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W型火焰锅炉冷态空气动力特性的测试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引进的配备直接缝隙式燃烧器的法国Stein公司360MW的W型火焰锅炉进行了冷态模型的空气动力特性研究。利用热线风速仪测量炉内的流场速度,得出了不同工况下炉内W型气流的流场图,并对不同工况流场的气流速度分布规律、炉内气流的充满度、气流行程、炉膛出口处的速度偏差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炉内空气动力场的特性和变化规律,测试了W型火焰锅炉火焰短路与炉膛出口速度偏差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改造W型火焰锅炉结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引进的法国Stenin公司360MW的W型火焰锅炉进行了冷态模型的空气动力特性研究.利用热线风速仪测量结构改变前后的炉内流场速度,得出了不同工况下炉内W型气流的流场图,并对不同工况流场的气流速度分布规律、炉内气流的充满度、气流行程、炉膛出口处的速度偏差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炉内空气动力场的特性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车刚  何立明  徐通模  惠世恩 《动力工程》2001,21(2):1132-1136,1122
对配备直流缝隙式燃烧器的法国Stein公司360MW机组的W型火焰锅炉进行了冷态模型的空气动力特性研究。利用热线风速仪测量改变燃烧器角度前后炉内的流场速度,得出了不同工况下炉内W型气流的流场图,并对不同工况下的流场气流速度分布规律、炉内气流的充满度、气流行程、炉膛出口处的气流速度偏差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炉内空气动力场的特性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W型火焰煤粉锅炉炉内冷态流场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W型火焰煤粉锅炉炉内冷态流场进行了模化试验研究,并对炉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对流场初值采用一维流的处理方法,避免了人工为全场赋合理初值的麻烦,提高了程序的通用性。比较了几种不同的差分格式,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旋流强度对W型火焰炉空气动力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冷态模型试验方法对带流燃烧器的W型火焰锅炉的空气动力场进行了研究,利用三孔探针测量了炉内流场,并用飘带法和烟花示踪法定性了解流场分布。  相似文献   

6.
针对引进美国FW公司的配备双旋风分离式煤粉燃烧器的W型火焰锅炉,在相似模化的基础上建立冷态模型,利用热线风速仪与示踪法测量了不同工况下炉内的空气动力场,得出了不同工况内流场的矢量图、火焰长度、炉内主气流在炉深方向上的分曲线以及主气流充满度变化曲线,通过实验结果对炉内空气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沿水平方向高速送入炉内的三次风对炉内空气动力特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盘山600MW机组锅炉初步设计方案,在大型冷态民动力场模化试验台上,利用先进的热速仪和烟雾,飘带示踪技术,对不同的燃烧器布置方式,锅炉炉内空气动力场进行了试验研究,掌握了燃烧器区域的内的气流旋转特性和锅炉水平烟道中气流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8.
李格升 《动力工程》1996,16(4):24-28
为了合理地设计两段热燃烧炉,组织良好的燃烧过程,必须颏人气流结构。作者根据相似理论专门设计制造了1台两段燃烧炉冷态模拟试验台,在试验台上对不同工况下的炉内速度场进行了测量,分析了炉内气流结构,同时还研究了二次风引徼方向和一、二次风量比对炉内气流特性的影响,分析归纳了二次风口位置设计和二次风量配置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四角切向燃烧锅炉炉内冷态与热态流场特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冷态和热态实验测量研究了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的炉内流场特性。得出如下的结论:①热态的实际切圆直径相比冷态有增大的趋势;②炉内气流的旋转动量流率矩沿高度下降,热态工况旋转动量流率矩衰减速度比冷态工况慢;③一次风反切的配风方式可有效降低炉内旋转动量流率矩的水平、明显削弱炉膛出口的残余旋转和减小水平烟道入口的速度偏差。图8表3参3  相似文献   

10.
为摸清从国外引进的一台330 MW W火焰锅炉炉内流动特性,依据相似模化的准则,对该锅炉建立了1∶10冷态单相试验台,在试验台上进行了变锅炉配风(即三次风占总二次风的比例R=0%、6%、14%、20%和27%共5个工况)的冷态模化试验,得出了炉内流场特征和拱部下行气流衰减规律.当R=0~6%时炉内流场基本对称,R值加大至14%后炉内流场出现偏斜现象,继续加大R值,则流场偏斜加剧,前、后墙侧下行气流的衰减特性差异变大.  相似文献   

11.
W型火焰炉配风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大型冷态模型试验台上进行了W型火焰炉单相流场的测量试验。并用高速闪频摄影仪测量了分颗粒在炉内的运动迹。以试验数据为基础,采用脉动频谱随机颗粒轨道模型(FSRT模型)及K-ε双方程湍流模型进行多相数值计算。试验与计算的结果吻合良好。这些结果为W型火焰炉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参考依据。表2参4  相似文献   

