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考察水库水中藻类生长与理化因子的相关性,用微宇宙环境模拟藻类生长过程并监测理化因子变化,建立相关回归统计方程.以微宇宙环境中鱼腥藻、微囊藻和中度营养状态水体中藻类的生长为研究对象,考察藻类生长过程中理化因子的变化,建立藻生长与环境因子的线性相关矩阵,并建立相关预测方程.实验结果表明:总磷和水温是影响藻类生长显著因子;通过总磷和水温建立起的相关预测方程,能够预测水体内藻细胞浓度变化.微宇宙环境下基于理化因子所建立起的藻类生长预测方程有助于水厂准确预测藻类浓度,及时调整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
在外源污染得到控制后,最能影响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生长的是内源性营养盐。研究不同富营养化湖泊中内源性营养盐的不同比例对藻类生长机制的影响,能为解决湖泊内源性污染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室内模拟的方法,根据藻类的经验分子式,确定以磷为限制因子时的N∶P=7.2∶0.4和以氮为限制因子时的N∶P=4.6∶1来调控上覆水中的营养盐比例,进行试验。实验结果显示:温度对富营养化湖泊中藻类生长影响程度很大;内源性营养盐对富营养化湖泊的影响程度依次是:重度富营养化湖泊〉中度富营养化湖泊〉中营养化湖泊,磷作为限制因子比氮更能有效抑制湖泊藻类生长。  相似文献   

3.
局部水域绿藻硅藻综合因子生长速率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广东省大沙河水库原水进行一系列藻类培养试验,采用人工模拟微宇宙环境系统,控制培养的初始营养因素水平及培养过程中的光照、水深和pH值等生态条件,研究了藻类生长态势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的构建采用综合因子法,定量考察了藻生长速率与初始营养状态、光照和温度之间的回归关系,提出绿藻硅藻藻华在迟滞期和对数期的生长速率模型.该模型与藻生物量模型结合可以预测藻类高峰值爆发的时间,通过实验验证,在水温30℃时与实际符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4.
营养因子与藻生物量的回归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探讨了初始总氮、总磷、氮磷比等营养因子对"水华"生物量的影响.当初始总氮质量浓度小于2.0mg/L、初始总磷质量浓度小于0.1mg/L时,藻生长高峰值与总氮总磷质量浓度比之间具有良好的规律性.在不同的氮磷比值分布区间,尝试性地提出了对应的藻"水华"生物量回归模型.该模型可对藻类"水华"的生物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嘉陵江出口段藻类生长与氮磷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认识嘉陵江出口段藻类生长变化规律,运用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了藻类生长与氮磷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6~7月藻类处于快速增殖期;在相同气候条件、营养盐浓度差别不大的情况下,藻类细胞密度与水流速度反相关,缓流水域有利于藻类增殖;藻类细胞密度与氮磷浓度呈线性正相关,缓流水域中磷对藻类生长的影响权重大于氮的影响权重,表明磷为藻类生长限制因子,相对而言,缓流水域中磷对藻类的生长作用更强,藻类活动更活跃;流速大、泥量高、水温低等影响藻类与氮磷的相关性;涨水期藻类生长与氮磷相关性不明显.这为嘉陵江水质变化趋势研究及其富营养化发生条件、机理分析提供了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6.
针对有关学者研究氮磷比对浮游藻类生长及群落结构的影响所得出的不同结论,选取有代表性的氮磷比,探究氮磷比对藻类生长曲线的影响,为治理湖泊富营养化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富营养化水体的水华控制提供依据。通过室内控制试验,设置两组氮磷比40∶1和16∶1,研究两种不同氮磷比下的藻类生长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当环境中的磷充足时,藻类生长的最佳条件氮磷比40∶1要优于氮磷比16∶1;氮磷比在40∶1条件下,TP与Chla的关系曲线为:Y=5.6196 X~(-1.201)(R~2=0.871,P0.057);TN与Chl-a的关系曲线为:Y=173.87 e~(-0.16x)(R~2=0.9154,P0.05);TP与TN的关系曲线为:Y=15.18 X+8.1567(R~2=0.9297,P0.05)。氮磷比在16∶1条件下,TP与Chla的关系曲线为:Y=-37.365 X+31.501(R~2=0.799,P0.05)。  相似文献   

7.
