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深盆油气藏是一种形成条件特殊,具有特殊圈闭机理、分布规律及流体关系倒置的非常规油气藏。与前陆盆地和克拉通盆地相比,陆相断陷湖盆深盆油气藏的形成条件较差,实例也较少,泌阳凹陷中南部的实钻、测试资料证实该区不仅发育气水倒置,而且还存在油水及油气关系倒置的层状深盆油气藏。文章通过总结深盆油气藏的成因机制,分析研究区的成藏条件,类比不同盆地中该类油气藏的特征,认为陆相断陷湖盆中可以形成有商业价值的深盆油气藏,但规模有限;巨厚的优质烃源岩,连片分布的致密储层,交互叠置的生储配置及裂缝、微裂缝的发育是其成藏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由于断陷湖盆陆坡带的沉积滨线坡折难以识别,拟以特定井的位置作为参照物,来划分陆相层序及其体系域。陆相层序中发育齐全的四个体系域具五个界面,除顶、底界面归属层序界面之外,其它三个界面皆为体系域界面。低水位体系域以I型界面为底界,以初始湖泛面为顶界,形成于湖平面下降拐点F至最低点L之间;水进体系域以初始湖泛面为底界,以凝缩段出现为顶界,形成于湖平面最低点L至上升拐点R之间;高水位体系城形成于湖平面上升  相似文献   

3.
由于断陷湖盆陆坡带古地形上不存在从平缓到陡峻的突然坡折,其沉积滨线坡折难以识别。本文拟就将特定井的位置作为参照物,来划分陆相层序及其体系域。文中采用泌207井作为参照井的结果显示,研究区核三^上段所划三个层序发育I型层序界面一个、Ⅱ型层序界面三个。按“体系域具四分性”论点,发育齐全的四个体系域具五个界面,除顶、底界面归属层序界面之外,其它三个界面皆为体系域界面。小层序界面一次次小规模的洪泛作用的记  相似文献   

4.
断陷湖盆隐蔽油气藏勘探方法与实践--以泌阳凹陷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相或陆相盆地(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成功得益于沉积型或者构造型坡折的存在,而在无坡折型断陷湖盆的隐蔽油气藏勘探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通过在泌阳凹陷的工作,初步探索出了无坡折型断陷湖盆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方法和技术.该方法和技术以层序地层学“点-线-面-体-面-线-点”的研究思路为主线,以地震解释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测井约束反演技术为手段,通过宏观和微观的结合,地震地质的相互验证.最后结合成藏条件分析进行隐蔽油气藏预测。  相似文献   

5.
泌阳凹陷下第三系核桃园组三段现多处于晚成岩阶段"A"亚期─"B"亚期,与成岩圈闭形成关系较密切的成岩作用为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常见的胶结物以碳酸盐的分布最广、含量最高,溶解作用以晚期深埋溶解作用为主,表现为由有机质演化产生的酸液对碳酸盐胶结物、长石等的溶解.成岩圈闭形成的关键在于遮挡层的存在,核桃园组三段砂体相带多变,不同部位的胶结、溶解作用有所差异,在晚成岩"A"亚期,碳酸盐胶结物的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同时进行,常在扇体中部分支河道砂体主休部位发生溶解,而在侧缘、端部及上翘方向发生沉淀胶结,形成胶结遮挡带.根据成岩圈闭的特点,可将其划分为3大类,即与岩性尖灭有关的成岩圈闭、与断层有关的成岩圈闭、透镜型成岩圈闭,并可进一步细分为9个亚类.影响成岩圈闭形成的因素有沉积相、溶蚀作用、成岩作用、流体性质、断层作用及排替压力等,其中以沉积相、成岩作用及流体性质为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由于断陷湖盆陡坡带的沉积滨线坡折难以识别,拟以特定井的位置作为参照物,来划分陆相层序及其体系域。陆相层序中发育齐全的四个体系域具五个界面,除顶、底界面归属层序界面之外,其它三个界面皆为体系域界面。低水位体系域以Ⅰ型界面为底界,以初始湖泛面为顶界,形成于湖平面下降拐点F至最低点L之间;水进体系域以初始湖泛面为底界,以凝缩段出现为顶界,形成于湖平面最低点L至上升拐点R之间;高水位体系域形成于湖平面上升拐点R至最高点H时间段,其底以凝缩段出现为界,顶以最大湖泛面为界;水退体系域以最大湖泛面为底界,顶界为Ⅰ型或Ⅱ型层序边界,形成于湖平面最高点H至下降点F期间。  相似文献   

