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猴头菌多糖醇沉的工艺条件。以醇沉工艺提取猴头菌多糖的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确认猴头菌多糖的最优醇沉工艺条件;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猴头菌多糖的含量。表明,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浓缩比1:1、乙醇沉淀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70%、浓缩液温度至40℃以下,醇沉环境在室温下,醇沉时间为811,时。结果证实了实验室数据可靠性,为猴头菌多糖大规模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猴头菌多糖是猴头菌中重要的活性成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猴头菌多糖的分子结构、提取方法、药用保健功能和研究展望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1):134-140
以5种不同地区采集的猴头菌子实体及1种猴头菌液态深层发酵菌丝体为原料,比较其原料主要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多糖的单糖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5种猴头菌子实体的营养成分含量基本一致,同种元素含量差异小于20%,发酵菌丝体中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均高于子实体,元素含量差异较大,且菌丝体存在部分重金属超标的潜在风险。猴头菌子实体多糖的平均得率为2.15%,菌丝体多糖的得率(5.06%)显著高于子实体;6种多糖均由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构成;抗氧化结果表明,5种子实体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差异较小,其中以丽水产的猴头菌多糖抗氧化活性最弱,而菌丝体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较强且显著优于子实体多糖,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接近于VC。不同产地,不同栽培方式、不同生长阶段都会对猴头菌原料及其多糖性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有L9(4^3)正交试验研究了液态发酵猴头菌多糖培养基中4种主要因素的配比方法,从中筛选出了培养基中4个主要因素的适宜浓度比及它们对猴头菌多糖生物合成的大小和主次顺序,当葡萄糖为3%~4.5%,复合氮源为1.5%~1.68%,VB1为0.001%~0.0015%,pH为5.0~5.2时猴头菌多糖产量最高;它们对猴头菌多糖生物合成的主次顺序为氮源,碳源、pH、VB1。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培养猴头菌菌丝体时不同碳、氮源对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碳、氮源液体培养基对猴头菌进行液体浅层静置培养,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菌丝体中的多糖含量。结果:从菌丝体多糖含量角度考虑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豆腐渣;在淀粉用量为4.0%、豆腐渣用量为1.5%时得到的猴头菌菌丝体多糖含量高达162.17mg/g。结论:淀粉和豆腐渣能比常用碳、氮源大幅度提高液体培养猴头菌菌丝体的多糖含量,而且价格低、来源广,在生产上有着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用L9(4 3)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液态发酵猴头菌多糖培养基中 4种主要因素的配比方法 ,从中筛选出了培养基中 4个主要因素的适宜浓度比及它们对猴头菌多糖生物合成的大小和主次顺序 ,当葡萄糖为 3 %~ 4 5 % ,复合氮源为 1 5 %~ 1 68% ,VB1 为 0 0 0 1%~0 0 0 15 % ,pH为 5 0~ 5 2时猴头菌多糖产量最高 ;它们对猴头菌多糖生物合成的主次顺序为氮源、碳源、pH、VB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适于液态发酵猴头菌多糖的各常用碳源和氮源及C/N比。结果表明,葡萄糖为最适碳源,其次为糊精;复合氮源(黄豆粉+玉米粉+麸皮粉)为最适氮源;最适C/N比为26。C/N比对液态发酵猴头菌多糖的影响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培养基成分和C/N比是影响猴头菌多糖产量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适于液态发酵猴头菌多糖的各常用碳源和氮源及C/N比。结果表明 ,葡萄糖为最适碳源 ,其次为糊精 ;复合氮源 (黄豆粉 +玉米粉 +麸皮粉 )为最适氮源 ;最适C/N比为 2 6。C/N比对液态发酵猴头菌多糖的影响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培养基成分和C/N比是影响猴头菌多糖产量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猴头菌液态发酵过程中的参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猴头多糖是一种具有抑制肿瘤、调节免疫等生理活性的真菌多糖。研究猴头菌液态发酵过程中的还原糖、氨基态氮及pH的变化,研究了猴头菌液态发酵的最佳发酵时间。结果表明,猴头多糖发酵的最佳培养时间是7 d。  相似文献   

10.
猴头菌丝多糖抗氧化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液体发酵生产的猴头菌丝为材料,提取猴头菌丝多糖进行抗氧化功能研究。结果表明:猴头菌丝多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鼠血清溶菌酶含量;能够明显提高小鼠血清、大脑、肝脏中SOD、CAT的含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清、大脑、肝脏中MDA水平;具有重要的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11.
