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解决自来水厂传统石灰投加系统扬尘严重、工作环境恶劣、投加设备故障率高、管道结垢堵塞等问题,新建了一套全自动石灰投加系统,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北京小红门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项目的工艺方案、实施情况和运行费用的影响因素.通过小红门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项目的运行及实验室检测数据,初步研究和分析了污泥原始含水率对处理后污泥含水率的影响以及石灰投加量对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对小红门污水厂的污泥,仅需添加5%的石灰,即可将大肠杆菌的含量降至未检出水平.而为了使成品污泥含水率同样达到小于60%的效果,原始污泥含水率越低,所需投加的生石灰量越少,当原始污泥含水率为80%-85%时,需要的石灰投加量为20%-30%,而原始污泥含水率为77%-78%时,仅需投加13%的石灰.  相似文献   

3.
石灰在自来水厂中的应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浙江省内使用石灰的14家自来水公司进行了调研,主要对石灰的投加点、投加量、对矾耗的影响、投加方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最后对石灰在生产中的合理性应用提出了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乐果为目标化合物,探讨了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混凝沉淀工艺以及石灰碱解-活性炭吸附-混凝沉淀三种工艺对乐果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乐果的去除效果随着活性炭投加量与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采用活性炭吸附-常规混凝沉淀工艺对乐果的去除效果要略好于单独采用活性炭吸附,但这两种工艺都不能有效去除水中的乐果.采用石灰碱解-活性炭吸附-混凝沉淀工艺时,乐果的去除率随着石灰碱解的pH值升高而增加.当原水乐果含量为0.182 mg/L,用石灰调节原水pH值为9,投加30 mg/L活性炭吸附20 min后,去除率达89.9%,沉淀出水乐果浓度为0.018 4 mg/L,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
水厂制水过程中投加石灰调节pH值存在许多缺点,如石灰浆容易堵塞计量泵、易产生大量粉尘等.针对原水水质特点,采用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用NaOH替代石灰解决了石灰投加存在的诸多弊端.在韶钢生活水厂的实际应用情况表明,这项改造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并且可以大大节省制水成本,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黄磊 《城镇供水》2021,(4):69-75
在自来水厂的整体净水工艺流程中石灰投加是调节pH,确保水质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供水质量和生产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将自动控制技术融入石灰投加流程,自动化石灰投加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受行业所重视.以金华仙源湖水厂为研究对象,结合其水厂升级改造实际应用,阐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在石灰投加系统中的应用模式.根据石灰投加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操作要求,介绍编程实现逻辑及程序源代码.在自动投加系统中,投加的控制方式对系统整体运行效果起决定性作用,仙源湖水厂结合精细投药算法,采用流量比例复合环计算控制方式,引入在线pH仪实时测量值,进行反馈对比运算,对扰动进行有效补偿,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投加效果更佳.经水厂实际运行验证,运用基于PLC的自动控制技术对石灰投加系统整体性能有较好提升,非常适合水厂日常生产.  相似文献   

