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徐雷  余佩瑜  王卡 《华中建筑》2003,21(3):75-77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正在经历因城市化加速带来的普遍的城市扩张,城市空间形态的衍变成为最显现的现象,这种现象隐含着 城市各种内在动力的相互作用,其中城市边缘属性的作用不可小视,在扩张动力的研究基础上,探讨城市边缘属性在促成两种城市空间形态衍变模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徐雷  王立峰  曹震宇 《华中建筑》2002,20(6):43-46,49
将主流和边缘的概念引入对城市特质的理解中,定义城市内在特质的属性,衡量城市发展状态和模式,全面准确的理解城市自身发展的个性。着重阐述不同属性的城市在空间形态表现上的差异,并对城市发展遇到的问题作出合理解释,引导城市规划和设计。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黔南地区传统聚落空间的整体形态进行规律性总结与抽象化概括,将其归纳为团块型、条带型、组团型以及复合型四种基本形态类型,并基于与空间形态相对应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类探讨。依据对黔南地区水族传统聚落的田野调查数据,采用Bigmap、Coogle Earth、LocaSpaceViewer以及Global Mapper等软件对黔南地区水族传统聚落进行分析和模拟,以16个水族最为典型的样本聚落为例,分别对上述模型结构进行实证。此外,以“点—线—面”为线索,对水族传统聚落要素进行空间特征上的探究。并从客观与主观两个层面对黔南水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成因进行探究,明晰了其聚落空间形态,体现其对客观自然环境的选择、利用与应答以及对农耕文明、社会经济、风水学说、榔团治理、家支结构、民俗文化、信仰崇拜等主观文化的思量。  相似文献   

4.
刘声  金一 《建筑与文化》2013,(10):88-89
明确界定边缘区的空间范围及空间社会特征,是科学制定城市边缘区发展策略的前提。在综述前人已有边缘区地域范围划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多要素分析的方法,将城市边缘区空间要素与社会要素相结合,构建综合的城市边缘区空间界定评价体系,并对杭州城市边缘区的分布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城市重点功能区一般指对城市整体品质有重要影响的地区,有的处于城市关键区位,对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区域形象等具有重要意义;有的独具特色,为城市提供独特的场所,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源泉。城市边缘地区的重点功能区由于具有独特的空间特征,也往往成为规划建设的重点地区。本研究试图针对城市边缘重点功能区的特征,结合参与过的通州运河核心启动区城市设计项目,探索一种适用于该区域的城市空间形态的设计理念、原则和方法,以初步建立城市重点功能区城市设计体系,促进区域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市边缘区是"城"、"乡"过渡的重要地带,也是城市空间增长和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区域,呈现出过渡性、动态性、交错性的特征。研究借助ArcMap10.2软件划分2000年以来四个时期西安城市边缘区的形态特征,并从空间演化强度和各向异性两个方面分析其空间演化过程。同时揭示西安城市边缘区空间演化特点,即西安城市边缘区正经历由"单一型"边缘区向"组合型"边缘区演化的同时,成为土地城镇化转换和城市空间增长的重要区域,开发区、新城逐渐成为城市边缘区空间增长的主体形态,促进了城市边缘区空间重组与重构。  相似文献   

7.
国外城市边缘区研究发展的回顾及启示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边缘区是指位于城市和9村交接地带、城市和9村功能互相交错的区域。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边缘区是城市空间扩展影响最集中的区域。国外已有的边缘区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研究内容从最初的定义边缘区、分析形成特征,发展到从城市区域出发,从经济、空间、功能等多角度分析边缘区的问题。从研究历程看,边缘区研究多集中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内容从最初的空间状况认识开始,逐渐深入到讨论边缘区发展的规律、影响因素、动力机制以及设施建设等。  相似文献   

8.
作为城市-乡村的交界地带,城市边缘区具有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社会构成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等特点,在开发活动的动态演变过程中,对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及城市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城市化过程最为快速的地区,上海城市边缘区承载着乡村向城市转换,推动着城市结构与形态的不断发展变化。选取上海近30年的城市发展空间与数据资料作为研究基础,通过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对上海边缘区空间演变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现状演变发展情况的总结,尝试从空间、用地结构、开发项目类型3个方面对上海城市边缘区开发特征进行总结,作为国内其他城市边缘区开发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不同城市属性空间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雷  姚冬晖  曹震宇 《华中建筑》2003,21(2):72-74,78
现代城市特质存在着主流和边缘的两级属性划分。主流属性追求现代化及经济全球化的价值标准,各项功能全面完备的发展,边缘属性不囿于现代化的普遍道路,注重功能的个性发展。通过确定和分析城市的属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城市属性与空间形态、空间结构及空间衍变的互动关系,将有助于诱导出正确的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城市空间形态应当归因于特定时空范畴内的复杂社会人类活动,既是社会能动者基于不同目的和相互关系并通过社会行动和互动有意无意的作用结果,同时也是社会行动和互动的一种重要参与因素并直接影响着社会和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空间形态成因机制解释的概念框架包括内生限制性因素层面和社会能动者层面。前者包括制序性、经济性、文化性、技术性和环境性五大相对稳定的构成因素;后者需要根据特定时空范畴内的城市予以深入剖析,对于国内大多城市而言,后者大致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初期"政府——城市居民"的典型二元结构到目前的"上层政府——地方政府——市场资本——城市居民"的显著变迁。  相似文献   

