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6片不同试件梁的试验结果,分析不同的张拉控制应力作用下,加固后简支梁在弯矩作用下的开裂弯矩、最大裂缝宽度和裂缝的平均间距,并与现行规范计算的结果加以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规范中计算预应力混凝土梁开裂弯矩的公式计算加固混凝土梁开裂弯矩时,应考虑混凝土强度影响的截面塑性降低.计算体外预应力加固混凝土梁的平均裂缝间距时,可不考虑体外预应力筋的作用,按普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直接计算,得到的裂缝间距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2.
外部预应力碳纤维增强聚合体缆绳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构材张力和加强抗破坏性,共12个加固和部分加固混凝土梁在4点承重的情况下得到了测试。第一次9根梁用外部预应力碳纤维增强聚合体缆绳加固,并有足够大的承重面积和挠度,加载直到梁被破坏。外部预应力碳纤维增强聚合体缆绳是日本东京制造的碳纤维复合缆绳,其余的3根梁在没有加固的情况下单调性加载,从零加到梁被破坏,并将其用作控制梁以作对比。实验显示梁耐用性增强,并且加固后的梁增加了70%的抗力。分析结果表明在使用碳纤维增强聚合体缆绳后梁应力、跨深比都有所变化,部分预应力及极限应力也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3.
中美规范钢筋混凝土梁配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中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与美国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规范对单筋矩形截面的计算基本假定和砼受压应力图形的简化原则,推导出两种规范钢筋砼单筋矩形截面梁的配筋计算公式,通过各自的钢筋和砼保证率换算强度指标,分析比较两者在设计方法、设计参数取值上的不同,最后通过计算实例比较两者计算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荷载、梁截面尺寸、材料相同条件下,按美国规范计算出的钢筋砼单筋矩形截面梁的主筋比按中国规范计算出的钢筋砼单筋矩形截面梁的主筋多20.5%。  相似文献   

4.
扁平绕带容器预应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弹性力学理论及多次工业规模试验研究时获得的数据,对钢带缠绕预拉应力和内筒上预应力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并根据压力试验中预应力的变化情况提出了预应力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5.
体外预应力结构体系是指对布置于承载结构主跨本体之外的钢筋 (索 )施加预应力所形成的预应力结构体系 ,是后张预应力体系的重要分支之一。体外预应力结构体系在拥有众多优越性的同时 ,其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也与传统的内预应力结构体系有了明显的不同。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 ,与体内预应力钢筋相比 ,体外预应力钢筋的实际偏心、极限应力一般是较小的。合理确定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体外预应力受弯构件中预应力钢筋的极限应力 ,对体外预应力受弯构件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1.体内无粘结力筋极限应力的计算由于无粘结预应力钢筋…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哑铃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构件内应力分布规律,从而进一步发挥其力学性能,同时为了给优化设计准备一个可行的结构分析模块,设计出基于“折算面积法”的梁单元方案以及区分不同材料的三维固体元方案,并应用ADINA结构分析程序,对哑铃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构件做有限元分析。通过实例分析,采用三维固体元得到的结构最大位移比梁单元分析结果约小30%,16梁单元方案与64梁单元方案分析结果基本相同。计算结果表明:哑铃形截面应按组合截面考虑;采用“折算面积法”设计结构安全余量过大;单元划分数目的增减对梁单元方案分析结果影响很小;梁单元有限元分析简便易行,可为钢管混凝土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利用解析方法分析了基座变形对微梁共振器固有频率的影响。用4个等效弹簧代替基座变形对微梁振动的影响;通过对基座变形的弹性分析确定了4个等效弹簧的刚度系数。通过对微梁(包括基座)的自由振动分析确定了微梁共振器的固有频率。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分析方法的正确性。计算结果显示基座对微梁共振器的固有频率具有较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随着梁的长高比的减小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构建一简单箱型薄壁梁模型,分别采用一维(平面)Timoshenko梁和空间Timosh-enko箱梁模型计算固有频率,并对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探讨了剪切滞后对平面梁模型固有频率的影响,进而提出一种考虑剪切滞后影响的频率修正系数,此修正系数可应用于船舶总振动计算中一维(平面)梁结构的振动特性计算,以及海洋平台和船舶结构中箱型梁结构的振动特性计算。用11000t油轮的总振动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证明本文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LNG储罐预应力混凝土外罐建造技术一直是接收站建设中的一个难题。施工中发现不同的预应力张拉顺序对混凝土裂缝的大小有较大影响。借助于ANSYS有限元软件,对LNG预应力混凝土外罐罐壁在不同预应力张拉顺序下的内力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不同的预应力张拉顺序对预应力混凝土储罐结构的影响。并对罐壁底端的受力情况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提出了罐壁底端加厚的改进措施,解决了LNG预应力混凝土外罐罐壁预应力设计施工中的应力过大的问题,有效地控制了罐壁底端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液化天然气(LNG)储罐在内罐泄漏工况下外罐承受的内压、LNG液体压力、预应力荷载、结构及附属材料重力荷载和温度作用,阐述了笔者创建的外罐罐壁液密性分析的有限元模型、采用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提取方法。说明了在内罐泄漏工况下,内压、LNG液体压力和罐内侧低温作用为外罐罐壁液密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合理设置预应力钢绞线、内侧低温钢筋以及采用适当线膨胀系数的混凝土可保证外罐罐壁液密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Translated from Khimiya i Tekhnologiya Topliv i Masel, No. 10, pp. 9–10, October, 1991.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