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种种现状和部分毕业生自身素质的差强人意入手,阐述如何尽快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校毕业生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西部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导致西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当前就业形势差、毕业生的内在能力低、人际关系网络的阻碍、就业的心理误区、高校不合理的专业结构等。解决西部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西部地区必须加快自身发展,加强就业政策扶持;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规范就业市场;高校必须调整不合理的专业结构;高校必须,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建立毕业生正确择业观;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  相似文献   

3.
为破解疫情下大学生“慢就业”问题,以浙江省高校2020和2021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与访谈,探究“慢就业”的现况、成因以及疫情对“慢就业”的影响。通过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交叉分析发现:“慢就业”在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导致“慢就业”类型选择的多元化;“慢就业”可分为“追梦型”“逃避型”“迷茫型”“优越型”等多种心态,有助于辨别积极“慢就业”和消极“慢就业”。通过因子分析发现:疫情给“慢就业”带来较大影响,但对两届学生的影响程度不同。由此建议,高校应对不同类型的“慢就业”分类而治,倡导疫情常态化下“新”就业价值观,实施全过程精准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协同多方资源应对“慢就业”。  相似文献   

4.
由于近年来高校不断的扩招,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都广泛关注的话题,这不仅给毕业生本人带来了很大困扰,给整个社会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基于我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以及成因进行分析,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学生本身等方面就解决此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6.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大学生就业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关系到学生走向社会谋求发展的切身利益.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择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Z世代大学毕业生已经成为就业群体主力军。当前不少Z世代大学毕业生不再遵循“一毕业就工作”的传统观念,而是以继续备考工作岗位、深造学习、旅行、支教或创业考察等形式延缓就业,“慢就业”现象比较突出。Z世代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既有经济社会层面的因素,也有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还有Z世代大学生个体层面的原因。纾解Z世代大学毕业生的“慢就业”难题,需要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及家长各方与高等院校建立起联动机制,形成破解“慢就业”现象的外部合力,更需要Z世代大学毕业生主动转变观念,提升综合素质,强化自我角色认同,从根本上突破“慢就业”阻滞,迈开步伐,实现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8.
从梳理和总结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入手,深入剖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的各种因素,寻找破解新常态经济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可能途径和方法,指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是根本;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核心;推动社会用人、就业观念转变是关键;完善就业服务平台和政策保障体系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9.
基于市场变化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办学势必要考虑人才市场的需要。高校已逐渐由人才输出主体转变为人才推荐、推出,达到被接收的主体。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剖析,并集中探讨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若干因素,就此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树立新的就业观;调整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完善劳动立法;提倡自主创业;搭建产学平台,实现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确保毕业生出口畅通等解决就业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等多方面的协同努力。其中,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原因和学校及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4条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十分突出,就业问题备受关注。文章通过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难就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存在,引起了整个社会各层面的高度关注。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并非是高校扩招所致,而是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因素。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及其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带来了社会就业结构的重大变化,而就业结构的重大变化,直接导致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供需不平衡;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性,以及城乡差异日益加大的客观现实,又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的单一性倾向,从而使得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的更加尖锐。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长期而又系统的复杂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高校毕业生自身以及社会各方面的长期努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由“统包统分”转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这给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也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观察思考问题,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工作的新思路。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提出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提出了正视危机,改变就业观念,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就业指导机构等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帮助高职毕业生顺利就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如何通过使用信息化的手段,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是很多高职院校在探索和追求的目标.在分析目前高职院就业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打造集学习、管理、服务、交流、监控、反馈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管理全程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具有高职特色的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困难,形势严峻。笔者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目前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对地方高校毕业生职业胜任力进行研究发现,专业知识、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实际工作能力等是影响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对此可通过加强专业知识素养,提升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增强学习能力,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以及增加实际工作的能力等,逐步缓解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