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根据新疆自治区广泛使用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语言的特点,提出民文版本红旗Linux系统图形界面的总体设计架构,并详细介绍了民文变形显示、从右向左书写、民汉文混合处理等主要技术难点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维、哈、柯、汉、英多文种处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以GbI8030编码为基础,设计实现具有不同编辑方向的维、哈、柯、汉、英多文种Linux图形界面处理平台的设计目标和总体模块架构,详细讲解了民文显示、多语种混合输入等主要模块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新疆地区广泛使用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在计算机处理方面的差异。以Linux系统的国际化框架为基础,设计出了可以支持维、哈、柯、汉、英的多种语言文字输入显示的多语种Linux操作系统。并介绍了民文输入法、复杂文本层等主要模块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4.
数据库管理系统多民族语言支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流行的各种大型数据库系统都缺乏对民族语言如藏、蒙、维文的支持。如何实现民文信息在数据库中存储、查询和检索等处理及支持各种基于民文的数据库应用,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多民族语言支持框架,支持多民族语言、数据库客户端工具和应用编程接口;并在此框架下提出了一种符合ISO/IEC14651语义的藏文排序方法,从而实现了PostgreSQL数据库对藏文信息处理的全面支持。并在Linux平台的PostgreSQL数据库系统上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以红旗Linux4.0为操作系统平台,以维文为例,讲解民文Linux的实现方案。详细介绍了在系统中添加一个新的locale,以及本地化应用程序的方法。最终实现了中、英、维文在操作系统上的混排。  相似文献   

6.
3月初,首届Linux WorldConference&Expo在美国举行,与此同时,北京冲浪平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宣布推出Xteam Linux中文版。1999年,Liunx是否大气将成?  相似文献   

7.
蒙古文是一种复杂文字,目前操作系统和办公套件都还不支持蒙古文的显示。OpenOffice.org是可以运行在Linux和Windows上跨平台的办公套件,它分别使用ICU LayoutEngine和Uniscribe进行复杂文字处理。本文以支持蒙古文处理的Linux版本OpenOiffice.org为基础,详细分析了OpenOffice.org在Linux和Windows系统上的复杂文本处理过程,采用Uniscribe与ICU相结合的方案,实现了OpenOffice.org在Windows平台上对蒙古文的显示。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Linux大潮汹涌,无论是已经推出的TurboLinux中文版3.0.2/4.0、XteamLinux1.0、华胜的CLEEX for Linux版,还是将要推出的蓝点Linux和红旗Linux,各家卖点均为其中文系统,一时之间,Linux的中文化在国内被炒作得沸沸扬扬,作为一名开发人员,笔者想从技术角度探讨一下目前Linux下的中文技术发展现状。众所周知,目前商业版的UNIX如Solaris、AIX和Digital UNIX等,其中文化程度已经相当完善,他们甚至拥有一些似乎只能在Windows、NT等系统中才能有的中文环境,而这一成就的取得与UNIX的发展遵循118N(Internationalization)标准是密不可分的,118标准并不是简单地进行X Window的汉化,它通过在系统最底层的libc库上进行locale工作来实  相似文献   

9.
过去一年中,Linux在IT世界中可谓风头正劲,请看,大批数据库厂商宣布加入Linux阵营,Intel和Netscape宣布注资RedHat,以及Pacific HighTech公司宣布推出TurboLinux中文版。这一切对于Linux的发展是福是祸?作为中国的IT业者和用户,这一切又意味什么? Linux快速成长 Linux作为一个完全免费的网络操作系统,据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已经有近800万用户,其中中国用户大约有近  相似文献   

