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健 《节能技术》2009,27(2):187-189
煤粉再燃技术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低NOx燃烧技术。再燃是一种炉内控制NOx生成技术,利用从主燃系统之上注入的燃料来降低NO在热量主释放区的生成量。最近几年类似的研究提出:在正确的条件下再燃可以使NOx含量降低到60%。再燃技术的实际应用依赖于能否最大限度的把再燃燃料和旋风筒中形成的NO以最适宜的化学计量比混合。本文介绍了再燃技术的基本原理、化学反应过程,以及影响NOx生成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再燃降低燃煤锅炉NOx排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鹏云  罗永浩  陆方 《动力工程》2006,26(1):149-152
天然气再燃是一种可行、经济且高效的降低锅炉烟气中NOx排放的方法。介绍了它的原理与应用现状,在多功能燃烧实验台上研究了天然气再燃对NOx排放的影响,分析了在各种工况下的实验数据,得出影响脱除NOx效果的因素,并与某电厂石油气再燃实炉改造的结果作了对比,证明了再燃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主燃区停留时间、再燃区停留时间和天然气输入热量比不但影响再燃还原NOx的效果,而且是与天然气喷入位置、燃尽风喷入位置、再燃技术经济性关系紧密的3个因素.利用一维再燃热态实验炉对此3个因素与再燃还原NOx效果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NOx排放的基本趋势和规律,并着重分析了主燃区停留时间影响再燃还原NOx效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热态脱硝装置上进行了天然气再燃、先进再燃还原NO的实验,研究了影响脱硝效率的主要因素,以期为天然气再燃应用于工程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再燃温度约为1 150℃,最佳过量空气系数范围是0.7~0.8,再燃区最佳停留时间在0.3~0.4 s之间,并且随着天然气/NO比值和NH3/NO比值的增加脱硝效率逐渐增加,实验脱硝效率在70%~95%.  相似文献   

5.
气体再燃降低NOX排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气态碳氢燃料作为再燃燃料,在1台93kW的卧式单角炉上进行了再燃的实验,研究了再燃区域长度、再燃燃料喷入位置及流量等关键因素对实际再燃过程脱硝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气态碳氢化合物作为再燃燃料能够有效降低NOx的排放量,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最大可降低NOx的排放量达50%以上。图4表5参10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物质直接混燃,在实验室一维沉降炉上研究了锯木屑、玉米秆与棉花秆3种生物质再燃对NO脱除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再燃区温度升高和再燃比增加,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降低,NOx脱除率升高。当再燃区温度高于1 100℃时,由于热力型NOx的生成,再燃脱氮效果无明显变化,甚至轻微下降;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过度降低,NOx脱除率受到抑制,最佳过量空气系数为0.6~0.7。分析认为,由于木质类生物质较高的热值与木质素含量,锯木屑较农业废弃物玉米秆和棉花秆NOx脱除效率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喷气再燃降低NOX排放时单喷嘴射流的冷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喷气再燃技术降低燃煤锅炉NOx排放的研究为背景,利用射流的自模性理论,在冷态下以圆断面射流为例,分析了单喷管喷气射流的速度场、温度场和浓度场,讨论了影响喷气射流与烟气主流混合的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8.
我国能源结构以化石燃料为主,不可再生且污染严重,开发和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逐步调整与优化能源结构,意义重大.生物质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也是当前世界能源研究热点之一.重点介绍了生物质再燃利用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现状,生物质再燃技术包括直接再燃、气化再燃以及高级再燃,使用生物质用于燃煤锅炉再燃,既可以合理利用生物质,又能有效降低燃煤锅炉的NOx排放,NOx减排率可达50%~90%,具有广阔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燃料分级再燃与还原NOx技术及其研究状况,并从资源、技术经济方面分析了此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分析表明,燃料分级再燃与还原NOx技术可有效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而且技术成熟,在经济上也具有明显的竞争力,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其将会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燃烧优化降低锅炉NOx排放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小涛  高绥强  张恩先 《锅炉技术》2003,34(3):74-76,80
对于已经采用低NOx燃烧技术的电站锅炉 ,燃烧优化仍然是降低NOx排放的首选方法。通过对某电厂 1 0 2 5t/h锅炉进行燃烧调整试验研究 ,确定了锅炉优化运行方式 ,分析锅炉效率和NOx排放量与电站锅炉运行参数的关系 ,以指导锅炉的高效低NOx的运行  相似文献   

