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堰塞湖险情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堰塞湖主要有哪些类型? 由于地震引发山体滑坡并堵塞河道形成的湖泊称为地震堰塞湖. 按堰塞湖可能造成的灾害可以分为3类,即高危型堰塞湖、稳态型堰塞湖和即生即消型堰塞湖.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利》2008,(10):28
由于地震引发山体滑坡并堵塞河道形成的湖泊称为地震堰塞湖。 按堰塞湖可能造成的灾害可以分为3类,即高危型堰塞湖、稳态型堰塞湖和即生即消型堰塞湖:几天至100年左右溃决的是高危型堰塞湖,高危型堰塞湖由于蓄水量大、落差大,往往在形成后几天至几年或几十年后会被冲垮,形成严重的地震滞后次生水灾;  相似文献   

3.
《水利科技》2009,(2):68-68
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作为地震、暴雨或冰湖溃决诱发的滑坡、泥石流灾害链的链生灾害,危害非常严重.特别是在我国西部山区。由于堰塞湖的形成过程属于地表自然过程,人们目前还无法制止。但是。人们完全可以采取措施减轻或避免堰塞湖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我国典型滑坡堰塞湖遥感监测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推进遥感技术在我国滑坡堰塞湖抢险救灾工作中的应用,对遥感技术在西藏易贡巨型滑坡堰塞湖、帕里河滑坡堰塞湖、汶川"5.12"地震滑坡堰塞湖处置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在堰塞湖的监测中,采用遥感技术可直接或间接得到堰塞湖的回水长度、水面面积、积水深度空间分布、蓄水量和堰塞湖坝体或滑坡体的长度、宽度、高度、堆积体土石方量等信息,为抢险救灾工作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引发的山地灾害以及堰塞湖的管理方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汶川地震触发了大规模的崩塌与滑坡等山地灾害,形成众多堰塞湖。为分析其风险与应对措施,本文通过野外考察、卫星影像与数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灾后堆积体与堰塞湖的稳定性,以及它们与下切性河流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山地灾害在不同程度上释放了潜在势能,其中滑坡释放能量最大,因此滑坡堆积体的稳定性较好,而崩塌堆积体稳定性较差。从长期治理角度看,若能控制河床下切则可避免部分灾害的产生。堰塞湖管理方略包括两种:对于风险高的堰塞湖应以拆除为主,而对于风险很小的堰塞湖则应予以保留。震区大部分河流处于不稳定的下切拓宽阶段。保留堰塞湖可以加大河床阻力,使河流提前达到平衡,降低未来地震中山地灾害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薛兴江  肖雄 《四川水力发电》2021,40(3):49-51,55
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如何高效、快速地处置堰塞湖尤为重要.以某堰塞湖山体滑坡事件为例,对此次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山体滑坡后相关部门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了介绍,最后,针对此次堰塞湖山体滑坡事件带给我们的启发、对如何处置滑坡体及堰塞湖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了8级地震。地震造成非常严重的崩塌、滑坡等次生灾害和大量水利工程受损。特别是崩塌、滑坡下来的山体堵塞了河道,形成许多极具威胁的堰塞湖。本文介绍了对地震诱发的洪水灾害应急管理的做法、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地震诱发的堰塞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堰塞湖是一种自然界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主要是在一定的地质与地貌条件下,由于火山喷发物、滑坡体、泥石流、冰川堆积物等形成的自然堤坝横向阻塞河谷后,造成上游段壅水而形成的湖泊.随着成因的不同可分为火山堰塞湖、冰川堰塞湖等。其中.由于地震引发河道两侧山体滑坡或崩塌、滑坡体或崩塌体落人河道形成拦水堤坝、河水聚集成湖的现象称为地震堰塞湖。  相似文献   

9.
唐家山滑坡形成机制与堰塞坝工程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贵生  罗小杰 《人民长江》2008,39(22):46-47
唐家山滑坡是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时发生发展的,它的发生是其所处的地形、地质构造和地质条件决定的,是地震应力作用诱发的。唐家山滑坡的结果,形成了四川地震灾区规模最大、危险性最高的堰塞湖—唐家山堰塞湖。唐家山堰塞坝体的物质组成直接决定了它自身的稳定性。根据坝体的物质组成,采取因地制宜的工程措施,可以达到“安全、科学、快速”的处理结果。实践证明,唐家山堰塞湖处置所选择的技术路线最佳,达到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1933年岷江叠溪地震堰塞湖的形成及次生灾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因地震引发山体滑坡并堵塞河道而形成的湖泊,称为地震堰塞湖,而其中一些不稳定的可能在外力作用下溃决。 叠溪位于岷江上游四川茂县境内,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震中映秀镇在其下游约80km处。1933年8月25日,四川叠溪发生7.5级地震,地震造成的滑坡、山崩堵塞岷江,在银瓶崖、大桥、叠溪溪(小桥)三处崩下岩石将岷江堵塞,支流黑水人岷江处——两河口以上江水完全断流,顿时出现了三大堰坝,形成堰塞湖(当地人称为“海子”)。  相似文献   

