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新的勘查成果以及收集该地区的煤田勘查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详细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黄陵双龙地区的铀成矿特征。该区主要赋矿层位为中侏罗统直罗组下段下亚段(J2z1-1),为一套辨状河沉积,泥-砂-泥岩性结构稳定,砂体厚度适中,显示出良好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区内发育渗入氧化蚀变和渗出还原蚀变,其中绿色蚀变是油气渗出二次还原氧化砂体而形成,是古氧化带的标志;利用沥青铀矿物U-Pb同位素年龄测定方法,测得双龙地区铀成矿时代可分为两期:早白垩世沉积成岩期,成矿年龄为125.2~98 Ma和始新世主成矿期,成矿年龄为52.6±2.2 Ma~41.8±9.3 Ma,与店头矿床属同期成矿。铀矿化赋存于斜坡带上隆起与洼陷的过渡部位,主要发育在古层间氧化带前锋线附近。研究发现,双龙地区显示良好的古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潜力,具有广阔的勘查前景。  相似文献   

2.
潮水盆地西部半槽河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潮水盆地西部半槽河地区区域地质特征及铀成矿条件分析,认为相对稳定、适度抬升的盆地构造背景有利于后生含氧、含铀水的渗入改造及铀的迁移和再富集作用;盆地北部蚀源区变质岩中含有品质铀矿,长期隆升的古老蚀源区为盆地成矿提供了丰富的铀源;目的层中侏罗统青土井组为温湿气候下的扇三角洲沉积环境,扇三角洲平原河流相主砂体是铀富集成矿的有利赋矿空间;区内经历了多次后生氧化改造作用,氧化带规模较大,氧化带前锋线附近是铀矿体聚集、赋存的有利部位;矿化一般产在潜水氧化带底部和层间氧化带上、下翼。半槽河地区具备良好的砂岩型铀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3.
卡姆斯特地区铀矿找矿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现喀拉萨依矿产地。前人对该区含矿建造、构造类型、铀源条件和控矿因素等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地下水与铀成矿关系研究欠深入。研究水文地质条件与铀成矿关系,对扩大铀矿找矿成果和总结铀成矿规律,建立研究区找矿模式有重要意义。依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及分布规律,划分水文地质单元,总结水动力场特征;利用热力学计算水中铀存在形式,分析地下水化学特征,判断地下水所处氧化-还原环境。认为划分的4个水文地质单元具有相对独立的补给-径流-排泄体系,不同的水动力条件形成的层间氧化带和铀矿化规模不同。研究区具有较好的水文地球化学分带性,补给区地下水处于弱氧化环境,铀以溶解、迁移为主,水铀氧化-还原电位差和水中铀存在形式表明地下水处在氧化-还原过渡环境。铀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径流区是找矿有利地带。综合分析认为:喀拉萨依水文地质单元铀成矿最有利,红盆水文地质单元铀成矿较有利,5164水文地质单元铀成矿空间有限,4164水文地质单元铀成矿空间较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钱家店—架玛吐地区铀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以及油气还原、油气冲顶及基性脉岩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分析,认为该区砂岩型铀矿的形成有别于国内、外典型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具有特殊性。铀矿体并非呈卷状产在氧化-还原过渡带,而是呈板状产出于氧化带的下部。并提出天窗构造的翼部、雁列式断裂F1、F2和F3构造夹持区的姚家组红灰叠置部位的灰色层为有利的成矿层位。由此建立了该区的铀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各种沉积环境标志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伊犁盆地含矿主岩属冲积扇快速入湖的湿地扇沉积相模式;确立了铀成矿的有利相位;深入研究了层间氧化带特征、卷状矿体的分带特点及铀矿化空间展布规律;应用U-Pb同位素方法,获得了19Ma,12Ma,1.0Ma几个成矿年龄数据;详细地论述了砂岩型铀矿形成的诸多控制因素;总结了该盆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机制及成矿模式。最后,对盆地远景区划分和今后工作提出具体建议,强调了盆地西南缘,尤其是512矿床与511矿床之间地段应为今后工作的重点探索区。  相似文献   

6.
喀什凹陷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含铀区,自中生代以来主要发生过5次重大构造事件,对该地区中—下侏罗统铀矿成矿及保矿具有重要意义,即晚三叠世有利的构造背景,早—中侏罗世有利的构造-沉积环境形成的有利岩性-岩相建造,晚侏罗世构造掀斜与古层间氧化带及铀矿化的形成,白垩纪—古近纪的保矿作用及新近纪以来的构造破坏与局部层间氧化带的形成与叠加,从而很可能在中—下侏罗统中形成一定规模受层间氧化带控制的砂岩型铀矿床。指出主要找矿靶区为库孜贡苏断陷以西的南天山山前,同时还有托云盆地。  相似文献   

