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活性炭纤维阴极电Fenton法处理焦化废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活性炭纤维阴极电Fenton法处理焦化废水,研究不同因素对焦化废水中挥发酚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在自制三维电极反应器中,改变pH值、反应时间、电解电压、活性炭粒子投加量等因素对焦化废水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3、反应时间为90 min、电解电压为15 V、活性炭粒子投加量为40 g/L条件下,活性炭纤维阴极电Fenton法对焦化废水中的挥发酚处理效果最佳,去除率能达到89.3%。活性炭纤维阴极电Fenton法处理焦化废水中的挥发酚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农药废水,以Ti/RuO2-IrO2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无水碳酸钠为支持电解质,考察了处理电压、废水浓度、反应温度对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电压为5 V,废水稀释0.5倍,反应温度为40℃时,废水总COD脱除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3.
《广东化工》2021,48(17)
本文采用阴极电Fenton法处理印染废水,并以COD去除率为指标,考察电极电压、Fe~(2+)加量、废水初始pH值和曝气量四个因素对印染废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四个因素均对废水处理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反应120 min,COD去除率达78.12%,说明阴极电Fenton可高效降解印染废水中污染物。  相似文献   

4.
利用生物电Fenton系统对某高校食堂的餐饮含油废水进行处理,探讨了系统对餐饮含油废水的处理性能,考察了温度、阴极液初始pH和阴极曝气量等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工艺条件优化。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35℃,阴极液初始pH=3,阴极曝气量0.2 L/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阳极COD去除率、阴极油去除率和输出电压分别达到91.1%、95.3%和431.9 m V。  相似文献   

5.
采用阴极E-Fenton法处理煤气化废水,对比石墨毡和活性炭纤维(ACF)为阴极材料的处理效果,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 IR)表征处理前后的物质特征;并考察初始pH、电压、Fe~(2+)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ACF具有较高的表面积,可有效富集反应器中的氧气和有机物,从而取得较好的降解效果。E-Fenton法可破坏废水中的芳香结构或C=C不饱和结构,生成杂环芳烃类产物,未能完全矿化降解废水中的醇和酚羟基、脂环基、羧基、醚,缩醛或缩酮等官能团。ACF为阴极的E-Fenton法优化反应条件为:电解电压10 V,初始pH=3,Fe~(2+)的浓度0.4 mmol/L。在此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57%。  相似文献   

6.
在自制的电化学反应器中,进行了隔膜体系阴阳极共同作用电化学法降解模拟染料废水中甲基橙的试验研究,考察了电压、曝气速度、电极板间距、电解质投加量等因素对甲基橙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隔膜体系阴阳极共同作用电化学法可有效处理废水中的甲基橙。在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下,阴极室中甲基橙脱色率达到90.23%,阳极室中甲基橙脱色率达到99.60%。通过能耗分析得到阳、阴极室内能耗与脱色率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7.
流态化电极电沉积是处理含金属离子废水的新方法,它具有很大的阴极活性表面积和相当高的传质速度。本文介绍了利用该法从酸性废水中电沉积铜的试验情况,并进行了有关讨论,采用此法可将废水中最终铜离子浓度降到1ppm 以下。同时,还能直接回收纯度为99%以上的金属铜。  相似文献   

8.
针对人造金刚石废水中的重金属回收和生产废水的处理,提出了一整套从酸性废水中回收重金属镍、锰的新型工艺。该工艺中对Mn^2+采用KMnO。氧化法,对Ni^2+采用电解回收法来进行处理。通过试验,确定了KMnO4氧化剂的投加量,每lmg Mn^2+需要1.9mgKMnO4;用膜扩展阴极法电解回收NP的最佳运行条件为:pH-4.5,H3BO3作为缓冲剂,电解温度控制在(40±5)℃,电流密度为3A/dm^2  相似文献   

9.
采用豆制品废水和中药废水分别作为阳极基质,含镉废水作为阴极电解液,构建连续流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考察其对有机废水与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效果及产能性能。运行数据表明:豆制品废水组可实现最大输出电压和体积功率密度分别为(477±11)mV和(12.5±0.9)W/m,阳极对COD平均去除率为(85.5±2.8)%,阴极对镉离子去除率(84.6±3.8)%;中药废水组最大输出电压和体积功率密度分别为(375±9) m V和(8.7±0.5) W/m~3,阳极对COD平均去除率为(74.2±3.3)%,阴极对镉离子去除率(74.0±4.2)%。这表明MFC采用豆制品废水作为阳极基质具有更高的废水处理效果及产能性能,同时在同步处理有机废水及重金属废水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以阴极负载活性炭纤维电解法降解甲基橙染料废水,并对比了电解法和生物膜电极法对甲基橙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讨论了处理时间、初始浓度及电压对甲基橙染料废水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橙染料废水的脱色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趋于平衡,阴极负载活性炭纤维电解法最先达到平衡且处理1 d脱色率可达90%以上,生物膜电极法在处理3 d达到平衡,电解法在处理4 d达到平衡;生物膜电极法处理时,甲基橙染料废水的脱色率随初始浓度先增大后减小,最佳初始浓度为200 mg/L,电解法处理时,脱色率先减小后增大后减小,最佳初始浓度为20 mg/L,阴极负载活性炭纤维电解法处理时,脱色率先增大后减小,最佳初始浓度为60 mg/L;最佳电压均为1.5 V。生物膜电极法和阴极负载活性炭纤维电解法处理甲基橙染料废水的效果优于电解法。  相似文献   

