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2.
简述了1978年以来胜利油田海上钻井油气保留井井口装置的保护情况,对所存不足及尚需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意见,供有关部门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4.
海上深水钻井的新概念——“水中井口”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德州Dallas市召开的2 0 0 4年SPE钻井技术会议上,美国Total公司发布了关于海上深水钻井的“水中井口”的论文(SPE/IADC 8710 8)。近年来,海洋钻井的作业水深不断增加。传统的深水钻井是建造“水下井口”装置,即贴在海底泥面建造的井口。但这种井口对于水深超过2 0 0 0m的深水钻井来说,显得不太合适。比如使用水下井口作业要用昂贵第5代钻机,每天的作业费达到2 0万美元。且钻井过程中要克服过多的摩擦阻力,井口的安装和维护要使用专门的深水ROV (水下机器人) ,再有深水钻井时海底泥线附近存在较强烈的热交换,海水温度很低但压力… 相似文献
5.
20 0 4 0 3 0 2 ,在美国德州Dallas市召开的SPE钻井技术会议上,美国Total公司发表宣读了一篇关于海上深水钻井的“水中井口”论文(SPE/IADC8710 8)。近年来,海洋钻井作业水深不断增加。传统的深水钻井是建筑“水下井口”装置,即贴在海底泥面建造的井口。但这种井口对于水深超过2 0 0 0m的深水钻井来说,显得不太合适。比如使用水下井口作业要用昂贵第5代钻机,每天的作业费达到$2 0万美元。且钻井过程中要耗费过多的摩擦阻力,井口安装和维护要使用专门的深水ROV(水下机器人) ,再有深水钻井时海底泥线附近存在较强烈的热交换,海水温度… 相似文献
6.
7.
双管采油井口装置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我国西部油田石油开采的效率,双管采油成套装置的研制已纳入“八五”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科技攻关项目之列。为此,着重介绍了双管采油井口装置的结构、设计中应考虑的载荷、有关标准及材质的选用。 相似文献
8.
常规生产井口承压能力低,不能满足压裂酸化的要求,为此,开发了一种直接悬挂油管的高压压裂井口。该井口的特点在于压裂管柱通过油管短节直接悬挂于压裂井口的大小头,压裂管汇出口与管汇短节相连,入井的高压压裂液经管汇短节、平板阀、小四通、大小头、压装管柱导入地层。YL65—105高压压裂井口目前在辽河油田累计施工百余井次,最高施工压力90MPa,使用表明这种井口装置安装操作方便,密封可靠,深受施工单位好评。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新型研制热采井口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性能特点及现场应用情况,对常规热采井口与新型热采井口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0.
11.
关井井口压力对合理选择井口设备及管线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海上油井的产液量较高,水击压力效应非常明显,文中首次从水击压力、关井压力恢复及电泵憋压3个方面综合考虑,主要探讨了生产油井紧急关井情况下井口压力在不同阶段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讨论了不同阶段井口压力的计算方法,应用该方法进行实例计算,结果与实际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13.
根据能量法基本原理,结合定向井下完套管后井口产生的水平力的实际情况,考虑套管受到的上提拉力、套管自重产生的横向均布载荷和轴向均布载荷、最大井斜角以及造斜井段集中载荷等参数,建立了定向井井口水平力力学模型,并推导出了井口水平力计算方法;通过算例,分析了造斜点井深、造斜率以及套管尺寸对井口水平力的影响规律.本文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定向井井口套管挂安放作业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海洋石油钻完井作业一般实行批钻批完模式,钻井作业结束后井口敞放,待一批井全部钻井结束后再转入完井作业。这种作业模式存在安全隐患,管内外都有可能有油气溢出,同时,由于没有安装油管四通、采油树或盲法兰,无法控制套管内的压力,有可能导致井涌、井喷等事故。针对上述情况,研制了海洋钻井井口承压保护装置,当钻井作业结束后,可直接将井口承压保护装置安装在套管头或油管四通上,能够方便快捷监测到井内压力变化情况;当发生溢流、井涌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压井作业,恢复井下安全;此外还可防止井内落物,保证作业安全。海洋钻井井口承压保护装置结构紧凑、密封性能好、操作方便灵活、性能稳定可靠,填补了海洋油田井口保护空白,显著提高了批钻批完钻井模式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陈利生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1995,(2)
本文介绍珠江口盆地第一座海洋石油钢质井口平台——惠州21—1平台的涂层保护原则及其腐蚀环境和涂层系统;阐述海洋石油钢质平台涂层保护系列的设计、施工和检验要求;重点探讨涂层系列的考虑因素和设计依据;最后指出惠州21—1平台所涂装的涂层系列能满足南海腐蚀环境条件和使用年限长平台构件的防腐蚀要求。 相似文献
19.
渤西油田群联合开发及半海半陆式工程方案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九亮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1999,(5)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渤西油田群联合开发思路的形成和“半海半陆式”工程方案的确定过程。采用“全海式”开发工程方案单独开发歧口18-1油田的经济测算表明,该油田无经济效益。而油藏研究结果显示,以歧口18-1油田为中心、以15km为半径的范围内所发现的歧口17-3、歧口17-2及曹妃甸13-1等油气田均获高产油气流,并有可观的石油地质储量。工程专家以此为基础,提出渤西水浅离岸近,可充分依托陆地,建成“半海半陆式”工程设施,以歧口18-1油田为集输中心,把几个油气田生产的油气流全部汇集到18-1油田后再通过2条管线把油水和天然气输送上岸进行处理。联合开发思路和“半海半陆式”工程方案为渤海四大开发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