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新通信》2010,(2):79-79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是指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的网络。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05年的年度报告中对概念的涵义进行了扩展,该报告中指出,信息与通信技术的目标已经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连接任何人,发展到连接任何物品的阶段,而万物的连接就形成了物联网。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05年的年度报告中指出,信息与通信技术的目标已经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连接任何人,发展到连接任何物品的阶段,而万物的连接就形成了物联网。  相似文献   

3.
1物联网1999年,正当互联网热得烫手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前瞻性地提出了“万物均可通过网络互联”的论点,“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概念由此产生。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相似文献   

4.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因此,物联网技术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叫做物联网技术。  相似文献   

5.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相似文献   

6.
解析物联网     
物联网的概念 究竟什么是“物联网”呢?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联网”也叫传感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与互联网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巨大的网络。然后将生活中的所有物品都纳入这个网络,  相似文献   

7.
武威 《通讯世界》2010,(9):20-21
物联网,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在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相似文献   

8.
《中国数据通信》2012,(13):88-89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具体地讲,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9.
物联网带来的伟大变革 物联网就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兴起,无线Wi-Fi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Wi-Fi被应用于各式各样的场合,任何物品都可以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实现对其智能化识别、  相似文献   

11.
物联网被看作信息领域一次重大的发展和变革机遇,狭义上的物联网指的是连接物品到物品的网络,从而实现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广义上的物联网则可以看作是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的融合,将一切事物数字化网络化,在物与物之间、物与人之间、人与现实环境之间实现高效信息交互的一种方式。物联网网关是连接传感器网络与互联网网络的接入与控制设备,传感器收集的数据通过网关实现与互联网的互连,并进一步实现各种数据的转换及转发。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物联网体系架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网关的传感器接入方案,最后,文章以LDAP作为开发环境,实现了传感器接入的信息存储方案。  相似文献   

12.
物联网作为一种网络技术,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进行的扩展及延伸,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用户端可以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信息交换和通讯,即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进行有效连接,从而实现信息交换和通讯.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在电力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变电站、供电单位等电力系统基本实现了网络信息技术的全面覆盖的新形势下,物联网技术更是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文中从物联网技术概述入手,并进一步对物联网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充分地说明了物联网技术在当前电网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前,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物联网是用一定的通信技术(如RFID、GPS)按约定的协议将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进行信息交换,以实现监控管理、智能化识别、定位和跟踪的一种网络。本文提出了物联网监控终端硬件设计,整个系统是以广州友善之臂公司(GuangZhou Friendly ARM)生产的TINY210核心板为主控制器,结合各功能模块,综合运用嵌入式系统、通信系统等提出一套低成本功能强的应用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通信》2010,(16):71-71
物联网是当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物联网的概念是1999年提出的,英文名称叫“TheInternetofthings(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指在互联网基础上整合传感、通信和信息处理等技术,按约定的协议,把相关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相似文献   

15.
于和琪  纪阳  张春红  吴振宇  孙礼 《通信技术》2011,44(1):53-54,57
随着无线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物联网(IoT)应用得到推广。为简化物联网中信息的发布和获取,提出了物品万维网(WoT)。而WoT的主要应用方向已面向移动终端,对原有应用方案提出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微技的物联网(WioT)概念,探讨了WioT的系统框架、关键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设计了WioT的典型应用场景,指出了WioT可以作为Web2.0概念下主流技术,推动物联网概念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利用无所不在的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的,将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信息传感设备与因特网连接起来,提供智能化识别与管理。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家居安全、工业监测……等多个领域。随着无线网络的扩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数据通信》2010,(2):76-78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Internetofthings”,通俗来说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也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扩展,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一定的智能分析的协议,把任何物品通过各种网络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通信》2010,(2):76-78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Internetofthings”,通俗来说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也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扩展,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一定的智能分析的协议,把任何物品通过各种网络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相似文献   

19.
物联网在19世纪末开始有了初步的形式,它是通过一系列的信息采集传感设备,将物品的信息连接到互联网上,这些传感器比如有,GPS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物品的信息上传到网上以后,就可以将其信息进行交换和分享,还能对联网的物品进行智能识别和地理定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科学的出现和发展,在物联网领域也逐渐融入并崭露头角。人工智能技术的特性在物联网的发展上有着特有的优势和发展前景。本文就人工智能在物联网中的应用作出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电子百科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