磷(P)常被认为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之一,对藻类生长及光合作用有很大的影响.以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实验对象,测定低磷浓度下小球藻的生物量、营养盐的吸收利用和光合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试验氮磷浓度范围(NO_3-N:1~8 mg/L;PO_4~3-P:0.2~1.0 mg/L),小球藻生物量受初始磷浓度的影响较大,P=0.4 mg/L时小球藻生长最好.在实验磷浓度范围内,初始供磷水平影响小球藻对外源氮的吸收利用,氮(N)的吸收量会随着初始供磷水平的提高而增大.在固定磷浓度条件下,提高氮浓度,小球藻叶绿体中PSⅡ反应中心的最大光合作用效率(F_v/F_m)均值也会随之增加,发生磷胁迫的F_v/F_m阈值为0.18~0.24.F_v/F_m值可综合表征小球藻的生长指标、氮和磷的吸收利用率并且研究营养盐胁迫下藻类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酒糟废水-微藻培育耦合体系的最适氮营养条件,运用室内受控实验,调控酒糟废水总氮浓度,考察莱茵衣藻、二形栅藻分别在单一培养和共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特性,计算酒糟废水中营养盐的去除率.研究结果显示,较之二形栅藻,莱茵衣藻对氮的需求更为敏感.当初始氮磷质量比为2.45,且初始总氮(total nitrogen,TN)质量浓度为40.25 mg/L时,对莱茵衣藻,最终生物量为879.50 mg/L,藻蛋白质量浓度达69.00 mg/L,对总氮、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和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3.68%、90.81%和72.57%;对二形栅藻,最终生物量为775.00 mg/L,藻蛋白质量浓度为154.53 mg/L,对TN、TP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6.85%、70.80%和82.06%.共培养条件下,莱茵衣藻在生长和对氮磷等资源的利用方面受二形栅藻的抑制影响较明显,当初始氮磷质量比为2.45,初始TN质量浓度为40.25 mg/L时,莱茵衣藻对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97.37%%和74.74%;共培养条件下微藻对酒糟废水COD的去除结果与二形栅藻类似.研究发现,利用酒糟废水-微藻培育耦合体系、单一培养体系和共培养体系,酒糟废水水质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IV类水总氮(≤1.5 mg/L)和发酵酒精与白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控制沙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机理,探讨主要驱动因子及变化规律,根据沙湖2002—2004年的水质监测数据与空间数据,采用因子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将沙湖的水质参数概括为5个主成分,利用surfer软件和kriging空间内插法,研究了湖泊水质各个主成分的科学内涵、空间分布特征、意义及年季均值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藻类生长环境因子(F1)是沙湖富营养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建立了富营养化因子(F2)与F1的模拟方程,并在表征与预测湖泊富营养化方面作一些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0.
针对武器装备试验数据挖掘问题,在朴素贝叶斯预测的基础上,引入遗传算法修正影响因素水平的权重系数,构建一种基于改进朴素贝叶斯的武器装备性能预测模型.通过某地面突击装备火力打击毁伤概率预测案例,验证改进朴素贝叶斯预测模型与传统贝叶斯性能预测模型相比具备更高的预测准确性,可为装备试验数据挖掘提供更为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固定化藻类可以对人工配制的市政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其去除效率及影响因素有待深入探讨。实验研究了氮、磷含量和氮磷比例等因素对污水中NH4+ N和PO43- P的去除效率的影响以及处理过程中藻类的生长变化。结果表明,当氮磷比例为5∶1~10∶1(NH4+ N含量为15mg/L或PO43 P含量为1.5mg/L)时,藻细胞的增长量较大,最高达到96.0%。同样条件下对氮,磷的去除效率亦较高,对NH4+-N的最大去除量为9.263mg/L,最大去除率为92.3%;对PO43--P的最大去除量为2.32mg/L。  相似文献   

12.
