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鞭炮,作为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传统习俗,在迈向现代化的征途中,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围堵截、口诛笔伐。为何?原因很简单:其一,鞭炮是易燃易爆危险品。在喜庆的大节日里,燃放烟花爆竹极易乐极生悲,是导致火灾的大隐患。其二:,放鞭炮本身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制造鞭炮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又不能创造国民财富,除广噼里啪啦的一阵响之外,什么也没得到。从某种意义上说,老百姓是在将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人民币扔到火里烧了,真是何苦来哉!其三,鞭炮会引起环境污染,特别是噪音污染。在堂堂的礼仪之邦,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相似文献   

2.
上海等大城市禁放鞭炮(当然也有许多已走了回头路),耳闻已有十余年了。1993年冬我从部队回家探亲时,一到青岛火车站,大横幅上的“禁放鞭炮,过个文明祥和的春节”告诉我,老家也在向鞭炮开刀了。燃放鞭炮,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习惯。从我记事时起,就觉得每有重大节比特别是过年,必须燃放鞭炮以示庆贺,甚至把其当成祥和生命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在老百姓眼里,过年放鞭是一条定理、一个法则。这已不是难理解的事了,辛辛苦苦劳作一年,不管年成好坏、收获多少,甜酸苦辣、恩恩怨怨都在这声声爆竹中辞别旧岁;要表达寄托的…  相似文献   

3.
10月23日下午15时左右,在苍山县兴明乡王皇路村西的大路上,一辆送新娘的汽车在行驶时,突然,车厢内冒出一个大火球,随即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当场造成1人轻伤、3人重伤和2人致残的悲剧。是日,该乡新庄村农民马某的女儿出嫁。马某为女儿完婚,请了一帮抬嫁妆、吹喇叭、放鞭炮的人,将新娘一直送到新郎家。新娘一进门,这些送亲的队伍便被用好烟好酒款待了一顿。走时,新郎家仍用两辆汽车相送。车上还带着新郎家回敬的2公斤多火药和1公斤备用鞭炮。为了安全,鞭炮手把盛火药和鞭炮的提包夹在自己的腿裆下。就这样,这帮人在车厢内站站蹲…  相似文献   

4.
《安徽消防》1999,(8):22-22
1995年2月,我弟弟路经一个商店有奖销售现场时,商店正在为一个中奖的人放鞭炮庆祝。不料几枚大鞭炮飞到他耳边爆炸了,当场就导致左耳膜震裂出血。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1)
<正>今天天色刚暗下来,家家户户都放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还飘出阵阵饺子的香味。奶奶大声地说:"放鞭炮,吃饺子喽!"我马上拿出鞭炮,三下五除二地撕开了包装纸。爸爸拿来一根竹竿,然后把鞭炮挂在竹竿上,最后点燃了鞭炮的导火线。"噼里啪啦",红色的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一些大中城市已禁止燃放鞭炮,似乎可以说,这是中华民族健步走向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鞭炮,历来被看成是喜庆的象征,过年过节放鞭炮更是近乎狂热,除夕之夜鞭炮声震耳欲聋,通宵达旦不息。然而,鞭炮带给人们的绝非都是吉祥和愉悦,它所造成的污染会贻害健康,那无情的引信还常使灾祸突然降临,酿成一幕幕人间惨剧…作为中华民族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已载入青史,然而发明者在研制这一人间“尤物”之时,绝未想到此伟大发明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会被后人做成鞭炮引来灾难,——鞭炮在扮演着“天使”和“吉祥”的角色后面,充当了无…  相似文献   

7.
自从火药作为我国的四大发明问世以来,燃放烟花鞭炮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一大文化特色,数千年来,上至皇家盛事、国家重要节日,下至平民百姓的婚丧嫁娶、开业庆典,都要燃放烟花鞭炮,增添气氛。无疑,鞭炮已成了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近几年来,我国部分大中城市出台了禁放鞭炮的规定,我认为绝对禁放的作法不可取,理由有以下几点:一、燃放烟花鞭炮是广大儿童最喜爱的一种娱乐方式。过去孩子们盼过年,一是过年有好东西吃,二是过年有鞭炮放。现在人民吃得好了,吃,不再成为盼年的缘由。如果搞一个社会调查,询问一下我国的…  相似文献   

