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某专用设备的作业任务、转向模式需求特点等,基于转向系统的转向原理,对转向液压系统进行了设计,分析了转向液压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并根据相关原则,结合实际进行了转向液压缸和电比例多路换向阀选型研究,该方法对类似设计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车辆液压主动悬挂系统能够实现大功率强负载的带载运动,针对车辆在运动过程中液压主动悬挂系统的稳定性控制问题,在液压主动悬挂系统的结构和运动学模型基础上,设计了液压主动悬挂系统的位置观测模型和动态控制节点状态观测器,利用设计LQR控制器来实现液压主动悬挂控制系统各控制节点的协调运行,最后在车辆液压主动悬挂控制系统实验台架中进行硬件在环试验,通过调节不同的性能控制参数,不断优化车辆液压主动悬挂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稳定性控制方法能够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以轿车液压转向系统为研究对象,引进了一种具有主动转向和助力转向功能的新型电动液压转向系统。利用CATIA软件建立了新型电动液压转向系统的数字化三维模型,分析了该转向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采用一种基于转向盘角速度和车速的附加主动转向活塞杆位移的变传动比控制策略,建立了从方向盘到车轮转向角的数学模型。最后应用AMESim软件完成了新型电动液压转向系统的建模,并对助力转向系统和主动转向系统同时工作时的高压油腔内的流量和压力进行了动态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两系统同时工作时的流量压力特性相互影响很小,即在改变助力大小的同时主动转向系统给主动转向活塞杆的附加位移几乎不受影响,在改变主动转向活塞杆附加位移的同时齿条助力的大小也基本不受影响。故该新型电动液压转向系统能够较好的实现力和角位移的分工协同控制,对转向系统设计和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俊  石朝欢  林贝清  黄鹤 《中国机械工程》2022,33(14):1741-1750
为减小多轴转向车辆货厢部位的第三轴转向轮转向磨损,要求该车轮与驾驶室部位的前转向轮转角关系满足阿克曼转向原理。针对某型号8×2四轴重型车辆,设计出一种第三轴线控液压转向系统,并建立其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滑模控制器对第三轴转向轮转角进行控制,选取典型工况对所设计的控制器进行了仿真分析,并进行实车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滑模控制比基于比例切换函数的滑模控制及开环控制响应更快速、趋近目标值时间及超调持续时间更短、稳态差值更小;与采用机械液压转向系统相比,安装基于该控制器的线控液压转向系统不仅能显著提高第三轴轮胎的转向抗磨损性能,同时也改善了整车的转向性能。  相似文献   

5.
转向系统的助力特性设计与控制对重型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节能性具有重要影响。以重型商用车旁通比例阀式电控液压转向系统(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system,ECHPS)为研究对象,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包含比例电磁阀子模型、机械系统子模型、液压系统子模型和3自由度整车转向动力学模型的ECHPS系统仿真模型,基于能量流原理分析转向助力特性对转向系统节能性的影响,设计了兼顾操纵性与节能性的ECHPS可变助力特性曲线。采用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 PID)控制策略对比例电磁阀的阀芯位移进行控制,使旁通流量随车速可变。搭建ECHPS性能试验台,对ECHPS在不同车速下的助力特性进行测试,试验结果与仿真设计的理想可变助力特性基本一致,可以实现重型车辆低速时转向轻便性和高速时的良好路感,同时改善了转向系统的节能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新型后桥电控液压主动转向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特点。创新设计的集成式液压缸配合液压油路,提高了后桥转向的可靠性。经整车搭载验证,该系统符合设计要求,达到使用目的。  相似文献   

7.
DCMC型自行式液压模块车(SPMT)的转向系统为微电控制/液压驱动的多模式转向系统,该文对SPMT转向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该文简要地分析了汽车液压主动悬架的基本结构.在此基础上,对主动悬架液压比例控制系统进行了静态设计,其中包括对负载的分析以及比例阀的选取,并通过确定比例主动悬架液压参数获取系统的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9.
本文给出了一种利用PLC、液压驱动车桥、比例液压阀等组成的集卡拖车多轴后轮全轮随动转向的控制方法,从分析转向策略入手,给出了机械液压系统和电控系统的设计思路,并对传感器选择、策略的软件实现等关键环节进行了研究,从实际运行情况看,能够提升集卡性能,较好的改善转向时后轮滑动摩擦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对常用转向液压系统作了分析研究,设计了重型特种汽车带应急泵转向液压系统,双向齿轮泵作为系统应急动力,油桥、棱阀、合流阀作为主控制阀,来控制和补充系统流量,并解决常用转向液压系统的缺点。  相似文献   