研究猴头菌发酵刺五加后多糖及紫丁香苷的含量变化,为新药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以蒽酮-硫酸法测定猴头菌发酵刺五加前后多糖的含量,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发酵前后紫丁香苷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猴头菌发酵刺五加后多糖的质量分数由发酵前的0.3%提高到0.7%,多糖的含量提高了133%;而刺五加原药材中紫丁香苷的含量为0.0096%,发酵后在紫丁香苷标准峰对应处未出峰,而是在其它位置出现了三个新的谱带。猴头菌发酵刺五加后多糖含量显著提高,可以起到协同或增加猴头菌及刺五加药效的作用;发酵物中紫丁香苷成分未检出,是由于发酵后紫丁香苷在微生物酶的作用下降解转化为其它物质,有利于提高生物利用度,为新药源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猴头菌发酵刺五加后多糖与紫丁香苷的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猴头菌发酵刺五加后多糖及紫丁香苷的含量变化,为新药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以蒽酮-硫酸法测定猴头菌发酵刺五加前后多糖的含量,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发酵前后紫丁香苷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猴头菌发酵刺五加后多糖的质量分数由发酵前的0.3%提高到0.7%,多糖的含量提高了133%;而刺五加原药材中紫丁香苷的含量为0.0096%,发酵后在紫丁香苷标准峰对应处未出峰,而是在其它位置出现了三个新的谱带。猴头菌发酵刺五加后多糖含量显著提高,可以起到协同或增加猴头菌及刺五加药效的作用;发酵物中紫丁香苷成分未检出,是由于发酵后紫丁香苷在微生物酶的作用下降解转化为其它物质,有利于提高生物利用度,为新药源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猴头菌液态发酵过程,确定其最佳培养时间及发酵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方法液态发酵培养猴头多糖。结果种子菌龄在84 h时菌株的产多糖能力最强,猴头菌液态发酵的最佳培养时间为7 d。结论确定了最佳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猴头菌液态发酵过程,确定其最佳培养时间及发酵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方法液态发酵培养猴头多糖。结果种子菌龄在84 h时菌株的产多糖能力最强,猴头菌液态发酵的最佳培养时间为7 d。结论确定了最佳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猴头菌液态发酵过程,确定其最佳培养时间及发酵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方法:液态发酵培养猴头多糖.结果:种子菌龄在84h时菌株的产多糖能力最强,猴头菌液态发酵的最佳培养时间为7d.结论:确定了最佳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对猴头菌研究的发展过程,包括从70的代初的人工驯化成功到80代液态发酵的开始,重点综述了液态发酵的研究进程,液态发酵的又主猴头菌菌丝生长的生理特性和次生代谢产物--猴头菌多糖的工艺条件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以猴头菌子实体残渣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残渣粉粹时间及提取用溶剂对其细胞壁多糖提取得率和结构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粉碎时间延长可增加水溶性细胞壁多糖的得率,但多糖含量会降低,粉粹时间对水溶性细胞壁多糖的绝对重均分子质量分布及单糖组成影响较大,最佳粉碎时间为15 min。Na OH浓度的增加可提高碱溶性细胞壁多糖的得率和含量,但免疫活性降低,最适的Na OH浓度为0.5 mol/L。粉碎水提、碱提两种方式得到的细胞壁多糖均能够显著刺激小鼠巨噬细胞释放NO,具有较好的体外免疫活性;比较水溶性细胞壁多糖与碱溶性细胞壁多糖的结构差异,发现水溶性细胞壁多糖绝对重均分子质量远大于碱溶性细胞壁多糖。碱溶性细胞壁多糖只含有葡萄糖,而水溶性细胞壁多糖还含有一定量的半乳糖,且葡萄糖与半乳糖之间的摩尔比值约为4∶1。优选获得了猴头菌细胞壁多糖的高效制备方法,明确了猴头菌水溶性与碱溶性细胞壁多糖结构特征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利用低能离子束生物技术对猴头菌进行诱变选育。通过分析N+离子注入后猴头菌丝体的生长速度,得到了常温和高温下生长速度较快的突变株。对突变株菌丝的多糖含量和氨基酸含量的检测结果显示,突变株菌丝的多糖含量和氨基酸含量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离子注入技术可用于猴头菌的诱变育种。   相似文献   

19.
以北京山区林下仿野生栽培的两种猴头菌(猴头菌H.erinaceus,HE5和珊瑚状猴头菌H.coralloides,SH2)子实体为材料,比较其多糖、三萜和矿质元素含量及氨基酸组成等,并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对其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猴头菌子实体含有较高的多糖和三萜类物质,含量分别为6.29%~7.04%、1.84%~2.61%,并且这两类物质在SH2中的含量显著高于HE5。猴头菌HE5组成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总量与总氨基酸的比值为41.34%,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70.49%,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 acid index,EAAI)为91.31,表明HE5为良好蛋白源。相比较来说,猴头菌SH2的EAAI为80.28,为可用蛋白源。并且,两种猴头菌均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尤其是Zn、Fe和Ca含量较高。综上所述,猴头菌HE5达到理想蛋白源标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珊瑚状猴头菌SH2含有较高的多糖和三萜等物质,表现出潜在的药用价值,有待于深入研究其关键成分和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0.
利用猴头菌高效转化米糠生产食用菌粗多糖,研究菌丝体多糖的新复合酶提取工艺。应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分别研究纤维素酶和蜗牛酶的添加量、pH、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酶解液pH6.5,酶解温度35℃,纤维素酶添加量为1.5%,蜗牛酶添加量2.5%,酶解时间5h。在最优条件下,测得猴头菌丝多糖的复合酶提取率为9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