8.
暗藏危机     
《Planning》2016,(6)
<正>春节到了,阖家喜气洋洋。这个节日有许多传统习俗:贴春联、剪窗花、放鞭炮等,我猜同学们肯定最喜欢放鞭炮了。"爆竹声声一岁除",鞭炮声一响,象征着新的一年开始了,但放鞭炮也有许多学问哦!时间:2月7日地点:我们家楼下吃过年夜饭,我和妈妈在楼下悠闲地散步。我刚要迈步,突然"啪"一声响,紧接着,又有几个小鞭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炸开,像一阵机枪的横扫声。原来,鞭炮炸开后,有许多细碎的炮纸四散开来,有些小鞭炮就像小精灵,隐藏在炮纸下,静候时机,等到有火星来了,就恶作剧般突然爆  相似文献   

9.
放鞭炮,历来被看成是喜庆的象征。过年过节放鞭炮,更是近乎狂热,除夕之夜鞭炮声震耳欲聋,通宵达旦不息。然而,鞭炮带给人们的绝非都是吉祥和愉悦,它所造成的污染会贻害健康,它那无情的火星还常使灾祸突然降临,酿成一幕幕人间惨剧…… 实例之一:鸡年腊月底,苏北盐城市在外地打工的周某回家过春节,特意给5岁的独生儿子买回200多元的各式烟花爆竹。除夕之夜,父子俩在院子里没完没了地放鞭炮。最后,当父亲点燃儿子手里的一枚“闪光雷”,随着一声轰鸣,儿子右手掌、腕骨粉碎性骨折,被迫截肢。70高龄的祖父闻说便一头倒地,…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很多大中城市已禁止燃放鞭炮,这一举措在华夏大地上亦将逐步推展开来。可以说,这也是中华民族健步走向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 鞭炮,历来被看成是喜庆的象征,过年过节放鞭炮更是近乎狂热,除夕之夜鞭炮声震耳欲聋,通宵达旦不息。然而,鞭炮带给人们的绝非都是吉祥和愉悦,它所造成的污染会贻害健康,那无情的引信还常使灾祸突然降临,酿成一幕幕人间惨剧……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7)
<正>今天是元宵节,亲戚们都来爷爷家吃饭。爷爷一声令下:"放鞭炮!"大伯便点燃了鞭炮,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元宵节热闹的气氛随着鞭炮声蔓延开来。放完鞭炮,我们就围坐到了大圆桌旁。爷爷奶奶招呼大家说:"咱们吃饭吧!"这时,我发现桌子上多了一副碗筷,便嚷嚷道:"爷爷,您多拿了一副碗筷!"爷爷笑着:"小傻瓜,那是给你爸爸准备的。虽然他没有和我们一起过元宵节,但是我给他准备了一副碗筷,这样我们一家人就算是团圆了。"  相似文献   

12.
疯狂的鞭炮     
《Planning》2015,(2)
<正>只听杨千寻欣喜若狂地吹道:过年啦,家家户户都在放鞭炮,我家也不例外。这不,我和哥哥正准备放一屋子的鞭炮呢。我们每人放了一个大红炮,结果把房子炸成了废墟!这下可怎么办哪?我吃在哪儿,住在哪儿,睡在哪儿呀?不管这么多了,这一回我一定要过一把放鞭炮的瘾!  相似文献   

13.
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人对春节同样非常重视,而日本的华人每逢春节更要好好地庆祝一番。日本人非常重视孝道,祭祖即为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大年初、开春的时刻一到,便需鸣放爆竹,在神佛及祖先牌位前供上红枣、花生糖等糖果,然后全家一起烧金纸祭拜。大阪是华人在日本的主要聚集地之一,春节的气氛尤其热烈。日本人也有放鞭炮的传统,虽然过去曾经多次讨论过是否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问题,但至今也没有形成法律,大皈华人仍可以在春节大胆地放鞭炮。在中国古代,是将竹子丢入火中,以其发出的劈啪响声来驱逐邪魔鬼怪,称之为…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5)
<正>还记得鞭炮的另一个名字吗?没错,就叫"爆竹"。其实呀,南宋之前的爆竹是名副其实的——把真正的竹筒扔进火里,竹筒越粗、越干燥,噼里啪啦的声音越大,跟火药一点关系都没有!直到北宋末年,人们才开始将火药塞进竹筒里,做成最原始的鞭炮。所以,以后看到有关唐朝、汉朝的电视剧中有放鞭炮的情节,你就可以笑话导演、编剧的无知啦!  相似文献   

