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性磨矿是指多种矿物组成的矿石在磨矿过程中,由于矿物与矿物之间硬度的不同,致各矿物的破碎程度不同的一种磨矿现象。论文基于选择性磨矿现象和应用,介绍了物料性质、磨矿机械、操作条件等因素对选择性磨矿的影响规律,认为合理调控选择性磨矿影响因素对于提高磨矿效率和优化磨矿产物粒度组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伊春鹿鸣钼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周金平  吴峰  贾木欣 《矿冶》2008,17(2):111-114
伊春鹿鸣钼矿为大型斑岩型矿床。为综合开发利用,运用多种手段,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矿石结构,重要矿物的嵌布、粒度特征和矿物的磨矿解离特性,并对影响选矿回收指标的工艺矿物学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国内矿产资源嵌布粒度微细特点,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者在传统卧式球磨机的改进及优化、细磨/超细磨对矿物选择性解离的强化及微波等预处理方法,在选择性解离强化微细粒矿物分选技术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并对选择性解离强化矿物分选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利用化学多元素分析、化学物相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电子能谱等综合手段,研究了尼日利亚某铁矿石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特点、嵌布特征及磷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矿石以鲕状构造为主,有用矿物为赤铁矿和褐铁矿,脉石矿物很少且难以确定。铁矿物嵌布粒度细,且与脉石矿物共生紧密,不易充分解离,将给分选带来困难。矿石中有害元素磷的独立矿物较少,杂质磷主要以类质同象和极细的机械混入物的形式存在于铁矿中。该矿石属于高磷难选铁矿石。  相似文献   

5.
矿物解离程度显著影响浮选分离效率,矿物在颗粒表面解离行为的精准解析是实现浮选过程高效调控的前提。总结了矿物加工领域常见的矿物表面解离度分析方法: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2D解离度分析、2D解离度的体视学修正和3D解离度分析方法(X射线显微断层扫描成像技术)。2D解离度分析方法应用于低解离度粗粒连生体时存在体视学偏差,并且复杂共伴生颗粒的2D矿物解离度体视学修正仍面临挑战。2D解离分析适用于矿物单体解离或者高度解离的传统浮选处理的细颗粒,而对于矿物解离度较低的粗颗粒,3D解离度分析不存在体视学偏差,可提供更准确的表面解离度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摸清贵州省某高品位钙质磷矿矿石性质,为后续生产工艺提供理论指导,采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该矿石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各组分赋存状态、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嵌布粒度特征和单体解离度等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工业矿物为胶磷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碳酸盐矿物、石英、玉髓、长石-黏土类矿物,以及少量铁碳质矿物。胶磷矿与碳酸盐矿物的嵌布粒度较大,较易解离,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60%时,胶磷矿与碳酸盐矿物单体解离大于85%。石英-长石-黏土类矿物和铁碳质矿物的嵌布粒度较小,并且部分以浸染状嵌布于胶磷矿内部,解离分选难度较大,需要在磨矿细度足够细(<0.04 mm)时,该部分脉石才可解离出,此时精矿P2O5的理论品位可达到36.25%。  相似文献   

7.
林瑶  李芬香  路峰  王素 《金属矿山》2020,48(11):115-119
为给河北某岩浆岩型铁矿石的后续开发利用确定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提供依据,采用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观察、XRD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及MLA(矿物解离分析仪)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嵌布特征、矿物粒度组成及矿物解离特性、有用元素赋存状态等工艺矿物学特征。结果表明,该矿石属岩浆岩型超贫钒钛磁铁矿石,其有用元素主要为铁和钛,含量分别为21.65%和5.22%,其次为磷和钒,其中磁铁矿系可回收利用的主要铁矿物,与其他矿物接触关系较简单,大多易于解离和回收,极少数呈细小晶体包嵌在暗色矿物中或分布在脉石矿物粒间,解离和回收均较难;钛铁矿系可回收利用钛的主要矿物,以单颗粒或集合体形式分布的易于解离和回收,而以片晶形式分布在磁铁矿中的则难以解离将进入铁精矿中;磷灰石系可回收利用的磷矿物,充分解离后可回收;钒多以分散状态分布于磁铁矿中,较难解离,可随磁铁矿一起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8.
林瑶  李芬香  路峰  王素 《金属矿山》2019,48(11):115-119
为给河北某岩浆岩型铁矿石的后续开发利用确定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提供依据,采用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观察、XRD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及MLA(矿物解离分析仪)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嵌布特征、矿物粒度组成及矿物解离特性、有用元素赋存状态等工艺矿物学特征。结果表明,该矿石属岩浆岩型超贫钒钛磁铁矿石,其有用元素主要为铁和钛,含量分别为21.65%和5.22%,其次为磷和钒,其中磁铁矿系可回收利用的主要铁矿物,与其他矿物接触关系较简单,大多易于解离和回收,极少数呈细小晶体包嵌在暗色矿物中或分布在脉石矿物粒间,解离和回收均较难;钛铁矿系可回收利用钛的主要矿物,以单颗粒或集合体形式分布的易于解离和回收,而以片晶形式分布在磁铁矿中的则难以解离将进入铁精矿中;磷灰石系可回收利用的磷矿物,充分解离后可回收;钒多以分散状态分布于磁铁矿中,较难解离,可随磁铁矿一起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9.