12.
模型饱和器冷态喷雾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王玉璋  翁史烈  王永泓 《动力工程》2003,23(1):2210-2214
针对HAT循环关键部件增湿饱和器内典型的传热,传质过程现象,为了最优化该过程和为今后数值分析提供有效的数据,设计了模拟饱和顺内传热,传质过程中的开放式冷态实验系统。使用相位多普勒分析仪DualPDA(Phase Doppler Analyzer)对冷态模型饱和器的喷雾场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测量了不同水压,不同气流速度下的喷雾场,得到喷雾场内液滴的三维平均速度分布,脉动速度分布,平均粒径大小分布等,分析了喷雾水压和鼓风气流速度对喷雾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改良设计的离心喷嘴具用良好的喷雾性能和轴对称性,水压增大可以增大喷雾场中粒子速度,通量及降低平均直径,喷嘴喷雾长度随气流速度减小,气流速度可以改变喷雾场的分布,有利于液滴蒸发和液滴破裂。  相似文献   

13.
矩形六角燃烧水煤浆锅炉冷态空气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燃烧器放大后移加炉底风的热态模化法.对某电厂长宽比为1.5:1、六角切圆布置的水煤浆大型电站锅炉空气动力场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了燃烧器在高长宽比、六角布置方式下炉内流场,贴壁速度以及前屏前气流速度偏差的变化规律。冷态模化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高长宽比的炉膛结构,采用燃烧器六角布置方式可以形成一个非常合理的炉内流场,同时,燃尽风反切布置可以明显减小前屏前气流速度偏差,降低炉内气流的发散。图10表1参3  相似文献   

14.
W型火焰煤粉锅炉炉内燃烧过程及污染物生成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樊建人 《动力工程》1998,18(2):39-45
对W型火焰锅炉炉内气-固两相三维流动,传热和气-固两相湍燃烧进行了全面的数值模拟,计算了在满负荷及50%负荷2种情况下,W型火焰煤粉锅炉炉内气-固两相流动、温度场分布和各气相组份浓度场分布,并进一步分析了污染生物的规律,计算了NOx在W型火焰煤粉锅炉中的分布飞速2。  相似文献   

15.
采用计算燃烧学的原理和模型以及CFD软件对燃烧煤气的阳极焙烧炉炉内的流动和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讨论了炉内温度场、流场、O2浓度场的分布规律,分析了这些因素对阳极炭块焙烧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设计阳极焙烧炉时应考虑对气流分布有影响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热态模化的方法,通过冷态模拟试验,预测一台220t/h燃油锅炉经油焦混烧改造后的炉内冷态气流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锅炉油焦混烧改造后,侧墙高温烟气的引入未对炉内流场造成不利影响,炉内气流分布均匀,基本符合实际运行的要求。说明该改造方案在对原有锅炉改动较小的情况下实现油焦混烧,经济可行,且为此类锅炉燃料混烧改造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W型火焰锅炉炉内空气动力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实验利用Thring-Newby模化方法对三种典型的W型火焰锅炉炉膛的空气动力场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热线风速仪测得不同工况下不同炉型的炉内速度场图谱.实验结果证实;W型火焰炉内的空气动力场取决于拱顶风与前后墙侧风动量比,射流角度等运行参数和几何参数.同时得到不同配风方式下炉膛出口速度及炉膛上部丘段速度分布的规律.结果还表明,拱顶风与前后墙侧风动量比和炉膛几何形状对冷灰斗结渣及燃烧器附近的回流区大小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宝钢350 MW锅炉为原型建立了冷态模拟实验台,用热球风速仪对气体再燃低NOx燃烧器喷口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利用射流混合理论解释了再燃气体和炉内旋转气流的混合程度对NOx还原的影响.分析了再燃速度的改变对燃烧器出口区域和实验炉内的空气动力场的流场的影响,并提出了有效混合度的概念.实验结果表明,保持一次风速度为21 m/s不变,再燃气体速度为32 m/s时,再燃气体偏离射流轴线较早,不能射入炉膛旋转气流的中心部位;当再燃气体速度为48 m/s时,导致再燃气体射穿炉内旋转气流;再燃风速度为40 m/s时,射流中心夹角小,有效混合度大,混合强烈,对NOx的还原充分,可认为是最佳工况.  相似文献   

19.
引进型600MW切向燃烧锅炉烟气偏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国产引进型600MW机组切向燃烧锅炉在原设计工况下炉内和水平烟道内的冷态模化试验研究,得出残余旋转是造成其水平烟道内烟气偏差的根本原因,烟气走廊的存在更加剧了烟道偏差,并在此基础上对采用反切技术时炉内和水平烟道内流场进行了测量,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1977年课题小组与各兄弟单位在江西乐平电厂130吨/时锅炉及平顶山1000吨/时锅炉上先后进行了炉内冷、热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本报告总结了两次试验的结果,主要涉及如下方面的内容: (1)热态炉内空气动力场的特点、切向、轴向分速度以及温度场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