7.
潮水盆地北缘断块构造特征与砂岩型铀成矿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潮水盆地北缘宝家井、阿右旗—唐家沟和陶家井3个地段断块-斜坡带的特征及其成矿条件,认为正向斜坡带有利于蚀源区的含铀含氧水进入盆地盖层的层间,有利于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形成;反向断块-斜坡带和掩埋型断块-斜坡带不利于含铀含氧水进入层间,从而不利于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形成。因此,阿右旗—唐家沟地段是铀成矿有前景的地段。  相似文献   

8.
托云盆地位于塔北中吉边境南侧的托云凹陷,为天山造山带强构造区内的山间裂谷盆地,盆内构造变形强烈。近年在托云盆地中侏罗统杨叶组中首次揭露到深部工业铀矿体,但盆地整体还处于找矿"空白区"。通过对托云盆地含矿目的层、构造和后生蚀变等地质特征分析,认为区内含矿目的层受控于山前陡坡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含矿砂体多发育强烈的高岭土化和碳酸盐化蚀变组合,矿体形成于层间氧化带氧化-还原过渡带;铀成矿主要受控于古新世至始新世的北部控盆构造斜坡带,渐新世后的构造改造作用使得深部赋铀矿体和氧化带发生"改造"。通过"露矿"找矿,反向寻找构造稳定埋深区层间氧化带和铀矿化的铀矿找矿思路,将为本地区以及强构造区指示出铀矿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主要从盆地构造环境及后期构造演化特征、有利含矿建造形成期及形成后古气候演化、找矿目的层沉积体系及砂体发育特征、氧化带类型及其含矿性、盆地水动力系统等方面较系统地阐述了阿尔塔拉盆地砂岩铀矿的成矿环境。指出该盆地总体上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具备形成中小型砂岩铀矿的潜力;分析了盆地铀成矿的不利因素;明确提出该盆地惟一找矿目的层位为巴彦花群赛汉组,找矿类型以层间氧化带型为主;在盆内圈定了一片一级成矿远景区,并对今后工作方向和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阐明了松辽盆地西南部地质构造演化历史,指出蚀源区岩石和盆地构造演化史对形成富铀砂体和层间氧化带及提供铀源有利。确定了钱家店凹陷姚家组是该区寻找砂岩型铀矿的目的层。基于成矿条件分析,预测了成矿远景区;落实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砂岩型铀矿床。基本查明了含矿地层的结构和砂体的特征、矿石物质成分和铀的存在形式、矿石伴生元素组成及综合利用价值。在成矿规律及矿床成因研究方面指出沉积成岩期铀的预富集是铀成矿的基础;层间氧化作用是后生再富集的决定因素;油气的还原作用是再富集的重要条件。铀矿石的U-Pb等时线年龄为53±3Ma和7±0Ma,与有利于层间氧化作用发育和铀成矿作用的干旱-半干旱的古气候期相符。确定了钱家店铀矿床是属于与油气二次还原作用有密切关系的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床,并建立了该类型铀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油-铀”兼探,了解油气矿权区内砂岩型铀矿的资源潜力,在鄂尔多斯盆地内开展了以砂岩型铀矿为勘查对象的老井复查工作,在盆地东南缘X探区发现一批放射性高异常钻井。研究认为,该区具有一定的铀资源潜力。以该区西北部L地区和中部T地区放射性异常特征为基础,对其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表明,该区位于构造斜坡带,地层平缓,铀源丰富,古气候适宜,砂体稳定发育,具有完整的补-径-排系统和良好的铀成矿地质条件。通过铀成矿机理研究,研究区内砂岩型铀成矿过程可分为沉积预富集阶段、古层间氧化作用成矿阶段和氧化-还原作用成矿保矿阶段。  相似文献   

12.
萨瓦甫齐铀矿床不同地段层间氧化带的氧化还原程度是不同的。利用诸如w(Fe3+)/w(Fe2+)、w(Ra)/w(U)和有机炭等地球化学参数探讨了萨瓦甫齐铀矿床层间氧化带的地球化学特征,即矿床西南部层间氧化带氧化程度较弱,表现为全硫(∑S)、总铁(TFe)和矿石的铀质量分数低;而矿床中部及东北部层间氧化带氧化程度较强,尤其以东北部突出,它们的全硫、总铁和矿石的铀质量分数均高。铀矿化强弱明显与层间氧化带的氧化还原程度有关,层间氧化带的氧化程度越强,铀矿化则愈强;反之,则弱。  相似文献   