11.
堰塞湖特征参数快速获取及影响分析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煜  陈鹏霄  芦云峰 《人民长江》2008,39(22):96-98
汶川地震诱发的山体滑坡共形成了34处堰塞湖。其中唐家山堰塞湖是规模最大、危险等级最高的一个。以唐家山堰塞湖为例,介绍了空间信息技术在堰塞湖灾害监测与影响评估中的应用。结合即时获取的遥感影像与早期存在的地形资料,对堰塞湖的特征参数如水库库容曲线、淹没面积进行了分析计算。对不同水位下的堰塞体在不同垮塌方案下进行了水动力学模型计算和模拟,并根据水动力学计算结果,对下游进行了影响评估。  相似文献   

12.
工程爆破在堰塞湖处理中的应用及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堰塞湖"在"5.12"汶川大地震后引起公众的普遍关注.论述了堰塞湖滑坡坝的形成条件和处理难点,较详细地分析了堰塞湖滑坡坝治理中常用的工程爆破技术,包括具体方法的使用特点和工程处治典型实例.论文成果对堰塞湖滑坡坝的形成机理、除险减灾、爆破处理、加固改造应用等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唐家山堰塞坝泄流过程中的地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家山滑坡是汶川地震产生的规模最大的滑坡,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唐家山堰塞湖。在唐家山堰塞湖的处置过程中,密切观察泄流过程中的地质作用,监测周边山坡及泄流槽边坡的活动特点,及时、准确地进行预警、预报,合理选择现场人员在危险情况下的避难场所,恰当处置危险物品,合理调配运输工具,有序安排人员撤离,确保工程区抢险人员生命与财产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概况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地球进入地质活跃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突发的各种自然灾害数量越来越多.在众多的自然灾害中,因滑坡、泥石流等产生的物质所形成的堰塞体将江河河道堵塞形成堰塞湖而引起的溃坝对下游危害巨大.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堰塞湖,不过堰塞湖成因各有不同,有的是由于地震活动引起的,有的是源于冰川运动,还有些则是火山爆发的产物.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唐家山堰塞湖;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冰碛堰塞湖;美国圣海伦火山堰塞湖.不论是什么类型的堰塞湖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治理任其发展,在一定的时期内,其都会对上下游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现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居住空间的拓展,影响会更加巨大.  相似文献   

15.
1900年以后,全世界共发生了560多次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一些地震引发了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出现了许多因为滑坡体堵塞河道引起的堰塞湖。不同地区的堰塞湖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而具有不同的特点,所带来的危害及处置也不尽相同。我们收集了世界上一些大地震诱发堰塞湖及其抢险的情况,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绵竹天池滑坡位于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天池乡,构造部位上属中央断裂与前山断裂之间,是汶川地震诱发的大型抛射滑坡。滑源区出露三叠系飞仙关组一段中薄层泥晶灰岩,岩层陡倾坡外,为顺倾坡。强卸荷岩体在地震惯性力的作用下,从沟右岸抛向左岸,撞山后解体形成碎屑流;碎屑流形成后顺沟而下,掩埋部分房屋,并堵塞梅子沟河道形成堰塞湖,淹没天池乡镇府。论文对绵竹天池大滑坡的形成机制及运动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地震顺倾坡失稳过程,对于防灾减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地震重灾区四川省什邡市境内的石亭江上游山区引发大量的山体滑坡,在红白镇上游不足11 km的河段上就形成了规模不等的6处堰塞湖:沿河流自下而上分别为红松一级、燕子岩、马槽滩下、马槽滩中、马槽滩上及木瓜坪堰塞湖,最大堰体方量达200万m3以上,最大堰高约50 m,最大蓄水量76万m3.经评定:马槽滩上、马槽滩中、红松一级等3处堰塞湖为中危性质;木瓜坪、马槽滩下、燕子岩3处堰塞湖为低危性质.各堰塞湖不同程度地威胁着石亭江下游地区人民群众和抗震救灾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地震堰塞湖/坝的除险加固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堰塞湖/坝是4类堰塞湖/坝中破坏性最为严重的一种。2008年5月12日汶川8级强震造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堰塞湖/坝共35座,其中极高危级的唐家山堰塞湖/坝成为当下世界关注的“悬湖”。简要介绍了唐家山堰塞湖的除险过程,并通过对我国1949年以来的地震情况及5.12汶川地震堰塞湖形成情况的分析,概述了对地震堰塞湖/坝先应急除险、后加固处理等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19.
“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地震重灾区四川省什邡市境内的石亭江上游山区引发大量的山体滑坡,在红白镇上游不足11km的河段上就形成了规模不等的6处堰塞湖:沿河流自下而上分别为红松一级、燕子岩、马槽滩下、马槽滩中、马槽滩上及木瓜坪堰塞湖,最大堰体方量达200万m^3以上,最大堰高约50m,最大蓄水量76万m^3。经评定:马槽滩上、马槽滩中、红松一级等3处堰塞湖为中危性质;木瓜坪、马槽滩下、燕子岩3处堰塞湖为低危性质。各堰塞湖不同程度地威胁着石亭江下游地区人民群众和抗震救灾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山体滑坡是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根据滑坡的规模、滑移速度、滑坡位置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以西南某大型水库工程中最大渣场——水井渣场下部山体滑坡为例,为防止山体再次滑坡牵引渣土至江形成堰塞湖,从滑坡原因分析、处理方案设计、快速施工等方面,对地质灾害应急治理方案进行研究,通过"修复排水系统,滑坡体抗滑,坡面防护"等边坡综合治理措施,采用旋挖钻机迅速施工,防止了汛期山体再次滑坡形成堰塞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