7.
南方某自来水厂原来的水处理工艺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在混凝前投加石灰作为酸碱调节剂调节pH值,由于取水源水质偏酸性,加上工艺自身原因,导致出厂水pH一直较低,易导致管网被腐蚀。为提高水质pH,该自来水厂改造工艺,在原有的工艺基础上增添后投加碱工艺,即在待滤水后投加液体氢氧化钠。此文通过实验与实际运用中研究改造工艺的必要性和改造后工艺的运行情况和运行成本。结果说明,若不断增加石灰投加量会导致水质余铝升高,必需在出厂水前再次补加液体氢氧化钠;改造工艺后系统运行情况正常,出厂水氨氮都0.02mg/L,浊度控制在0.50NTU以下,pH值能达到7.0~7.4范围,工艺调节pH更加灵活,并且可以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混凝剂投加所引起的原水水质变化及其对石灰投加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水中Fe、H_2SiO_3的存在形态及它们对石灰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修正补充了现行几类石灰用量计算式。最后导出了比较符合生产实际的石灰投加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不锈钢酸洗废水处理中的污泥减排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锈钢行业酸洗废水的传统处理工艺为采用石灰碱化法做单步沉淀处理,该方法因石灰过量投加而导致污泥量过大.为此采用分步沉淀法进行了工艺改造,并分析了该工艺的出水水质、污泥产量、处理成本.工程实践表明:该工艺能使出水指标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污泥减量70%以上,处理费用下降50%以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南方地区低p H值、低硬度和低碱度的水质特点加剧了供水管道的腐蚀,导致管道渗漏、爆管以及"黄水"现象频繁发生。某水厂设计了清水池投加石灰上清液的再矿化系统对出厂水进行再矿化处理,以改善出厂水水质,提高水质化学稳定性。介绍了该水厂再矿化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在调试运行期间对再矿化实施前后出厂水p H值、浊度和余铝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再矿化系统根据进水量动态投加石灰水的运行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出厂水p H值,且对出厂水浊度及其他常规指标影响较小。再矿化系统投入使用后石灰消耗量同比有小幅度的下降,主要原因在于清水池投加石灰减少了前段工艺的石灰投加量。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南洲水厂投氯工艺的特点以及预测和反馈控制的原理,利用预测和反馈控制设计和实现了南洲水厂投氯系统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2.
温州陈岙泵站散装石灰投加系统由石灰料仓、石灰计量及输送系统、石灰乳配制系统和石灰乳输送投加系统组成。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富余能力过大、石灰易形成空穴、无法掌握仓内石灰余量等问题,通过降低多螺旋给料机的给料能力、增加破拱刮片机以及统计分析实际石灰使用量等措施,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3.
泉州市市第三水厂二期工程设计规模为10×104 m3/d,是泉州市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工艺最齐全的净水厂。工程投产以来,运行正常,出水水质优良。介绍了该水厂的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和运行情况,供类似水厂借鉴。  相似文献   

14.
电石灰改良盐渍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蒲昌瑜  马玉静 《山西建筑》2007,33(2):99-101
通过室内试验进行了电石灰代替石灰改良盐渍土的可行性研究,结合沧黄高速公路工程实例,阐述了电石灰作改良材料的公路路基处理施工工艺,为环保与施工的有机结合开辟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固相萃取技术(GDX-120大孔树脂)于春、夏、冬季对以嘉陵江为水源的A厂和B厂,以长江为源的C厂和D厂以及以两江汇水为水源的E厂提取进厂水和出厂水中的有机物,以Ames试验评估其致突变活性。结果表明:①现行水处理工艺在低温季节及源水污染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可降低出厂水的致突变活性,而在高温季节及源水污染不太严重的情况下可导致出厂水的致突变活性升高;②以嘉陵江为水源的水厂出水致突变危害均高于以长江为水源的水厂出水;③水中有机物的致突变活性以移码型为主,TA98是测试的敏感菌株。  相似文献   

16.
矿物掺合料对再生混凝土抗冻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单掺粉煤灰、双掺石灰粉和粉煤灰在不同介质下(淡水、海水、硫酸盐溶液)对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掺粉煤灰掺量为20%或双掺石灰粉和粉煤灰比例为3∶7时,可明显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不同介质溶液下抗冻性能最好的为淡水、最差的为海水。同时得出在不同掺量的粉煤灰、不同掺量的石灰粉和粉煤灰与再生混凝土抗冻性相关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可供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气浮工艺在水厂排泥水处理应用中的实际问题,考察了投药量、进泥量、进泥浓度、进气量和药剂种类对气浮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药量、进泥量和进泥浓度对气浮上清液浊度和出泥含固率均有影响;进气量对气浮影响效果较小;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在处理效果上比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稍差,但其在经济性和上清液回用方面要优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18.
李玉庆  郭伟 《山西建筑》2011,37(8):125-127
以现行交通行业规范为基础,研究了电石回收粉尘代替石灰用于稳定土底基层的路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掺加适量水泥的情况下,电石回收粉尘代替石灰用于稳定土底基层,在技术与实践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吉林市第三供水厂扩建工程采用了网格絮凝池、小间距斜板沉淀池、V型滤池等先进的工艺设备.工程投产以来,运行稳定,出水水质优良.介绍了该水厂的工艺流程及主要设计参数,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供类似水厂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