11.
采用排气再循环降低柴油机NO_x排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论述了EGR降低柴油机NOx排放的原理和采用该技术的必要性;探讨了柴油机NOx和EGR率的测量方法。以及EGR的控制方法;指出了为满足排放法规对NOx排放的要求,必须采取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氮氧化物足燃煤电站锅炉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在410t/h锅炉上进行了NOx排放特性试验,试验得出锅炉过量空气系数、燃烬风比例、制粉系统投运方式、冉燃燃料比例对锅炉效率和NOx排放的影响,为锅炉优化运行,降低NOx污染物排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天然气发动机在采用机内净化措施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NOx排放,满足未来的排放法规,试验研究了3种稀释方式(空气稀释、当量燃烧+EGR稀释、空气与EGR双重稀释)对稀燃天然气发动机控制NOx排放潜力的影响,并考察了燃烧边界条件的改变对发动机燃烧及排放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燃烧边界条件优化,3种稀释方式均能使发动机NOx排放满足国-Ⅳ及国-Ⅴ排放标准,在同等NOx排放前提下,对其经济性而言,双重稀释方式优于空气稀释方式,空气稀释方式优于当量燃烧+EGR稀释方式。  相似文献   

14.
SCR是降低柴油机NOx排放的有效措施,是柴油机NOx排放控制的关键技术。介绍了SCR技术降低柴油机NOx排放的工作机理、SCR系统构成、SCR技术在大幅度降低NOx排放方面的优势以及影响SCR系统性能稳定性的因素。SCR技术可使产品柴油机达到欧Ⅳ排放水平,最后介绍了车用柴油机SCR技术还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峰 《锅炉制造》2007,(2):39-40,49
介绍再燃技术能降低NOx的机理和实例。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在 492 Q汽油机上燃用液化石油气 (L PG)的台架试验结果 ,得到了其在中高转速下 NOx 排放同空燃比、负荷以及点火提前角等参数之间的关系 ,并将试验结果同汽油机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汽油发动机在燃用 L PG燃料时 ,NOx 排放会有所增加 ,需要采取某些措施来加以抑制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介绍了一种利用非热等离子体加催化剂系统降低NO,排放的技术。柴油机排出的废气通过等离子体可将NO转化成NO2,在催化剂(主要是沸石催化剂和氧化铝催化剂)的辅助下,利用丙烯或其氧化物将NO2还原成N2,从而降低排气中NO,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进一步分析了两种催化剂不同的工作机理及其共同工作的效果;另外还简要介绍了利用封装的等离子体降低PM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实验与数值模拟下对不同预混度、气氛、燃气流量和环境温度对天然气火焰NOx生成的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空气气氛下,NOx排放随燃气流量的增大而单调增大,完全预混燃烧时NOx排放最低,完全扩散燃烧时NOx排放最高,而在部分预混燃烧时存在一个NOx排放次低点,其预混程度大约为50%~60%。其中,热力型NOx形成规律与总NOx形成规律相似,而快速型NOx大概占总NOx的10%~20%,随预混程度增大而递减。在增氧气氛下(21%O2与N2),NOx随O2浓度的提高而成倍增加,其中,快速型NOx增长缓慢,热力型NOx大幅增加。同时,NOx的形成直接受环境温度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NOx的生成量与环境温度成二次函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天然气再燃脱硝的原理和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就天然气再燃脱硝的机理 ,天然气再燃脱硝技术中的一些关键影响参数对脱硝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最后比较几种再燃燃料对脱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达到较好的脱硝效果 ,再燃区的温度、再燃区的过量空气系数、再燃区的停留时间和再燃燃料的喷入位置应该选择在适当的数值和位置 ,在天然气中增加适当的HCN、NH3 或者热解气对脱硝是有利的。由于这些参数是相互影响的 ,对具体情况应该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20.
在1台20 kW的低NOx多功能燃烧实验台上进行天然气高级再燃实验,考察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SR2,再燃区温度T2以及催化剂等固素对高级再燃脱硝效率的影响.当再燃区温度T2在1 150℃~1 300℃之间,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SR2=0.99和0.95时,向再燃区内喷氨会提高脱硝效率.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SR2=0.99时,向再燃区喷氨不能使脱硝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在T2=1 300℃时甚至引起脱硝效率的下降.SR2=0.95时,T2=1 250℃时脱硝效串最高.在本实验温度范围,喷入催化剂Na2CO3可明显提高高级再燃的脱硝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