11.
该文基于"四位一体"的同构原理,通过分析地域技术空间属性的涵义与类型,论述了地域技术与地域环境之间的等价规律关系与契合状态关系,揭示了技术空间属性的本质具有适宜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关系。  相似文献   

12.
赵辉  王东明  谭许伟 《规划师》2007,23(2):81-83
分维数可以作为城市空间系统优化的定量判断依据,通过对城市发展影响因子宏观调控,使城市朝着临界空间形态方向发展.据此,沈阳在配置公共资源时应在提高公建用地的半径维数、提高城市总体形态的边界维数、减少绿化用地半径维数等方面进行引导,以进一步优化沈阳城市形态和功能布局.  相似文献   

13.
西递村落形态空间结构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浩锋  叶珉 《华中建筑》2008,26(4):65-69
该文应用空间句法(Space Syntax)的理论和方法,从村落功能布局的角度分析了西递村落空间形态的结构特征.分析显示,虽然西递内向布局的空间结构体现了宗族聚居社会的向心性和封闭性,但并未形成与宗族社会结构相对应的多中心、等级结构体系.伴随着宗族的裂解和分房,村落除了形成以祠堂为中心的局部空间节点,还出现了祠堂和店铺等公共建筑向特定地段聚集的现象,从而逐渐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拥有较好的可达性和可读性的村落空间核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人、城市、城市入口空间三方面着手,探讨城市入口空间形态的识别性问题,通过“他乡”与“故乡”的辨析,阐释地域主义在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引发人们在全球化语境中对城市地域特色的再度思考。  相似文献   

15.
聚落空间形态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互作用、长期积淀的外在表征,文中将空间句法引作理解济南泉水聚落空间形态认知的社会逻辑语言,方法上的独到之处在于从空间关系出发对空间结构形态进行定量而精确的描述。研究分别从宏观、中观两个层面对相应的泉水聚落空间形态进行细致分析,并通过与代表性案例进行比对研究,增加济南古城泉水聚落空间形态句法认知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钟力力 《华中建筑》2010,28(10):196-199
空间构成是建筑学专业设计原理、方法的重要部分和设计基础的主要内容。文章阐述了建筑学专业空间构成教学亟待改善的问题,提出强化形式与空间的认知、加强与建构的结合、探寻数字技术下的新趋势等,推动建筑学专业空间构成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其工业建筑规模和品质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上海也是我国首批创建创意产业园的城市之一,伴随着城市更新进程,相当一部分旧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为创意产业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该文在对创意产业园简要发展回顾和空间形态理论概述的基础上,通过对上海旧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为创意产业园的典型案例,进行现场调研,统计分析,总结出其在空间要素、空间结构、空间秩序等方面的特征,以期为今后同类创意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翟强  潘宜 《城市建筑》2009,(1):13-15
本文从城市空间的视角出发,分析高层住宅对城市整体和片区尺度上空间形态的影响,总结高层住宅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应从宏观、中观到微观各个层面对高层住宅空间形态进行控制和引导,且相互统筹协调,并结合实例探讨了规划设计的具体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贺元明  秦丹尼 《华中建筑》2010,28(12):74-76
随着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承担的客流量比重的提高,地铁已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而目前已有的许多站点所存在的问题中人流组织方面的问题又十分突出,该文是关于人民广场地铁站空间形态与其人流交通组织的研究。通过调查发现:①乘客对于站点出入口选择是以到达目的地最方便为依据,和车站的外部空间形态以及内部连接方式的关系较弱;②车站内的单向人流组织在人流组织疏导上优于双向人流;③造成视线死角的隔墙会引起人流拥堵的问题;④在设计之初应当为将来可能出现的换乘状况有所考虑,合理组织人流,而不是事后通过设置栏杆对人流交通进行组织;⑤在验票口处预留的缓冲区域可根据推算相对应的出口的人流量获得合适的大小和尺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