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浮云 《中国食品》2011,(20):72-73
茶,属清品,冲淡平和,文静高雅;更有君子之风,与文人雅士十分有缘。自从陆羽的《茶经》问世后,释皎然、颜真卿的极力推崇,茶便时常与文学艺术结合在一起,文人墨客以“茶事”为题,以茶抒怀,以茶写景,描写品饮乐趣的诗文、歌赋、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2.
陈幼发 《茶苑》2004,(1):36-37
罗家庆先生在《陆羽小考》一文中说:“陆羽生不逢辰,首次北上投奔李齐物时,却碰到‘安史之乱’。流落浙西,幸逢皎然,为他引上研究茶事之路”。这是对陆羽生平事迹不甚了解所致。其实陆羽早在“安史之乱”前没有“流落浙西,幸逢皎然”的时候,就已经自学成才走研究茶事之路了。  相似文献   

3.
茶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中国茶文化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中国最早的文学典籍《诗经》中就有多首与茶有关的诗歌。作为茶文化的载体——茶叶.在我国栽培和制作品种也非常多。茶叶中含有的诸多养身保健成分.如《神农本草》中称.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陆羽《茶经》中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益.精行敛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与醍醐甘露抗衡也。现在.茶文化越来越被现代讲究生活质量的人们所重视.除饮茶外,茶肴也是其中一部分。茶肴是食文化和茶文化的结晶.中国茶肴的历史虽然悠久.但很长一段时间品种较少。近年.由于它的保健功能、原料来源丰富、适应人群广泛等优势.用茶叶开发的其他食品和菜肴越来越多。北京五福盛源餐饮公司行政总厨杜伟凭借多年烹饪经验.开发出多款茶肴.在初夏来临之即推荐给大家。  相似文献   

4.
5.
茶乃养心汤     
《中外食品工业》2012,(7):74-81
茶,南方之嘉木,《茶经》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世世代代,茶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犹如养心的靓汤。邀朋品茗,闻着茶香,安静地享受一杯茶带来的洁净与惬意吧!  相似文献   

6.
    
《缤纷家居》2014,(4):188
正茶事,从来都是中国文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雅趣元素。赏花之茶、吟诗之茶、一期一会之茶……茶已经从一种单纯的物质存在变成了某种精神的寄托。从大唐陆羽的《茶经》到清代程雨亭的《整饬皖茶文牍》,在茶从"物"到"神"的几千年演变过程中,有超过百余种的专著研究此事:茶法、茶谱、茶录、茶经、茶史、茶集、茶辩、茶事、  相似文献   

7.
茶既是物质的,又是文化的。作为物质的,茶极易为人们所感知;作为文化的,茶的被利用过程往往表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感知茶并对茶具有一定文化追源的人,茶饮不单是一种物质的消费,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陶冶。  相似文献   

8.
茶语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孕育茶树的国家。古往今来,茶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中国人是与生俱来的爱茶,离不开茶。清代查为仁《莲坡诗话》中有一首诗:"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我没见过茶树,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只在电视里看过女子采茶的模样,美极了!陆羽说:"茶者,南方之嘉木者也。"美丽的南方女子,在风光秀丽  相似文献   

9.
香油生产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伟 《粮油加工》2006,(12):13-14
香油生产源自我国,这应该是个不争的结论。从我国新石器一处出土文物中发现了芝麻(古称“胡麻”),故而推翻了芝麻由汉代西域传入我国的旧说法。而且不少古文献中,如“诗经”“神农本草经”等已经有“胡麻”的记载。而“芝麻油”的记载最早见于魏晋时代(陈寿·《三国志》),由此可见,香油的生产最晚已于“三国时代”形成(公元220~265年),甚至早于“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已经问世。如此看来,我国的香油生产至今已经有近2000年的历史,这是我国对世界油脂工业的一大贡献。一、香油生产的现状小磨香油是我们的国粹,这种说法一点都不夸张。它…  相似文献   

10.
郑毅 《茶苑》2004,(4):27-27
“茶圣”陆羽撰写了《茶经》一书,中国乃至世界各地茶业、茶业工作者、学者无不皆受其惠。他把人类的饮茶从一种生理需要、生理现象,提高到了一种文化需要、文化现象,从而使茶文化成为光辉灿烂的大唐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后,茶著作者代有人出。如今徽州茶人胡武林先生撰写的《徽州茶经》一书,带给我们的又是什么呢?我以为一是令人惊叹徽州茶文化渊源悠久;二是使人赞叹徽州茶类之多、品质之好;  相似文献   

11.
陆羽在《茶经》中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安溪悠久的制茶历史和饮茶传统形成了灿烂的茶文化,素有”茶海明珠”的美誉。如今,全国各大、中城市都能感受到安溪铁观音的韵味,铁观音几乎成了福建安溪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2.
“茶之为饮,始于神农……”(陆羽《茶经》),至今有4700多年,茶早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国饮了。据史料记载,饮茶兴盛于唐代,呈现出“滂时侵俗……以为比屋皆饮”之势,自然形成了清雅别致的唐代茶文化。  相似文献   

13.
左东黎 《中国食品》2009,(17):62-63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是唐代诗人卢仝对于茶的赞美之词,字里行间表达了诗人饮茶的深切感受。千百年来“茶”一直被国人视为有很好的保健治病作用,饮茶的好处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4.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广为人们所传颂,作为烹饪大国,借三国时代的名人之名作为菜肴之名来宣扬,更为人们所称道,今借贵刊一角,摘录一二。一、草船借箭传说三国时期,刘备、孙权联合抗曹。有一次,他们为了对付曹军,  相似文献   

15.
程聪 《西部皮革》2016,(4):254-255
初识汉字,首先看到其形体,再次聆听其声音,最后知晓其意义,三者缺一不可,合力展示着汉字的精妙。发挥汉字超越时空的神奇作用,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青春与活力。  相似文献   

16.
刘仁庆 《中华纸业》2011,32(15):79-81
1 风筝史略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根据战国时鲁国人墨翟著的《墨子》一书中的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鹞(Yao,音要),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2月10日,来自京城一些茶馆业的企业家和知名茶界协会的领导约30余人,齐聚北京宁盛轩茶艺苑,参加由华侨茶叶发展研究基金会和《中国食品》杂志共同举办的首届茶界精英文化沙龙活动。  相似文献   

18.
19.
赵熙文学作品中自贡井盐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其诗歌描绘了自贡井盐产销的具体情景,散文立足于民间立场吁请盐政应体现"仁智"精神,《情探》是借助盐商提供的创作空间对民间戏曲文学的升华。在众多文学活动中他扮演了盐业实业家走向艺苑的导师的角色。赵熙与胡慎怡堂的交往方式为文人与盐业实业家的结合提供了一种别有价值的范式。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以西方学术界《设计问题》《设计史期刊》《设计与文化》三大期刊为例,对其中的中国研究进行了详细梳理和归纳,并基于学术史的研究思路对有关内容进行了中国设计研究述评、西方设计史中的中国问题、中国主体性研究、文化研究四个层面的文本分析,从而进一步了解西方设计界对中国问题的阐释,同时也旨在为中国设计研究提供方法、理论等维度的学科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