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硫酸-磷酸-铬酸体系为电解液,对钼片进行电化学抛光。通过测定阴极极化曲线,研究了抛光过程中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表征了抛光前后钼片的微观形貌、粗糙度和尺寸等。在2.0 A/cm~2下对钼片电化学抛光30 s,可得到均匀平整、无明显坑点的表面,粗糙度由抛光前的0.20μm降至0.05μm。通过严格控制抛光时间可有效保证样品的几何尺寸精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选择性激光熔化(SLM)技术制备的镍钛合金组件表面品质往往较差,表面常附着一些部分熔化的粉末,应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方法]采用氯化钠-乙二醇电解液对选区激光熔化制备的镍钛合金心血管支架进行电化学抛光。研究了电压、温度和抛光时间对镍钛合金心血管支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分析了较佳条件下电化学抛光后心血管支架的表面形貌、化学成分和表面润湿性。[结果]较佳的电化学抛光参数为:电压25 V,温度28℃,时间25 min。在该条件下电化学抛光后,NiTi合金支架表面变得光滑均匀,表面粗糙度Sa低至0.31μm,水接触角增大到103.5°,即疏水性提升。[结论]电化学抛光能够显著提高以SLM工艺制备的镍钛合金心血管支架的表面品质,提高其生物兼容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酸性和碱性电化学抛光的配方及工艺参数,分析了各自技术的优缺点及部分研究成果,指出了电化学抛光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银电化学抛光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化学抛光方法对银进行了表面处理,考察了抛光液各组分以及主要工艺参数对抛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本工艺抛光后的银表面光亮、清洁,达到镜面效果.抛光液组成简单,维护方便,操作安全,是一种理想的银电化学抛光工艺.  相似文献   

5.
电化学抛光对HR-1不锈钢表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硫酸-磷酸混合液为电解液,考察了电化学抛光技术对HR-1不锈钢表面的影响。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并利用电子天平测量样品的质量变化。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80A/dm2,温度为90℃,抛光时间为60s时,样品表面的平整度最高,机械加工痕迹基本消失,无明显的尖峰与坑点,粗糙度小于0.18μm。为保证样品的尺寸精度,需要控制抛光时间。  相似文献   

6.
为确认电解质等离子抛光的加工时间、加工温度、加工电压、抛光液(2.25%NH4Cl+2%NH4F)质量分数等因素对TC4钛合金抛光效果的影响,对TC4钛合金抛光前后表面粗糙度、微观形貌、表层元素含量、显微硬度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加工时间和加工温度对TC4钛合金抛光效果的影响最大。抛光工艺参数的正交试验优化结果为:加工时间400 s,温度90℃,电压300 V,抛光液质量分数2.04%。抛光后TC4钛合金的表面粗糙度可低至0.024 4μm。  相似文献   

7.
马氏体不锈钢电化学抛光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电化学抛光液各组分及工艺参数对马氏体不锈钢抛光质量的影响,确定了以磷酸、硫酸和添加剂为主要成分的适用于马氏体不锈钢的电化学抛光液。结果表明,由抛光液抛光后的马氏体不锈钢可以达到5级的光亮效果。  相似文献   

8.
不锈钢电化学抛光技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研究了不锈钢电化学抛光液中各成分的作用及操作条件对抛光质量的影响。本工艺在中温、小电流密度下能很快获得光亮、平整的抛光面。  相似文献   

9.
采用脉冲电源对TC4钛合金进行电化学抛光,研究了电压、脉冲频率和占空比对抛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C4钛合金的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率随着脉冲频率增大而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随着电压或占空比增大,TC4钛合金的表面粗糙度先减小后增大,材料去除率增大。在温度20℃、极间距4 cm、电压25 V、脉冲频率1 000 Hz及占空比40%的条件下电化学抛光6 min后,TC4钛合金的材料去除率为23.85μm/min,表面粗糙度(Ra)从初始的6.21μm降到0.84μm,表面平整均匀。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一种钨材料螺旋线的电解抛光溶液配方及工艺参数,其溶液组成为磷酸三钠-氢氧化钠-丙三醇的电解溶液,采用粗糙度测试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电解抛光后钨螺旋线的粗糙度、表面形貌等性能.结果表明,钨螺旋线经电解抛光后,粗糙度可达0.1μm,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表面平整,无划痕、毛刺等缺陷.  相似文献   

