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Planning》2016,(5)
《住宅人权宣言》明确提出:具有良好的环境并适宜于人类居住的住所,是所有居民的基本人权。随着经济的发展,房价日益飙升,"住"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尤为困难。政府为保障人人都有房住,提供了保障性住房。但是保障房的这块大"蛋糕"做得再大,如果分配不公,就失去了"保障"的应有之义1。因此本文从保障性住房分配公平的角度去研究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总结出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经济效应,以及保障房分配不公的原因,最后给出自己的见解,希望寄予厚望的保障房能给低收入群体应有的安居保障。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5)
初始排污权的分配问题是排污权交易中的关键问题,在初始排污权的分配过程中要强调公平性原则。以公平性与经济性为基本原则,建立排污权的分配模型,利用熵值法赋权的原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减小公平评价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运用群体决策方法,赋予决策成员相应权重,通过非线性规划方法得到最优方案,使得决策群体的不满意程度最小,实现初始排污权的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0)
政府部门作为公共权力的掌控者,努力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了解和掌握分析我国收入差距及政府责任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政府在收入分配中的责任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社会公平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现阶段公众社会公平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拉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未能形成保障社会各阶层利益的住房制度;环境公平问题突出等。社会公平的实现核心在于利益的合理分配,而走向公共政策的空间规划是公权力在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平衡发展时体现效率和公平的一种重要调控手段。它通过资源空间配置有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基本公共设施均等化以及住房公平化。  相似文献   

5.
保障性住房制度顶层设计存在缺陷是保障房分配乱象丛生的一个重要成因,其中,按身份界定保障对象有失机会公平,保障房政策多轨运行导致制度垂直不公,产权式保障诱导寻租、滋生腐败削蚀制度公平的基础。"公平分配是保障房的生命线",亟待在重新界定保障对象,转变保障模式和融合各种保障房政策等方面完善制度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2)
企业年金在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导向主要通过政府在设计企业年金框架中进行传导。文章分析了我国企业年金的征税模式、避税额度的限制保证了员工参与企业收益分享以及收入在不同时间窗口的连续性。认为企业年金在行业间及大中小企业存在巨大差异,以及企业实施年金更加追求激励优秀人才的微观效应,与政府宏观意愿不太吻合,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收入分配的公平导向。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4)
战后日本收入分配的结构性特点是:初次分配环节财富占有向劳动者倾斜、企业所得较少、财产性收入格外少。再分配环节对于基尼系数改善度贡献最大的是社会保障制度,税收的作用十分有限。日本的经验表明,初次分配发挥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但不能单纯依靠市场调节,政府应该通过改革构建合理、有序的制度环境;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重中之重是增加劳动者报酬,财产性收入可以有,但不宜多;政府必须在收入分配的各个环节都有作为。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和分配管理工作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要把确保质量和公平分配作为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生命线,建设质量优良、分配阳光的工程,使之经  相似文献   

9.
2012年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保障性住房公平分配工作座谈会并讲话。李克强强调,要在确保保障性安居工程按期开工、质量可靠、如期建成的同时,把确保公平分配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按照保障基本、公正程序、公开过程的原则,科学确定保障范围,规范和阳光操作,切实保障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  相似文献   

10.
徐炉清 《城乡建设》2012,(10):80-82
让真正需要保障的困难家庭分到保障房,是住房保障制度设计的初衷,也是坚持公平分配原则的最理想结果。确保公平分配的底色,除了实体制度的健全、完善外,更重要的是需要程序的公平、公正、公开,需要对违法违规的"零容忍"。  相似文献   

11.
对内蒙古地区40年来形成的建筑特色作了比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把藏、汉、蒙建筑文化相融合而发展成熟的建筑风格称蒙古民族建筑风格,详尽地论述了它的基本特征。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蒙古民族建筑特色的成因。  相似文献   

