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前处理及添加剂对不锈钢化学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扣山  邵红红  纪嘉明 《腐蚀与防护》2004,25(11):494-496,493
在H2SO4-CrO3化学着色法基础上,探讨了前处理工艺对着色过程的影响,探讨了不同前处理对着色膜的形态、微观组织、均匀性、光亮度和重现性等的影响,研究了在化学着色液中加入添加剂对着色过程和色膜的影响。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最为可行的着色工艺。还对色膜的耐蚀性及耐磨性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2.
前处理方法及添加剂对不锈钢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萍  上官水恒 《腐蚀与防护》1995,16(2):69-71,93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建筑、家电、汽车和装潢等行业的迅速发展,不锈钢着彩色越来越受到重视。经过化学氧化着色的不锈钢不仅在耐蚀性和耐磨性方面有所提高,而且颜色艳丽多彩,给人一种富丽堂皇之感,是一种实用的高档装饰品。目前,国外对不锈钢着色的研究日新月异,国内尚处于开拓阶段。本实验采用“因科法”(INCO)进行着色,着重探讨前处理和添加剂含量对着色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运用激光熔覆方法在球墨铸铁基体上熔覆铜合金涂层,试验分析了激光工艺参数(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对熔覆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从而得到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4.
杨贵荣  马颖  宋文明  郝远 《铸造》2004,53(4):284-287
利用铸渗法对铜合金表面进行改性,用Ni-Cr合金粉末作为渗剂在负压条件下进行浇注,在铜合金铸件的特定表面得到组织结构不同于基体的渗层.经SEM观察,发现渗层与基体呈冶金熔合状态,界面结合良好;熔合的最内层以Cu基固溶体为主,外层是以渗剂粉末为基的固溶体,中间为过渡层.  相似文献   

5.
6.
不锈钢表面着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化学着色工艺,在250g/dm3铬酐,490g/dm3硫酸和少量添加剂的混合液中,在70℃左右测定了不锈钢样品在着色过程中电位随时间的变化,从而找到了不锈钢起色电位和颜色的对应规律.即使溶液组成,温度稍有变化,色彩也能较好地重现.这将有助于解决不锈钢表面着色的重现性问题.研究了不锈钢预处理、各种添加剂和温度对不锈钢着色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稀硫酸活化和电抛光的不锈钢着色均匀,色泽艳丽;不同的添加剂对着色速度有明显的影响;温度升高明显加快着色速度.  相似文献   

7.
不锈钢化学着色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不锈钢的化学着色工艺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预处理和后处理对着色工艺的影响,同时还测试了着色件的耐蚀性,耐磨性及加工成形性。  相似文献   

8.
铜合金的表面失泽及其化学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勇  何叔林 《腐蚀与防护》1991,12(5):251-253
  相似文献   

9.
以镀锌钢板点焊用铬锆铜球型电极为基体,进行了电火花沉积TiC涂层工艺试验,并分别进行了沉积前处理(清洗与粗化)与沉积后热扩散处理的对比试验,采用SEM、OM、显微硬度计等分析了涂层的微观形貌,测定了涂层的平均硬度与厚度.结果表明,前处理活化了基体表面,减少涂层与基体界面的分层,但不影响涂层内部结构,涂层的厚度和硬度变化不大.后处理促进了元素扩散,明显改善了涂层内部以及界面的微观结构,减少了裂纹和分层,使涂层的厚度减小.后处理释放了涂层内应力,导致涂层硬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
钽薄壁管焊接成形前期开口间隙场计算的有限元模型;化学处理提高不锈钢产品质量[英];15CrMoR+0Cr18Ni9不锈翻复合钢板焊接工艺;焊接接头的水下热处理[俄];焊接接头热处理(5).管道接头热处理工艺及温度和质量控制[俄]。  相似文献   

