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课”建设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保证,是教育全过程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当务之急应从教育理念、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金课”全方位建设。通识类课程是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道德情操、社会责任等综合素质。根据不同学科类别的通识课程特点,结合“金课”建设,提高工程专业通识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打破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由单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以建设“双一流”大学和“金课”建设为契机,专注于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结合当前社会环境及学生关注的热点,充分利用工程类专业实体模型、工程实践、移动网络、社交平台、网络视频、传统优秀教学方法等教学方式和手段,积极探索工程类通识课程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手机”转移到课堂的教学模式。以高校土木工程专业通识课程桥梁美学为例,探索工程类专业通识“金课”的教学方法,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2.
通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有效实现方式,具有鲜明的价值观塑造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通识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道德情操、社会责任等综合素质。理工科院校在推进通识教学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管理体制、顶层设计、师资队伍建设、通识与专业教育矛盾、教学方法等方面。通识教育重"育"而非"教",文章以土木工程专业通识课地铁文化漫谈为例,探索了理工科院校通识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了以"研、论、践、训、核"为主线的课程教学体系,达到通识育人目的。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应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发挥资源优势,构建"以学生为中心"通专融合的通识课程体系,将育人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同时,通识课程建设需借助"互联网+"技术及大数据管理,实现课程教学全过程的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10)
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通识教育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高职院校培养当下和未来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二是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侧重于对职业人格的塑造。就目前高职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可以从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校园环境、加强社会活动三个方面来构建高职通识教育课程,并体现以职业为导向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蒋荣 《高等建筑教育》2019,28(3):158-164
在归纳通识教育理念基本内涵以及国内实践的基础上分析指出,思政课与通识课程有必要整体规划。文章认为,高校思政课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板块,借鉴通识教育理念,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教学组织进行改革,是时代使然。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5)
面对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现状,文章分析了以往通识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强化通识课程的人本化与综合化、实现通识课程教学模式的多元化两个方面对艺术设计专业通识课程教学的改革进行初步探析,旨在为实现艺术设计专业的全人教育理想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3)
运用课程思政推动通识教育改革,是探索通识教育发展的新思维和新路径。面对通识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诸多困境,应着力将课程思政融入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全过程,以此明晰课程思政在通识教育改革中的逻辑解释与实现路径,从而更有效地发挥通识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期不断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23)
文章研究创意产业发展下大学艺术设计通识课的建设。文章的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分析,说明创意产业发展下大学艺术设计通识课研究场域特性与研究对象的心智发展;第二部分是理论构架,说明创意思维理论与艺术通识教育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是课程实例,结合笔者所开设的课程提出合适的教学内容并说明教学的特性;第四部分是提出问题,以及启示与建设。基于此,文章提出大学艺术设计通识课程应采用有效的方法将与创意有关的教学内容导入课堂,让艺术专业的学生初步了解创意设计的流程、方法,提升学生的创意素养,从而使学生打开思路、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阐述了什么是通识课程,学校建的通识课程的现状、性质、特点,并结合笔者的通识课程教学实践,分析了通识课程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4)
作为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通识课程对大学生的培养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我国美术通识课程的开展并不顺利。该文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角度出发,探究美术通识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以期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6)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基础、较强应用技术能力、广泛知识面和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传统的高等数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或者仅强调"通识性",或者仅强调"能力性"培养,忽略了高等数学课程作为基础课与工具课的双层性质,因而本文将重点讨论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通识教育与能力教育的实施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