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铜在甲胺-铁氰化钾化学机械抛光液中的腐蚀与钝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腐蚀介质和成膜剂浓度对铜表面的腐蚀与钝化成膜的影响,分析了钝化膜的成分,探讨了钝化膜在抛光压力和转速作用下的磨损与表面再钝化的行为,测量了铜在化学机械抛光过程中的极化曲线。结果表明铜在甲胺溶液介质铁氰化钾抛光液中易钝化,钝化膜的主要成分为Cu4[Fe(CN)6],有少量Cu20存在。钝化膜的磨损特性随成分浓度不同而不同。钝化膜的磨损难易程度与钝化膜的本身特性、抛光压力及转速有关。抛光过程中因钝化膜被磨损,腐蚀加快,腐蚀电流密度大幅增加。配方0.1%甲胺溶液 0.5%K3Fe(CN)6 5%Al2O3可行。 相似文献
4.
镍铝复合丝和镍铝合金丝及其涂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镍铝复合丝和镍铝合金丝及其涂层的成分、相结构 ,比较分析了涂层的结合强度 ,分析了涂层自结合作用机理 ,估算了喷涂一平方米面积所消耗的丝材及相应用丝材成本 ,介绍了两种材料适用的对象及设备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提高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利用两步法在6063铝合金表面制备Ce-Mn/Mo复合化学转化膜。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电化学测试对转化膜的组织结构和耐蚀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e-Mn/Mo复合膜主要由Al,Mo,Ce,Mn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组成,主要成膜元素Mo,Ce和Mn在膜层中分布规律基本一致;膜层组织致密且较厚,与基体间结合良好;Ce-Mn/Mo复合转化膜具有优异的电化学腐蚀性能,可显著降低6063铝合金的自腐蚀电流密度,使钝化区间变宽。 相似文献
7.
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设备,测量并观察了2024-T3铝合金在不同Cl~-和H~+ 浓度水溶液中的极化曲线、开路电位及微观腐蚀形貌;建立了用于双因素协同效应分析的数学模型,量化了Cl~-浓度和H~+ 浓度对铝合金初期腐蚀速率的主效应、协同效应以及简单效应,探讨了二者的协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Cl~-和H~+ 浓度增加,铝合金腐蚀加剧,但表观腐蚀形貌未改变;置信度为0.005时,Cl~-和H~+ 浓度对腐蚀速率的主效应及协同效应显著,由主到次可排序为H~+ 、Cl~-、H~+ ×Cl~-(协同效应),二者的简单效应亦有显著性差异;二者通过改变钝化膜性质来影响铝合金初期的腐蚀行为,在不同浓度水平下,主导钝化膜破坏的反应有所不同,当H~+ 浓度较高时,钝化膜的溶解破坏占据主导地位,当H~+ 浓度较低时,Cl~-和H~+ 对钝化膜的协同破坏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以K2ZrF6为主要成膜原料,Ni2SO4·6H2O为着色剂,实现在常温下对6063铝合金的无铬化学转化处理,处理液无需另外添加氧化剂而性能稳定,数分钟内快速成膜。通过添加Ni元素使转化膜由灰色变为黑色,解决了锆转化膜的着色问题。通过SEM观测、XRD分析及电化学测试,发现Zr-Ni转化膜宏观上均匀,表面微观形貌呈短屑状结构;转化膜由ZrO0.44F3.12、AlNi、Zr(F,O)3.6、NiZrF6、KAlF4、Al及AlF3组成;该转化膜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膜层结构电路为C1/R1/(L2+R2)/(L3+R3)。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电子探针在6063铝合金均匀化处理中的应用,6063铝合金试样经过不同的均匀化处理工艺后,通过电子探针对其第二相形态、数量以及分布状态进行观察,得到对应的二次电子图像(SEI)以及铁、硅、镁元素的面扫描照片,由于铁、硅的扩散程度较低,故主要通过观察均匀化处理前后镁元素的分布图和SEI形貌图,同时结合能谱仪(EDS)分析合金的微区化学成分及第二相粒子的化学成分,来判断其均匀化处理工艺的优劣。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吸附剂对特定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采用离子印迹技术合成了一种具有磁性的铜离子印迹复合吸附剂(Cu(Ⅱ)-IMB).通过SEM、能谱、XRD、FT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表征方法对Cu(Ⅱ)-IMB及其合成原料进行表征,对Cu(Ⅱ)-IMB吸附选择性和其他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u(Ⅱ)-IMB对印迹的Cu(Ⅱ)具有高的选择吸附性能,与非印迹磁性复合吸附剂(NIMB)、壳聚糖交联菌丝体吸附剂(CMB)和菌丝体吸附剂(MB)相比吸附容量可分别提高24%,33%和54%.Cu(Ⅱ)-IMB重复使用5次后,吸附容量比原来降低14%.该新型吸附剂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重复使用性,具有磁性能够迅速从吸附后的溶液中分离出来,成本低廉能够大量生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Al-Zn-Mg-Cu系合金中不同铜含量对力学性能、抗蚀性能和组织结构的影响。重点研究了对抗蚀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将一定量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与氧化石墨烯(GO)水溶液混合,以硫氢化钠(NaSH)为改性剂,三聚氰胺泡沫(MF)为复合材料的骨架,制备出带有巯基(-SH)的TrGO/MWCNT/MF复合电极。