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14,(10)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网络谣言也开始引起更多人的重视。网络谣言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所以加强对网络谣言传播危害的分析,找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8)
现代传播技术助力下的网络谣言往往难以掌控,故而对于网络谣言的治理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课题。本文阐述了谣言的生成与传播机理和动因,从构建良好公共对话空间、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培养公众独立理性意识三个层面,探讨了治理网络谣言传播的路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3.
网络给大众生活带来了便利,给当今大学生的学习理念、生活方式、人生理念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网络谣言在高校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网络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很快掌握并迷恋其中。本文结合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针对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讨论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7)
《第3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在各大门户网站中以新浪微博发展最迅猛,对社会影响最大。微博为公众提供更为广阔的"意见自由市场"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谣言。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对微博谣言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散布的没有事实根据的信息,具有虚假性、广泛性、快速性、破坏性特征。网络谣言对当代大学生危害体现在:主流价值观的偏离、责任感的缺失及网络行为的失范。防范网络谣言的有效模式是构建政府、学校和媒体三位一体的多元主体结构,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8)
新媒体环境下谣言传播具有速度加快、可信度增强和传播主体隐蔽性加强等特点,往往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政府应及时公开事实真相,强化新媒体谣言预警、辟谣和监督机制,依法惩处谣言的散布者,维护网络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9)
目的:以广东省内五所高校辅导员为研究对象,探索五所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情况及其应对策略。方法: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采用职业倦怠调查表MBI-ES、MBI-GS,问卷调查针对300名辅导员职业倦怠情况。结果:高校辅导员出现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情况,相对于本科学历与硕士学历、初级职称与中级职称的辅导员,博士学历、高级职称的辅导员较严重一些。结论:高校辅导员出现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高学历、高职称辅导员情况更严重一些。  相似文献   

9.
随着刘海洋、马加爵等事件的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全国高校广泛关注重视。作为高校辅导员,专职从事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行为管理工作,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就成为辅导员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文章通过对一典型心理危机学生的案例描述,来浅述辅导员在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采取的应对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6)
在自媒体时代,网络信息量迅速增长,然而网络谣言也应运而生,各种网络谣言不仅扰乱了网络秩序,同时也对现实社会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从网络谣言的内涵入手,梳理其形成的原因,并对此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期对遏制网络谣言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从分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失范的现象入手,通过对大学生心理需求的特殊性、传统道德教育的弊端以及网络道德教育缺位等方面深入剖析网络时代大学生道德行为的成因,并结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网络特点,提出了预防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1)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是时代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要求。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现状很不乐观,主要表现有角色定位模糊、职责不明确;职业素质不足、专业化程度低;发展空间小、队伍不稳定;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考核机制。通过从国家、高校和辅导员自身三个角度的原因分析,本文提出可以通过准确定位,明确职责;完善辅导员职业机制;加强专业化建设,建立专家型队伍;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四个方面来推动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地震灾害的毁灭性、猝发性和难防备性,有关地震的信息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地震谣言也正是基于这种社会心理频频出现。在我国,几乎没有一个地区未受到过地震谣言的困扰。地震谣言的危害性是相当大的,一场范围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地震谣言风波,其造成的损失、有时不亚于一个破坏性地震。因此,针对地震谣言的产生、传播和危害,探讨如何及时有效地平息地震谣言风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17)
学习效能是影响大学生控制学习行为和增强学习自信的重要条件。本文结合应用型大学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动力和学习情绪状况等多方面的特点,从多方面梳理应用型大学学生在增强学习效能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和提高应用型大学学生学习效能的对策,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媒体素养有了更高水平的要求,这就迫使在高等教育中,不断加强对学生媒体素养的教育力度,以提高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本文主要是站在德育视角下,对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进行了探讨,简单分析了大学生德育和媒体素养教育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媒体素养培养的特点,对德育与媒体素养教育二者有效整合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在德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结合国外先进的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理念,提出了几点有效加强大学生媒体素养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在未来德育视角下对大学生进行媒体素养培养提供参考、借鉴,不断提高大学生媒体素养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16.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与分析法和逻辑推理法,对影响现代大学生体育观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培育大学生体育观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11)
在对"互联网+"的发展应用中,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给予大学生群体创业一系列的政策扶持,但这些优惠政策无法充分落实到实际操作当中,因为它们附带的条件过于繁杂,有些还需要繁琐的流程,除去时间和人工成本,政策真正带给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优惠力度并不大。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要对新的教育观念及时了解,强化学校硬件实施,逐渐采用智慧课堂教学方法,引进高质量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实现"互联网+"与高校课程教育工作的协调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6,(1)
针对不断变化和提高的当代大学生就餐需求,为及时了解大学生就餐选择的意向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高校学生用餐调整提供依据,本文采用随机问卷调查法对在校学生用餐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饮食花费占据学生生活费用的比重较大,学生食品卫生安全意识普遍较强,外出就餐较为频繁,尤其在网络订餐便捷的情况下,能够较好地避免食堂的拥挤,但也促使少部分同学越来越"宅"及懒。本文指出学校食堂应加强饮食文化及责任感教育,促进学生营养平衡,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8,(1)
运用文献调查和网络调查的方法,从"互联网+"趋势下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现状入手,研究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分析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的特点,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及特点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8,(5):122-123
高校公共危机一直以来备受大众关注。高校舆论的特殊性与网络发展的特点相结合,使得高校公共危机的处理工作处于被动的劣势。在网络舆情下,如果高校公共危机处理不当,必然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很容易形成群体性事件。文章主要对网络舆情下高校公共危机的相关方面进行介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