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了粉煤灰、矿粉混凝土和硫酸钠粉煤灰、硫酸钠矿粉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参照NEL法测试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表明粉煤灰混凝土、矿粉混凝土和硫酸钠粉煤灰混凝土、硫酸钠矿粉混凝土,随着粉煤灰、矿粉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降低。28 d时硫酸钠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低于相应不加硫酸钠的混凝土,60~90 d时高于相应不加硫酸钠的混凝土。相同龄期矿粉混凝土、硫酸钠矿粉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低于粉煤灰混凝土、硫酸钠粉煤灰混凝土。粉煤灰和矿粉都能改善混凝土内部结构密实性。矿粉混凝土的抗渗性好于粉煤灰混凝土。硫酸钠对粉煤灰、矿粉混凝土60~90d耐久性不利。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阻尼比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配制了普通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粉煤灰混凝土、橡胶粉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和聚合物粉煤灰混凝土等6类共计33个配合比的混凝土,采用自由振动法测试了各类混凝土的阻尼比,得到了一批混凝土阻尼比的基础性数据.在着重提高混凝土阻尼比的同时.还兼顾了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之混凝土技术包括高耐久性混凝土技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自密实混凝土技术、清水混凝土技术、轻骨料混凝土技术、纤维混凝土技术、透水混凝土技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以及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施工技术。介绍了该技术的编制背景、主要内容及要点。本次编制首次将节能生态效益混凝土列入其中,有益于推进生态和节能混凝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活性微粉混凝土、泡沫混凝土、透水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自修复混凝土五种特种混凝土的特点作了简述,分析了各种混凝土的工程应用优势及性能,以满足工程施工对特殊功能混凝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对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活性微粉混凝土、低强混凝土、轻质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智能混凝土等)以及混凝土增强材料(非金属配筋、新型预应力钢棒等)近年的应用与发展,进行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包含施工准备、混凝土的拌和、混凝土的泵送、混凝土的浇筑以及混凝土的养护,研究了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包含混凝土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以及混凝土养护阶段的质量控制,希望通过研究不断提高国内混凝土施工水平。  相似文献   

7.
李群 《四川建材》2014,(1):117-118
本文从混凝土强度及主要影响因素、混凝土标号与混凝土平均强度、标准差、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等方面,对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和探讨。混凝土结构是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制成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只有严格重视混凝土的各项标准和妥善处理施工的全过程,才能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8.
钢纤维混凝土/老混凝土黏结劈拉强度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135个钢纤维混凝土与老混凝土100 mm×100 mm×l00 mm立方体黏结试块的劈拉试验,研究了老混凝土表面粗糙度、界面黏结剂和新混凝土中钢纤维体积分数对钢纤维混凝土/老混凝土黏结强度的影响,探讨了钢纤维混凝土与老混凝土的黏结机理.采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老混凝土表面粗糙度、界面黏结剂和新混凝土中钢纤维体积分数对钢纤维混凝土/老混凝土黏结强度影响的显著性.结果表明,老混凝土表面粗糙度、界面黏结剂和新混凝土中钢纤维体积分数对钢纤维混凝土/老混凝土黏结强度都有显著影响,其中以表面粗糙度对劈拉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提出了钢纤维混凝土与老混凝土黏结劈拉强度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采用P.O 42.5水泥及高效减水剂配制出坍落度为220 mm的C50普通混凝土,并以此为基础配制出大流动度粉煤灰混凝土及钢纤维混凝土。研究了钢纤维对C50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及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在粉煤灰混凝土中掺入0.5%的钢纤维,混凝土具有大流动度,拌合物的工作性能明显优于普通钢纤维混凝土,且粉煤灰钢纤维混凝土各龄期的强度均高于普通混凝土、粉煤灰混凝土及普通钢纤维混凝土。在粉煤灰混凝土中,钢纤维对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构造钢筋的配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中,由于水泥释放大量的水化热,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混凝土产生膨胀。随后,由于混凝土的表面散热,内部温度开始下降,混凝土产生收缩。当混凝土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断裂。本文作者根据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变化规律,提出在大体积混凝土中设置构造钢筋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1.
乔继根 《山西建筑》2008,34(17):141-142
结合山西汾河小区2号,3号高层住宅楼工程实例,探讨了高大承台和防水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从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温度控制、养护等环节阐述了有效的抗裂措施,以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吕敬钱 《山西建筑》2010,36(21):319-320
针对象山隧道2号斜井混凝土运输难题,介绍了采用混凝土竖直投料孔与斜井内混凝土溜槽下放2号斜井施工混凝土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从而解决2号斜井长距离衬砌滞后而潜在安全风险的问题,为后续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免拆金属模板网在溪洛渡水电站混凝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溪洛渡水电站左岸1~3号导流洞进口闸门竖井混凝土施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混凝土施工工期紧张.为加快施工进度,保证1~3号导流洞进口闸室按工期要求下闸,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采用免拆金属模板网以保证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连续浇筑,减少模板支立、拆卸及混凝土面凿毛施工,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抢回了施工工期,还节约施工投入.  相似文献   