11.
由于摩擦力、液动力等因素的影响,直动式电液比例换向阀很难实现大流量控制,而导控式比例换向阀无法实现零压下工作,针对直动式和导控式电液比例换向阀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流量大并具有全桥式位置反馈的新型电液比例换向阀--2D数字式电液比例换向阀。该阀由2D换向阀、压扭联轴器和比例电磁铁等组成。在分析该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础上,对该阀进行了动态试验。实验表明:2D数字式比例换向阀频宽可达18 Hz,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电液动力转向系统。分析了系统原理,建立了其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利用Simulink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利用所设计的实验系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电液动力转向系统转向精度高,响应速度快,为工程机械的电子转向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电液比例压力流量控制轴向变量柱塞泵,利用AMESim软件建立其整体模型。对该变量泵压力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并重点考察了电液比例换向阀参数的变化对泵压力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电液比例换向阀的弹簧刚度和弹簧预紧力的设定值越大,变量泵输出压力的稳态值也越大;在避免比例换向阀的阀芯质量过小基础上,尽量减小阀芯质量,并设定适当大小的阻尼孔孔径和阀芯直径,可减小输出压力的超调量,改善变量泵的工作品质。  相似文献   

14.
SPC90抱罐车的最大额定载重为90t,是钢渣处理生产线上的关键设备,抱罐车的驱动、转向、制动和工作装置等操作均采用电液比例控制,驱动采用液力传动,通过动力换档电液控制系统和三相变矩器的结合,解决了抱罐车行走过程中负载变化频繁和发动机匹配等问题;转向系统为电液动力转向,制动系统采用基于湿式盘式制动,工作装置采用闭芯式负荷传感电液控制系统,开发了基于CAN总线的电气控制系统,抱罐车还具有遥控、防撞和故障诊断等智能化系统。  相似文献   

15.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与汽车转向盘力特性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新蓬  杨树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5,24(12):1387-1390
将EPS系统模型与多自由度汽车动力学仿真软件相结合,讨论了EPS系统对汽车转向盘力特性的影响,提出并验证了将EPS系统比例控制系数设计成随车速和侧向加速度递减的函数来改善转向盘力特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车辆操控的方便性,以履带车辆纯机械液压变量系统为基础,提出一种新型无线遥控电液伺服变量控制系统。基于无线传输易被干扰出现乱码的情况,设计了无线遥控指令信号的生成方法,介绍了硬件电路和电液伺服系统的原理及组成。考虑到无人驾驶对液压系统响应的快速性要求,以提高电液伺服系统的响应速度,在AMESim中完成对液压伺服系统建模,分析了活塞和高频响比例伺服阀结构参数对电液伺服系统响应速度的影响,找到了提高响应快速性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为无线遥控变量液压系统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实验证明方案可以实现无线遥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融合助力转向功能的新型主动转向系统LQG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主动转向系统基础上,集成电动助力转向技术,开发出一种新型主动转向系统,使其同时融合主动转向和电动助力转向功能,不仅解决了汽车低速转向轻便与高速转向稳重的矛盾,而且可以实现驾驶员路感和汽车主动安全性的完美结合。推导出新型主动转向系统动力学方程,考虑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干扰和噪声,构建了新型主动转向系统LQG控制模型,设计了新型主动转向系统LQG控制策略,并对转向路感和系统鲁棒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LQG控制的新型主动转向系统,具有较好的系统鲁棒性能和鲁棒稳定性,可有效抑制路面随机激励、转矩传感器量测、模型参数不确定所引起的各种干扰和噪声,使驾驶员获得满意的转向路感。  相似文献   

18.
首先对前轮主动转向系统结构形式进行分析和简化,确定了双行星齿轮机构的拓扑关系;其次,基于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完成了主动转向系统建模和运动学仿真,并建立带主动转向子系统的整车模型;接着,讨论了转向系变传动比控制原理,研究了传动比随车速和转角变化的关系;最后,对传统转向汽车和实施主动转向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主动转向系统可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所建立的主动转向系统多刚体模型为深入研究主动转向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大功率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电液换档回路的动态特性,在电液换档回路工作原理和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基于AMESim软件建立了电液换档控制回路中比例电磁阀、双边节流阀模型,并与供油系统模型联合建立了电液换档控制回路仿真模型。通过典型工况的模型仿真分析与试验测试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