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对学生成长成才和三观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互联网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现象、新内容和新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广度、深度、精度上的融合。从“三全育人”协同育人体系构建、基于学生群体画像进行精准思政两大维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2.
2018年教育部产教融合"大平台+"的提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重要意义。基于产教融合"大平台+"的概念与作用,对当前高等院校走入产教融合所面临的技术、资金、政策、架构等瓶颈问题,提出了技术支持、组合融资、政策支持、吸引企业、平台架构和共享共建等建议,以期为高等学校产教融合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文化创意产业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和成功经验。将 文化元素融合到纺织制造产业的价值链,是促进纺织制造业高端集群化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纺 织制造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方式包括延伸融合、重组融合与一体化融合,通过“制造业文化化”和“文化产 业制造化”实现纺织产业价值链的优化。针对当前纺织制造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度不够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政府层面要统筹规划,营造良好的产业融合环境;产业层面要整合资源,打造高效的产业融合平台;企业层面要 强化管理,塑造“制造业+文化”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4.
在“大食物观”视域下,针对当前食品安全现状和新形势,结合高职食品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黄河水院食品专业凝练了培“诚信”之根、铸“担当”之魂、启“创新”之智、润“自信”之心的思政教育目标,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了诚信与食品安全教育相融合、担当与职业规划教育相融合、创新与未来食品开发相融合、自信与中华饮食文化教育相融合、个人就业与祖国需要相融合的“五融合”课程思政育人新路径,以期提升高职食品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5.
针对于电站辅助设备的信息化系统存在各独立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却往往不能互联互通的问题,“信息孤岛”随之产生.提高各子系统之间信息交互的自由度,实现整个发电站系统的智能一体化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体化平台的设计基于B/S架构,以先进、安全、开放、易维护为设计原则,搭建了统一的数据平台,将电站内个各个子系统的数据和功能进行整合并集成,实现了电站内各种信息的融合与共享,完成了对设备的全方位监控管理.  相似文献   

6.
产教融合、专创融合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模式。文章通过构建“产教+专创”双融合人才培养质量指标体系,运用IPA分析方法,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综合评估。研究认为,“产教+专创”双融合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基础、平台、过程和成效4个维度予以体现;“产教+专创”双融合人才培养的过程和成效受重视程度较高,而人才培养基础和平台的受重视程度有待加强。IPA分析发现,师资水平、师生互动、校企合作和创新创业是“产教+专创”双融合人才培养的优势所在,人才培养规划、创新创业思维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尚需保持,而人才培养制度保障、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协同育人还要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7.
颁奖词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RealSight IoT物联网智能数据分析平台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架构,既可快速部署为基于物联网智能数据分析的业务系统,也可方便地与其它业务系统进行集成,为提高大数据的处理效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实现了从数据产生到计算结果生成的秒级延时,可提供准实时的数据分析、挖掘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8.
基于目前主流的“三网融合技术”,能应用到教学中,使学生掌握到三网融合的理论,同时能根据模拟现网络融合的平台,进行网络的数据的配置以及维护.文章介绍了教学中“三网融合”平台的建设,从“三网融合”网络平台的搭建,到数据、语音以及组播业务的配置和数据的规划.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联合企业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推进校企合作,需要分析现阶段的校企合作问题,以问题为突破口,在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建设与评估体系等方面,实施校企合作推进策略。以“1+X”证书制度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旨在提升校企合作质量,促进院校与企业协同发展,实现“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双丰收,促进产教融合深化,以此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欧美国家先后提出“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意欲以“网络信息技术+工业系统”的产业革新,将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成果融合,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从而促进经济复苏.在全球制造业正向着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的方向发展之际,中国制造业应及时跟进,突破当前的产业发展困境,抓住制造业向“微笑曲线”两端转型的机遇,稳步推进高新核心技术攻关、人才储备、网络设施建设和信息安全防控等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大规模制造产业所涉及的产业链、供应链、销售链、能源链不断交叉融合,逐渐形成了网状结构多价值链构成的复杂数字生态系统,其中,各个企业具有互生、共生、合作、竞争的重要生态关系,保障数字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演进态势是推动大规模制造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因数据交互壁垒、价值链孤岛、恶性竞争、价值虚构等原因导致其极具挑战。因此,针对我国大规模制造业网状价值链协同瓶颈问题,“大规模制造产业网状结构价值链数字生态理论研究”项目通过对网状结构多价值链拓扑组织结构进行分析,明确数字生态价值链在价值流动、种群状态、系统进化等方面的演化机理,研究网状结构价值链数字生态理论体系,建立基于生态价值链的数字生态模型。在此基础上,研发基于区块链的价值链运行技术、数据驱动的价值链优化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型服务技术,实现网状结构生态价值链的可信运行、数据优化、纵横协同、智能服务等支撑构件。并面向汽车、家电等典型大规模制造产业,建立基于第三方平台网状结构生态价值链,取得理论/技术/应用等成果验证。项目围绕大规模制造产业数字生态模型构建、网状结构价值链协同等国家科技重大需求,开展相关研发与工程示范,旨在为我国大规模制造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边缘计算靠近设备现场提供分布式计算、存储、应用等服务,在制造业数据采集和处理方面相较以云计算为中心的模式,其具有更高的实时性等优点,因此研究边缘计算在制造业的应用有着较高的实际价值.介绍了边缘计算的架构模式和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趋势,对国内外应用于制造业数据采集与处理中的边缘计算软件服务框架进行对比研究,总结了在边缘层获取...  相似文献   