15.
赞同放鞭炮的,大致持三个理由。传统是一个理由。“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鞭炮始于唐、盛于宋,是有历史的,也是有传统的。而传统的东西总有点祖制如此、历来如此、习惯如此的味道,不可以随便更改。但话说回来,传统这东西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几百年前,女人一律小脚,男人一律辫子,到后来,放的放了,剪的剪了,虽然在当时,都以丢了传统而难过,放的人痛苦,剪的人骂娘,但时过境迂,大家未必觉得改了这传统有什么不妥。感情也是一个理由。虽然每年都有鞭炮GI起火灾、爆炸、环境污染(噪声),甚至死伤若…  相似文献   

16.
据史载,明朝皇宫多火灾,特别是因放鞭炮引起的火灾更是不在少数。有名的紫禁城午门、金銮殿、乾清宫、坤宁宫、万寿宫等都曾遭受鞭炮引起火灾的袭劫。在《万历野获编低二十九中,就有嘉靖帝于嘉靖四十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因玩火燃放鞭炮引起火灾的记录:“夜火大作,凡乘与一切服饰及先朝异宝尽付一炬。”一次次的大小火灾,不仅使富丽堂皇的建筑、价值连城的珍宝遭到严重破坏,也曾令官中达官贵人们为之惊惶失措。面对凶残的火魔,不少辅佐大臣们都把火灾说成是天意,是触怒了祖宗所致。但当时作为嘉靖进士、国家辅臣的江陵人张居正,却把火…  相似文献   

17.
<正>圣诞、元旦刚过,春节、元宵节将至,又届喜庆欢乐季。年味渐浓,不禁想起儿时背诵的王安石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大人们备年货、挂灯笼、贴春联,孩子们穿新衣、放鞭炮、收压岁钱,好一派欢乐祥和的过年景象。尤其是放鞭炮,作为传统年俗,深受人们喜爱。鞭炮亦称"爆仗""炮仗",最早称为"爆竹",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叫"年"  相似文献   

18.
鞭炮,这个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东西,在中华大地上生存到现在,终于到了该灭绝的时候了。“火药”的发明应该给人类带来文明,带来进步,它的确起到了这些作用而且继续在起作用,可鞭炮这一衍生物除了可博得一些人瞬间毫无用处的一笑外,再无任何用处。放了几千年的鞭炮一旦禁放,一些人反对也是必然的。历史上任何一次改革,总有人反对的,从引入胡服骑射到改掉长袍马褂不都有人反对吗?为什么后来都推行开了呢?因为顺应了历史的发展。如果任何改革都因一部分人反对而终止,那现在人类还不都生活在茹毛饮血的年代吗?再说,反对者必然只是一…  相似文献   

19.
《大众日报》消息:山东沂源北张良村,有几百年生产鞭炮的历史,是远近闻名的鞭炮村。全村500户人家,家家户户做鞭炮。由于传统手工生产,这些年光炸死的就有十多人。为取缔鞭炮生产,执法人员逐户宣传、罚款、拘留……,但收效甚微。村民有句顺口溜:吃饭靠种粮,花钱靠炮仗。种粮一年收入才二三百元,不让做鞭炮,俺昨生活?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村民们不顾严管,打起了“地道战、游击战”;不顾死伤,“擦干眼泪再上战场”。1996年起,该村引进了种植葡萄、大棚菜项目,由于效益好,村民们纷纷仿效。当村里再次取缔鞭炮生产时,村民们…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Z1)
<正>"新年到,放鞭(biān)炮。"瞧,嘟噜猪正唱着歌儿找小伙伴们放鞭炮呢!嘟噜猪来到绿乌龟家的院子里,看见绿乌龟正在打扫卫生,嘟噜猪便点燃(rán)了一只鞭炮,往绿乌龟腿下一扔,"砰"的一声,绿乌龟吓了一跳。"要是你把我的腿炸伤了,怎么办?"绿乌龟一脸不悦地说。"对不起,对不起!"嘟噜猪说完,拉着绿乌龟去找小猴子一起放鞭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