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别晓东 《广西纺织科技》2004,33(2):46-49,13
针对FK501型绢纺细纱机的设备工艺特性,参照FZ501、DJ562C(Z)麻纺细纱机,对FK501型绢纺细纱机原机牵伸装置,牵伸传动、捻度、卷绕成形系统进行了适当的改造,使之成功地用于苎麻纺纱生产。  相似文献   

2.
为了用FZ501毛纺细纱机纺中长纤维和棉型纤维纱,对其牵伸装置进行了分析,制定了“张力式双胶圈中区牵伸”的改造方案。通过与几种不同型号细纱机的纺纱质量对比表明,经牵伸改造的FZ501毛纺细纱机所纺中长纤维纱和棉型纤维纱的质量均与专纺中长纤维纱的A513MA细纱机的纺纱质量相近,纱线质量较好,取得了较理想的防纱效果。  相似文献   

3.
1986年我厂曾用苧麻精梳落棉,在棉纺设备上试纺苧麻/棉55/45混纺11~S纱,生产混纺11~S/2线。至1988年底累计出口300余吨,经济效益显著,同时获山东省1987年优秀新产品一等奖。现将在A512型细纱机上纺制苧麻/棉混纺纱的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日本三菱醋酯公司推出了1988年苧麻系列产品,以三醋酯与涤纶混纺和三醋酯与苧麻混纺为主,现已生产出了20支三醋酯40/涤纶40/苧麻20混纺纱;26支三醋酯50/苧麻50混纺纱;20支三醋酯60/苧麻40混纺  相似文献   

5.
在出口的苧麻/棉混纺纱、线中,多数是精梳落麻纤维与棉纤维在棉型设备上混纺。由于苧麻精梳落麻中梢部纤维多,平均细度1894支,平均长度40.1毫米,超倍长纤维约29.57%,单纤维中并丝较少。为苧麻/棉混纺提供了有利条件,因而国内在苧麻精梳落麻/棉纤维在棉型设备上混纺方面发展较快。要满足国际市场上对苧麻/棉混纺产品的需要,光靠有限的精梳落麻远远远不能满足的。因而生产价廉物美的切割苧麻和棉纤维混纺的新品种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苧麻纤维研究的深入及苧麻纤维用途的不断开发,苧麻纤维产品在外销市场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为了开发苧麻纤维的可纺范围,提高利用率,国内一些大中型纺织厂竞相试纺麻棉混纺纱,试织麻棉织物,并在国内外及港、澳市场受到欢迎。但是,外商要求的麻棉织物中,混纺纱的苧麻纤维含量不能低于50%。这样,混纺纱的含量分析就成了纺织厂必做的测试项目之一。纵观以往的含量分析方法,一般都是采用化学溶解法。但是,苧麻纤维与棉纤维的内部结构及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目前还没有找出适当的溶剂能溶解其中之一成份而又不损失另一  相似文献   

7.
纺织部科技司于1986年下达8632314重点科研项目“试制B465A(FZ)型苧麻粗纺机”,由上海纺研院、安徽铜陵苧麻一厂、天津纺织机械厂共同承担,并由中国纺织大学协助。经近三年共同努力,已试制成功,并经一年的生产考验,累计投产了105吨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在棉纺设备上纺苧麻混纺纱,改善成纱条干和强力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在FZ501细纱机上纺制36 Nm苎麻纱时,牵伸区内纤维浮游区长度与提高条干CV值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厂在进行市场预测和吸取兄弟厂经验的基础上,对苧麻原料、麻棉混纺产品和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麻棉混纺纱生产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厂生产的55/45 53.4。号麻棉混纺纱,一等一级品率达到100%,上等一级品  相似文献   

11.
目前,测试混纺纱纤维的混纺比,一般常用化学溶解法进行定量分析。但是至今还未找到一种化学分析试剂能对棉和苧麻纤维实施化学分离。曾有人设想将纱切片从而借助其断面中棉和苧麻的形态加以区别,但这种区别不明显,因为它们都呈腰圆形,且有中腔,虽然苧麻横断面上存在裂缝,但仍难以区分。本文试图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有效测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A513C、FA503型棉纺细纱机纺纯棉、麻混纺纱的成形分析,推导出实际生产中适用的卷绕速比、级升距与细纱号数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在苧麻长纤纺设备,以苧麻和棉粗纱在精纺机上混纺的方法与成纱的性质。表明用该种方法纺成的麻/棉混纺纱,虽然原料成本较高,但质量较好,可提高长纤设备的适纺性,有利于开发高档产品,适应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在国产第二代棉纺设备上试纺55/45苧麻落麻/涤纶混纺纱,织造14支×14支麻涤工艺布。介绍了各工序的工艺配置和注意事项以及纱布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15.
苧麻原料涨价的背景是由于苧麻产品主要市场是美国,当时苧麻制品进入美国是非配额产品,前几年美国扬言即将对苧麻产品进行配额进口,为此,香港、日本等地区大量进口我苧麻制品加工后转向美国出口,以争取实行配额后得到较高基础,这是造成我外贸公司对苧麻的盲目提价,大量生产出口的主要原因。从1986年8月起美国对苧麻产品  相似文献   

16.
目前,苧麻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为了适应国际行情,开辟棉型纺纱设备新途径,我们对有关工艺部件加以改造,并选用合理工艺参数,将苧麻落麻在SQ-1型气流纺纱机上纺制出纯麻产品,样品深受外商欢迎。首批产品已远销香港和日本。一、工艺流程 (一)清花工序 1.苧麻纤维含有少量并丝、硬梗、麻粒,杂质较少,所以开清棉的主要任务是将纤维进行松解。为了减少车肚落麻,将清花机各尘棒隔距适当调小,并将一部分尘棒反装。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对FK501细纱机进行设备改造的情况;采用变频伺服电机控制中后罗拉转速纺制竹节纱;并对纺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我国苧麻培植历史悠久,蕴藏丰富,解放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至1985年苧麻等产量达到147万担的历史最高水平,约占世界苧麻等产母的60%左右。我国苧麻产地原以湖南,湖北和四川等地为主,目前其他省份如浙江等发展也较快。用精干麻纺织是属于长纤纺织,需用专用的苧麻纺织设备进行。从精梳上落下的短  相似文献   

19.
苧麻切断精干麻的性状及开松后纤维品质与纺纱的关系,利用正交试验,对用双刺辊弹花机开松棉型切断精干麻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  相似文献   

20.
去年我们利用棉纺设备对苧麻混纺产品进行了研究试纺,分别采用苧麻落麻和苧麻精干麻,试纺出麻涤、麻涤腈等各种纱支,最后生产了麻涤腈混纺产品。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实践,现将该产品的纺纱工艺进行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