13.
针对零售业对大数据处理和商业智能的需求,提出一种大数据商业智能系统架构.架构包括大数据处理和商业智能应用.详细描述了系统的模块构成,数据在系统中的处理过程,介绍了一部分关于零售业数据分析的需求.基于本文提出的架构实现了一个商业智能的系统,并设计一个针对零售业提升商品销量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商业智能系统可以支持零售业对于提升商品销量的决策.  相似文献   

14.
智能故障诊断对于提高智能制造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诊断方法在工业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不同的模型提取的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数据特征提取不全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融合网络模型(CLOD)。首先通过傅里叶变换对故障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得到时频谱样本,然后将样本送入经过LSTM模型和改进的CNN模型融合后的卷积网络模型(CLOD)中训练学习,最后通过更新网络参数来提高模型性能,实现轴承故障精确智能诊断。与传统方法比较,CLOD在保证准确率的基础上,极大的增加了模型的拟合速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智能汽车研究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和发达国家关于智能汽车研究的历史、发展和趋势,重点提出了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智能驾驶系统模型,分析了此模型下各系统模块的功能,介绍了系统模型中信息融合方法的引入,最后提出了对智能驾驶技术应用的展望.  相似文献   

16.
无线射频识别是目前物流行业中信息采集技术之一,能否大规模应用取决于是否解决了无线射频识别(RFID)应用与现有信息系统之间的整合问题,尤其是与物流企业内部应用系统的整合。该文针对整合问题提出了以Web Services架构为基础的SOA模型整合物流企业各信息子系统,并在该信息融合模型基础上利用数据挖掘和计算智能为企业建立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支撑企业的日常运作和长远规划,从而为RFID在物流行业中的推广应用和具体实施提供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和信息基础设施框架。  相似文献   

17.
根据工业测控系统的特点,给出了控制系统数据融合的一种结构,介绍了适合工业测控系统的几种数据融合方法,如中位值法、加权平均法、算术平均与递推估计法、卡尔曼滤波及多模型法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施的教学形式丰富多样。为适应现代的发展趋势,突出连接与互动的互联网教学特征,本文以“544”数字化网络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为依托,将现代教学方式与“互联网+”有效结合,构建了“微学习”数字化资源,并且提出了一种对于“微学习”进行量化评判的分层分析法,以客观清晰的分项得分代替之前笼统模糊的主观评价。经过实践表明,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混合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优质便利的学习资源,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依托武汉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e-works,制造业信息化门户网站,研究和开发制造业信息化网上知识平台,将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仓库、客户关系管理等技术,在WEB服务器上构建基于三层体系结构的应用平台,为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提供信息化的有关知识与信息、培训、咨询、个性化知识管理、产品展示等“一站式”服务,传播先进制造理论,普及现代制造技术,提升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制造工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日益成熟,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基于人工智能构建CPS系统,将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拟人化,设计应用智能体实现人工神经元功能,云计算实现对应神经元的大脑反射区,多智能体通过总线广泛相连使得系统活灵活现。将基于人工智能产生式CPS系统架构应用到智能建筑环境测控系统中,这在将来智能建筑的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符合未来智能建筑产业精神,也是本文研究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