11.
铜合金化学镀Ni—P表面强化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铜合金化学镀Ni-P合金的工艺条件:时效温度、时效时间对镀层晶态转变、硬度与基体结合力的影响,比较了化学镀前后的耐磨性、耐蚀性。结果表明,化学镀Ni-P合金后,铜合金的表面硬度、耐磨性、耐蚀性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钛铝合金电火花加工工艺参数对材料去除率的影响,通过四因子二水平的全因子析因实验,确定了材料去除率的显著影响因子为电极极性、脉宽、占空比和峰值电流。通过最陡上升路径法,找到了材料去除率最大值对应的参数范围,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中心复合响应曲面实验,得到了材料去除率的拟合公式,计算出材料去除率理论最大值及其对应的加工参数。实验验证了材料去除率拟合公式的正确性,并给出材料去除率拟合公式适用的参数范围。  相似文献   

13.
铜及铜合金化学抛光及钝化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郭贤烙  肖鑫  易翔  钟萍 《表面技术》2001,30(2):35-36,39
研究了铜及铜合金化学抛光液及其钝化液的组成和工艺,讨论了抛光液各组分和抛光温度、时间、搅拌方式等工艺条件的影响,介绍了一种铜及铜合金的化学抛光和钝化工艺。  相似文献   

14.
用YAG固体激光器,采用不同的光斑直径,扫描速度对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NiCRBSi自熔性合金涂层的相组成,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发现,激光功率,光斑直径和扫描速度大小是影响涂层质量的重要因素,利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获得的熔覆层,具有优良精细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都有较大的提高,其中熔覆层的耐磨性能比原来提高了4倍的以上。  相似文献   

15.
研究以H2O2为主要氧化剂的化学抛光液对BFe10-1-1铁白铜进行表面化学抛光,考察了光亮剂、缓蚀剂、H2O2稳定剂的种类,化学抛光液各组分的含量,抛光温度以及抛光时间对铜合金抛光效果的影响.优化出抛光液组成及抛光工艺条件:质量分数为30%的H2O2 350 mL/L,浓H2SO450 mL/L,无水乙醇17~20m...  相似文献   

16.
加工工艺对高性能铜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真空感应炉熔炼得到Cu-0.2Cr-0.1Ag合金,研究了该合金在不同加工条件下的组织、强度和导电性变化.研究表明,通过固溶强化、时效强化和形变强化等手段的配合,可以获得高强度、高导电性的Cu-0.2Cr-0.1Ag合金.固溶、时效处理后的合金导电率达91%IACS,伸长率为37.4%.在固溶后加入冷变形,然后再时效,可以使强度提高84 MPa,而导电率不发生变化,再继续冷变形可以使强度提高到556 MPa.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锆合金管材在不同变形量、Q值(减壁量与减径量之比)和热处理制度下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织构状态.结果表明,大变形量(变形程度80%左右)的ZrSn合金,在510℃保温3.5 h就已发生再结晶,此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ZrSn合金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都有所下降,但下降趋势变缓;塑性有所上升,但也变化不大;为得到合理织构,管材轧制加工时Q值应远大于1.2,最好选1.8或更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微合金化及热机械处理的方法研制了新型的引线框架用Cu-Fe-Zn-P-Mg-Cr-RE(C194RE)铜合金.优化了该合金板材的热加工工艺,获得了优良的合金性能.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拉伸试验及硬度测试等研究了合金在不同加工工艺下的显微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在其它实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热轧后经在线淬火的合金的各项性能均高于热轧后自然冷却的合金的性能.热轧后经在线淬火的合金的抗拉强度可达560 MPa,伸长率达到8.2%.硬度达175HV,电导率为73%IACS.热轧后经自然冷却的合金经热机械处理后,析出相粒子较大,分布也不均匀;而经在线淬火的合金的析出相粒子细小,尺寸为5~20nm,弥散地分布于基体中,析出强化效果显著,并且合金的电导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均匀腐蚀试验和电化学腐蚀试验方法,对未处理以及经过双辉等离子低温渗铬和等离子氮化两种表面化学处理的钛镍合金在6 mol/L的KOH碱性溶液中的质量损失率、开路电位和塔菲尔曲线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离子氮化处理和双辉等离子低温渗铬这两种表面化学处理均能使钛镍合金在6 mol/L的KOH碱性溶液中的质量损失率降低、腐蚀电位正移,耐碱液腐蚀能力得到改善;且双辉等离子低温渗铬的改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