曝气生物滤池去除污水处理厂尾水中磷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考察上向流BAF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时对磷的去除效果,分析了气水比、滤层高度对BAF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出水中溶解性磷的浓度总是高于进水中溶解性磷的浓度,并且气水比越小,这种现象越明显;在气水比2∶1时,总磷去除效果最佳,但平均去除率仅有38%;滤层高140 cm处取得水样中总磷的浓度最低,低于总出水中总磷的浓度;溶解性磷的浓度随着滤料层高度的增加逐渐增加;颗粒磷的去除主要集中在0~140 cm段。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流速对于水库水华优势藻生长的影响规律与作用机理,以铜绿微囊藻为例,通过室内试验开展了静水和0.05~0.3m/s流速下的藻类生长状况、水质状况及藻类脂质氧化及抗氧化体系响应的同步检测分析,发现不同流速水平下藻的生长存在显著差异,并呈现低促高抑现象,其中0.1m/s组藻密度比增长率最大、营养盐消耗率最大、长势最优,而0.3m/s组长势显著差于静水组;各组水体酸碱度均随时间趋弱碱性,溶解氧缓升,浊度则与藻密度水平保持高相关性;0.3m/s组的藻体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结果表明,在一定流速范围内,动水环境更利于藻类改善其漂浮聚集状态、促进光能吸收、加强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降低氧化损伤。试验周期内确定了铜绿微囊藻在动水环境下的生长预测经验公式以及优势流速0.15m/s,为水库富营养化趋势预测以及铜绿微囊藻水华防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温度对悬浮水藻去除水体中氮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悬浮水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营养性污染物氮和磷的吸收去除效果,分析了氨氮和总磷浓度的变化情况和水藻生长情况的相关性.实验结果显示:本实验温度范围内悬浮藻类对水体中氮磷营养元素有较好的吸收去除效果.此外,悬浮水藻对氨氮的去除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本实验温度范围内温度对悬浮水藻吸收去除氨氮的影响基本符合阿伦尼乌斯规律,实验中期总磷的去除过程符合零级反应.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的不断扩大,其恶果也越来越显严重了,为了更好的保护宁波"母亲河",需要针对宁波姚江的水质建立模型。因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唯一办法是维持水体氮、磷等主要营养元素收支平衡,所以治理富营养化的根本办法是从水体中移走过量的氮、磷等主要营养元素。建立了一个可以较准确的模型解释姚江藻类生长规律,但很多因素不同,导致刘载文等的模型缺乏针对性,无法很好解决姚江水体问题。因此针对姚江作了一些纠正和修改,提取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氮磷与"藻华"生物量预测的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在广东大沙河水库的绿藻、硅藻水华现象中初始总氮和总磷、Nt/Pt与“藻华”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通过一系列试验考察了不同初始营养条件下藻类的生长规律.从定性方面,随着Nt、Pt的增加,藻生物量也增加.从定量方面,根据Nt/Pt的不同,藻类生长的限制条件不同,生物量的增长模型也不一样.提出Nt/Pt以10、40为临界值界定的3个区间,对应有不同的藻生物量模型.模型可对绿藻或硅藻“水华”的生物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7.
以纯水和管网水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了氯氨比、氯胺质量浓度、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浓度、NO2--N质量浓度、温度θ和pH等水质参数对氯胺衰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氯胺在纯水中存在自衰减现象,氯氨比和初始氯胺质量浓度对其自衰减都有一定影响.管网水中氯胺的衰减速率则明显大于同条件下纯水中氯胺的衰减速率,w(Cl)∶w(N)=4∶1的氯氨比w(Cl)∶w(N)=3∶1的氯胺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氯胺初始质量浓度是氯胺衰减的重要因素,初始质量浓度越大,氯胺衰减的速率越快;水中有机物和NO2--N质量浓度的增加会提高氯胺衰减速率;温度对氯胺的衰减有明显影响,随温度升高,氯胺在水相中消耗变快;氯胺的衰减属于酸催化反应,pH的降低会增加氯胺的衰减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