7.
断陷湖盆基底幕式沉降过程中的加速和减速(非线性构造沉降)对层序形成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可以增强或减弱层序边界的信息.导致体系域的提前或滞后.Ⅱ型层序界面是在基底非线性加速沉降,并且构造沉降加速度大于或等于湖平面下降加速度的背景下形成的.基底的非线性沉降和湖平面升降的藕合关系对河流的作用方式以及河流沉积的展布特征有很强的控制作用.运用这一特点,可应用砂体等厚图来验证层序划分的正确性.这一特点还可作为Ⅱ型层序的识别依据.  相似文献   

8.
陆相断陷盆地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油气资源,阐明这类盆地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层序地层构型和砂体发育分布特征是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重要基础。在综述层序地层学发展现状和陆相断陷湖盆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依据断陷盆地构造演化的4个阶段,表征层序构型及砂体成因分布特征:① 盆地初始断陷期,边界断裂开始活动,准层序垂向加积叠置,发育近源粗粒的冲积扇、分支河流和扇三角洲等沉积体系;② 盆地强烈断陷期,断层活动强烈,在不同构造带和体系域中,准层序发育多种叠置样式,沉积体系主要为河流、三角洲以及重力流;③ 盆地断-拗转换期,断层活动减弱,准层序进积、加积垂向叠置,发育长轴向河流和三角洲沉积体系;④ 盆地拗陷沉降期,断裂活动趋于停止,盆地沉积充填整体处于过补偿状态,以河流-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为特征。结合上述分析,指出了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研究热点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泌阳凹陷东南部浅层系地质特征及有利区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泌阳凹陷主要勘探目的层系是核三段,对浅层核二段形容较少。从沉积、构造、储层特征等方面阐述了泌阳凹陷核二段基本地质特征,分析了浅层系含油气系统、油藏类型及其运聚分布规律。应用含油气理论对泌阳凹陷东南部浅层系的勘探潜力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下二门地区、双河地区、安棚南泌102井区、杜坡-毕店地区等四个渚层系有利勘探地区。  相似文献   

