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微观力学参数是构建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CFRCMCs)组分、微观结构和宏观力学性能的桥梁, 但受限于CFRCMCs的脆性和微观力学参数测试水平, 微观力学研究工作进展缓慢。随着基于纳米压痕的微观力学测试技术和基于聚焦离子束微观测试样品制备技术的飞速发展, 近年来CFRCMCs的微观力学研究工作取得显著进步。本文结合国防科技大学刘海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 重点对CFRCMCs组分的原位模量、断裂韧性以及界面结合强度的测试方法和典型应用进行了讨论, 最后举例说明了基于微观力学参数的CFRCMCs宏观力学行为的预判方法。  相似文献   

2.
复合陶瓷薄膜的制备及其分离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介绍了复合陶瓷薄膜的制备研究以及它们在气体、液体分离方面的应用。复合陶瓷薄膜继承了单纯组分陶瓷薄膜的优点,并且由于其丰富的表面特性,在表面改性和分离应用方面展现了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聚硅氧烷转化SiOC陶瓷微观结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硅氧烷转化SiOC陶瓷具有特殊的亚稳结构和成分,可用作高温结构材料、光学材料、锂离子电极材料、介电材料等。本文综述了聚硅氧烷转化SiOC陶瓷微观结构的研究情况,主要包括宏观结构、微观精细结构、结构模型、结构改性技术等方面。最后,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有机聚合物衍生陶瓷(PDCs)技术是陶瓷材料的主流制备技术之一。作为制备高性价比陶瓷材料的理想原料,聚硅氧烷(PSO)衍生SiOC陶瓷得到很好的发展。通过异质元素改性可进一步提高SiOC陶瓷的热稳定性和拓展功能特性,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在介绍SiOC陶瓷微观结构的基础上,分别从提高热稳定性和拓展功能特性的角度,综述了异质元素改性PSO衍生SiOC陶瓷的研究现状。结合原子局部化学环境的演化行为来揭示异质元素的作用机制以及加强改性SiOC陶瓷的应用研究是后续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离子注入、离子束混合和动态离子束混合技术在金属,陶瓷、绝缘体和有机聚合物等材料表面改性方面的应用情况及其取得的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   

6.
水热电化学技术及其在陶瓷薄膜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本文概括介绍软溶液工艺技术(Soft Solution Processing简记为SSP)中的重要工艺技术-水热电化学制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重点介绍该技术在先进陶瓷薄膜材料(尤其是具有钙钛矿结构ABO3型薄膜)制备中的主要应用及其优势,并对该技术在先进无机材料制备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新型离子束增强沉积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卿  王洋 《真空》1998,(6):40-43
离子束增强沉积技术是近年在离子注入技术基础上发展的新型材料表面改性技术,本文简要介绍多功能离子束增强沉积设备和应用技术研究,设备具有金属离子注入、气体离子注入、离子束增强沉积、磁控溅射沉积功能,进行材料表面改性和制备各种材料薄膜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采用线性离子束技术在PET基材表面制备类金刚石薄膜,分析薄膜结构、性能随离子束电流的演变规律并研究了薄膜润湿特性与表面形貌、结构、表面能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沉积在PET表面的类金刚石薄膜具有典型的非晶碳膜结构特征,随着离子束电流的增大sp~2/sp~3比值由0.774增加到1.622,薄膜表面的石墨化程度提高;改性后的PET材料接触角从63.51°增大到103.7°。进一步分析发现,疏水性能的提高归因于材料表面能的降低,表面石墨化程度的提高和微-纳结构的形成是表面能降低的根本原因。此外,疏水的PET材料在500~760 nm可见光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増透效果,透过率达到88.5%以上。用线性离子束沉积碳膜及刻蚀技术能得到合适的微观形貌和表面化学结构,可在保持基体材料透明性的同时提高PET柔性聚合物材料的疏水性能。  相似文献   

9.
离子束技术沉积羟基磷灰石薄膜的结构及溶解性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别采用离子束溅射和离子束增强沉积技术,以烧结羟基磷灰石(HA)陶瓷为靶材,在纯钛金属基片表面沉积HA薄膜.X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薄膜中Ca、P、O元素的化学态与所用HA陶瓷靶材相接近;相比HA靶材,薄膜表面存在CO32-.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沉积薄膜均为非晶态结构,经650℃退火处理转变为结晶磷灰石.在模拟体液中的溶解实验揭示:薄膜仅与溶液中Ca、P和O存在离子交换;薄膜易降解,浸泡10天,样品经历了降解、再沉积过程;相比离子束溅射沉积膜,离子束增强沉积膜具有加速沉积Ca、P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离子束辅助沉积碲化铅(Pblle)薄膜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传统热蒸发方法制备的碲化铅薄膜呈现出明显的柱状结构,离子束轰击可以显著改变薄膜的微观结构,导致柱状结构的逐渐消失和晶粒的长大。  相似文献   