13.
二连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砂岩型铀矿产铀盆地之一,巴彦乌拉矿床是其中铀资源量大、矿体埋藏浅、矿层渗透性好,利于地浸开采的矿床,在该盆地铀矿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研究矿床中铀的富集特征,探讨铀成矿作用过程中元素的地球化学信息及建立矿床勘查地球化学标志,对该矿床进行了系统取样,分析了氧化带、氧化还原过渡带、还原带砂岩及泥岩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显示:过渡带砂岩相对于泥岩明显富集Mo、 Cd、 U元素,亏损Sc、 Cr、 Zn、 In、 Ta、 Bi、 Th;Mo和U关系紧密, Mo可作为巴彦乌拉矿床的指示元素;氧化带、氧化还原过渡带及还原带中稀土配分模式相似,表明它们在含矿建造形成期和后生改造成矿期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排除热液改造成矿的可能;同时,由于氧化还原过渡带中总稀土含量远高于其他砂体,可作为铀成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
结合区域地质资料,通过综合分析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地区巴音戈壁组上段地表露头、钻孔岩心及测井曲线,重点归纳总结了塔木素地区巴音戈壁上段沉积体系,并研究了铀矿化与沉积环境的关系,最后建立了研究区的铀成矿模式,得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是铀成矿的最有利部位,以寻找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为主。  相似文献   

15.
潮水盆地是我国北方发育砂岩型铀矿的中新生代盆地之一,地处华北板块阿拉善地块之上。总结了盆地目的层岩性-岩相、砂体、后生氧化及典型矿点特征,分析了控矿因素,并指出了盆地下一步找矿方向。认为下白垩统庙沟群和中侏罗统青土井组是潮水盆地主要产铀层位,也是找矿目的层位,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有利相带,砂体规模较大,具备形成砂岩型铀矿的岩性-岩相及砂体等有利条件,U与∑S、Corg及Fe3+/Fe2+等地球化学环境参数关系密切,后生改造作用对铀的叠加富集成矿非常有利,目的层形成之后发生了多期抬升掀斜改造作用,在潜水氧化带底部和层间氧化带前锋线附近形成砂岩型铀矿化。通过综合分析,指出下白垩统庙沟群杂色层的找矿方向为长期隆升的富铀花岗岩体周缘、红色建造中富含炭屑的灰色层扇三角洲相砂体及潜水氧化叠加部位,以寻找沉积成岩叠加潜水氧化带型铀矿为主;中侏罗统青土井组的找矿方向为宽缓的构造斜坡带、富铀花岗岩体、含煤的辫状河相灰色砂体及层间氧化后生改造部位,以寻找层间氧化带型铀矿为主。  相似文献   

16.
中亚砂岩型铀矿成矿特征及其在我国的找矿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前苏联发明创造地浸法采铀后,中亚砂岩型铀矿一跃成为具有世界级铀成矿域和铀矿工业类型的地区。其铀储量达百万吨之巨;论述了中亚砂岩型铀矿是地台活化区次造山带层状氧化带成矿。并简要论述其区域成矿特征,最后提出了在我国开展砂岩型铀矿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7.
萨瓦甫齐铀矿床位于塔里木地台与天山造山带接合部位的库尔干山间盆地内,铀矿化以砂岩型为主,主要产铀层位为中下侏罗统克拉苏群铁米尔苏组的II-4、II-5铀矿化层,铀成矿作用严格受岩性-岩相、层间氧化带发育程度、后生氧化淋滤及构造运动等因素控制。通过分析铀成矿地质条件,认为本矿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其中矿区深部及东西两侧的侏罗系为下一步找矿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18.
综合了牛头山地区五十几年来铀矿地质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牛头山铀-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特别对牛头山深部找矿发现的多金属矿进行了系统分析和阐述,总结了该矿床铀-多金属矿化的主要控矿因素,指出了牛头山矿床深部和外围铀-多金属成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山市典型矿床成矿特征和成矿条件,厘定了该矿床的成矿要素,建立了成矿模式,结合区域成矿规律研究,认为宁安盆地砂岩型铀成矿主要受铀源、岩性-岩相、氧化带、水文地质、铀矿化信息等要素控制;采朋固体矿产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基于GIS平台,将以上要素信息转换成有效的GIS的图层(点、线、面)变量,应用MRAS软件,采用特征分析法进行远景区的圈定,最终优选出Ⅰ级远景区1片、Ⅱ级远景区2片,认为山市外围地段、岭后—复兴地段和前杨一岔路地段是铀矿找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一个新的铀成矿类型——构造-油气型;讨论了该类型砂岩铀矿床形成的区域背景、构造特点、成矿环境、矿化特征和矿床成因;认为与传统的层问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床不同;强调贯通型断裂构造和油气对铀成矿所起的重要作用,对今后砂岩型铀矿普查勘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