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凌艳  袁兆强 《华通技术》2007,26(3):15-18
针对电力部门工作中经常出现的电流互感器接线错误用及二次阻抗过大的问题,探讨了电流互感器参数间的关系以及电流互感器两组极性接反所造成的对二次回路电流、二次负荷阻抗和继电保护可靠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邓文 《发电设备》2002,(6):35-37,43
针对电力部门工作中经常出现的电流互感器接线错误及二次阻抗过大的问题 ,探讨了电流互感器参数间的关系以及电流互感器两组极性接反所造成的对二次回路电流、二次负荷阻抗和继电保护可靠性的影响。图 4表 1  相似文献   

3.
4.
吴幸 《浙江电力》2000,19(5):42-43
电流互感器的正常运行、其计量准确可靠是减少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主要途径之一。文章重点分析了电流互感器运行时,其二次侧负荷不在规定范围内的误差变化民政部并就如何使电流互感器运行在合理状态下,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在实际接线和运行维护中存在的诸多困惑和误区,指出了正确接入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方法和日常维护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以莆田县造纸厂为例,分析了CT二次回路阻抗偏大的原因,介绍其改造措施,计算了CT二次阻抗对电能计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理论上和实际运行中分析了电互感器测量回路的设计原则,着重分析了长路线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并提出了具体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9.
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受负载阻抗的影响很大,在准确计量校准它的误差时,必须接入准确的负荷,即使是同一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荷的大小与性质对其误差影响较大,尤其是存在不同的饱和现象,饱和是误差的主要因数之一,本文着重分析其饱和特性,以便在实际应用中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电流互感器实际二次阻抗的现场测试、计算方法。该方法所需设备少、重量轻,操作简便;不需新增专用设备,不需三相电源;通用性强,适用于各种形式接线的电流互感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某电厂进行电量不平衡原因的查找,发现了电能计量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一起错误接线,并对其带来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设计技术规程要求,分析了阻抗茶杯平衡变压器高低压侧电流的组合规律,确定了最优化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原理正确,电路新颖,接线简单,功能齐全、工作可靠的三继电器差动保护接线方式,解决了阻抗匹配平衡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关系,人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根据阻抗匹配平衡变压器高低压绕组接线方式和运行特点,根据变压器差动保护对接线方式的要求,深入研究了阻抗匹配平衡变压器高低压侧各电流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适用于这种变压器的三种差动保护接线方式,这三种接线方式能保证在各种正常运行方式下和各种外部短路时,各差动继电器的两差动臂电流大小相等、相位相同,差动继电器可靠不动作;而当发生各种内部短路时,至少有一个差动继电器流入短路电流的二次值,差动继电器将灵敏反应、可靠动作切除短路故障。  相似文献   

14.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一次电流比正常运行时的电流大几倍甚至几十倍,此时,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铁芯发生饱和,引起二次电流的畸变,从而使继电保护及其二次设备误动作。笔者对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与饱和特性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实际工作中电流互感器误差曲线的绘制以及二次负载的校核方法,并提出了减小电流互感器误差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陈秀珠 《电气技术》2007,(3):104-105
本文主要阐述中压系统的接地方式;在有多根电缆的同一回路中,如何选择零序电流互感器及分析它们的二次线圈连接方式,以便能选出最优的接线方式。  相似文献   

16.
电流互感器技术参数选择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消除现场不当的参数选用方法,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加强了解互感器基本参数的意义.文中例举了电流互感器关键技术参数在工程应用中因存在不准确的选用方法而出现的不能达到较佳使用效果的情况.同时综合实际工程要求提出较为实用的参数选择方法,并对技术难点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该方法实用性、科学性较强,解决了实际工程中因电流互感器选择不当造成的问题,对相关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几种不同类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研究与比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介绍并分析比较了IEC6 0 0 4 4 8《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中定义的 3种不同类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即光学电流互感器、低功耗电流互感器及空芯电流互感器 )的基本原理、性能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