14.
闫东 《山西建筑》2001,27(4):76-77
通过在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实践与摸索,总结了以往类似工程的一些经验,阐述了泵送混凝土的一些基本特性及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原材料的选取,泵送混凝土的具体配制及调整。介绍了宁台温高速公路二期工程牛官头隧道二次衬砌泵送混凝土的配制,列举了一些工程实例中的配合比。  相似文献   

15.
桥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某大桥桥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措施,并对观测所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材料特性、施工工艺和监测手段对大体积混凝土实施温度控制,有效地控制了温度裂缝的产生,说明了温度裂缝控制的可行性.同时,总结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规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温度实时监控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无锡太湖明珠发展大厦基础底板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通过对混凝土进行温度实时监控,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情况,并根据测温数据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其内外温差,本工程基础底板混凝土未出现任何裂缝,确保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7.
煤矸石混凝土耐久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金敏 《混凝土》2011,(7):56-58
以煤矸石替代部分碎石、粉煤灰和矿渣替代部分水泥配制煤矸石混凝土,采用正交试验对其进行了耐久性的研究,分析了经硫酸盐侵蚀后抗压强度损失值、渗透系数及其冻融后弹性模量损失值3个指标,试验表明,粉煤灰的影响因素要大于矿渣的影响因素.通过极差分析法与功效系数法得出了煤矸石混凝土耐久性的优方案是相同的,即煤矸石混凝土的耐久性优方...  相似文献   

18.
二期工程导流底孔(22个)封堵具有施工工期紧、工程量大的特点。通过5、18号导流底孔的生产性试验,采取加密冷却水管、加大初期通水流量、降低通水水温、采用低热水泥等措施,可保证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混凝土取样检测数据表明原材料及配合比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混凝土取芯检查结果证明混凝土施工质量良好,满足设计要求,为后期底孔全面封堵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Portland cement pervious concrete (PCPC) is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ving material that has been increasingly used in parking lots as well as low volume and low speed pavements. Although specifications are available for the mix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pervious concrete, there still remains a need for laboratory tests to ensure the anticipated performance of laboratory designed pervious concrete. In this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laboratory and field produced pervious concrete mixtures as well as field cores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 through laboratory performance tests, including air voids, permeability, compressive and split tensile strengths, as well as Cantabro and freeze–thaw durability tests. Two types of coarse aggregate, limestone and granite, with two gradings, No. 8 and No. 89 specified in ASTM C33, were used to produce the mixtures. Latex, air-entraining admixture (AEA), and high range water reducer (HRWR) were also added to improve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pervious concret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ixtures made with limestone and latex had lower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as well as higher strength and abrasion resistance than other mixtures. Even for pervious concrete, the addition of AEA could still help to improve the freeze–thaw resistance. The comparison between laboratory and field mixtures showed that a properly designed and laboratory verified pervious concrete mixture c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ermeability, strength, and durability performance in the field.  相似文献   

20.
隋国嵩 《山西建筑》2008,34(16):305-306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大跨度连续梁桥0号段施工的方案比选,详细阐述了具体的施工过程,同时对工程施工中的重难点进行了分析,对同类型的桥梁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