11.
热障陶瓷涂层的最新发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综述了现代航空发动机用热障陶瓷涂层的最新发展,着重介绍了双陶瓷层,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和溶液等离子喷涂(SPS)纳米热障陶瓷涂层的性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由多孔陶瓷材料制备的过滤元件在分离、净化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陶瓷过滤器的过滤机理和过滤效率的研究、表征日益受到重视.综述了泡沫陶瓷、普通多孔陶瓷管、陶瓷过滤膜过滤机理的研究进展.泡沫陶瓷主要通过滤饼机制、表面效应、整流效应来达到净化金属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具有σ-共轭结构特点的聚硅烷有着特殊的性能及用途。概述了聚硅烷作为陶瓷先驱体在制备陶瓷纤维、多孔陶瓷、陶瓷基复合材料3个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并针对目前存在的不足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多孔陶瓷材料应用及制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回顾了多孔陶瓷材料传统的应用领域和制备方法,总结和归纳了多孔陶瓷材料新的应用领域和新的制备方法,指出了当前多孔陶瓷材料的研究热点和今后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先驱体转化法制备多孔陶瓷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多孔陶瓷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在各种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制备方法也不断的发展.先驱体转化法制备多孔陶瓷是20世纪末才出现的一种新型工艺,它具有烧结温度低、成型工艺简单、所得制品强度高等优点,引起了科学技术界的广泛兴趣.根据所得多孔陶瓷的形态,先驱体转化法制备多孔陶瓷大致可分为两类:制备本征结构的多孔陶瓷,制备泡沫陶瓷.本文介绍了先驱体转化制备这两类多孔陶瓷的工艺、结构和性能的研究现状,以及其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采用流变仪研究了聚硼硅氮烷作为RTM树脂的成型工艺性能,进而采用RTM工艺成型出复合材料坯体,再经过重复的浸渍-常压裂解工艺制备了Cf/SiBCN陶瓷基复合材料,详细研究了RTM成型缺陷对复合材料的厚度、密度以及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硼硅氮烷完全满足RTM成型工艺对流变性能的要求;RTM成型缺陷会进一步加剧复合材料的膨胀,使复合材料的厚度明显增大;同时会降低浸渍裂解前期复合材料的密度;最终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模量均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7.
碳/陶复合导电陶瓷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曦东  唐绍裘 《功能材料》1997,28(3):319-323
本文提出了复合式导电陶瓷的概念,并实际制备了SiO2-Al2O3-C系列的碳/陶复全导电陶瓷,通过XRD,SEM,电阻率测定等实验研究了材料工艺,结构,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着重研究了导电功能成功石墨的加入对材料烧吉和导电性能的影响,指出了石墨颗粒在材料基体内容的结构方式以及石墨的加入影响导电的规律,讨论了材料烧结和导电机理,并提出了普通复合式导电陶瓷的接触导电机理,材料性能优良,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溶胶—凝胶法基本原理及其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概述了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首先强调了溶胶体系的稳定性原理和溶胶-凝胶体系的制备过程(包括金属盐-水溶胶和金属醇盐-醇溶胶)。对于溶胶-凝胶法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作了详细的比较和评价,并着重从工艺上介绍了一些应用实例,其中包括金属氧化物的微球、超细颗粒、涂层、薄膜以及连续陶瓷纤维。  相似文献   

19.
新型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研制了一种新型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抗氧化、耐腐蚀 ,具有高的断裂韧性 ,而成本较低。在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的许多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管式陶瓷微滤膜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以陶瓷微滤膜的工业化生产为目标,详细研究了原料的分散、分级和粉碎过程,采用陶瓷作粘结剂,成功地制备出孔径在0.8μm以上的管式微滤膜并实现其工业化生产.本工作所生产的管式陶瓷微滤膜具有良好的强度、化学稳定性和渗透性能,其纯水通量为10-2L/m2·h·Pa,细菌截留率在99.999%以上,可以用于工业微滤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