矿物的单体解离是浮选分离的前提,查明矿石细度、目的矿物单体解离度和矿石可浮性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为浮选前物料的准备提供指导。为此,以赞比亚谦比希西矿体矿石为例,借助矿物解离分析系统(MLA),初步探讨了不同细度下有用矿物的解离特性与可浮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谦比希铜矿中的主要铜矿物为黄铜矿,含量为5.32%,脉石矿物主要有正长石、石英和云母;原矿中黄铜矿属于以微细粒为主的不等粒嵌布,黄铜矿颗粒介于10~500 μm,且多数与长石和石英毗邻,部分细颗粒被包裹在粗颗粒的长石和云母中,仅有少量单体解离颗粒存在;将原矿磨至-74 μm占70%,黄铜矿的自由表面由60.88%升高至78.14%,单体解离颗粒含量由28.90%增加至54.24%,但连生体中铜矿物的分布规律没有改变;试验矿石浮选过程最有效的选别粒度为18~100 μm,粗颗粒中铜的损失是由于铜矿物单体解离度低,过细物料的损失则是因为物料可选性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化学多元素分析、偏光显微镜鉴定及X衍射分析等手段,对湖北某金铜选厂尾矿的矿物学特征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尾矿的化学成分以Si O2和Ca O为主,含少量Fe。尾矿主要由方解石和石英组成,含少量黄铜矿、黄铁矿及磁铁矿等金属矿物,与化学成分一致。对尾矿进行粒级筛分,尾矿粒度较细,主要集中在0. 045 mm区间内,约占49. 2%,且主要有用元素Fe、Cu、S、Au、Ag也主要集中在0. 045mm区间内,分布率分别为56%、33. 1%、66. 9%、28. 4%及50. 1%。此外,还对尾矿中的主要金属矿物进行了单体解离度统计分析,黄铜矿、黄铁矿单体解离度变化不大;不同粒级脉石矿物的单体解离度变化不大,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1.
红土镍矿石中镍铁的回收通常采用还原焙烧—弱磁选工艺,为了强化对红土镍矿石中镍的选择性还原,研究了红土镍矿石、还原煤和添加剂硫酸钠的混合物料润磨对镍选择性还原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强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在研究润磨细度范围内,润磨对试样的选择性还原有强化作用,当混合物料细度从-0.074 mm占52.00%提高至-0.074 mm占75.49%,镍铁产品镍品位由6.58%提高至9.27%,镍精矿品级由三级升至特极,而且镍回收率也由91.56%提高至95.57%,镍、铁回收率之差从54.30%提高至68.52%。(2)润磨能够使试样的粒度减小、充分暴露镍矿物的新鲜表面,使试样、褐煤和硫酸钠充分混匀,从而提高试样中目标矿物与褐煤和硫酸钠接触反应的概率,强化镍的选择性还原。(3)润磨基本不影响焙烧产品的矿物组成,主要影响焙烧产物的微观结构,使细小的镍铁合金颗粒聚集长大,这有利于镍铁合金颗粒在后续磨矿中实现单体解离。(4)润磨细度为-0.074 mm占75.49%时,镍铁产品镍铁品位之和仅为80.33%,主要是由于镍铁产品中存在连生体和脉石的机械夹杂,其次也与镍铁颗粒存在渗碳有关。连生体的存在和脉石的机械夹杂可通过二段磨矿—弱磁精选工艺进行降杂,镍铁颗粒的渗碳则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12.