10.
11.
气测录井资料在泌阳凹陷稠油区钻井中的导向及评价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泌阳凹陷稠油区油层埋藏浅、成岩性差、地层相变严重、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在分析该区稠油形成原因和气测异常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在该稠油区钻大斜度井及水平井时,应用气测录井进行地质导向具有反应速度快、抗污染能力强、可有效恢复岩性剖面的优势。根据该稠油区气测录井的全烃和甲烷特征,结合钻时及相关录井资料,以XD1井大斜度定向井为例,阐述了适用于该稠油区的气测录井的地质导向和油层解释方法。实际应用情况表明,气测录井结合钻时进行该稠油区钻井过程中的地质导向,比使用LWD等先进装备具有开发成本低、技术上简便可靠的特点,且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断陷盆地缓坡区的控砂控藏机制,以高品质的800km~2三维地震和91口钻井资料为基础,层序地层和沉积演化分析表明,受控于断块掀斜和差异沉降作用,歧口凹陷歧北斜坡南侧在古近纪表现为具挠曲坡折的缓坡带。该带层序界面标志清晰,包括削截、顶超和上超等反射终止类型,由此将古近系划分为3个二级层序和11个三级层序。三级层序的结构样式类似于具陆架坡折的被动大陆边缘,其低位体系域和湖扩体系域普遍发育不同类型的岩性圈闭。其中,沙河街组三段—沙河街组二段沉积期,研究区断陷作用强烈,挠曲坡折带的坡度较大,层序的低位体系域主要发育大型低位扇;随后,拗陷作用增强,挠曲坡折带的坡度逐渐减小,至东营组沉积期转变为以低位三角洲沉积为主。湖扩体系域的岩性圈闭发育在沙河街组二段—沙河街组一段和东营组,发育湖相碳酸盐岩滩坝和碎屑岩滩坝。研究区挠曲坡折带明显控制了地层-岩性圈闭的发育和分布,成为缓坡带油气勘探的有利场所。通过勘探实践,新增三级储量近4×10~8t,探井成功率达80%,展示了挠曲缓坡带地层-岩性油气藏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沧东凹陷及其周边区域钻孔资料和地震资料的分析,获得对沧东凹陷孔店组残留地层的空间分布和现今构造特征的认识。结合65口井1 120 m岩心、340余口井测井资料、600余口井录井资料和32条地震测线等资料指示的沉积特征,初步判定孔店组沉积期沧东凹陷湖盆演化总体经历了4个阶段,分别为:坳陷初期(孔店组三段沉积时期)、坳陷期(孔店组二段沉积时期)、坳陷末期(孔店组一段下亚段沉积时期)和断陷期(孔店组一段上亚段沉积时期)。4个阶段的湖盆古地理演化过程为:孔店组三段冲积扇-冲积平原(或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孔店组二段辫状河三角洲-深湖沉积体系→孔店组一段下亚段冲积扇-冲积平原-滨浅湖沉积体系→孔店组一段上亚段冲积扇-冲积平原-膏盐湖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岩心、测井、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及其层序界面的划分,歧南洼陷西斜坡,发育沙河街组滩坝砂、近岸水下扇及重力流水道等多种类型砂体。沙河街组底超、顶剥、中间相变明显,易形成多个层系、多种类型非构造圈闭。歧口凹陷西斜坡为继承性发育构造斜坡,是歧口凹陷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区,供油条件优越。广泛分布其间的的沙河街组三段滩、坝砂体平均孔隙度24.8%。平均渗透率175.5×10-3μm2,具有高孔高渗特征。而且,滩、坝砂体沉积后没有遭受大规模构造运动破坏,油气保存条件有利。多年来的勘探成果,区内发现以歧647井油藏为代表的不整合油藏、以联盟为代表的上翘尖灭型油藏,以歧南9-1井为代表的构造-岩性油气藏等多种类型的油气藏,具备形成一定规模隐蔽油气藏的成藏条件。根据岩心相、测井相和地震相研究,预测歧南西斜坡沙三段低水位水下扇砂体及歧北斜坡的坡折带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地区。其中,扣50南岩性圈闭及庄43井断块是最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5.
根据岩心观察、测井分析和地震解释资料对塔南凹陷白垩系铜钵庙组滩坝砂的沉积特征、分布规律和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依据岩性和沉积构造特征可将塔南凹陷白垩系铜钵庙组滩坝微相划分为滩砂和坝砂,且发育滩坝共生、有滩无坝和有坝无滩等3种沉积组合样式。凹陷西部缓坡带发育滩坝共生组合;东部陡坡带和湖岸线凹岸发育有滩无坝组合;水下古隆起和湖岸线凸岸发育有坝无滩组合。②研究区滩坝发育特征及展布规律主要受控于古地貌、古水深和古风向。凹陷斜坡带和水下中央隆起带古地貌控制着滩坝的沉积范围;滩坝在平面上沿湖岸线呈北东向展布,主要受控于北东向的古风场;东、西部次凹的古水深差异控制了滩坝的沉积厚度及物性。③研究区滩坝成藏主要有“源储共生”内部成藏和“源储对接”侧向成藏2种类型,其中“源储共生”内部成藏主要形成岩性油藏,主要发育在东部次凹的近源洼槽带,潜力区在近源洼槽;“源储对接”侧向成藏形成构造岩性油藏,主要发育在西部斜坡带,潜力区在反向断阶带。  相似文献   