10.
蒙古语言是中国蒙古族使用的通用语言,由于蒙古文区别于其他文字的书写方式和其自身变形机制等特点,在很多通用的文字处理引擎中都不被支持。在嵌入式产品开发与应用领域中Linux加QTE已经成为流行方式。该文给出了一种在QTE环境上实现基于标准Unicode的蒙古文点阵显示和变形算法, 并自定义了支持蒙古文的QTE组件,扩展了QTE功能,为在Linux加QTE方式的嵌入式体系结构中处理蒙古文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LINUX下维、哈、柯文多语种图形化处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针对维吾尔文字、哈萨克文字、柯尔克孜文字(以下简称“维哈柯文”)的特点以及进行维哈柯文、西文等多语种混合处理时的特殊需求,本文通过对Linux的I18N体系中NLS(National Language Support)研究分析,提出了基于Linux的多语种图形化处理平台的设计目标与总体架构。该平台由维哈柯文本地化环境、维哈柯文显示、自适应维哈柯文输入和维哈柯文打印输出等4个子系统的十余个模块组成。本文详细介绍了各子系统主要模块的实现技术。通过在redhat linux 810、turbolinux上测试表明,该平台在桌面环境、编辑软件、网络浏览、数据库软件、多媒体软件、图形处理软件等应用中均能较好的实现维哈柯文、汉文、西文的混合输入、显示、编辑、排版、打印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多民族文字信息处理中的Unicode编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经济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少数民族文字处理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迫切性日益突出.依据合作项目“MDL”,结合各少数民族文字特点,对编码字符集选择、Unicode编程以及CodePage映射Unicode字符编码转换进行了详细论述.Unicode编程技术和文字代码转换是少数民族文字处理的基础,同时也是“MDL”实现全文检索的关键.“MDL”的建立,将对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数字图书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ICU中实现少数民族文字的处理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基于ISO/IEC 10646和UNICODE国际标准,用传统的字体技术(如TrueType)来实现少数民族文字处理所面临的一个“瓶颈”问题是:“变形显现字符”不存在确定的码位。这也是多年来民文系统重复开发、互不兼容的根本原因。本文基于ICU的文字处理体系结构,阐述了完全支持Unicode标准的少数民族文字(本文主要指蒙古文字、维文、藏文等)的实现方法。文中首先介绍了少数民族文字的特点,分析其与拉丁文、汉字在计算机输入、输出过程中的不同之处,并指出少数民族文字处理的难点。其次介绍了一种能满足少数民族文字处理需求的字体技术——OpenType。最后,阐述了文字处理引擎的工作原理,以及ICU中如何实现对少数民族文字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简述并探讨基于自由拆分模式的彝文输入法编码优化方案,从文字字形结构特点出发,运用自由拆分模式的形码编码方案,对比分析规范彝文文字和云南部分少数民族文字,探究其共性,以实现自由编码方案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字中的推广和应用,从而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字信息化处理的研究提供方法和内容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该文主要对国内开展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处理以来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介绍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文信息处理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目的是为了探讨如何加速推进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通过对维、哈、柯文操作系统、信息技术标准、语言信息处理及综合应用等四个方面历史和现状的介绍及简单评价,对维、哈、柯语信息处理的发展方向做了相关描述。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标准是我国普及应用信息技术、弘扬民族文化、取得市场主动性的关键。该文分析了朝鲜语信息技术标准化国内外现状,论述了朝鲜语信息处理的必要性,并提出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具体建议。该文认为统一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字信息技术基础标准体系亟待完善,朝鲜语的信息技术标准化对我国朝鲜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对形成系统、完整的中华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统一平台、扩大国际影响、维护国家统一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句法分析在自然语言处理的实际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前各少数民族语言包括蒙古语的句法分析研究还处在相对滞后的阶段。同时给其他相关研究带来了相应的困难。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语约束的蒙语的无监督依存分析方法。能够在无需蒙语依存树库及蒙语句法的情况下,对蒙语进行无监督的依存句法分析。并且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人工标注的测试集上有向及无向的正确率分别达到了67.2%及73.3%,可以实际应用到自然语言处理中了。  相似文献   

18.
在Linux系统中存在大量优秀的Fortran和C的源代码和程序库,为有效的利用这些软件资源,发挥不同语言各自的优势,探讨了4种混合编程方法--基于外部数据混编、基于CORBA混编、基于f2c混编、基于cfortrab混编,并论述了各方法的基本原理、实现步骤,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