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西北农村住宅为研究背景,以甘肃某村庄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了解村民的居住现状。根据调研,农村住宅现以砖混结构为主,主要建造方式为个人自建,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较大。鉴于此,应用装配式建筑于农村住宅至关重要。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在农村住宅中应用的优劣,并对推广装配式建筑在农村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某村庄整治规划为例,阐述了其规划背景和现状及规划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规划策略和指导思想,从用地布局、村民住宅、公共服务设施及道路交通等方面探讨了规划的主要内容,总结了规划后的基本效果及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河南省平顶山市尧山镇下河村旅游接待型新农村住宅设计为例.探讨如何在设计实践中因地制宜地结合村民实际情况及游客的真实需求.为村民设计经济合理适用的旅游服务型新村住宅:同时结合该项目.探索实际建设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设计思维的转变、建筑形式创新。为当下大量旅游服务型新村住宅设计提供实际案例的支撑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沈邵军 《上海住宅》2005,(12):18-19
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营造郊区特色风貌,切实提高村民住宅设计水平的指示精神,2004年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建委)同市农委、市规划局、市房地资源管理局组织开展了上海市郊区村民住宅设计方案竞赛,评选出优秀的村民住宅设计方案26个。2005年市建委城市管理处结合郊区村民集中建房项目,选择了10个地块开展落地试点工作。目前7个试点已启动建设,总体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5.
通过完善政策引导、推广应用节能材料和技术、强化节能监管等措施,推动我区农村建筑保温化改造,切实加强农村村民住宅建筑节能工作,提高住宅质量,完善居住功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努力实现我区农村村民住宅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张家港市凤凰镇程墩村的住宅需求调查为基础,阐述新时期农村居民在住宅需求上的变化。旨在提倡规划设计过程中增强村民的参与,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飞速发展,我国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对农村的住宅上的建设越来越重视,本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分析我国农村的住宅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住宅建设及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肖彦  李知非  叶彤  李初航 《华中建筑》2022,(11):144-148
在乡村旅游开发背景下,游客与村民在乡村公共空间使用上存在利益冲突与需求差异。以辽宁省凌海市牤牛屯村为例,运用环境行为学理论,探究不同利益主体与行为主体的公共空间行为冲突。不同人群的行为特征与空间需求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广场、村民住宅、农田等空间交界处是不同人群空间行为冲突的主要发生区域,需针对不同空间活动类型进行空间分隔与边界围合,合理引导游客与村民空间行为,实现乡村空间主体的多元平衡。针对不同人群的空间行为特征与诉求,从观光展示、建设方式、空间营造、文化塑造等层面提出乡村公共空间的活力重构策略。  相似文献   

9.
余琪 《建筑学报》2004,(10):29-31
城市化进程中的郊区村民住宅设计应当能够承转接合传统生活模式与现代生活方式.文章分绍的三个住宅设计方案以多样化的庭院为载体,承载农民在逐渐远离土地的过程中对土地的依恋之情,同时对住宅的生态设计、节能设计提出可行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以1978年改革开放至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时间跨度,归纳了该时期乡村住宅的营建特征。再以设计竞赛图集为研究样本,从功能、形态、地域性及建造技术四方面概括了这一时期乡村住宅设计的共同特点,发现这一时期的乡村住宅设计不同于集体化时期的"运动式下乡",而是探索了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居住功能模式,并达到一定的专业深度,但"竞赛下乡"却未能实现其指导乡村住宅实践的目标。设计介入失效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扶助式的工作方法与乡村住宅实际需求之间存在错位,以及设计主体对改革开放初期村民个体作为住宅营建主体的"自我性"认知不足。设计介入失效也导致政府错失了引导村民有序营建的最佳时机,自此引发的当代乡村营建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