11.
以DSA电极为阳极、钛电极为阴极构成电解池,对抗生素废水进行了催化氧化处理。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槽电压7.0 V、极板间距1 cm、初始pH=5、进水初始COD 3 000 mg/L、Na Cl投加质量浓度3.0 g、电解时间30 min时,COD去除率可达到49.66%,色度去除率达85.01%。正交试验分析,当槽电压7.0 V、电解时间60 min、初始pH=5、Na Cl投加质量浓度2.5 g/L时,其电解效果最佳,可为该制药废水生化性调节起到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钛网作为阳极,钛网为阴极,对酸性艳兰6B模拟染料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电解时间、电解质浓度、电流密度以及进水浓度对酸性艳兰6B脱色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电流密度,提高电解质浓度,延长反应时间有利于酸性艳兰6B色度的脱除,对于含有100 mg/L的酸性艳兰6B溶液,电解质NaCl的质量浓度为20.0 g/L,电流密度为2.5 A/dm2,电解时间25 min,溶液的脱色率达到93.75%。  相似文献   

13.
内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的效果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印染废水成分复杂、色度高、CODCr高且难降解,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印染废水处理一般采用生化一混凝沉淀法、混凝气浮法、化学氧化及活性炭吸附法等,但这些方法存在运行费用较高、不易管理等缺点。内电解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铁屑中的铁和炭组分构成微小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以充入的废水为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原电池。利用内电解对印染废水进行预处理,脱色率可达75%。90%,CODCr去除率达55%左右。另外还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废水的BOD5/CODCr值从原来的0.23提高到0.57,为后续生化处理和处理后达标排放奠定了基础,且运行成本低,易于管理。  相似文献   

14.
电化学法处理缫丝厂汰头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解法预处理缫丝汰头废水,考察了阳极材料、电解极距、电极表面积、处理时间等因素对蛋白质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铁作为阳极,石墨作为阴极,电解电压为8 V,电解极距为10 mm,电极表面积为20 cm2,处理时间为60 min,蛋白质去除率为53%,CODCr去除率为48%。  相似文献   

15.
电生成强氧化剂处理染料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用电化学方法生成的强氧化剂H2O2和HClO处理酸性铬兰K染料废水。在电解过程中向阴极表面通纯氧,氧在阴极上还原可生成H2O2,以NaCl作为电解质,Cl-在阳极上还原为Cl2,Cl2进一步转化为HClO,H2O2和HClO都是强氧化剂,都可氧化降解染料分子。电解废水30.0min,褪色率和CODcr去除率分别为90.5%和76.7%,电解废水50.0min,褪色率和CODcr去除率分别为100.0%和83.1%。  相似文献   

16.
张锋 《广州化工》2014,(10):116-117,141
对以空气扩散电极为阴极,铁板为阳极的电化学体系降解苯酚模拟废水进行了研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浓度,研究了pH值、电解时间和电流密度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芬顿体系对含酚废水有很强的降解能力,初始浓度为300 mg/L的苯酚溶液,在电流密度20 mA/cm2条件下电解180 min,苯酚去除率99.5%,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去除率85.1%。  相似文献   

17.
采用泥浆法制备Fe3+-TiO2/AC复合材料,通过XRD和SEM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以复合材料为粒子电极,石墨板为阴阳极,构建三维电极系统处理氨氮模拟废水,探究电解电压、电解质NaCl浓度、初始pH值及粒子电极投入量对氨氮去除的影响,并应用响应曲面法对处理废水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电解电压为18 V,电解质NaCl浓度为6.7 g·L-1,溶液初始pH值为9.00,粒子电极投入量为10.0 g·L-1时,电解40 min后,氨氮去除率为96.86%。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后,在电解电压为18 V,粒子电极投入量为9.9 g·L-1,初始pH值为9.10条件下,电解40 min后,氨氮去除率最佳为97.61%。以上研究结论可为氨氮废水的工业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利用隔膜电解的方法对含铬废水的净化处理作了研究.结果表明:电解时工作电压为4.8V时,含铬废水中的Cr3+定向迁移至阴极(修饰电极)表面,在pH=8.0时转化为Cr(OH)3沉淀,经酸化处理制得Cr2(SO4)3产品;在阳极所得的回收水,用Ba(OH)2沉淀其中的SO42-,使水质净化后循环利用,使含铬废水达零排放.  相似文献   

19.
电压对采用三维电极处理TNT废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电压对采用三维电极处处理TNT废水的影响比较了三维电极电解法和二维电极电解法处理TNT废水的效果,考察了采用三维电极电解法时不同槽电压对电解效果的影响。并对电解机理作了初步探讨.实验表明,极板间距为4cm、电动搅拌器转速250r/min、电解时间为2h时,最佳的电解槽电压为15V,此工艺条件下的CODCr,TOC的去除率分别为77.6%、62.7%。  相似文献   

20.
王军  王中琪  杨敏 《广州化工》2014,(7):130-133,199
以石墨电极为阴极,RuO2-IrO2-SnO2/Ti电极为阳极,处理后的柱状活性炭组成三维电极体系对实际PPS合成废水进行预处理,并与二维电极法进行处理效果比较。分析废水在不同浓度下的处理效果,研究废水在电解过程中主要有机物的降解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三维电极对废水CODCr去除效果上明显优于二维电极,CODCr最大去除率达46.5%;氨氮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2.9%和52%;废水B/C由0.15提高到0.44,可生化性显著提高;废水CODCr的去除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通过GC-MS分析,表明废水中存在苯环类化合物及具有碳链结构的无机物,电解反应后废水中氯苯、二氯苯类物质得以彻底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