硅灰石和石榴石浮选分离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硅灰石和石榴石的表面化学特性和浮选行为, 用油酸钠、FeCl3和FD1等作浮选剂, 实现了石榴石与硅灰石的有效分离。研究表明, 这2种矿物表面溶解特性的差别, Fe3+和油酸钠在2种矿物表面的吸附差异以及FD1药剂对硅灰石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是实现硅灰石和石榴石有效分离的关键。在Fe3+活化的石榴石和硅灰石表面, 油酸钠的化学吸附形式为桥型和螫合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矿石力学特性的分析,介绍了根据破碎矿石实际所需破碎力、精确选择磨机钢球直径的方法及工业试验的结果。采用添加100mm钢球,并按1∶1比例加装80mm钢球,取代125mm钢球,不仅强化了选择性解离为主要内容的选择性磨矿作用,使有用矿物单体解离度显著提高,而且使磨矿产品粒度特性改善及磨机生产能力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研究赖特山(Mount Wright)选厂螺旋选矿机回路中的矿物特性以寻求提高氧化铁矿物解离度和回收率的方法。对某一选矿系列中用于粗选、精选和再精选的螺旋选矿机的给矿、精矿和尾矿取样,取样前、后分级筛的筛孔由2mm减小至1.6mm。各样品筛出的粒级用CANMET的MP-SEM-IPS图象分析系统进行分析以测定矿物数和氧化铁矿物的解离特性。用质量平衡法计算每一筛分粒级中的铁、二氧化硅、总氧化铁矿物、赤铁矿、针铁矿、石英、铁镁硅酸盐矿物以及解离的和连生的全氧化铁矿物的回收率。缩小分级筛筛孔使筛下产品中全氧化铁矿物的解离度从89%增至94%,全铁回收率由84.4%增加到85.3%。精选矿砂中氧化铁矿物的解离度亦由70%增至85%,但一75μm粒级仍是在所有情况下氧化铁矿物合格解离的唯一粒级。鉴于螺旋选矿机和磨矿效率所限,推荐在300μm的条件下筛分精选矿砂,+300μm粒级再磨,而 -300μm粒级返回粗选螺旋选矿机。在第3选矿系列,已解离的细粒氧化铁矿物(-106μm)以每小时46t的量流失于尾矿中。该值等于41%的细粒级单体氧化铁矿物,即螺旋选矿机给矿中7%的全部氧化铁矿物,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探索用其它方法回收这一部分物料的可能性。中间粒度铁颗粒(0%~50%)和推测在-300+75μm粒度范围内的单体脉石因夹带而被螺旋选矿机回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矿石力学特性的分析,介绍了根据破碎矿石实际所需破碎力、精确选择磨机钢球直径的方法及工业试验的结果,采用添加φ100mm钢球,并按1:1比例加装80mm钢球,取代φ125mm钢球,不公强化了选择性解离为主要内容的选择性磨矿作用,使有用矿物单体解离度显著提高,而且使磨矿产品粒度特性改善及磨机生产能力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复杂伟晶岩铝硅酸盐矿物锂辉石、绿柱石、石榴子石、长石和云母晶体结构复杂,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各向异性显著,表面化学性质相似,表面活性质点皆为Al~(3+),与传统的脂肪酸类捕收剂作用的选择性差等特点,对复杂伟晶岩铝硅酸盐的晶体结构与可浮性关系进行分析,以期为复杂伟晶岩铝硅酸矿物浮选分离提供理论借鉴。研究表明,不同铝硅酸盐矿物解离时矿物表面的诸多性质如:化学键的断裂程度、暴露元素的数量和种类、Al~(3+)对Si~(4+)的替代程度及Al的配位方式等的不同直接影响着矿物的可浮性,而导致铝硅酸盐矿物解离时表面性质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是它们晶体结构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矿石矿物学特征对破碎后矿物解离程度的预测机制,以水厂铁矿沉积变质型磁铁矿石为研究对象,采用偏光显微镜观测矿石结构、构造与粒级组成,对比冲击破碎与二段磨矿产品的品位特征,分析磁铁矿石的破碎性质,预测矿石破碎后不同粒度范围下矿物颗粒的解离程度。结果表明,水厂铁矿磁铁矿石的结构构造简单,破碎过程中易产生沿晶断裂,冲击破碎至嵌布粒度的磁铁矿颗粒解离程度高于二段磨矿后磁铁矿颗粒的解离程度。矿石结构与构造特征可以反映矿石破碎与矿物解离的难易程度,通过分析磁铁矿石原矿矿物的粒级组成,可以有效预测矿石破碎后不同粒度范围内的矿物解离程度。研究结果丰富了矿石碎磨特性的分析方法,为矿山改进矿石加工工艺、实现节能增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第十一届国际选矿会议将于1975年4月21日在意大利撒丁岛的卡利亚里市举行。会议论文共84篇现将论文题录分类介绍于下。破碎和团矿1.铁矿石烧结的有机粘结剂(荷兰);2.关于在不同类型负荷下单粒碎矿的结果比较(民德);3.磨矿作业的解离动力学(奥地利);4.在结晶物料存在条件下干燥时球团矿的行为(西德);5.批料磨矿试验时同时评定选择性和破碎功能(西德);6.湿式磨矿的数学模型(法国);7.不均匀物料的破碎-解离现象模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汉源磷钾矿的化学组成及矿物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汉源磷钾矿主要矿物为氟磷灰石 (31% )和钾长石 (4 2 % ) ,P2 O5含量 13.5 6 % ,K2 O含量 7.0 5 % ,杂质含量较高。形貌分析显示 ,氟磷灰石为致密、深黑色颗粒 ,钾长石则为疏松砂状颗粒。同时对汉源磷钾矿的反应特性及发泡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一般来说,调浆意味着为浮选药剂和磨细的矿石中的矿物间的反应提供足够的搅拌和接触时间.从另一方面来讲、正如本文所描述的那样,高强度调浆(HIC)即在一段适当的时间内超过所需的最小需用功率后会引起最细粒级部分的团聚.最小需用功率的临界值取决于细颗粒的许多表面性质,并且变化很大.另外,为了达到较好的团聚,机械特性和化学条件应该匹配。处理复杂硫化矿,为了使矿物解离需要细磨,为HIC提供了较大的应用领域.提高浮选速率和增加选择性是一些预期指标.现在,这个单元作业已达到工业应用的水平.莱克菲尔德研究所研究HIC并不是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而是为了解决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选矿难题.本文总结了使用HIC时,所使用的各种化学药剂组合对增进优先浮选的速率、选择性、矿物的回收率及精选分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