12.
王伟鹏  陈伯超 《华中建筑》2006,24(11):183-184
该文通过质疑这种目前仍然有着巨大影响的“欧洲中心论”,认为将用来评价中国近代建筑所得出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评价中国的近代建筑的标准不应该是“欧洲中心论”,而应该立足于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特殊条件,建立起一种新的客观的评价标准——“中国观”,并对中国近代建筑“中国观”的内涵进行解释和论证。  相似文献   

13.
刘振华 《山西建筑》2014,(5):208-209
通过对桂花形态特性和生活习性的深入分析,介绍了桂花在北方栽植的方法。经过栽植、养护、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措施,使桂花得以在北方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4.
构建住房相对剥夺感指标,评价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住房分配公平的状况,并分析区域间住房分配公平程度的差异。结果表明从2008年至2013年,我国城镇家庭住房分配公平程度有所下降,东、西部地区住房分配公平程度的下降幅度较大,中部地区的住房分配较东、西部地区相对公平。政府应进一步做好住房保障工作,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作用,改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条件,促进住房分配公平。  相似文献   

15.
卢植 《建筑与文化》2016,(5):108-109
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其中一种主要的类型是大学科技园区远离高校,位于城市边缘的高新区形成的独立式布局的大学科技园区。笔者分析了这一类型园区的特点,列举了这种类型大学科技园区的空间布局形式,并探索这种类型的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1):119-124
快递服务合同作为一种独立于货运合同等合同类型的新型合同,既具备相当的重要性,又具备足够的典型性和复杂性,有必要根据其特征进行专门和系统调整,使之成为规范适用上更具针对性、明晰性和科学性的有名合同。而快递服务合同有名化与当前民事立法指导思想的契合、相关科学研究的深入、相关立法活动的进行、司法实践经验的积累为之提供了现实条件。具体来看,快递服务合同的有名化在路径选择上并不适合交由其他立法完成,而应将之扩增为民法典合同编中的一种合同类型;在入典方式上,不宜在货运合同中依附立法或在运输合同一章中单独设节,而应独立设章,规定在运输合同之后;在调整范围和调整方法的确定上,应避免非民事化倾向,排除既有相关经济立法和国家标准的影响,不对快递服务监管范围进行调整,不对企业内部工作环节进行规范,而应聚焦快递服务合同关系进行立法,并贯彻合同自由原则,避免借助国家干预手段对并不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问题制定强制性规范;在立法内容上,既要追求规范的全面性,做到流程全覆盖、主体全涉及、权利义务无遗漏,又要避免立法冲突和立法重复,以确保法典的体系性。此外,还要突出立法重点,着力对快递企业义务、快递企业违约责任和已经具备成熟稳定性的快递服务合同现象进行明细规范;对尚处于发展变化中的问题进行适度前瞻,采用概括式立法,不做过于具体的规范,为之预留充分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3)
回顾了中国金的分析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论述了活性碳柱分离技术和泡沫塑料分离富集金技术的发明和革新对现代金的分析技术体系建立和发展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微量金分析技术革新和金的活动态分析、地电化学样品分析技术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8,(1)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的高考招生已经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在此过程中,高招作为连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媒介,为高等教育选拔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更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作为一种考试制度以及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高招既关系着国家未来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与个人的发展息息相关,这使得高招始终饱受争议。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招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其中以高招中的不公平问题尤为突出。高招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是高招健康实施的保障,更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支撑。基于高招中的不公平现象着重分析了高招改革的主要政策,评价政策中取得的成效与不足,对今后的高招改革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修订我国混凝土砌块产品标准的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美国、日本等国家混凝土砌块产品标准的制(修)订办法及内容,指出我国混凝土砌块产品标准制(修)订办法及内容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修订我国混凝土砌块产品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What is generally understood by Modern architecture in China is set to be re-evaluated across the world with a major exhibition this summer at the RIBA in London and a significant new book by Edward Denison and Guang Yu Ren. Here co-author and co-curator of Modernism in China, Edward Denison , outlines why we need to look back to China's Modernist roots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if we are to understand the intense modernisation of the present.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