16.
Capella地区整体表现为一"东断西超"狭长型断陷湖盆,具有缓坡带发育多种沉积相带类型、地震反射特征复杂多变以及湖盆短轴方向存在距离短、多源碎屑物叠置区分难度大的特点。传统断陷湖盆地震相模式在Capella湖盆陡坡区和长轴入口区的沉积相研究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在缓坡区和湖心区识别不同相带沉积物时存在一定的困难。文章对研究区断陷湖盆自身发育特点和地震相模式建立的难点进行了详细剖析并提出针对不同问题的解决方法。在断陷湖盆不同地带沉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不同相带地震相特征和彼此间的差异,最终建立了一套适用于狭长型断陷湖盆的地震相模式,为后人对此类断陷盆地沉积相解释、评价以及储层预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往认为盆缘洼陷埋藏浅、面积小、生烃能力有限,因而未能引起足够重视。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盆缘洼陷现已成为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与热点领域,但对其油气成藏机理及富集规律的研究亟待深入。基于地球化学资料,对黄河口凹陷东洼新近系油气的成藏机理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河口凹陷东洼新近系原油和天然气具有不同的来源和成因,其中原油来自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和沙河街组四段烃源岩,而天然气则为新近系油藏原油降解次生生物气;原油的形成早于天然气的形成,气藏的分布整体浅于油藏的分布,但其具体分布受控于新近系馆陶组中-上部、明化镇组下段中-下部和明化镇组上段底部3套区域盖层的封闭能力,总体呈现"南部富油、北部富气,西部富油、东部富气,下部富油、上部富气"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Fula凹陷Fula油田是苏丹Muglad盆地主要的产油气区之一。Fula凹陷经历了早白垩世、晚白垩世末和第三纪3期裂陷作用,第一裂陷期沉积的AG组泥岩为主力烃源岩;Aradeiba组、Bentiu组、AG组上段是主要含油层系;反向断块(断鼻)是主要圈闭类型。深切入AG组的大断裂是油气纵向运移的主要通道;Aradeiba组泥岩的侧向封堵是形成Aradeiba组和Bentiu组油藏的关键控制因素;AG组长期继承性发育的古隆起带是油气富集的有利场所,AG组上段泥岩对储集层的侧向和垂向有效封堵是形成AG组油气藏的决定性控制因素。Aradeiba组油藏为单一的层状油藏;Bentiu组油藏油水分布比较复杂,油水界面倾斜;AG组油气藏为层状油气藏,纵向上存在多套油气水系统。图7参13  相似文献   

19.
针对低渗透储层特征及其成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综合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分析测试等技术方法,以盆地结构为约束条件,对东营凹陷低渗透储层特征及相对优质储层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断陷湖盆不同沉积相类型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喉结构、成岩作用、油气成藏及成岩演化等特征差异显著。②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储层物性降低的主要控制作用,溶蚀作用和油气充注一定程度上改善储层物性、延缓低渗发生时间,并在其综合控制下发育5种低渗成因储层类型。③储层与烃源岩侧接的陡坡带砂砾岩以压实作用主控的低渗成因储层为主,储层被烃源岩包裹的洼陷带浊积岩以溶蚀主控的低渗成因储层为主,储层与烃源岩远离的缓坡带滩坝砂以胶结作用主控的低渗成因储层为主。④沉积作用控制下的差异抗压实作用形成砂砾岩与滩坝砂储层整体低渗背景下的中-高孔隙度、中-高渗透率相对优质储层;成岩作用控制下的长石溶蚀增孔及储层润湿性改变,促进油气充注进而抑制碳酸盐胶结作用,形成浊积岩与滩坝砂储层整体低渗背景下的低渗、中-高孔隙度相对优质储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