11.
为了获得厚度适中、耐蚀性能好的热浸镀锌层,在锌浴中添加微量的Ti和Ce,分别在Zn-0.04%Ti、Zn-0.02%Ce和Zn-0.04%Ti-0.02%Ce镀浴中制得热浸锌合金镀层.采用金相显微分析以及电化学阻抗谱、电化学极化测试、中性盐雾试验,研究了Ti和Ce对镀层组织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锌浴中添加0.0...  相似文献   

12.
电解抛光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电解抛光技术的研究现状﹑特点及抛光原理,分析了工件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指出了电解抛光技术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无铬达克罗涂料工艺及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俊  梁英  汤尚文  甘舟  樊庆春 《应用化工》2011,40(4):612-613,617
以稀土铈盐为添加剂,用磷酸钝化膜替代铬酐进行无铬达克罗涂料的工艺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锌铝(质量比为4∶1)290~320 g/L、磷酸80~90 g/L,铈盐1.5~2.0 g/L的配方涂料,在80℃下预烘15 min,然后280℃固化30 min后,可得到优良耐蚀性能的无铬达克罗涂层;电化学法研究显示,铈盐的添加有效降低了涂层的腐蚀电流。  相似文献   

14.
龙荣 《氯碱工业》2001,(6):42-44
简述了钛的耐蚀性能,讨论了影响产生缝隙腐蚀的几种因素,着重介绍了密封面材质的选用,管与管板连接设计等多种消除缝隙腐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微米/纳米二氧化钛(TiO2)为复合填料制备了聚氨酯防腐涂层,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评估含不同用量纳米TiO2涂层在0.5mol/L氯化钠溶液中的耐腐蚀性,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钛能有效提高涂层的抗腐蚀能力,其适宜用量为1.0%~1.5%。热分析(包括DSC和TG)结果表明,在有大尺度填料存在的条件下,添加纳米二氧化钛对涂层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在3 g/LNaOH溶液中加入NaF添加剂作为电解液,研究了电压和添加剂浓度对钛合金板表面氧化膜的颜色、硬度和耐腐蚀性的影响,分析了氧化膜的扫描电镜图和X射线衍射图.结果表明:电压是影响阳极氧化膜性能的主要参数,电压和NaF浓度的变化都能引起氧化膜颜色、硬度、耐腐蚀性以及表面形貌等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以氧化铝溶胶为前驱体,采用电泳沉积和低温煅烧法在低碳钢基体上制备了氧化铝陶瓷涂层,并对其成分、表面形貌及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将低碳钢片置于以乙醇作为分散介质的0.45mol/L氧化铝溶胶中,在60V恒电位下沉积180s后,再于马弗炉中700°C下煅烧5min,所制得的氧化铝陶瓷涂层在2mol/L盐酸溶液中具有良好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8.
徐利华  王体壮  徐斌  刘明  夏雯  曹勇  倪华 《耐火材料》2004,38(4):242-244
对经钢渣和钢液侵蚀后的铝炭质滑板分别进行了SEM、EDAX和XRD分析。结果表明 :钢渣侵蚀后滑板的渣层、反应层和过渡层的厚度均为 2 0 0 μm左右 ,彼此之间存在明显的边界 ,能有效阻隔S、Mg、Ca向毗邻内层的扩散渗透 ,提高了滑板的抗渣性。对于钢液侵蚀后滑板 ,各层之间的边界较模糊 ,杂质及微量元素富集于亚表层 ,且亚表层在冷却时脱碳形成疏松多孔结构 ;由于反应层较厚 (~ 6 0 0 μm) ,对免遭钢水杂质的深度侵蚀起到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用金相显微观察、能谱分析(EDS).中性盐雾试验(NSS)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热浸Zn-0.05Al-0.2Sb合金镀层表面的3种锌花:亮锌花,羽毛状锌花和暗锌花.结果表明,3种锌花表面都存在明显的Sb、Al偏析,按照亮锌花、羽毛状锌花和暗锌花的顺序,锌花的表面粗糙程度和表面Sb、Al偏析都依次增大,而耐盐雾腐蚀性能和EIS的低频阻抗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钛制换热器的特点,介绍其流程的选取、管板及折流板的设计,并提出了管板与换热板连接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