定的风险增加;降低旋流数会使得火焰长度增加,轴向模态稳定性恶化。该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机组的相关设计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19.
20.
M701F4燃气轮机在发电机组运行中出现#2燃烧器叶片通道温度偏差大报警。本文针对该报警事件原因进行分析,发现采用雷达图进行数据分析具有更强的可观性,能够更好地体现BPT偏差数据动态变化,通过数据变化分析故障原因,缩小故障范围,指导故障处理,最终确认燃烧器V型滤网堵塞是产生此次报警事件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