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循环伏安法(CV)分别研究了复合电极的形貌特征、化学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在静电场的作用下,用TrGO/MWCNT/MF电极吸附水中的铜离子,结果表明,在铜离子溶液浓度为250 mg/L、pH为5.5和电压为0.8 V时,吸附平衡容量能达到227.06 mg/g。此外,还考察了TrGO/MWCNT/MF电极吸附铜离子的机理,发现该电极吸附过程符合Pseudo-second-order动力学模型与Freundlich等温模型。重要的是,该复合电极在6次电吸-脱附后表现出较好的循环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化学转化处理法在6063铝合金表面制备获得淡黄色的钛/锆/钼转化膜,通过浸泡法并借助电化学工作站考察了钛/锆/钼转化膜的耐蚀性,采用划痕法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钛/锆/钼转化膜的自愈性。转化液的组成为:2 g/L H_2TiF_6,2 g/L H_2ZrF_6,2 g/L有机酸着色剂,3 g/L Na_2MoO_4。结果表明,在pH=3.0、温度为35℃、时间为5 min的工艺条件下能够在6063铝合金表面获得淡黄色、致密且耐蚀性良好的膜层,膜层微观表面均匀分布着白色颗粒和裂纹。人工划痕的钛/锆/钼转化膜在3.5%NaCl盐雾氛围中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划痕逐渐愈合,形成新的膜层,这表明制得的膜层具有自愈性。当在中性盐雾中的腐蚀时间超过5 d后,划痕处附近膜层中的氧化剂不断被消耗,迁移至划痕处发生络合的物质逐渐减少,膜层自愈性能退化,膜层被腐蚀。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地提高废水中吸附剂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降低重金属离子对水体的污染,以Cu(Ⅱ)为印迹离子,壳聚糖为印迹母体材料,青霉属菌丝体为核心,纳米Fe3O4为磁组分,制备了铜离子印迹磁性复合吸附剂(Cu(Ⅱ)-IMB).研究了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制备条件与Cu(Ⅱ)吸附性能的关系,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优化确定了复合吸附剂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表明,以硫酸铜中Cu(Ⅱ)为印迹模板,2g菌丝体/0.2gCS,交联剂环氧氯丙烷加入2.99g,Fe3O4加入0.505g,印迹铜离子质量为25.245mg时,所制备Cu(Ⅱ)-IMB对铜离子去除率达82.85%(质量分数),吸附容量33.8mg/g,可重复使用5次以上.用铜离子印迹磁性复合吸附剂物理吸附方法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离子成本低廉,磁性回收方便,选择吸附性能好、无污染,在废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16.
对6063铝合金的电解抛光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电解抛光的一般原理通过试验选定了电解抛光的温度、时间、电流和电压等参数,制备出了晶界清晰、抛光面无划痕、符合显微组织观察和分析要求的金相试样,获得了比机械抛光效果更好的6063铝合金金相制样方法。 相似文献
17.
Cl-和H+对2024-T3铝合金初期腐蚀的协同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设备,测量并观察了2024-T3铝合金在不同 Cl-和 H+浓度水溶液中的极化曲线、开路电位及微观腐蚀形貌;建立了用于双因素协同效应分析的数学模型,量化了 Cl-浓度和 H+浓度对铝合金初期腐蚀速率的主效应、协同效应以及简单效应,探讨了二者的协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Cl-和 H+浓度增加,铝合金腐蚀加剧,但表观腐蚀形貌未改变;置信度为0.005时,Cl-和 H+浓度对腐蚀速率的主效应及协同效应显著,由主到次可排序为 H+、Cl-、H+×Cl-(协同效应),二者的简单效应亦有显著性差异;二者通过改变钝化膜性质来影响铝合金初期的腐蚀行为,在不同浓度水平下,主导钝化膜破坏的反应有所不同,当H+浓度较高时,钝化膜的溶解破坏占据主导地位,当H+浓度较低时,Cl-和H+对钝化膜的协同破坏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19.
铜镍合金在NaCl溶液中点蚀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铜镍合金BFe30-1-1在NaCl溶液中出现的点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首先测试其在不同pH值的0.5 mol/L Nacl溶液中的阳极极化曲线以确定点蚀电位,并在点蚀电位之上进行恒电位腐蚀.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测定腐蚀后溶液中的Cu2 和Ni2 含量,采用扫描电镜进行形貌观察以及分析试样断面的微区成分,并对点蚀坑内的腐蚀产物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以了解不同条件下铜镍合金的点腐蚀行为.结果表明,BFe30-1-1合金在酸性和弱碱性的0.5 mol/L NaCl溶液中的腐蚀规律基本相似;在强碱性溶液中的低电位下,合金表面可以形成较稳定的钝化膜,因而耐腐蚀性能较好;铜镍合金BFe30-1-1的点蚀坑内发生了脱镍腐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